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黎红雷周南征林捷冬对话:新儒商教育企业的理念与实践


探讨教育的本质,倾听花开的声音!2020年10月15日晚,博鳌儒商论坛研究院主办的“新儒商论道公益直播系列”第二十二场,由博鳌儒商论坛理事长、中山大学黎红雷教授,与广东翔蓝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南征先生和福州至一教育集团董事长林捷冬先生,就“新儒商教育企业的理念与实践”为主题展开对话。

本次对话的主播单位是:博鳌儒商论坛研究院、广东翔蓝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支持单位是:中轩集团;联播单位有:中国企业报、企业管理杂志、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国学频道、北京大学企业家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中外管理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国学智慧与领导力提升研究所、北京人文大学国学院、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中华书院联盟、北京三智云书院、广州心和塾、北京新丝路商学院、宁波方太文化研究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友国学会、华商书院西北校友会、十分学堂、东莞泰威斯美书院、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北京张其成中医发展基金会、北京君子岛云国际儒商书院、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云南诗书旗袍古韵坊、深圳高祖商学院、广州大湾区现代产业发展研究院、深圳三鼎修身书院、上海智本国学公益基金、合肥云掌在线教育研究院、上海交大儒商传习社、广州博研商学院、深圳明德书院、新加坡河洛塾等。

在对话的第一部分“新型教育的理念发展”中,林捷冬在发言中首先介绍了自己和太太1996年“下海”办教育产业,从创办培训机构“九色鹿”做起,直到接手学历教育,托管公立学校,形成“至一”教育集团的过程。他指出:很多人创业初期都差不多,都是一点点摸索,都不容易。但有一点,就是我们从开始就确立了办学的基本宗旨、准则,就是“教书育人,品质为先”,这八个字很普通,但是我们一直坚守到今天,这仍然是我们做任何决定最根本的准则。也正是因为对最朴素的准则的追求和坚守,我们不断发展,走到了今天。

我们的经营姿势理念,也就是我们的初心是“尊道爱人”,就是要尊重并遵循教育的本质和规律,爱人的本质是在于爱他人,也就是助人成长发展,帮助学员与世界建立持久而又良善的关系,在互相依赖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这是我们所有工作的最基本的宗旨,也是我们遇到困难,遇到挑战,面临大的经营决策的时候,用于检视的工具。比如,九色鹿的学位很紧张,学生要排队。可能有人说,多开些班就解决问题了,学校可以增加收入,学生可以有地方学习。但是我们始终坚守“品质为先”的准则,我们的市场理念是“为顾客提供超乎期望的服务”。如果我们做得不如顾客的期望,就是我们的失败。

因此,我跟同事培训的时候说:①任何时候不要贬低同行。②任何时候不要欺骗消费者。当我们做不到顾客对我们的期待时,就是失败。因此,忠诚不是品质的问题,而是诚实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诚实地面对消费者,哪怕低调地、谦虚地说明,都是可以获得顾客的谅解的。

我太太作为校长,现在依然在一线上课,现在是带三个班,这在中国培训界是罕见的,但我太太坚持要这样做,她认为只有这样,她才能贴近孩子,了解家长,才能指导教科研部门开发合宜的课程,及时调整教学的方案。

包括九色鹿发展的这么多年以来,经历了非典、流感听课、新冠疫情,在这些困难和问题面前,因有明确的理念指引,遇事不慌。也正是有着明确的理念,我们在新冠疫情之前基本没有受到影响,甚至部分指标超过了往年。今年年初新冠病毒突然而至,大年三十前全国形势突然紧张,我们马上就开始安排应对措施,正月初二就召开了高管会议,正月初三召开具体工作会议,对于疫情期间的线上复课做出了具体的部署安排,组织教科研力量开发线上课程。紧急联系科技公司组建线上平台,在线上复课之后确保了开课率。由于老师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家长和孩子也可能是出于居家隔离的环境,反而使得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更好,报名率等指标甚至有所上升。

教育的本质是为生命服务,谈到未来,我们一直有一个画面,就是听花开的声音,教育的每一个进步,就如同花儿开放。我们希望通过努力,帮助每个生命进步,希望每一个家庭,因为我们的教育而更加幸福,这个社会因为教育而更加美好。这是我们的美好愿望,我们一直为此而努力。

