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是最现实也是最无情的,它喜欢讲故事的人;但是当这个故事不够吸引人时,公司业绩本身不达预期的时候,用脚投票成为了不二之选。
今天故事的主角是快递界的一哥—顺丰控股,然而今天的顺丰,正像那首歌唱的那样—比较烦。
2017年3月1日,顺丰达到它的巅峰时刻,控股市值达3226亿元。
2019年1月10日,顺丰控股的股价为32.82元,按照计算,顺丰当下的总市值为1450亿元,相比最高点蒸发了一共1624亿元,股价已经腰斩。
一边是腰斩的股价,另一边则是马不停蹄的融资和扩张,曾许诺不上市,不融资的顺丰,似乎朝着当初的目标越跑越远。
顺丰真的遭遇不顺了?不,是你想太多了!
一.马不停蹄的顺丰
2019年伊始,当金融机构纷纷忙着业务开门红的时候,顺丰控股也开始了自己的融资“开门红”。开年前十天,顺丰控股密集发布了28条公告:
1月4日公告称,顺丰控股全资子公司在境内外发行不超过等值160亿元的债务融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短融、公司债和中期票据等。
第二天,顺丰又发布了《关于收购敦豪供应链有限公司和敦豪物流有限公司百分之百股权的进展公告》,可谓是:“融资急,扩张忙。”
而在此前2017年2月4日,顺丰借壳上市之不久,进行了第一次定向增发,募集资金78.22亿元;同年6月发行了20亿元的公司债券。
2018年顺丰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在境外发行5亿美元债;同时,另外一家子公司泰山控股发行14.7亿元的公司债,15元的超短融(SCP)和10亿元的中期票据(MTN)。
持续融资的背后,带来的是公司负债率的迅速扩张。截至2018年前三季度,顺丰负债总额308.74亿元,而去年同年负债仅为250.5亿元,目前公司负债率为46.77%,明显高于韵达的33.96%,申通的19.40%,圆通的31.20%。
另一方面,不断扩张也带来了顺丰对新物流新业务的拓展。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半年报显示,顺丰控股在重货、轮运、同城配和国际等新业务,增速分别达到96%,48%,159%和41%。
一个大顺丰,正在组建。
二.股东减持,市值暴跌
与顺丰一系列融资扩张相对应的,则是其跌跌不休的股价。据统计,2018年顺丰全年累计下跌34%,截止到1月10日,市值较其巅峰缩水55%。
伴随着顺丰控股的大幅缩水,重要股东在18年也频频减持。2018年顺丰的股东顺达丰润,元禾和嘉强顺丰,分别多次减持顺丰股票,累计减持6000万股,累计套现27亿元。
今年的1月10日,公司宣称进行股权激励的限制性股票,将在1月11日解除限售上市流通,当日解禁市值高达3653万元。短期来看看,这将给顺丰带来进一步的压力。
三.腹背受敌的顺丰
传统业务的天花板
目前市场上,对时效有需求的消费者基本已经都在用顺丰,这块业务也已经接近饱和了。另一方面,中通韵达等市场份额增长较快的物流公司,正在加速直营化,并加大对物流服务的投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通达系也在开始逐步向高端迈进,试图摆脱低价电商快递件的过度依赖。
跨界竞争的对手
顺丰的王卫曾经表示:“未来快递业真正要面对的竞争对手,不是来自同行,而是像谷歌一样的高科技公司”。现在看来,在未来还没有到来之前,竞争已经开始了。
2018年上半年,申通、韵达等快递宣布退出由顺丰牵头的丰巢,转而加入菜鸟网络的浙江驿站,这标志着顺丰与阿里巴巴物流之争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和层面。而眼下的快递行业,正在呈现三足鼎立的格局,即菜鸟物流,京东物流和顺丰。这三家巨头,将上演快递行业的“三国杀”。从运营模式来看,顺丰走的是纯自有模式,京东是自有加外包模式,而菜鸟的是仓储加数据驱动模式。
三者之间,各有春秋:从成立时间上来看,菜鸟起步最晚,但其竞争优势在于物流平台模式,保证了低成本和高速扩张的可能,缺点在于协同效率;而京东物流胜在仓配一体化带来的体验和效率,但是其投入成本较高,属于典型的重资产模式;顺丰的优势在于其高效率的运输网络,但是顺丰却很遗憾地错过电商的爆发期。更为致命的是,顺丰缺乏非常关键的商流和信息流。
而且从体量上来看,菜鸟物流估值高达1300亿,京东物流在完成25亿美元之后估值也超过了1000亿,而顺丰控股经过大缩水之后,目前市值在1400亿左右。三者市值的差别,从以前的千亿级到如今的百亿级。
