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最成功的失败品:AR-15的堂兄弟,被称为“寡妇制造者”的AR-18

在今年的Shot Show上,Brownells依然推出了他们的复古步枪系列,主要就是一些老款的AR步枪,其中便包括了半自动民用型号的AR-18,被他们称为BRN-180。

Brownells的BRN-180步枪

去年Brownells展出的BRN-180还只是一个基于AR-18的上机匣,但可以与他的堂哥AR-15的下机匣组合在一起使用,也算是兄弟俩齐心协力共创家业了。

这个AR-18的上机匣可以装在AR-15的下机匣上

如今则是推出了自己的专用下机匣,主要区别便是机匣后方不再有AR-15那突出的缓冲管,而是一道垂直的皮卡汀尼导轨,用户可在其上安装一些皮卡汀尼接口的折叠枪托,甚至可以根据美国法律将这支步枪注册为一支“手枪”。

没错,这是个(装着弹鼓的)手枪

提起AR二字,就不得不提起Armalite当年引以为傲的首席设计师Eugene Stoner,而提起Eugene Stoner这个名字,绝大部分人想到的就只是他的成名之作——AR-15步枪。

诚然,被制造、仿造以及基于AR-15改进而来的步枪已经无法被准确地计数,但却很很少有人记得它的堂兄弟——AR-18步枪,今天便来讲一讲它的故事。

AR-15的“堂弟”—— AR-18

1963年11月4日,AR-15以XM16之名获得了一份10.4万支的合同,以提供给陆军和空军的特种部队使用,然而在1958-1959年期间,AR-15一边在陆军中进行着与M14的对比试验,一边又在不断地完善步枪的各项研制工作(Armalite于1957年才刚刚推出AR-15)。

同时由于当时军中普遍不太看好小口径的AR-15,在面对长期、难以看到实际希望且同时担负着债务的情况下,Fairchild Aircraft and Engine Corp(Armalite的母公司,下文简称Fairchild)在1959年末将AR-15以7.5万美金出售给了柯尔特公司。

刚转交柯尔特生产的一批AR-15

然而有趣的是,柯尔特公司在得到AR-15的制造和销售权后,便开始对国防部的高层官员以及任何可能让AR-15得以大卖的人物,发起了一波猛烈的“推销攻势”,其中便包括当时的空军副参谋长Curtis LeMay、以及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先进研究计划局,简称ARPA),才最终得以让空军和ARPA在当时的国防部长Robert McNamara面前为的确出色的AR-15进言。

正在推销AR-15的柯尔特公司

与柯尔特公司相比,AR-15的“亲妈”Armalite的销售能力着实堪忧,Eugene Stoner便在1960年离开了缺乏销售能力的Armalite,转而去往Colt担任顾问,不久又来到Cadillac-Gage公司开始研制此后的63系统,而Fairchild也于1962年将自己在Armalite持有的股份出售。

我不干了

先后失去首席设计师和母公司支持的Armalite,却不得不与柯尔特进行竞争,而其竞争的对象恰恰就是自己当初贱卖的AR-15,此时此刻Armalite想起了Eugene Stoner在离开之前留下的最后一件作品——AR-16步枪。

还好斯通纳留下了AR-16

于是在1963年,当时Armalite的首席设计师亚瑟·米勒以及乔治·沙利文、查尔斯·多切斯特,将7.62×51mm口径的AR-16改为5.56mm口径并进行优化,由此诞生了被当时的Armalite寄予厚望,希望能与AR-15一论高下的“堂弟”—— AR-18步枪。

基于AR-16而来的AR-18

由于Eugene Stoner在设计AR-16之初,目标就是向低工业化程度的国家出口销售,因此AR-18也与AR-16一样,采用冲压钢制造机匣主体而非AR-15的铝制机匣,在AR-18的枪身上可以看到许多铆钉,虽然看起来不如AR-15那样美观,但因此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AR-18的机匣特写

同时,AR-18以短行程活塞的自动方式而非AR-15的气吹式自动原理,避免了将火药气体直接引入导气管推动枪机而带来的积碳过快问题,并且提高了枪械的自动机的可靠性,亚瑟·米勒还于1966年通过AR-18的导气活塞获得了一项专利,但主要部分还是基本沿用Eugene Stoner的AR-16,只不过是将其小口径化了以符合市场需求。