周南征在点评中指出:我们常说,教育具有改变命运的力量。因此,教育是人生之大、家庭之大、国家之大、人类之大。既然教育为大,我们就要以极其认真的态度、负责任地对待。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经常看到我们学员企业在录用新员工时,碰到了很多的、诸如人品、志向、积极性、踏实性、创造性、合作性等方面的问题,不得不从最基本内容开始,对新人进行重新的培训、教育。我总是在想,学校到底教了什么、应该教什么,才能够让新人更好地融入社会,担当起一个真正的社会人的应有责任。

至一教育的经营姿势理念是“尊道爱人”。至一教育认为,教育有道,需要敬畏与活用,而教育之道在于“人的本质”。人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动物,在于人天生具有两个原始情感,即一是追求成长发展、二是追求相互信赖。这两个原始情感的追求和满足是相互矛盾的。一个人过分地追求自己的成长发展,就会伤害到与他人的相互信赖,反之一样。因此,就要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的本质在于:(1)唤醒人的“追求成长发展”意识,并给予陪伴、协助。(2)唤醒人的“追求与人之间的相互信赖”的意识,并给予陪伴、协助。(3)唤醒人的“追求成长发展”和“追求相互信赖”的矛盾意识,让人勇敢地面对,并陪伴、协助其解决困恼。教育的“唤醒”,需要教育者对于“人的两个原始情感”、也就是“人的成长之道”的敬畏和尊重;而教育的“陪伴、协助”,需要教育者的“爱人”。捷冬和至一集团的老师们其实就是这样做的,并且让我们看到了可喜可贺的实践成果!

在对话的第二部分“新型教育的战略转型”中,林捷冬在发言中指出:由于培训机构和孩子接触的时间有限,只能每周和孩子接触两次,因此我们在2006年就开始思考加入学历教育体系,这个机会在2009年来了。华伦中学的老校长是对教育非常有追求的老人家,很多人都想要接华伦中学的盘子,但是老校长都没有同意,直到遇到了我们。我们相见之后不到一周,老校长就决定将学校交给我们。于是,2009年,我就成为了“华伦人”,成为了华伦中学的董事长。

九色鹿从创办发展到今天,刚开始就只是遵从简单的办学初衷,让想学习的孩子都能够来接受我们的教育,一方面,注重品质,另一方面,坚持中低价格策略,这样我们的课程性价比高,就很受家长欢迎。经常有人问我们什么时候上市?从我们自身来说,早就达到可以上市的规模,国内也有不少机构来跟我们谈关于并购上市问题,在这件事上,我和太太非常明确:九色鹿不上市。我们做九色鹿的目的,是因为热爱教育,而一旦上市,由于教育的属性与资本的属性在本质上不是很一致,一个要慢,一个要快,很难保证可以按照教育的规律办事。上市可能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获得一大笔资金,但我们的初衷是教育,是希望能够通过不断地努力,为社会呈现更为美好的教育。所以我们一直就很定,踏踏实实追求教育的进步,在这次疫情中,看到身边的一些机构,这几年在资本助推下看起来风风火火,没有注重产品力、体制力与发展的匹配。疫情过后,就一下子很难支撑下去了。我们反而有了更多的市场空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疫情是个相对大一点的市场淘汰窗口,活下去的,就很可能活得更好。

坦诚讲,刚接手华伦时,是有很多质疑的目光的:做培训的,能做好中学?我当时倒是很笃定,培训学校与中学,形态上不同,那是“术”的不同,就教育而言,“道”同。但是我明白,站的更高看教育,其实本质是一样的,于是我心里一点都不慌。如果说我们教育的产品是“人”,那么,我们如何为社会直接提供“人”这个产品?我们要逐步形成我们从幼教到高校的较为完整的培养体系。无论学校的形态如何变化,我很确定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于“教书育人”,我们的产品就是培养人。教育就是为生命服务,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教育让“人”更好地明确未来方向,帮助他形成相应的行为规范,这样的理念让我们每一步都走得更加坚实。

在接手华伦中学后,我们特别强调教育的“服务”性,当时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但也正是这些理念的践行,华伦中学很快有了进步,看得见的是成绩,而真正的功夫在于办学中对理念的坚守,具体落实到如何对待学生和家长,如何建设教职工团队,以及作为一个民办学校的社会责任。华伦中学现在两个校区,中考成绩分别列福州市第一、第二名,2017年创办了华伦小学,社会口碑也很好。从去年开始,接手了一所公办高中、一所公办初中,最近正在和马尾经济开发区推进一所民办高中合作办学的事宜。我有个特别的体会,当给予明确的办学理念的念头浮现,就相当于在心田中种下一颗种子,我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每一个当下努力去做。

