X

日漫在国内的流行是从盗版开始的,网友:满满都是回忆

文章来源:破词儿ID:pocier原创: 卷卷毛原文标题:日漫在国内的盗版传播史

[航海王:狂热行动]是海贼系列的第14部剧场版了,也是在国内上映的第二部剧场版。而今年,恰好是海贼动画版播出的20周年。

1997年,对热血少年漫的大本营《周刊少年Jump》来说,正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危机期:随着两年前《七龙珠》的完结,《Jump》的销量随之连年走低。

业界一片看衰之际,22岁的尾田荣一郎带着他的草帽少年在《Jump》横空出世。

©️[航海王:狂热行动]

“财富、名声、力量,曾经拥有这世上一切的海贼王——哥尔·D·罗杰在临刑前的一句话开启了伟大的大航海时代,“想要我的财宝吗?想要就都给你吧,去找吧!我把世上的一切都放在了那里。”

两年后的1999年,动画版在富士电视台播出,大航海时代来临了。

从此,就再没人能阻止这个草帽少年在全球范围的版图扩张,2014年,《海贼王》凭借着3亿2086万6000本的全球发行量,被吉尼斯纪录认可,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漫画系列。

全球最吸金的IP榜单上,《海贼王》排名20位,前面有精灵宝可梦、少年Jump、高达、龙珠、北斗神拳等一众日漫著名IP,榜单基本由日美两分天下。

©️全球最吸金的IP榜单

事实上,这些熟悉的名字,也是国内出生在85-95千禧一代的经典童年回忆。

民间有把《海贼王》《火影忍者》《死神》并称“民工三大漫”,意为“连毫无闲暇时间的民工一族都能耳熟能详的动漫”,正说的是它们在国内的高人气和广泛传播度。

©️三大民工漫,火影海贼死神

其实,日漫在国内曾一度只能在地下偷偷传播,在官方没有姓名;甚至一段时间内提日漫色变,身上挂着“黄暴色情”的不良形象。

可这些年,日漫又是怎样深受喜爱,成为国内亚文化里的显学了呢?一切得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

01

动漫作为日本最著名的一个文化产品标签输出到亚洲相邻海外?至少在八、九十年代之前,别想了,压根没想过这种事。

那时候,日漫的影响力还几乎只局限在岛国内。

80年代,日本在国际上的代表形象常常和汽车、电子产品和天价房地产联系在一起。但不同于这些,他们一开始并未想过将动漫视作商品打入海外市场。

日本业界对自己的动漫文化是有一点小小的傲气在的,这种傲气带来的排斥心理,也意味着对海外的无视。

其实也难怪,主要还是本国的市场红利足够他们活很好。辉煌期,以每年超过亚洲其他国家总销售量10倍的数字发展着,单单专注本国市场,虽非能大富大贵,但也不用为“小小”海外市场劳心费神。

©️在海贼之前,最成功和最具代表性的日漫是七龙珠

日本业界一贯有着一种很容易自我满足的小确幸,这种小确幸其实跟他们而今的电影市场也蛮像的。

说回来,日漫传播到国内的过程,既然并非人主动推动,那就只能是我们自己偷偷流传了。

说是地下文化也并不为过,可能每个看漫画的80、90后都经历过这样一段在学校门口书店翻阅着盗版漫画书、或是在课间偷偷和同学交流漫画的日子。

91年出生的肖战成为这次[航海王:狂热行动]在国内的推广大使,他在采访里提及自己的入坑过程,说正是初中时被同学安利入坑的。

©️初中入坑(多少人都是这样啊反正我是!!

在互联网兴起之前,通过盗版漫画和漫迷间的口口相传,成为日漫在民间流行的开始。

海贼系列最早的盗版漫画书来自香港,他们把名字翻译作《海盗路飞》,而我们熟知的《海贼王》翻译,其实是来自台版。

©️最早港版译作《海盗路飞》

在租书屋预约、漫迷间私下彼此传阅,那堆积成小山一般的、散发着强烈油墨气味的盗版漫画书,构成了一代人对日漫的最初记忆。

盗版商大量盗版日本漫画,从80年代就开始了。而港台的盗版漫画,又是真正滋养了一代人的开始。

中国台湾地区最早开始,70年代便有许多漫画未经授权大量出版,到1989年底东立创刊《少年快报》时,这种盗版风潮达到了一个高潮。

《七龙珠》《城市猎人》《圣斗士星矢》《电影少女》等知名畅销作品,你都能在《少年快报》上找到,最高时曾创下一期卖出23万本的成绩,成为台湾漫画史上的第一。

©️东立的《少年快报》创刊号

台湾地区由此得了个“海盗王国”的称呼。随之,这股风吹到了香港。

1973年,《哆啦A梦》被以“叮当(叮噹)”之名引进香港,“大雄”的译名被沿用至今,成为香港首部盗版的日本漫画。

再之后,有很多人的童年回忆系列,“海豹丛书”,跟《少年快报》一样,因为没有授权,它们反而能做到各类热门漫画“海纳百川”,日本三大周刊志最好的作品他们都能出,深受读者喜爱。

日本业内对亚洲范围内的盗版盛况反应偏慢,等到他们意识到并作出回应时,不仅仅是港台和内地,盗版已经遍布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亚洲各国了。

©️韩国的盗版《哆啦A梦》,要知道,这些盗版漫画在韩国出版时韩国还正在封锁日本流行文化中

1998年,时任讲谈社国际室次长的阿久津胜在访谈里才说到:

