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为什么、是什么,西南在起笔“水文章”之时,对如何写好“水文章”已有深入调研和思路。
西南为什么要提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西南提出打造“滨水智城”,其差异化如何体现?根据自身的文化资源整体化打造后,西南如何推动其文化品牌走出去?
在综合了前期深度调研、先天资源优势、后天发展底蕴、城市转型需求等各方考量后,西南在“水文章”这份任务书中,划出了产业篇、城市篇、文化篇,决定“以水为魂、以水聚财、以水发力”,做强“水经济”、打造滨水智城、彰显“水文化”。
做大做强水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优化产业结构
去年12月底,珠江水产研究所三水试验基地进驻协议签订仪式在西南街道办事处举行。西南街道与珠江水产研究所将依托青岐现代渔业产业园(渔业小镇),建设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试验基地,力争经过5年左右的建设,使试验基地成为广东省及华南地区知名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公益性服务平台。
“我们希望土地指标、园区水电路配套能够尽快落实,以便加快推进青岐现代渔业产业园的建设。”珠江水产研究所成果转化处处长王亚军表示,在产业园建设“智慧渔芯”,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加强研究所与企业的合作,将促进西南水产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今年西南“水文章”的布局中,发展壮大特色“水产业”是产业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南将充分利用临江临水的区位优势,做大做强“水经济”,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匹配主城区地位功能的现代产业体系。
作为三水的中心城区,西南以占三水五分之一的土地面积,聚集全区半数以上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约占全区三分之一,是三水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主战场和主平台。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城市定位背后,是发挥领头羊作用的发展担当。
去年,三水被列入广东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是全省唯一一个县区级试点。在三水的镇街中,西南的城市化程度最高,城乡融合发展的需求也更为迫切。而历史上的西南,农业种植非常发达,是有名的“鱼米之乡”。但是随着时代变迁,单纯的农业种植已辉煌不再。也就是说,第一产业并没有成为很好地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的有力抓手。
与此同时,随着区域竞合发展的深入和自身转型诉求日益强烈,西南产业结构上的一些短板逐渐显露出来。在工业方面,水都基地“一枝独秀”,同时也面临扩容提质的挑战,水都基地向水都小镇升级转型的速度需要加快; 北江新区作为城市新核,城市配套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产业功能有待完善,与水都基地、西南老城区的互动仍需加强; 在产业结构上,第二产业“一家独大”,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协调。
西南要持续为三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中流砥柱般的支撑,必须直面这些新的发展要求和挑战。为此,西南以“水经济”为发力点,提出加大水都建设“全国功能性饮料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力度,推动水都小镇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充分发挥水都基地与白坭对接区的地域优势,推动西南与白坭产业对接、互动发展;以第三产业带动提振第一产业,发展观光农业、科技农业; 借助珠江水产研究所等国家级水产研究机构力量,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青岐现代渔业产业园; 推动西南水产种业小镇建设,打造集生态渔业+渔耕文化+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水产种业小镇……这一系列举措都紧紧围绕“水”字做文章,回应现实疑问与诉求。
从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铺排中可以看出,西南立足三大产业的基础以及发展现状,巩固、提升已有工业基础,筑牢城市发展的地基;挖掘生态和农业、水产业的潜力,补齐第一产业发展短板; 培育第三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三大产业互为补充、相互带动。三大产业的融合发展,不是平均分配,而是有所侧重、分工明确、共同进步。
打造特色“滨水智城”以高辨识度彰显城市价值
水城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漫长的城市发展过程中,苏州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道路系统——水陆并行双棋盘道路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独特风貌。近年来,借助产业层次的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苏州正迸发出强劲的经济动力。
可见,苏州这座城市既有经济实力,也不失水城魅力。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苏州不仅没有丢掉自己本来的模样,还使其成为与众不同的“水城印象”。
相比于发达城市,西南的优势不在于有多高的大厦、多少条高架桥、多少幢写字楼。在佛山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中,西南如何发掘自身特色,打造城市IP,实现差异化发展,彰显城市价值?
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杨保军看来,城市特色是综合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时代发展等各种因素形成的。自然环境铺就城市风貌的底色,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造就不同的城市特色面貌,时代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特色、新技术、新思维则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西南以坐拥三江汇流为豪。三水文史专家陆探芳、植伟森在接受采访时都多次提到自然地理之优越、西南水资源之丰富。
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境内有七大水系,流经的城市众多,为什么不是所有这些城市都被称为“水城”?
