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笔者站在迪拜的朱美拉海滩上,脚踩柔软的细白沙,身后伫立一排排豪华酒店,面对波斯湾湛蓝的海水,眺望远处的摩天大楼,感叹短短几十年不亚于深圳的建筑奇迹时,忽然想到这样一个奇迹不正是印度劳工所创造的吗?
阿联酋街头的印度劳工
印度人在很多人眼里充满了懒散,以此作为印度不会取得成功的佐证,可众多印度人为了生计远赴阿联酋、沙特、卡塔尔等国务工。在巴林,印度劳动力总量甚至超过了巴林本国国民总人口!印度劳工成群结队离开了印度,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奇迹,就如同中国当年的民工潮一般,只可惜为别人做了嫁衣。
一个对标中国80年代乡镇创业潮的印度时代
印度的起步和中国相似,20世纪80年代初,盒式磁带和磁带机就在印度流行起来,因为它们比黑胶唱片更便宜,也更易操作。最初印度市场上的盒式磁带是由日本索尼和新加坡托尼主导的,但后来也出现了一些本土品牌如HMV、SaReGaMa等,但依然很昂贵。
后来出现了一家名为超级卡带工业有限公司(Super Cassettes Industries Private Limited)的生产商,又名T-Series。T-Series大规模量产和低成本不仅给盒式磁带市场带来了变革,还开始向印度侨民较多的国家出口产品,这样的发家史有些类似于中国80年代兴起的乡镇企业。
T-Series的卡带产业传奇
如今经过转型,T-Series主要在YouTube频道播送音乐影片、电影预告片为主,截至2020年9月,其频道已有超过1240亿的观看次数和超过1.5亿的订阅,是YouTube上累计观看次数最多的频道,公司老板库马尔将公司利润的一半用于慈善事业,他在当地Mata Vaishno Devi寺庙提供免费午餐,这个传统一直持续了30年。最近,该公司还为新冠病毒大流行捐献了1.1亿卢比。
早在莫迪2014年当选总理并创造了“印度制造”的口号之前,来自德里的“Juice-Wala”就实现了这一目标。它打败了众多西方品牌,牢牢占据了印度果汁市场占有率第一名的宝座,如果Juice-Wala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其他人也能做到。
本土风浓郁的Juice-Wala
另一个优秀制造商的例子是Moser Baer。这家总部位于德里的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在大诺伊达(新德里的卫星城之一)建立了两家工厂制造计算机辅助设备。几年后计算机存储软盘逐渐过时,正被CD-ROM取代。Moser Baer抓住了这个机会,依靠印度市场一举成为亚洲第二大CD-ROM制造商。印度一直从中国进口大部分电脑硬件,但光盘/DVD是印度在全球范围内唯一能生产的设备。
Moser Baer的工厂
2000年到2010年是Moser Baer高速发展期,他们随后开始生产太阳能电池板,并成为印度太阳能面板的领导者。在瓦杰帕伊时期(2003年),印度的太阳能产业曾一度超过了中国,Moser Baer在该领域的生产中有大量的参与。然而现在印度和中国在太阳能电池板制造的规模差距扩大了50倍,印度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90%依赖进口。
显然在近20年里,印度的产业政策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在此期间,所有制造商都被鼓励使用更便宜的中国产品,以牺牲当地就业获得更大的利润。
摧毁印度“乡镇创业潮”的中国制造
印度大诺伊达玩具城曾有一家毛绒玩具制造厂,于2001年开始生产泰迪熊玩具。它不是高科技产品,制造门槛很低,竞争激烈。唯一能压低利润的方法就是大规模生产,只有达到足够的规模经济,才能生存下来。这家厂很大,占据了印度玩具市场的巨大份额,2008年之前生意一直很好。
后来工厂老板意识到市场开始涌现中国进口的廉价玩具。中国在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大多数国家都按照WTO规定取消了贸易壁垒。印度经销商和玩具店老板开始要求采购更便宜的中国玩具。因此,更多的贸易商成为了中国的进口商。他们只是去义乌的小商品批发市场采购,然后到印度市场贩卖。成千上万的印度商人仅仅通过从中国进口小商品就变得非常富有。
义乌小商品市场内的印度采购商
玩具厂老板意识到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你不能打败他们,就加入他们”。于是,他把工厂交给了弟弟,前往中国进口玩具。通过这项生意,他丰富了产品销售品类,并利用他已经成熟的经销商和分销商网络,很短的时间内变得超级富有,再也不用为工厂日常运营问题操心,比如工资问题、工人罢工、停电、高额电费等。他甚至打算把工厂卖了。如今市场上90%的玩具都来自中国。
2018年上映了一部印度导演夏兰特·卡塔里亚执导的电影《印度制造》,有个剧情描绘一家成衣工厂偷偷将生产的衣服贴上“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标签,工厂负责人表示如果不是“made in China”,谁会买这些衣服?