1990年初在台湾市面上出现混合《周刊少年Magazine》、《周刊少年Sunday》、《周刊少年Jump》、《周刊少年Champion》等日本少年漫画杂志的盗版作品,此外还有相关商品及单行本等,出刊的时间大约比日本慢一个月左右。对这种将所有少年漫画志的人气漫画集结而产生的漫画杂志,我们的反应已经超越了愤怒,几乎是惊叹了。

——阿久津胜

不过,另一方面,也是这些盗版作品推动了日漫在国内甚至整个亚洲的风靡,间接使得日漫逐渐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

02

内地读者接收到的盗版漫画,其实大部分都是来自港台的单行本或一些合集,此外,便是译制片。

80年代初,我们也曾有过一段官方引进动画的热潮期,比如《铁臂阿童木》、《花仙子》、《一休》等等,成为二次元文化的最初启蒙。

90年代,随着日漫黄金时期的到来,引进动画作品也迎来了一个数量和质量的高峰。

但要更大范围的狂想,还是要等到盗版商开始将他们的触手从单本漫画伸向DVD等碟制品。

©️流传的海贼王盗版碟制品

从世纪初开始,广电几次下发通知,《关于加强动画片引进和播放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限制进口数量,要求黄金时档必须播出国产片。

这两次“禁播令”一出,日漫几乎消失在各电视台的屏幕上。

而当时,国产动画又根本没有太多能满足人需求的优质作品,怎么办呢,DVD碟片应运而生。

成熟的技术、扣除版权因素廉价又易于传播的特性,以及DVD机当时在国内的普及程度,使得继漫画书之后,盗版动画有机会开始大量进入市场。

除了自己租碟、买碟看之外,中国独属一代的青春记忆,相信除了星空卫视、华娱卫视、金鹰卡通、卡酷动画、辽宁教育电视台等等这些地方的动漫频道,可能还会有一个奇怪的产物,点播台

©️在“禁播令”之后,星空、华娱台成为唯二的两家依然可以在黄金档播出日漫的平台,海贼火影犬夜叉等等,星空台都播过

所谓点播台,就是可以通过电话拨号点拨的形式,选择电视台播放哪个节目的地方台。

在前互联网时代,点播台几乎是库存最丰富且片源与时俱进的台之一了,而它们大部分其实都没有从正式渠道购买版权的可能性,片源自然也是来自盗版碟片。

©️点播台

但也正是点播台,让《火影忍者》《名侦探柯南》《灌篮高手》《七龙珠》《浪客剑心》《犬夜叉》等等动漫广为流传,在一代人心里留下了绵长的回响。

不仅是点播台,甚至当时的一些动画杂志,比如《动感新势力》等,也会在杂志捆绑附送碟片,而这些碟片的版权自然也是一本糊涂账。

©️《动感新势力》

之后,再到网络时代的到来,直到内地视频网站开始版权收购大战,我们才终于有机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正版日漫。

可以说,日漫在国内和亚洲的传播史,基本上就是一部盗版史。

虽然从版权角度讲,简直算得上闻者伤心、听者落泪,但又的的确确培育起了广阔的二次元文化市场。

03

从盗版碟流行,到视频网站的版权引进,再到近几年剧场版的频频引进,走出了盗版阴影,日漫在国内大银幕上正经历着另一轮复兴。

从2010年初剧场版[名侦探柯南:漆黑的追踪者]在国内上映开始,每年都能找到那么几部童年回忆。

2015年,一刀未剪的[哆啦A梦:伴我同行]成为黑马,在内地获得了惊人的5.3亿票房,日漫开始了新一轮文化输出。

©️[哆啦A梦:伴我同行]

2016年有[火影忍者:博人转]、[航海王之黄金城]双双破亿,[你的名字。]更是拿下了5.75亿票房的成绩。

[龙猫]和[千与千寻]经过了重映,[名侦探柯南:绀青之拳]和[航海王:狂热行动]前后脚来,新海诚的新片[天气之子]已安排上。

[名侦探柯南:绀青之拳]在中秋档2.5亿的票房已经震惊了不少人,这次[航海王:狂热行动]上映5天1.58亿的票房依然让人惊喜。

说是热爱也好,情怀也罢,[航海王:狂热行动]这样的剧场版在国内上映,的确寄托了80、90后很多别样的情感,尤其还是在这种20周年之际。

我去看的那一场,放眼望去有很多都是和我一样的大龄青年,还有的拖家带口带着小孩一起去看,看到路飞、女帝、萨博、鹰眼甚至哥哥艾斯等全明星阵容出来打怪时,大家都表现得有些骚动。

©️[航海王:狂热行动]全明星阵容

和出生、成长在网络时代的Z世代们不同,看着海贼长大的这一代观众,已经成长为职场上的中坚一代,当然也是备受摧残和压力山大的社畜本畜。

少年时曾感受过的热血和力量,以及此刻银幕上元气满满而壮怀激越的海贼世界,不正是糟糕现实境遇的一个小小出口吗?

当然,可能还有那给童年热爱补上一张票的可爱小心思。

毕竟,虽然略显伤感,但我们赋予了其美丽意义的快乐童年,的确都是由盗版建立起来的。

参考资料:[1]台港盗版时期,Wikipedia[2]少年快报,Wikipedia

[3]港台译制动画的大陆引进之路,构筑了你的一半童年回忆,动画学术趴,2019.1.8

[4]日本漫画60年,保罗·格拉维特著,周彦译

[5]日本动漫“入侵”中国30余年,缘何“相爱又相杀”?界面,2016.12.9

[6]对年轻人的一些研究(中),红沙发RedCouch,2017.9.12

[7]日本动漫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百度文库

[8]“走向世界”的哆啦A梦(上):亚洲篇,哆啦A梦的壁橱,2019.1.4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