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闲时过来做鸟笼,一天能收入多少钱?
—— 几十块一天,开心就够了,这里经常有很多新鲜的事 ...
老阿姨们和野马君的简短对话,足以看出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以及翻天覆地的精神面貌。
2014年以前,隶属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丹寨县,是一个县城常驻人口不足三万的国家级贫困县。县里就业机会少,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当地很多村寨村民基本只能靠种农活,靠天吃饭,贫困家庭的年收入甚至只有几百元,在当地群众眼中,丹寨只有小水塘和小山坡的“荒地”,若没什么事,绝对不会有外人来。
直至2014年,万达集团选定丹寨进行包县包扶,开创了“企业包县,整体脱贫”的扶贫新模式,投资13亿元的丹寨万达旅游小镇,在政府和企业的扶持下,不到2年,小镇游客就破1000万,成了旅游届的新晋网红,整个县也终于实现脱贫,摆脱了国家级贫困县称号~
野马君发现,小镇在短短2年内能有这么大的变化,除了政企注入的新鲜血液外,更离不开丹寨的自然基因—非遗文化。在丹寨有很多值得骄傲的称号,比如“中国蜡染艺术之乡”、“中国鸟笼之乡”、“中国古法造纸之乡”等,其背后非遗产业的支撑带动了小镇的繁荣,和当地人们的发展。
现在让野马君带你走进这个深山小镇——非遗之乡,一同探寻它们的故事~
打小镇崛起,一天一个样儿
沿着河岸绵延而去,丹寨万达小镇一头连着山,一头连着水。这座小镇,白日里游客嬉闹,把玩赏鉴着小镇精致的鸟笼、璀璨的银饰及看着茶杯里的茶叶缓缓舒展,心也慢慢放松下来。夜晚,游客归去,小镇回归安静。
野马君在这探访数日,每晚回到小镇酒店时,回荡在脑海的都是承托起小镇背后的故事。
当地人告诉野马君,我眼看着丹寨万达小镇崛起,一天一个样儿。这几年,丹寨的变化太大了。而这些变化几乎都离不开当地的非遗文化,他们将文化与商业结合起来,开辟了一条独特的脱贫致富路子。当地经常可以看到一句标语“学会一种技能,带富一个家庭”。
中国鸟笼之乡,流传400年的非遗文化
丹寨有一个特殊的民族村落——卡拉村。当地人告诉野马君,卡拉在苗语里是“贫穷”“落后”的意思。
卡拉村又被称为“鸟笼村”,全村100多户人家,86%的村民以编织鸟笼为业。这里的鸟笼制作手艺已经流传400余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还没进村就先看到巨大鸟笼立于山巅。进村后,排排木楼依山而建,原始村寨的气息扑面而来,处处都能看到鸟笼,听到鸟鸣啾啾。
野马君本打算拜访当地的“鸟笼西施”王秋。王秋是当地走出去的大学生,后返乡创业,最先在网络上开店卖鸟笼,带动当地发展。不巧,遇上她外出。王秋的姑姑穿着苗族服饰,发髻高高梳起,正在家里用五彩的线帮邻居做“背带”(用来背小孩的带子)。房间里摆满了鸟笼。据其姑姑表示,平常房间里坐满了人来编鸟笼,自己有时间也来帮忙。
当地人有句话,“一起做鸟笼,一起做农活,一起把娃娃养大。”据本地人介绍,夫妻俩一天可以制作6至8个鸟笼。每个50元卖给合作社,一个月能有六七千元。这之前,拉卡的人均收入不足千元。
卡拉鸟笼的发展源自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游客来到这里,知道卡拉鸟笼的人越来越多,销售鸟笼成为当地的主要收入。
现在,卡拉的鸟笼不仅用来养鸟,还被用来做装饰。
因此,卡拉村还成立了“丹寨县民族工艺鸟笼厂”和“卡拉村鸟笼协会”进行产业化生产。村子里生产的鸟笼产品不仅畅销内地,还销往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泰国、台湾、香港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卡拉村已由以前的“救济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村”。
失传的蜡染技艺,东山再起
除了鸟笼外,说起丹寨,一定要提到蜡染工艺——当地一种染布技术。对丹寨人来说,蜡染已经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和艺术。
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当地的服饰也一度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自己生产、自己穿。从裹头布,到服饰鞋包,再到居家的床单被罩、门帘挂饰等等,当地很多年纪偏长的人和家庭仍使用着自己亲手缝制和蜡染的产品。
裹发布、衣服、围裙、镇长的“贴标”均为手工制作
自制简易窗帘
墙上的装饰,整观墙面很有feel和设计感,因种种因素不便拍全景
蜡染的布做成灯饰
而这些产品无一不会用到蜡染工艺。