AR-18采用短行程活塞

当弹头被击发后,燃气进入导气室推动活塞杆进而撞击AR-18的枪机框,枪机框在后座过程中通过回转槽引导枪机头回转开锁,枪机框为一较小的方形,截然不同与AR-15,且通过两个复进簧导杆与复进簧相连,复进簧导杆的底端则固定在机匣后方,在打开上机匣后便可直接拔出。

AR-18的专利导气活塞

也正因如此,AR-18的枪托虽然与AR-15颇为相似,但内部并没有那长长的缓冲管,所以AR-18的枪托是可以向左侧折叠的,且可通过枪托上的卡槽与机匣左侧的卡扣相连以固定。

不同于AR-15,AR-18可以使用折叠枪托

了解德国G36步枪以及“世界著名烧火棍”L85步枪的朋友们就会发现,他们的枪机与AR-18有着极高的相似度,而事实上G36与L85也确实借鉴了AR-18的一些设计。

这是一支无托改造的BRN-180,是不是觉得很眼熟

由此也可从侧面证明,AR-18尽管称不上是一代杰作,但至少在设计上也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Armalite甚至还为AR-18设计了一款2.75倍的光学瞄具,还推出过带有前握把的AR-18K,而且不仅是G36和L85步枪,台湾的T65步枪、新加坡的SAR-88、SR-88都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AR-18的设计。

一个罕见的镜头,约旦国王侯赛因正在射击一支AR-18K

但为何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采用这款AR-18?

正所谓“既生瑜,何生亮”,在Armalite推出AR-18时,美军以及对Colt的AR-15颇为满意,并且Colt也一直在跟进对AR-15的改进,此时美军没有丝毫理由放弃AR-15而转而青睐AR-18。

而另一方面,仍然要归咎于Armalite令人失望的销售能力,值得一提的是,Armalite自始至终都并非是一个大型的武器制造商,而是一个更倾向于轻武器设计的公司,尽管他们在加利福尼亚有一家工厂但没有大批量制造的能力。

AR-18还配有一个2.75倍的光学瞄具

所以如果将他们的设计推向军方,又或是卖给拥有大批量制造能力的厂商才是Armalite的盈利手段,但可惜的是他们的销售能力并不怎么样,于是在斯通纳失望离开之后,Armalite于1968年又“逼走了”一个首席设计师,也就是AR-18的设计者亚瑟·米勒(Arthur Miller)。

Armalite失败的销售能力先后让两位首席设计师选择离开

AR-18的命运可谓是十分坎坷,60年代末的时候,Armalite好不容易与日本丰和(日本64式步枪的制造商)达成了合作,Armalite寄希望于丰和能够大批量的制造AR-180(AR-18的半自动民用型号)并将其出口至美国进行销售,但可惜的是不久后日本便高度限制武器出口,丰和也于1974年停止了AR-180的生产(不过丰和在此后推出的89式步枪中借鉴了AR-180的设计和生产工艺),而Armalite直至1979年才又找到英国的Sterling公司为其生产AR-18以及半自动的AR-180,但Sterling也只生产了12,362支AR-180,丰和更是只生产了3,927 支。即便是加上Armalite起初在自家工厂试制的,AR-18在1969到1985年间也仅仅生产了2万余支。

英国Sterling公司生产的AR-180

面对低迷的产量,唯一让AR-18得以留名于世的则是1970年代的临时派北爱尔兰军,据称他们秘密从美国购买了超过2000支AR-18用于与英军作战,以至于AR-18成为了当时北爱尔兰军中的标志性武器,被冠以“寡妇制造者”的称号。

甚至当时军中还为AR-18创作了一首名为《little Armalite》的民谣,其中有这样一句:“A comrade on my left and another on my right

And a clip of ammunition for my little Armalite”(大意是:一个战友在左边,一个战友在右边,还有一个我的小阿玛莱特的弹夹),这首民谣也于1975年由“Wolfhound” 乐队正式发行。

寡妇制造者:AR-18

1978年,英国乐队“Gang of Four”也基于此背景,创作了一首名为《ArmaLite Rifle》的歌曲,歌中有这样几句:“Breaks down easy fits into a pram”、“The rifle does harm it shoots for miles”,表现了AR-18易于分解、射程远的优点。

为了方便读者朋友们,直接将这首歌曲放在这里

相比于如今遍布天下的AR-15,AR-18的事迹却只能以几首歌曲传名于世,不过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BRN-180系列那样,美国民间仍有不少爱好者钟情于AR-18,甚至还开设了一个专门讨论AR-18的网站,也算是对这支“最成功的失败者”最后的慰藉。

民间收藏的A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