顺丰优选的落败
2018年9月,顺丰优选再次更换总裁,这一次的负责人叫全国珊。被任命负责顺丰优选商业事业群的日常管理,战略规划等等。关注顺丰优选的人都知道,这是顺丰优选六年来第七次更换掌舵人。也足以看到,王为对顺丰优选的重视和执着。
顺丰优选,是顺丰战略转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尽管被称为被王卫称为“不能失败”的项目,但优选自2012年上市以来始终难有起色。2009年以来,顺丰就开始涉足零售,先后推出了顺丰E商圈、顺丰优选、嘿客、丰趣海淘等业务,表面上看风风火火,实际上产生影响力和收益的寥寥无几。这些年,因为在零售业的频频布局,电商零售已累计亏损数十亿元。
根据分析,拓展零售业务可以看做是顺丰为了摆脱单一业务模式,所做的尝试和努力;然而没基础、没流量、没模式的顺丰,似乎走得并不顺。存在定位模糊,发力点不对等等。面对完全不同的商业逻辑,用作物流的惯性思维来做电商,自然要走很多弯路。
四.顺丰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尽管2018年,顺丰市值经历了一轮暴跌。然而这更多与宏观环境有关,顺丰自身在一边融资,一边扩张,牺牲当下的利益来为未来布局。可以说,顺丰是一家很有眼光和远见的企业;尽管顺丰最近不顺,但是未来的顺丰,或许超过很多人的想象。
从布局来看,顺丰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速运是顺丰的核心业务,在2018年,面对菜鸟和京东的竞争;顺丰并没有仅仅局限于深挖“速递护城河”,2018年3月,顺丰件成立了顺丰新捷达,发力重货快运业务,并且整合内地、香港、澳门等地区供应链,朝着综合物流服务商的路子一路狂奔。顺丰不在将自身定位于速递业务的领跑者,而是定位于综合物流服务商的角色。
原因无非有两个: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物流行业正在迎来全新的变革,整个物流将朝着智能化、数字化以及透明化的方向发展;为了顺应这一潮流,顺丰投入了4亿元,提前布局下一代信息化技术。据说公告,顺丰将建设“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及下一代物流信息化技术研发项目”,这一项目据说已募集资金投入34亿元之多;第二,作为时效性业务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而中国综合物流市场达十几万亿。顺丰等民营快递企业,在这一行业内还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越来越像科技公司的顺丰
王卫
王卫表示:科技是他们的信仰,而是顺丰未来的主要竞争对手,不是传统的物流公司,可是像谷歌这样的科技企业。而且,顺风在科技的研发可谓是一掷千金,当行业里别的达到千万级别的投入是,顺丰已经超过了10亿。无论是投入规模,还是研发人员收入占比,都让同行难以望其项背。
顺丰的雄心
一系列收购和扩张的背后,潜藏着顺丰打造供应链和行业解决方案能力的诉求和雄心。从物流地产到供应链,从冷运到重货,再到国际业务的投站,这些绝非一家普通快递公司能够完成的。
不仅需要强大的资本做支撑,还要有深远的谋略,缺一不可、从快递扩展成为综合物流服务商,是行业内的普遍规律。作为物流巨头的美国联邦快递,就是从快递业务起步,成长为综合物流服务商。而顺丰,一定也必须走这样的路。
按照专家的话语:顺丰的转型升级战略没有什么问题,符合物流行业内在规律和趋势。顺丰这种布局大物流,打通产业链,成为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做法,对顺丰来说势在必行。
写在最后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新业务的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顺丰的综合物流服务商的战略。然而跌跌不休的股价,也使得顺丰倍感压力,无外乎有人称“顺丰不顺”。
然而,尽管市值下跌,股东套现。但是,部分国际投资基金开始纷纷布局顺丰,包括新加坡主权投资基金、美国及加拿大的退休养老基金、阿拉伯的主权基金和欧洲的金融控股集团等。
长线来看,未来顺丰市值将重归其市场表现。
所以2019年,静待顺丰的惊艳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