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区凤翔街道东湖社区蔡氏祖祠附近,有两条小巷,一条名为“鹰花巷”,一条名为“鹰园巷”。在这两条“花”“园”巷之间,确实有一座“鹰园”。
▲八边形采光亭(天井)与月洞门
鹰园的业主是在新加坡经营杂货业的东湖人蔡宝泉。鹰园建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总占地面积3亩,包括花园、主楼、工人房、闲间与书斋,有两道花巷,两个院门,其中一门名为“瑞庆”。
以鹰为标志的鹰楼
鹰园的主楼占地面积约33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楼顶原塑有一头巨鹰,作钩爪捕猎状,极具标志性,楼因此称为“鹰楼”,“鹰园”之名也由此而来。
▲鹰楼全景。屋顶山花缺口处原来塑有一头巨鹰。
鹰楼整体为白、黄色双色调。高两层,三进三开间,外廊拱肩饰满苕莨叶、橄榄叶等西式植物纹样。屋顶四周以水泥预制宝瓶栏杆作女儿墙,正中间是三角缓坡、倒半圆缺口的西洋山花,搭配三幅寓意祥瑞的中式花卉灰塑。一楼有一扇正门、两扇侧门,正门门肚拼贴两种花色的瓷砖,匾额“瑞庆”;窗户加装百叶。二楼外廊开内门与木质玻璃窗。门窗山花形态多样,灰塑、饰线精致。外露的排水管设计为竹子状。整座鹰楼的外立面富有中西合璧的韵味。
鹰楼的内部格局是潮汕传统民居“四点金”的演变。每层楼有四房四厅,左右厅各设楼梯,称为龙凤梯,其中一道楼梯是活动梯,作为消防逃生梯使用。位于楼体中央的八边形采光亭设计,相当于四点金建筑中的天井(二楼楼板天井已覆盖)。采光亭在楼顶天台高约1.2米,八面均为可开闭玻璃窗,发挥着采光、通风的作用,兴许还可以观星赏月。同时,天井与月洞门一起构成厅与厅之间的隔断,巧妙地营造出二楼的空间感。
鹰楼使用的钢筋水泥、瓷砖螺丝,都从新加坡进口,谓之“英制”(新加坡1819年至1963年为英国殖民地),图纸也出自新加坡设计师之手。楼梯等木材则使用泰国柚木。
在附座的书斋中,壁画上的货轮、船舶、码头、骑楼等,色彩与线条清晰如新,描绘着“火船驶过七洲洋”的过番岁月。
▲蔡宝泉(右二)在新加坡的全家福。
东湖华侨“旅叻”多
位于澄城东郊的东湖,在明朝嘉靖年间建村,至今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澄海著名侨乡。旧时,澄城及周边地区流传着“金东湖,银外埔,钱信宁”的俗语。意指东湖、外埔、信宁三个侨乡,出了黄继英、李伟南、苏君谦等大侨商,侨眷生活富裕。其中,黄继英、李伟南都旅居新加坡。
新加坡(Singapore),东南亚岛国,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北至柔佛海峡,南至新加坡海峡。近代华侨将新加坡称为实叻、实叻埠、石叻、石叻坡等,就是来自“海峡”的马来语selat的音译。
“一片帆去到实叻埠。”吸引潮人移居新加坡的原因,与英国殖民当局积极推进城市计划、需要大量劳动力、并鼓励商人进行商业活动有关。根据有关调查统计资料,东湖华侨及华人,在新加坡者最多(3861人),占旅外东湖人总数(11543人)的三分之一以上。
蔡宝泉在新加坡经营杂货业。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正是行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拓展业务的需求下,蔡宝泉到东湖陆续招工,进一步增加了“旅叻”人口。
▲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第十一届董事职员就职合影,左六为蔡宝泉。
杂货业佼佼者蔡宝泉
蔡宝泉,别名蔡松泉,1896出生在澄海东湖现鹰园巷东面的一间单屋,1970年逝于新加坡。
蔡宝泉裔孙、鹰园现在的业主蔡钊群讲述了祖父的发家经历。蔡宝泉3岁失怙,家境艰难,7、8岁就开始卖油条谋生,10岁左右离开东湖,出外打拼,辗转当上了新加坡侨领李俊承的随从。
李俊承是福建人,早年随父到马来西亚经商,后移居新加坡,创办太兴有限公司、太安实业有限公司,开发高品质饼干生产线;又开垦橡胶园、开办银行。蔡宝泉在李俊承身边表现出色,逐渐成为其得力助手,进入核心决策层中。
二战之后,太兴发展迅速,以罐头食品和饼干占领市场,成为食品工业中的执牛耳者。1956年,蔡宝泉以27000元拍下新桥路323号地皮,捐赠给欧美杂货食品商务局修建新会所。该公局在24年前成立,蔡宝泉是发起人之一。
由于李俊承的关系,蔡宝泉结识了另一位福建籍的著名侨领陈嘉庚,并进入陈嘉庚与李俊承领导下的、以福建人为主要会员的华人俱乐部“怡和轩”,成为其中“潮州帮”的首领,在1929年至1949年期间六次担任职务,分别是查数、经济主任(委员)、监察主任(委员)。
▲孙中山与怡和轩会员合影,前排正中坐者为蔡宝泉。
怡和轩创办于1895年,与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关系密切,怡和轩的领导层同时也是中华总商会的会长或董事。两个社团相辅相成,在争取华族福利、支援中国革命与建设、投身抗战、兴办华文教育等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蔡宝泉与孙中山有过一次最近距离的接触:孙中山与怡和轩会员合影,当时还是一个“弟仔”(小青年)的蔡宝泉坐在孙中山正下方。
蔡宝泉事业成功之时,在东湖买下其出生小屋周边的3亩地,修建了鹰园,纪念故乡。他的儿子蔡钦钟1950年代回国,居住于鹰园。
来源:汕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