从明确办学理念至今,十年多了,从九色鹿到华伦中学,到华伦小学,再到托管两所公立学校,无论怎样形态的办学,我们的目标始终明确,就是为国育才,培养未来20年、30年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具体就是为生命服务,通过教育,让一个人明确自己的志向,形成良好的信念与价值追求,提升相应的能力及行为规范,这些从理论到实践的贯通,使得我们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量。

从培训教育到学历制教育,从民办学校到公办学校,不同的形态,方法上会有不同,但是教育的规律是相同的,办学理念上也是一致的。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学校=课程X教学X关系。我们是这样理解的:课程即食品,教学即进食,关系即食道。① 食品要安全、健康、有营养。教材是非常重要的体现方式。进食分为以喂为主和以吃为主,我们传统教育更多是以“喂”为主,因此我们更多要思考如何将“喂”转为孩子“主动吃”。② 食道决定了是否吃得进是否能消化。在办学实践中,无论从哪个层面努力,都能促进学校的进步,效果很明显。③ 课程与教学的进步,相对不容易,我们首先从“关系”入手,经营学校就是经营关系,而关系的好坏在于感觉,也因此,“经营学校就是经营感觉”。关系好了,孩子们就更愿意学习,学得更有效率。孩子与世界的关系,影响了孩子认识世界的情况。孩子与家长的关系、与同学的关系、与老师的关系等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长。其中最重要的是亲子关系,这是不能被替代的。此外师生关系也非常重要。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和老师关系好的通常学习都好。而关系好,不在于吃了多少饭喝了多少酒,而是在于学生对老师的尊敬,而老师也对学生有着爱。我们之间就像是发信站和终端的关系,如果两者关系好,就如同使用的是5G信号,通信非常顺畅。但是如果师生关系不好,那么使用的就是2G信号,即便老师输出再多,学生都无法感受到。无论什么做法,都体现了“关系”、“感觉”的重要性。我们的市场战略理念是“为顾客提供超乎期望的服务”,“超乎期望”就是一种美好的“感觉”。

那么,谁是顾客?首先,每一位教职工就是学校的内部顾客,把老师们服务好了,他们才能服务好孩子和家长。教育就是互相影响,我们希望老师怎么对待学生,我们就怎么对待老师,这个很重要。其次,学校的顾客不只是学生,还有学生所在的家庭。我们深刻意识到,家庭是学校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未来哪个学校能够将家长服务好,让家长能够明白如何用好与世界的关系,这个学校就能够做得好。其中,家庭中妈妈的情绪管理能力很大程度决定了家庭的氛围。一个人的根基在于家庭,如果在家里不能安定,那么就会影响到学校的学习。因此,我们设置了“妈妈家长会”“爸爸家长会”“亲子家长会”,其实这些和常规教育工作是没有太大关系的,但是“无用即有用”。亲子和谐、家庭和谐,孩子才能和谐,有稳定的生命状态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这是九色鹿在进入学历教育体系之后获得的非常大的感受。

周南征在点评中指出:我很喜欢树,观察和思考树。树,只要具备了种子、土壤、阳光和空气、水和肥、适当的剪枝,就会自信、自主、自律、自立地成长。如果将人比喻为一棵树,同样的、只要“人”具备了种子、土壤和相关的条件,人就会像树一样“四自”地成长。所以,我们认为只要具备了相应的条件,就会像树一样成长的人,才能够称之为“人材”。我们用的是“人材”,而不是“人才”。

对于西方国家社会来说,个人是最小的细胞单位。而对于中国社会来说,“家庭”是最小的单位。因此,家庭就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土壤,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家庭文化,能够将学校教育在家庭中内化,进而给孩子的心智、思维和行为带来巨大的影响。如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一致,将会弱化学校教育的效果。至一教育集团,从关注孩子个体教育转向关注家庭教育,将“家庭”作为教育的对象,通过明确市场战略理念,即“我们以专业的教育服务助人成长,为顾客提供超乎期望的服务”,通过对家长进行专业化的沟通和服务,尤其明确对母亲的情绪管理教育,从而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融为一体,优化孩子成长的土壤。

