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佛教起源于印度,为何最终没有成为印度人的宗教?

我们都知道佛教最初是印度人释迦牟尼创立的(公元前530年左右),一度还成为印度的主流文化。可到公元1000年前后,随着阿拉伯帝国的一次入侵,佛教突然在南亚次大陆绝迹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佛教在印度的灭亡呢?为何一个创立了佛教的国度却没有以此为宗教呢?

近读著名历史学家陈恭禄先生的《给大家看的印度通史》一书,本人从中受益颇多。


之所以佛教最终没有成为印度人的宗教原因很多。

学术界最权威的说法有四点:

一、从佛教本身来说,大乘佛教流行后,佛门宣称捐献财富可以换取功德。僧侣放弃苦行,贪图安逸。僧团自身的腐化使得民众敬而远之。

二、早期佛教呼吁社会平等,对商人及低种姓群体有巨大的吸引力。随着印度教的兴起,革除了婆罗门教一些繁琐的仪式,同时呼吁男女平等,佛教的吸引力顿时消失。

三、为吸引信众,大乘佛法吸收了印度教诸多教义与传说,最后却因佛教与印度教界限越来越模糊,反被印度教吸纳。

四、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佛教的兴盛期全靠阿育王、迦腻色伽王两大护法明王利用王权的强制推行。一旦失去了帝王的庇护,佛教地位一落千丈。

陈恭禄先生认为:“佛教于回人侵入印度之时,其势已衰;回人屠杀僧侣,佛教远绝于印度本部矣。其衰于印度者何耶?曰:佛教批评婆罗门教甚力,婆罗门因而有所改革,例如当佛生时,婆罗门得于其他一二阶级娶妻,乃惧好色之讥,而择于其阶级之中,佛徒失其攻击之口实,地位摇动,而婆罗门反居于优势矣。佛教之经典繁浩,非学者不能多读而深其精义;盖其教义庞杂,不能总括于数言,而为普通人民道也。审其教义,佛徒之修行者,为其个人之得救也(世之宗教皆然)。人民之进香拜佛者,与佛教无密切之关系。僧散,则无善男信女矣。此为佛教灭亡印度之故,而亦其缺点也。佛教虽亡于印度,然其不杀生物之遗训,因犹见于今日之印度也。(《给大家看的印度通史》)”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不难得出印度人最终没有将佛教作为自己宗教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佛教自身的原因,或者说是佛教自身的缺陷。

早期佛教有二个代表性的思想:一是明四谛,去欲(我国学佛者的总结);二是要求出家人“十戒”。

四谛是什么呢?四谛是“苦应知,集当断,灭应证,道当修”,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1、苦谛--人生如同苦海泛舟

佛教认为人的一生是由各种苦恼贯穿的,共有八苦:

(1)生苦:胎儿出生,皮肉细嫩,在接触和适应外界的过程中,充满痛苦。

(2)老苦:人到老年,发白脱落,牙齿老化,嚼食困难,耳聋背驼,行走艰难,倍感痛苦。

(3)病苦:人要患各种疾病,造成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

(4)死苦:人将临死,对死亡充满恐惧,弥恋现世的生活,感到痛苦。

(5)怨憎会苦:与自己所讨厌的人不得已而相会、结合。对自己憎恶的环境想脱离而又脱离不了。不想遇到的事偏偏又遇到,令人苦恼不堪。

(6)爱别离苦:与自己相爱的人别离,与自己所喜欢的人或环境分开也是痛苦的。

(7)求不得苦:自己想做的事做不成,自己想追求的事或人得不到,精神上感到痛苦。

(8)五盛荫苦:人生就是苦,人生是诸苦的集合体。

2、集谛--苦从何来

人生苦有种种,其原因何在,集谛作此回答,根本原因在于人生所具有的情欲,由于人的欲望,产生各种行为,由此带来一连串苦恼。

3、灭谛--放弃贪欲,断绝苦恼

灭谛告诉人们一定要灭除情欲,无所追求,无所欲望,便可脱离痛苦获得精神上的解脱,达到涅磐的境界。

4、道谛--正确驾驭人生之舟,脱离苦海,到达幸福的彼岸

已知人生是苦,已知苦之原因,已定灭苦之心,那么如何灭苦? 道谛作了回答,“道”含有方法和途径两种含义,具体分为八正道:即正见、正意愿、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正见:对四谛正确理解。即明是非,辨别真伪。

正意愿(思维):对四谛深入的思考。即正意愿之意愿,则指欲望。欲望有正当不正当之分,其不正当的,则为痛苦之源,应以正当的取代,如服务世人。

正语:生活中,使用正确而美好的语言。即指不作虚伪之语。

正业:规范自己的行为。

正命:生活中做到清心寡欲,正确看待生命的意义。

正精进:去恶以进于美德。

正念:思想纯正,无求荣誉之念。

正定:依四谛之理,正确修持禅定。即聚精会神,诚一不二。

“十戒”指:一不杀生物;二不偷盗;三不奸淫;四不诳言;五不饮酒;六不到正当时间,不得饮食;七不用饰品香物;八不睡于宽高之床,仅得用席,卧于地上;九不跳舞、歌唱、作乐;十不蓄金银,不收财物。

佛教强调用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虽然上述教义中有很多有益的成分,但最早的佛教,其实质上是让修行者“去人欲”,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人生总共才几十年,有几个人心甘情愿、真心真意过这种日子呢?

最初的佛教(小乘佛教),弟子们是不能成家的,即使成了家,有了孩子,一旦踏进佛门,便游离于尘世之外。这也给攻击佛教的人落下了把柄。他们说佛教“诱人之父,而孤其子;夺人之夫,而寡其妇,将使父母、夫妇之恩义断,而家庭灭也…”

另外,佛教创立后,长时间墨守成规,教义繁杂,没有人进一步提炼、概括,接“地气”不够。

再一个是佛教徒们自己的坚守也不够。表现在,一方面是出家人自身的腐化堕落。另一方面是僧侣们对自己的信仰缺乏自信和坚守,面对屠刀,他们宁要命,不要信仰;面对其它教派的攻击、诽谤,他们不能据理力争,甘愿被同化。

二是印度的本教——婆罗门教的排斥与打压。

佛教不能在印度长期立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的印度原始教派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是印度古代宗教之一,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教,等级森严,把人分为4种姓氏: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婆罗门:(最高的)教士和学者。

刹帝利:(下个)贵族和战士。

吠舍:(下位)农夫和客商。

首陀罗:(最低的)农奴和奴隶。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

本来,这种等级观极鲜明的宗教,只会有少数上层人物拥护,而广大印度百姓应该是深恶痛绝的。相对于佛教而言,这种宗教貌似没有什么优势,然而,由于婆罗门教能不断自我革新、“弃恶扬善”,善于吸收借鉴其它宗教(如佛教、耆那教)及民间信仰、风俗习惯、哲学思想的优点,最后连自己的教名,也舍弃了,形成了现今印度最大的教——印度教(印度的国教,在南亚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以及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的印度裔人群也有众多信徒。印度教是世界第三大教,信徒人数约11亿,仅次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凡存在即是合理,凡悠久必显精华。佛教最终没有成为印度的宗教其原因很多,这里我只作一简要分析,以给读者打开一个思路,也算是抛砖引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