蜡染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已经2000多年的历史,其它地区逐渐失传,工艺传承保留最完善的就属丹寨。但近年来蜡染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并不理想,仅限于当地人自给自足,年轻一代会的人越来越少。好在,有人发现了问题并为之努力。
90后苗族女孩张义苹就是其中一位,现在也算是一位创业公司CEO。
因为相关政策扶持和对蜡染文化的喜爱,再加上丹寨万达小镇建立后带动了当地的发展,张义苹决定结束在外打工回乡创业,也可发扬下蜡染文化。张义苹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成立了贵州蓝锦染艺有限责任公司,以“公司+合作社+手工艺人”的模式,形成规模生产,研发家居、服饰等系列蜡染新产品,通过互联网和与外部合作拓宽销售渠道。
野马君也亲自前往店里体验了一番。
店面虽然不大,但带动了100多名家乡妇女脱贫致富。
野马君到的时候,有四位女工正在干活。他们表示,今天家中没事,便来这里干活赚钱补贴家用,来一天大概可以赚到130元左右,而且对他们很多人来说这些活儿更像是休闲娱乐、兴趣使然,以往农闲时候只能无所事事,几乎没什么收入来源,现在既有事干、又有钱赚。说起时,她们言语和眼神里尽是溢出来的满足感。
张义苹向野马君表示,村子里人不多,来这里干活的大多是看着她长大的阿婆,有空就来,没有严格的工作时间和任务,也无需请假,工作和考核都出于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真诚。
张义苹介绍道,蜡染主要会用到两种原材料——蜂窝和板蓝根,而贵州刚好不缺这两种原料。
用蜂窝做成蜂蜡,在布上勾画图案。“画画”似乎是当地不少女性与生俱来的本领,她们从未接受过任何学习和培训,但出手成画,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图案多以自然界中的花鸟鱼虫为原型,但表现手法夸张大胆,极富想象力,这是很多科班出身的人难以做到的。除了客户定制款,一般不会对女工的绘画内容作规定,任由他们凭着自己的想象力发挥。
勾画图案后,然后用板蓝根制作的染料给布上色、浸染,所以穿蜡染的衣服一定程度上还有消炎杀菌的作用。
张义苹也对服装的款式和销售渠道进行了创新。
当地的蜡染产品大多是当地的原生态款式,并不满足现代审美,张义苹便结合现代元素和审美,对款式进行了改造,还多次走上国际秀场,大获好评。
在渠道上,也会通过直播,推销蜡染产品、传播蜡染文化。
而在另一座山上的排莫村“蜡染第一家”张世秀家的作坊则做的是原汁原味的蜡染工艺,他们合作的对象也很特别,大部分都是艺术家、设计师等,通过蜡染工艺将自己的作品再加工、以蜡染形式呈现出来。
图为张世秀家
而制作期间,这些艺术家们大都会选择住在张世秀家中,一边寻找创作灵感,一边也方便和女工们沟通工作。
野马君到的时候,刚好遇到一个团队,他们近期要在云南办一个展,以云南当地的特色建筑为主题,经过内部几轮商讨,决定通过蜡染工艺呈现。在实地走访了多地多处蜡染作坊后,选中了制作工艺精良的张世秀团队。
女工根据设计师设计的图纸进行蜡染,展览还没开,野马君在这里打个码
据野马君了解,就在张世秀这栋占地面积不大的二层小木屋里,已经帮助了近60名掌握蜡染绘画手艺的贫困妇女脱贫致富,女工来这里工作一天大概能赚到130元左右,闲暇时间来,还管饭,几乎没什么额外开销和工作成本。
造纸有术,国家文物古籍修复纸
除了鸟笼和蜡染外,丹寨的造纸术也是很出名的。在丹寨的石桥村,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我国古代造纸的民间工艺,在这里的穿洞造纸绵延了四百多年,仍还保留着原生态的造纸工艺。
野马君在丹寨石桥村看到一处穿洞古法造纸遗址。刚走进洞口就感受到一股特有的清凉之气,只听洞内流水淙淙。进入洞口内,洞高约80米,宽百米,洞身1500米,巨大的钟乳石悬挂上空,下方摆放了两个石槽,盛满了纸浆。
因穿洞水质含弱碱性,造出的纸保存年限长达1500年,是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指定的文物古籍修复纸。
在室内晾纸
这些技艺都是难以用现代技术替代生产,独特、古朴,彰显出别样的民族智慧。
如今,这项传承了数百年的造纸术也成了帮助小镇脱贫致富的“神器”之一。
由于石桥村的造纸工艺,当地有一条造纸而闻名的“纸街”,里边不少纸铺临街而立。白皮纸、彩纸、皱纹纸以及书画用纸贵纸、古籍修复纸迎春纸等皆有出售。除了纸,还衍生了各种纸艺,花草纸做的灯笼、灯罩、装饰画等。
花草纸做的灯罩
除了出售这些成品,当地人还会做一些旅游接待,游客可以近距离参观、体验这项古老又神奇的技艺,也让古法造纸术得到了传承和传播。
“文化是传统村落的灵魂,保护好它就是保住了传统村落的魂,保住了根本。”
祖传制银技艺,苗饰文化
到了苗族的地盘,怎么能不说说苗银文化。
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疑问,苗族银饰虽然好看,但当地人头上、脖子上每天带着那么多银子真的不重吗?