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学校,其特点是更多是老师有什么,就教给孩子什么。但是,作为企业的学校,则必须以顾客(学生、家长、家庭、社会)的需求为起点,不断对教育商品和服务进行创新、提供。至一教育将学校当成企业来经营。企业的本质在于创造、对应和满足顾客的需求,因此学校就要站在如何创造、对应和满足顾客的需求作为起点不断开发课程体系,开发教学模式以及“关系”的建立。这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的。

在对话的第三部分“新型教育的经营体制和人才培养”中,林捷冬在发言中指出:至一的经营体制理念包含了三句话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共同创造”,这里有思维层面的,也有具体的创造部分。记得有一次,我去拜访周老师,结束时,周老师送我们到电梯口时,随口说了一句“捷冬啊,幸福就是无中生有,你没来看我是正常的,你来看我,我就觉得很幸福,这就是无中生有。一个学生都招不到,是正常的,有一个学生,就是幸福了。”。因为有了幸福感,我们的生命状态就会非常不同,因此在创造的层面会有更多的呈现。所以我们在经营体制中会更重视和大家达成共识,做到“快乐工作”。“快乐”不是整天嘻嘻哈哈,而是所有情绪的总和。快乐是一种积极正向的思维,是将挫败转换为自己成长机会的能力,幸福是一种感觉,是自己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对外在世界的满足,是对无中生有的感觉。随着企业的发展,共同创造要成为共识和行为。共同创造快乐、幸福和物质,在为员工创造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同时也要为社会做出贡献。

九色鹿从三年前启动内部创业计划,先是举办校长培训班,有意愿的所有员工都可以报名,在培训班合格毕业后,在新办教学点时,参加过校长培训的人可以报名参与竞聘,竞聘成功再自行组阁成为三人小组筹建新教学点,并持有管理股份。确保大家是经过培养、能力匹配,同时是理念共通的。很多人找我们做加盟,我们是坚决不做的。做加盟最开始很好,但是不久之后就会开始打架,原因就在于理念不共通。我们现在这样做,不仅促进了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也极大激活了了管理效能。我们学校目前没有任何加盟点,就用这种内部创业的方式不断发展,最主要是确保了理念的共通。

我们从前几年开始就进行了战略的部署,邀请专业顾问团队入驻学校,帮助老师真正提高老师的素养,帮助老师成长,提高课堂品质。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评价体系,依据学校“为进步而努力”的办学理念,完善“成长看得见”评价体系,鼓励努力的行为,奖励进步的结果。这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推动力量。体制力的建立是我们能够在市场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能够稳定进展的重要原因。

民办学校的老师,往往对退休后的待遇会有担心。华伦中学从去年开始,启动了商业补充养老,根据老师所担任的岗位及薪资收入,另外提取一定比例养老金存入补充养老账户,一定程度缓解老师的后顾之忧。学校工作主阵地在于课堂品质,课堂品质关键在于教师的水准,集团各事业部都特别重视老师的培养,九色鹿有专业培训部个管理培训部,分别实施不同的培训机能。华伦中学设有课程与教研发展中心,作为核心战略部门,聘请省内学科专家团队驻校指导教师专业化成长。依据学校“为进步而努力”的办学理念,完善“成长看得见”评价体系,鼓励努力的行为,奖励进步的结果。评价体系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推动力量。

周南征在点评中指出: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陪伴”、“协助”;而

唤醒、陪伴、协助的本质在于“付出”。对于付出而言,如果我们没有,就不可能给到孩子。因此,教育者想要付出,想要“唤醒”、“陪伴”、“协助”,教育者就首先要接受教育,也就是说,要具备以下三个能力:(1)自身的成长意识与能力,就是刚才捷冬分享时提到的,老师们都可以参加培训班,积极成长,提高自己的能力。(2)信赖的意识与能力。老师一定要相信孩子是好的,因此一定要建立老师相信孩子的能力,相信孩子能够学好,相信孩子一定是能够做到的能力。(3)成长与信赖的矛盾苦恼的意识和解决的能力。在遇到成长和信赖的矛盾的时候,不逃避,而是能够勇敢直面。