躺着的是资源,用活了才算是特色。
西南“水文章”的城市篇,提出以水为魂,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滨水智城”。其实施,主要在于三大层面:坚持内涵与品质提升并重,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中心主城区; 坚持旧城与新区融合发展,不断优化城市生活空间;充分发挥工匠精神,像绣花一样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在这三个层面里,既包含城市功能配套方面的提质升级,也有很多强调突出特色、个性、错位发展的具体举措。比如,用好三江汇流独特自然禀赋,用活西南悠久的历史资源,个性化打造西南城市客厅,与三水新城“城市新核”形成错位发展;做足“强中心”文章,以“人民路武庙—魁岗文塔”一带为品质城市主线,“文”“武”兼修,保护文化基因,积极稳妥、科学有序启动旧城区更新活化; 精心做好旧城新区结合区域规划建设,打通旧城新区地理阻隔,利用锦江路片区打造城市产业创新载体等。
“滨水智城”的提出,一方面表明了西南对城市功能配套、生活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西南不遗余力地提升城市的辨识度。
城市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这就要求城市必须配备大量的基础功能项目,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交通路网、基础住房系统、基础工商产业空间、绿地空间等。这些都是具体、可量化的功能指标,是城市建设的规定动作。如果城市建设的评分采用百分制、及格分数为60分,“滨水智城”追求的是80分、90分或更高。这是一座城市在城市竞争中能赢得一席之地的基本筹码。
西南作为中心城区,是初来三水的人了解三水的一个首要窗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三水的印象。提高城市辨识度,打造城市IP,不仅于西南意义重大,更是三水城市实力与活力的综合呈现。
激活“水文化”推动西南文化品牌走出去
说起西南,有什么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三水本土文史专家陆探芳顿了一下,稍作思忖,说道:“感觉有很多,但似乎又说不出一个特别的、能让人一下子就想起来的东西。”但是,陆探芳却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珠海等地朋友慕名来西南吃河鲜的事情记忆犹新。
美国《财富》杂志曾评选出上世纪世界10座最佳商业城市,包括新加坡、伦敦、纽约、法兰克福、香港等。这10座城市,除了良好的交通、发达的金融、繁荣的商业等共性因素外,几乎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个性、良好的人文环境和与众不同的文化风格。
观美丽大草原绮丽风光、体验神秘多彩的藏羌民族风情……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四川阿坝州抓住灾后重建的机遇,开始探索“全域景区”建设,提出建设九寨黄龙世界自然遗产精品旅游区、四姑娘山·卧龙大熊猫家园户外天堂旅游区、中国汶川映秀震中旅游区、羌族民俗风情旅游区、嘉绒藏族民俗风情旅游区、冰川·草原国家公园旅游区六大旅游产业区,架构起了突出区域特色和景观特点、覆盖全州、利于组合产品和线路的全域旅游统筹新布局,实现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阿坝州以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原生态歌舞文化、地域文化吸引着各方游客,它独特的文化个性也正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阿坝州的“全域景区”,现在被称为“全域旅游”。“全域旅游”概念自2015年8月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以来,引起了政界、学界、业界的广泛关注。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各地对全域旅游的探索和实践方兴未艾。
将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成为文化品牌,借力全域旅游推动文化品牌走出去,与西南“水文化”的打造既有契合之处,同时也是西南文化品牌“如何叫得响”的一种路径参考。
“西南的自然生态、水生态很好,也很有历史文化底蕴。”暨南大学新闻系副主任、文化产业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教授陈伟军曾这样肯定西南的水文化资源。陈伟军也指出,西南的水文化在外界认知度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这种提升恰恰是西南发展的后劲。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灵魂。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怎么把这种气质彰显出来,却是困扰很多城市的共性问题。
在西南“水文章”的文化篇中,西南提出着力用活水文化,对特色水文化进行整体性、品牌化打造,包括深入挖掘昆都山、老鸦洲、河口古镇等特色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引进品牌突出、特色明显、带动性强的文旅龙头企业,全力构建“一山一岛一古镇”文旅生态产业发展格局;大力推进精品道路和特色街区建设,重新焕发魁岗文塔、百年海关、百年邮局、百年铁路、思贤滘等人文历史资源活力,进一步提升“红头巾”、“疍家”、赛龙舟等三水特色水文化品牌的影响和辐射力,形成富有西南特色的水空间、水生活、水文化。
“文旅融合”是当下的热词。文化让旅游更有“诗意”,同时文化可以借助旅游走向“远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近年来国内旅游市场的游客人数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趋势,增长率在10%以上,2017年国内旅游市场游客人数已经达到50亿人次,2018年国内游客人次比上年增长10.8%。目前,我国步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休闲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以及享受休息权的一个重要体现。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必将给西南“水文化”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西南文旅新品牌的大门,正在慢慢敞开。
策划 | 佛山日报记者李锋、陈伟鹏
文 | 佛山日报记者梁欣莹、卢钰仪
图 | 佛山日报记者洪海、档案局供图
编辑 | 佛山日报官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