这段心酸的剧情如果移植到90年代的中国,相信也能引起很多中国人的共鸣。如果排除走私、高利贷等非法业务,从中国采购产品可以说是最有利可图的低风险生意。这就是为什么会在每个印度城市的街头找到卖中国小商品的商贩,比如锁、剪刀、玩具、雨伞等。商人们可以在中国以50卢比(5元人民币)的成本大量购买雨伞,然后在印度的人行道上以100卢比(10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
2018年大火的电影《印度制造》
印度的劣势
如果不从体制分析,仅仅从商人角度衡量印度的问题,可以发现以下诸多问题:
-工业用电成本高企。在大多数州,农业用电要么是免费的,要么是出于政策原因受到补贴,因为农民是最大的选票来源之一。这使得商业和工业单位的电力价格偏高,因为需要补贴农业用电。此外,在用电需求旺盛的夏季,工业园区停电最为严重,迫使企业购买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
印度模仿中国建立的经济特区
-印度的物流成本很高。铁路货运的准点率不确定,而且大多数路线都拥堵不堪。因此,在过去几十年里,铁路货运占总货运的比例从1951年的85%下降到2015年的33%。昂贵的公路货物运输从1951年的15%增加到2015年的58%。
-水路运输是最便宜的运输方式,但印度70年来几乎没有发展,而中国得到广泛发展。2018年11月12日,莫迪推动在加尔各答和瓦拉纳西之间修建了第一条运河水道,并进行了大量宣传。但在从德国进口了昂贵的挖掘设备后,就没有多少关于这条运河的消息了。
印度的运河太浅,无法发展运输业
-印度高速公路没有达到国际标准。中国卡车司机每天的行程是印度卡车司机的三倍。中国对世界上最长的桥梁、隧道、地铁、地铁系统和高铁进行巨额投资。中国高铁线路超过3万公里,而印度首个高铁项目仍在努力建设中。
-中国出口型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降低了运输成本。印度则计划沿着新的高速公路建设经济特区,可能没有沿海经济特区那么有吸引力。
-印度的税法很冗杂,因为不同的邦有不同的税率。虽然莫迪推出的GTS规则(印度各邦统一的商品和劳务税)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但GST征收过程仍然混乱,可能需要数年时间进行规范。
曾被许多印度人反对的GTS税法
-印度是弱政府,缺乏对产业政策的执行力,没有多少实业家会制造世界级规模的工厂,规模经济过大对企业主相当不友好。大多数人宁愿建立小工厂取得中小企业的政策保护。
上述那个关于玩具的故事解释了中国进口是如何摧毁印度工业的。在20世纪头十几年里,印度政府几乎对中国产品的大量涌入没有作出任何反应。由于印度经济在2000年至2010年也经历了高速增长,因此工业部门的失业问题没有得到重视。随着2010年后经济逐渐出现放缓,失业率开始影响印度的选举结果,导致印度人民党(BJP)的纳伦德拉·莫迪在2014年成为总理。
2010年,印度政府与10个东盟国家和韩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允许对这些国家的进口产品取消关税。签署协定后,印度与这些国家的贸易逆差开始迅速增加。由于担心中国商品对印度的冲击,印度从未与中国签署相关协定,而中国已成为了世界工厂。
三星的世界最大工厂在印度动工
但中国对印度的出口仍以指数级增长,就比如上述的那个大宗玩具进口商。中国公司在越南、马来西亚等地开设了销售渠道,利用印度与东盟的贸易协定,将产品销往印度。印度对华贸易逆差从2003年瓦杰帕伊时期的15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380亿美元。
