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真实=美?他说未必


《绘画的形式美》在1979年发表后,曾引起艺术界和学术界对形式与内容等问题的大讨论。吴冠中提出“形式决定一切”的理念,极大地冲击了当时“内容决定形式”的文艺创作原则。本文选取“感受”“意境”两个议题,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吴冠中独特的艺术见解。


个人感受与风格


儿童作画主要凭感受与感觉。感觉中有一个极可贵的因素,就是错觉。大眼睛、黑辫子、苍松与小鸟,这些各具特色的对象在儿童的心目中形象分外鲜明,他们所感受到与表现出来的往往超过了客观的尺度,因此也可说是“错觉”,但它却经常被一些成年人用惯常的观点扼杀。


吴冠中《新城(二) 》纸本设色 66.8cm×135.5cm 1996年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藏


我常喜欢画鳞次栉比密密麻麻的城市房屋或参差错落的稠密山村,美就美在鳞次栉比和参差错落。有时碰上时间富裕,呵!这次我要严格准确地画个精确,但结果反而不如凭感觉表现出来的效果更显得丰富而多变化,因为后者某些部位是强调了参差,重复了层次,如用摄影和透视法来比较检查,那是远远出格的了。


情与理不仅是相对的,而且往往是对立的。我属科班出身,初学素描时也曾用目测、量比、垂线检查等方法要求严格地描画对象。画家当然起码要具备描画物象的能力,但关键问题是能否敏锐地捕捉住对象的美。理,要求客观,纯客观;情,偏于自我感受,孕育着错觉。严格要求描写客观的训练并不就是通往艺术的道路,有时反而与艺术背道而驰。


毕沙罗《静物》布面油画 55.8 x 46.2cm


我当学生时有一次画女裸体,那是个身躯硕大的中年妇女,坐着显得特别稳重,头较小。老师说他从这对象上感到的是巴黎圣母院。他指的是中世纪哥谛克(哥特)建筑的造型感。这一句话,启示了学生们的感觉与错觉。


个人感受之差异,也是个人风格形成的因素之一。毕沙罗与塞尚有一回肩碰肩画同一对象,两个过路的法国农民停下来看了好久,临去给了一句评语:“一个在凿 (指毕沙罗), 另一个在切 (指塞尚)。”而我们几十个学生的课堂作业就不许出现半点不同的手法,这已是长期的现象了吧!


塞尚 《苹果篮》 布面油画 62x79cm 1895年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风格之形成绝非出于做作,是长期实践中忠实于自己感受的自然结果。个人感受、个人爱好,往往形成作者最拿手的题材。人们喜爱周信芳追、跑、打、杀的强烈表情,也喜爱凄凄惨惨戚戚的程腔。潘天寿的钢筋水泥构成与林风眠的宇宙一体都出于数十年的修道。


风格是可贵的,但作者往往为风格所束缚而不敢创造新境。


潘天寿 《梅雨初晴》 纸本设色 107cm×107.2cm 1955年 中国美术馆藏


意境与无题


造型艺术成功地表现了动人心魄的重大题材或可歌可泣的史诗,如霍去病墓前的石雕《马踏匈奴》、罗丹的《加莱义民》、德拉克洛瓦的《希阿岛的屠杀》······中外美术史中不胜枚举。


《马踏匈奴》 石雕 高168cm,长190cm 西汉 陕西兴平霍去病墓


美术与政治、文学等直接地、紧密地配合,如宣传画、插图、连环画······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它们起到了巨大的社会作用。同时我也希望看到更多独立的美术作品,体现出自己的造型美意境。


连环画《西厢记》 人民美术出版社


当我看到法国画家沙凡奴(夏凡纳)的一些壁画,被画中宁静的形象世界所吸引:其间有丛林、沉思的人们、羊群或轻舟正缓缓驶过小河······我完全记不得每幅作品的题目,当时也就根本不想去了解是什么题目,只令我陶醉在作者的形象意境中了。我将这些作品命名为无题。我国诗词中也有不少作品标为无题的。



无题并非无思想性,只是意味深远的诗境难用简单的一个题目来概括而已。绘画作品的无题当更易理解,因形象之美往往非语言所能代替,何必一定要用言语来干扰无言之美呢 !


本文选自《油画》2019年第4期

《绘画的形式美》

作者:吴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