其实这里是有说法的,历史上苗族历经战乱,生活不稳定,多次大迁徙。人们为了方便随时远走,就把重要资产都做成饰品等戴在身上,说走咱就走。一定程度上,女性头饰也是财富的象征。
而仔细观察过当地银饰的人应该不难发现,饰品花纹多以花鸟鱼虫为原型,借以寄托向往美好、安宁生活。
丹寨的银饰文化保存得相对完善,被列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从采银、化银、雕刻、拉丝等,到最后一步的抛光,都有着独特的技术和方法。
因为有着丰富的原材料、祖传的制银技术,而且成品极富当地特色,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丹寨的苗银受到越来越多人喜爱,逐渐形成生产规模,让不少手艺人脱贫致富。
靠着制银手艺,改变了当地不少人的生活。
因为家境贫寒、当地条件有限,15岁的王国春小学毕业便辍学外出打工,期间无意中发现手工制作的珠宝饰品远比机器流水线生产的要受欢迎,如果有些小特色则更甚。
2010年,熟练掌握家传制银技艺的王国银果断选择回乡创业。2017年,王国春的公司销售额已经高达3100多万元,产品远销国内外。直接带动当地百位左右群众就业,其中一些干得好的已经成功脱贫。他还免费为数百名低收入人员开展银饰制作技艺培训,使他们通过劳动和努力摆脱贫困。
王国春有一个梦想,“打造一个‘银匠村’,培训更多的银饰制作技艺接班人,带动更多人一起致富,让苗族银饰这项民族传统手工艺传得更远。”
野马君亲自去了趟王国春的苗银生产厂,规模不大,也没有太多现代化的机器和设备,几乎每一环节都靠手工制作。
打制、细磨形状和细节
涂染上色
虽然规模不大,但应有尽有、花样繁多,从耳、脖、手腕配饰,到银质的少碗碟快茶具等日常用品这里都有生产,每一件产品都纯手工制作,独一无二。
银质茶具
最具特色的是带有当地绣花的配饰,虽然可能不太符合当下一些年轻人的审美,但只要颜值和搭配功力在线,绝对可以成为街上最亮的仔er。而且其中一些款式送家中老人绝对能送到他们心坎上,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除了可以购买做好的成品,如果有兴趣和耐心,还可以申请自己设计、自己制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DIY。亲手制作的、独一份的东西送给心尖上的人,幸福感瞬间double。
好了,由于野马君在丹寨停留的时间有限,当地还有其它非遗特色没能进一步去探索,等野马君下次有机会再一一补上。
对当地来说,一种技能就能带富一个家庭,小镇各式各样的餐饮、非遗店铺背后带动的是生产鸡、牛、水稻等农产品,以及制作蜡染、银饰、鸟笼等工艺品的合作社,镇上每一个商户的背后都是一个非遗手工产业链,其模式的创新,在政企的支持下,使得有一技之长的传承人和村民借助产业化的力量而走上了致富之路,小镇也得到飞速发展。
2018年冬天一部电影宣传片《啥是佩奇》爆红网络,当时很多人质疑影片过度渲染农村的贫困落后。事实上,在你不知道的某些地方,一些人仍然过着你相对传统、原生的生活,没有你习以为常的液晶大电视,你觉得一餐饭百十来块钱价格实惠,却是当地一些人大半年的收入……而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在努力,丹寨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当地有很多原生态的非遗特色产品,虽然小镇游客日益增多,但他们还是面临着销售难题,因为这些人大都年龄较大、学历较低,并不熟悉互联网,单纯靠前往当地旅游游客的话购买量又较小。有条件的朋友们,可以亲自前往丹寨体验当地的蜡染、造纸、采茶等,既体验不一样的民族文化,也能通过旅游进行间接扶贫,从而帮助到他们。
野马君特意选取了几样当地扶贫特色产品放到“侦藏”小铺进行义卖,义卖价也均低于日常售价,“侦藏”小铺不会赚取任何费用,以下几种商品所得收益(“有赞”平台需扣除0.6%手续费)将直接给到当地小商户手中。欢迎大家“拾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