2010年以后,许多来企业主从实业转向了教育业。他们意识到,更便宜的中国进口产品泛滥,制造业不再具有吸引力。于是开始在高速公路旁购置土地,开设工程和医学学院,这些学院似乎比制造业更有利可图。德里有8条干线公路,到2014年,每条高速公路旁都分布着至少50多所工程或医学院校,这些院校的教育质量在未来几年都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
近年印度高速公路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
不过这两年出现了一些有利于印度的变化,去年排灯节时,印度市场上的中国产品大幅减少。莫迪参与揭幕了位于印度诺伊达的三星全球最大手机工厂的动工仪式,相反,位于惠州的三星工厂关闭后,周围则显得颇为萧条。之后,莫迪又放弃了加入RCEP协议以及孟中印缅一带一路计划。
不过,也许很多措施徒劳无功,例如2018年印度对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太阳能产品征收了为期两年的保障关税,以鼓励国内制造业。但结果令人失望,因为没有国际太阳能制造商在印度建厂,太阳能项目的实施被推迟。2018年太阳能发电量增加了10.8 GW,但2019年仅增加了7.3 GW。
虽然缓慢,但印度依然在前行
当然也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案例,随着2020年新冠疫情的传播,印度开始有人创业生产个人防护装备(PPE)。PPE原本主要供医院手术室的医生使用,因此需求量很小,没有哪个印度制造商会去生产,几乎都是从中国进口。
如今各国对个人防护装备的需求激增,即使是世界上生产量最大的中国,也把重点放在了西方市场。所以,别无选择,印度只能支持本土PPE产业发展。莫迪表示,印度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PPE生产国。
还有一个更成功的案例——印度西海岸的贾姆纳格尔炼油厂(Reliance Jamnagar refinery),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炼油厂之一。为了降低物流成本,建设在了临近波斯湾富油区的沿海地带,旨在满足全世界的能源需求,这是印度有史以来最大工业项目,曾一度有7万多名工人参与建设。
世界上最大的炼油中心贾姆纳格尔
这样一个庞大规模的炼油综合体,在发展中国家是很罕见的。贾姆纳格尔炼油厂看上去更有成本优势,因为中国炼油厂需要将原油通过马六甲运往中国,穿越近8倍的海上距离。因此,印度信实集团(Reliance)建设的贾姆纳加尔炼油厂在全球市场上显得更有竞争力。目前贾姆纳格尔生产的汽油和柴油大部分用于出口,销往美国和欧洲。
此外,工厂还增加了聚丙烯的产量,聚丙烯是一种可以用于制造纤维、薄膜和家用塑料制品的工业品,对轻工业发展意义重大。
去年信实石油公司超越埃克森美孚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商
如今国内盛行着“中国之后,再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完成工业化”的历史终结论,就宛如福山当初提出美国的历史终结论一样,将印度从建国精神到制度安排进行全盘否定。
在笔者看来,地理环境的分裂造成印度确实在短期内很难实现质的飞跃,但是笔者并不希望站在上帝视角随意判定印度国运的生死。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存在着种种的问题,印度还是问题之星中最“熠熠生辉”的那一颗。可是,虽然缓慢,印度依然在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