至一教育集团明确了“我们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共同创造!”的经营体制理念,基于经营体制理念,建立起了对老师上述三个能力进行培养的体系。包括:(1)在集团总部建立强大的总部教育技术和商品服务开发的教研院。这在其他的民营企业当中应该是极少的,而至一集团投入了极大的资源建立课程、教学、关系的研究开发部门。(2)在学校内部建立起管理培训部和专业培训部,重视人材培养。(3)以顾客需求为起点,按照顾客需求类别建立独立核算、分权的事业部、分校区的组织。(4)建立经营管理部,导入经营管理会计,对各部门进行高精度、高速度的PDCA的量化管理,建立员工的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5)建立以促进员工能力提高为目的的业务标准化、业绩评价能力化的薪酬奖金的制度。也就是刚才提到的“鼓励努力的行为,奖励进步的结果”。关注的是员工能力的建立而不是单纯的员工工资的提高,让教育者能够获得能力的提高。因此,教育机构就要从“组织×制度×人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在对话的第四部分“新型教育的未来构想”中,林捷冬在发言中指出:在全国的教育培训机构中,福州至一的规模不算大,但是我们可以活成榜样。我们通过努力,培养未来对社会有用的人。也通过我们的努力,让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的教育有更多的信心,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社会性理念是“绿色教育,和谐共生”,就是希望通过努力,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谐就是与社会建立良善而又悠长的关系。例如,我们学校与一个公立学校是一墙之隔,互相能够听到对方的广播。在开学之前,我特地给对方发送了短信,请对方多多指教。在对方没有提到的时候,我就主动让我们工作人员调整喇叭音量。某次对方提到我们某个喇叭影响了他们的学生时,我们马上就让工作人员进行调整,两小时内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也是基于我们的理念,尽量创造和谐共生的环境。

有人问说你们有哪些创新,我觉得,我们是有很多创新,但本质上是回归。我们认为,回归就是一种创新。回归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回归到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教育的思想和方针。我们小学部的办学宗旨就三个字,“见·自然”。见,就是看见孩子,让孩子看见自己;听见孩子,让孩子听见自己。提出这个宗旨,源于看到当下中国传统教育更多的是“目中无人”。这是不对的。因此,我们认为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目中有人”,这个似乎很简单,但其实缺失已久,做到“心中有爱,目中有人”,帮助家庭的成长,美好的教育自然而然发生。

我们至一人对教育有着执着的热爱和追求,我们接管公立校,是公益的,不仅不赚钱,还贴钱。我们接管学校是有管理费的,但是我们承诺将所有管理费返还给学校,因为教育是需要资金的。最近还有一个区政府正在和我们协商,准备盖一个新校舍让我们办学。我们想的很简单,就是希望将更好的教育带给更多的人。我们努力工作,为了教育的进步,为了社会的进步,为了人类的进步,为了我们每个人的进步,我们可大可小,这也是我们的最诚挚的想法与行动。我想,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就能为整个社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让社会更大更美丽。

周南征在点评中指出:至一教育的社会性理念是“绿色教育,和谐共生”,也就是通过对人的教育,促进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区域社会、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保持良善持久,共同成长发展。所谓的新型教育不在于方式上如何创新,而是在于把握教育的本质要点。至一教育把握住了“绿色、和谐、共生”的本质,在此之上进行了社区教育的创新。教育乃社会之大,教育兴则社会兴。至一教育认为,教育的本质目的,不在于获利的多少,而是要解决社会的教育资源不均、优秀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在网友互动阶段,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王锦锋先生分享了自己对于教育的本质就是导人向善的见解,林捷冬回应道:教育就是唤醒人性的美好,唤醒人美好的部分。周南征补充道: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接下来还要加上陪伴和协助,也就是付出。如果人的善良被唤醒了,没有更好的陪伴和协助,仍然会受到外部影响。

网友黎仕勇问道:孩子成绩不好,是否有必要参加补习班?林捷冬回答道:很多时候孩子参加培训学校有迷惑性和麻木性的,因此我并不太建议将孩子送到培训学校去。培训学校更多是锦上添花,是孩子已经建立良好的状态再接受培训,但大部分孩子并没有建立这样的状态。另一方面,很多的培训机构没有能够给予孩子很好的教育。很多年前,我就希望九色鹿能够倒闭。但是九色鹿是为生命服务的,因此我们的课程会不断升级。我们做的事情是将孩子原本应该在学校学到但实际上学不到的东西,进行补课。因此九色鹿有着存在的必要性。我们创办华伦小学,让家长入学的时候能够共识“不要去补习班”,如果孩子有差异性,跟不上学校的课程,我们学校有责任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周末有培优补差班,免费给孩子进行补习。

