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加坡模式”是怎么回事?深圳为什么要重回原点?

2000年至2019年,新加坡房价上涨46%,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中国对于“新加坡模式”并不陌生,新加坡是当年的亚洲四小龙之一,至今保持着比较好的状态。总体来看,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都有很多好的东西值得学习。大家对新加坡了解比较多的是新加坡的高薪养廉制度、住房组屋制度和鞭刑制度。只有这三个,就差不多代表了新加坡社会结构的典型特征。政治的、社会的和法制的,新加坡虽然是一个小国,一个城市国家,其实也面临着很多的矛盾,民族的、资源的、外部环境的,甚至淡水资源都不能自己解决,因此,新加坡并不是人们想象的,国家小了好办事,小国有小国的难处,新加坡又占据一个战略地位十分险要的地方,要想把国家治理好,不是那么简单的。


中国政府一直对新加坡的经验很重视,两国的交往也很多。我们对新加坡的住房制度一直倍加重视,像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房都是从新加坡学过来了。但是,由于我们与新加坡的不同特点,特别是急于发展经济的要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了很多调整,结果调整的就有点四不像了。比如,公积金的作用,已经不是帮助穷人购房了,而是成了调整收入的一个手段,越是收入高的人,公积金也越高,越是需要买房的人,可能公积金根本就帮不上忙了。

经济适用房,也一样,本来是帮助穷人买房的,结果也成了二等商品房,不但入住经济适用房的不一定是穷人,甚至很多人通过各种手段入手经济适用房,进行倒卖,完全背离了经济适用房的本质。这也是我们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比较混乱的问题。

这两年,我们强调“房住不炒”的定位,让房子回归到居住的本能上来,强调“房子是住的不是炒的”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也提出了不能让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发展的手段。这些都是本来应该具有的基础条件,但是,我们搞着搞着就迷失了方向。现在重新回到最初的定位,可以重新思考了,我们该怎样在出发?

新加坡的住房制度也是始于建国初期的一场大地震,在一片废墟上,怎么重建国家?这个问题,考验了当时的新加坡政府。这个出发点,显然和我们当前的情况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的房地产行业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不好控制的程度,但是,住房问题依然是压在人们头上的三座大山之一,住房建设了20年,城市扩大了好几倍,为什么问题依然无解?原因就是房价上涨的太高了。从2000年到2019年,新加坡房价上涨了46%,大大低于GDP的增长,香港房价上涨了3.5倍,也成为香港问题的一个因素,至今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住在鸽子笼里面。2019年,深圳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55821元/㎡,是2014年的23973元/㎡的2.3倍多,仅仅5年时间里,目前均价在6.5万/㎡左右波动。我们内地的城市在这20年里,房价上涨了多少?每个人心里都有数。

深圳是改革的前沿阵地,也是住房问题最突出的地方。现在深圳提出要学些“新加坡模式”,大力建设保障房,让60%的人居住在政府提供的住房里,这个绝对是走上了一条正确的轨道,也必将颠覆深圳楼市,那些以为深圳房价还会继续上涨,直追香港的投资客们,可以歇菜了。

深圳得住建委主任张学凡表示,新加坡是深圳学习榜样,将来深圳市60%市民住在政府提供的租赁或出售的住房中,深圳将启动大规模建房行动,包括商品房和公共住房这两大块。其中,公共租赁住房这一块,有110万公共租赁住房的发展目标,每年公共租赁住房建设10万套,深圳将通过五年甚至八年的补短板,力争使得住房供需矛盾得到较好地缓解,以此稳定房地产市场,让市民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

深圳房地产市场的走向有风向标意义,这意味着深圳楼市格局会面临巨变,全国楼市也将很快跟上来。截至2016年,新加坡高达82%的公民居住在组屋里,住房自有率和组屋自有率均在90%以上。商品房占新加坡住房总量的20%左右,但是,新加坡政府对商品房的管理同样强有力,绝对不是放任不管,限购和限售的措施很严格,外国投资者,基本上没有机会到新加坡楼市炒作。

有业内人士认为,深圳学习新加坡模式,并不意味着照搬。确实,现在不好照办了,因为我们已经搭起来了一个高房价的架构,并且因为房价上涨迅猛,也拉开了社会收入差距。房价该怎么走?能不能倒回去?这都是问题。

不过,按照深圳的想法,有一点是向新加坡靠齐的,就是保障性住房比例增多,商品房比例减少。这对未来深圳房价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本文由“马跃成”发布2020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