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成众,三木成林…我们有信心将你们培养成出色的科学家…希望你们不要知足长乐、安于平庸,做就要做到极致…”8月25日,在195位新生的注视中,校长施一公在杭州云栖小镇国际会展中心的一席讲话,拉开了西湖大学2019级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的序幕。
“很难想象,两个多月前我还是一个为毕业论文抓耳挠腮的本科生。而今我已经成为西湖大学的新生。”生命科学学院的梁志鑫,本科就读于兰州大学。典礼上,他以新生代表身份做了演讲:“我将把个人成长融入大学生活、融入祖国对我们的期望!”去年年底,梁志鑫以访问学生身份,在西湖大学跟随多位教授做实验、论学术;再早一些,他也曾在英国利兹大学交换学习。受国内外学习经历的影响,台上的他脸庞虽青葱,话语却坚定异常。
作为世界最大教育体系,中国教育身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责任。“国际化”是本届学生特点。有19位新生为毕业于悉尼大学、英国帝国理工、新加坡南洋大学等国际知名学府的优秀年轻人。
科学精神和时代责任是西湖大学价值内核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西湖大学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实行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
个人命运,往往与国运相连。“我们正处于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各国围绕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和文化的竞争日趋激烈。”浙江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周天华教授强调,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特殊的时间节点上,青年学生更应清醒认识国家科技创新的短板。他也同时表示:院校之间将持续紧密合作,共同为培养学生保驾护航。
西湖大学建校起,即承担探索中国国情的科研教育体制的重任。西湖大学校董代表陈一丹博士相信,学校凭借多元背景、国际视野的科研环境,将为中国高科技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引擎。
国家教育体制在创新中前行,科学研究也只有不断创新中才能进步。青年学生该如何在人生新阶段,不断提升科研学习能力?“所有的创造都从问题开始。”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吴宏翔教授勉励学生,勤学、好问,从而才能成长为祖国栋梁、社会精英。
西湖大学建校不过四年。面对眼前面容青涩、神采奕奕的学生,施一公感慨时光的飞驰、感动学生的热情、感恩社会的关心。“西湖大学拥有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的学术氛围,让每一个人可以忠于学术原则、坚守学术道德,保护好灵光一现的科学火种。”
浮躁环境下的青春偶有迷茫。为此,施一公也对新生开出“药方”:
“现阶段你们的责任就是‘整顿身心待世需’,兢兢业业夯实基础,踏踏实实做好科研,用行动为理想保驾护航。
我们将毫无保留地为同学们传道、授业、解惑,和你们一起探索广袤无垠的未知世界!”典礼上,所有新生都收到了一本刻着他们姓名的纪念册和一枚校徽。
学校希望,新生在未来的学习工作的道路上,能够清醒地认识“我是谁”,不忘“学而为谁”。
据悉,西湖大学采取灵活的研究生选拔方式和突出个性、多学科交叉的培养方式,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体系,借助独立实验室制度锤炼与提升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学校目前共招收334名博士研究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