网友胡宇星问道:管理培训部和专业培训部的具体功能有什么区别呢?林捷冬回答:专业培训部更多负责的是老师专业的培训,而管理培训部是对校长的培训。我们前几年基于学校的发展,因此将两个内容分开了,但是老师的培训也需要管理,因此我们在合适的时机也会将两者进行合并。

在总结陈词阶段,林捷冬指出:教育的本质是为生命服务,其实所有行业本质上都是服务业,都是为生命服务的,只不过教育和医疗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直接为生命服务,其“产品”就是人,因此,作为教育人,我经常会告诫自己和同事,要对工作怀有绝对的敬畏心,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我们虽然是在帮助人,但如有不小心,也会伤害人。让我们一起,为进步而努力!

周南征指出:人= 智×德×体,这是第三层;人=追求成长发展×追求相互信赖,这是第二层。人的原点就是良知,这是第一层,底层。人的能力范式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样的一个倒立三角形。

按照“一生二,二生三”来看,人的良知诞生出两个原始情感,进而诞生出智力、德力(心力)和体力,最后“三生万物”。因此,孩子在外补课时要思考,孩子需要补的是“什么课”。是提高孩子智力的课?是提高孩子德力的课?是提高孩子体力的课?因此,我们不能看着别的孩子补什么课就跟风,也不能听着孩子一时的兴起就顺着来,更不要单纯地为了提高成绩而强迫孩子去补课。

我们在思考孩子是否需要补课,首先要思考孩子在学校教育是否无效,就要结合上述“良知生原始情感,原始情感生智德体”的倒三角形进行思考。我们是否只是陷入第三层衍生出来的表面的思考?比如,智力的补课,又可以理解为右脑的感性——艺术、美术、音乐的补课,左脑的理性——逻辑、奥数、物理的补课。如果是,我们的教育就很难获得效果。基于我们教育的理念,更多重视的是“唤醒”,唤醒孩子们的良知,进而唤醒孩子们的原始情感,进而影响孩子的智德体。因此,孩子要补课的前提是,老师要先补课,家长也要先补课,反省是否对孩子“唤醒、陪伴、协助”了?否则如果只是拼命要求孩子去补课,是无效的。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教育兴则社会兴,少年强则国家强;从微观个体的角度来说,教育的对错好坏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甚至还会影响自己的下一代。教育的本质是唤醒、陪伴、协助,是付出。因此,教育者首先要教育自己,教育机构首先要对经营者、管理者、员工的教育。教育企业的目的不在于获取多少利益,而在于对教育问题的解决,而利益是我们解决教育问题之后,社会对我们评价的结果。

黎红雷指出:第一,教育的本质,按照儒家的理解,就是“成人”,把教育对象培养为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完成从“自然人”状态到“社会人”的转变,因此儒家强调“学以成人,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 第二,民办教育机构的性质是“社会型企业”,要运用企业(市场)的手段,满足社会的需求,实现社会的整体利益。这与新儒商“道创财富,德济天下”的宗旨是完全吻合的。第三,要提倡全面教育的理念。首先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相互结合,捷冬兄今天分享中提到,学校教育孩子还要教育家长,这是非常重要的见解;同时学校教育也要与社会教育、社区教育结合。其次,知识传授与智慧养成的相互结合。“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这是教育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我认为两者并不矛盾,可以从“授人以鱼”逐渐引导到“授人以渔”,两者有机结合。最后,做事能力的培养与做人能量的增强相互结合。很多人有能力但是没有能量,尤其是正能量。学问再多,方向不对,等于无用,甚至有害。因此,做事能力的培养和做人能量的提升都非常重要。

最后有一个预告:博鳌儒商论坛研究院主办的“新儒商论道公益直播系列”第二十三场,由博鳌儒商论坛理事长、中山大学黎红雷教授,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原研究员、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商学院副院长宫玉振教授对话。儒家商道与兵家谋略的亲密邂逅,传统智慧与现代经营的紧密结合,10月23日周五晚上8点钟,请收看黎红雷对话宫玉振:新儒商企业的兵法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