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广西沿袭古法用野生植物造出的纸,走进人民大会堂和荣宝斋

2000多年前,纸的出现,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记录和传承方式。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甚至在远离中原的偏僻山乡落地生根。直到今天,都安书画纸的生产,仍沿袭着最传统的手工造纸技艺。

晒纸一定要精、准、快,哪怕夏天的时候厂房里有五六十度,也不能开窗,不能开电风扇。——这就是都安书画纸的制作一角。

晒纸是中国传统手工造纸的重要一环。都安书画纸厂51岁 的工人蓝凤丹,在晒纸班已经工作了30多年。因为好几年都招不到年轻工人,蓝凤丹有时不免担心,自己的这身晒纸技艺没人接班。

都安书画纸,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纸质洁白、细韧柔软,既有纱纸、皮纸强韧的拉力,又有宣纸受墨如黛的效果,是供书、画、裱、拓的高级艺术用纸。一张轻盈的纸张,凝结了先民的智慧,浸润着时光的文字。

东汉时期,蔡伦以破布、旧渔网、树皮为原料,发明了更易制作和书写的纸张。造纸术很快传入朝鲜、日本以及越南等国,并通过丝绸之路经中亚传往欧洲。据专家推测,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广西,最早至唐代就有了民间造纸作坊。

清代《广西通志》记载广西“各州县均出谷树,本名楮木,木中白汁如乳。土田州各土司出谷纸,以谷木为之,故名。”经考证,蔡伦造纸术所用原料即为楮树皮,而都安纱纸工艺正是延续了蔡伦的造纸方法。

都安书画纸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陈兵

土田州它管辖的一个是都阳土司,还有一个是安定土司,然后后来都阳土司和安定土司合并成为都安县。

都安,位于云贵高原向广西盆地过渡的斜坡上,90%以上的土地面积被石灰岩土占据,农业资源匮乏,但纱树却是岩溶山地的特产,砍伐后两年即可生枝成材,其纤维细长如线,制作成纸后,质薄如绢纱,因而被称为纱纸。

太平天国时期,因为战乱,一批造纸业能工巧匠避难到都安、巴马一带,改进了当地的造纸技术,也把都安造纸业推向了繁盛。都安纱纸传统的造纸法,分为采集树皮、蒸煮、漂洗、抄纸、晒纸等上百个步骤。

鼎盛时期,有纸槽千余具,午夜槌打纱皮声,邻里相闻,年产纸25000担(1250吨)以上,超过全省半数,并设有邕、粤、港等地的纸庄,产品畅销国内外。

传统工艺制造的纱纸具有极高的韧性、良好的透气性,被广泛用于书写各种字契、族谱,也有用来作伞、扇及各种工艺品。目前存世的壮、瑶歌书也大都写在纱纸上,成为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史料。

歌书

清末,家族经营纸庄的都安画家黄筱西经过反复研究,首创可用于书画的夹层纱纸,虽效果大不如宣纸,但也创作了一批独具一格的山水画。

都安画家黄筱西

画作

民国时期,从都安至南宁,每乡设一关口,捐税多达十多种,渡口等各项“买路钱”更是随意制定,层层捐税的都安纱纸产业不堪重负,逐渐衰落。

解放后,都安纱纸也曾经掀起合作化的浪潮,但由于销路不佳而难有进展。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文化市场的繁荣。都安二轻五金厂在本地传统手工生产纱纸技术的基础上,与自治区轻工研究所联合研制更适合书写和作画的高档纸张。

清明到谷雨前后,在广西丘陵山地的阳坡,龙须草从根部抽出嫩芽。无论是悬崖峭壁,还是裸岩林根,这种不起眼的小草都能扎根生长。半年后,最高可以长到1至2米,纤维质量大大优于构树皮。经过科研攻关,都安书画纸厂很快就研制出了龙须草制浆造纸技术。

龙须草

技术的革新让书画纸的原料来源有了更多的可能,但是纸张最终的书写效果仍然与匠人的口传心授密切相关。

捞纸是整个造纸中要求最高的工艺,光是这道工序,就需要有3到5年的经验。

在纸药的作用下,植物纤维均匀的悬浮在水槽中

当竹帘捞出水面时,浆液从两侧滑开,只留下一层纸膜

每次捞取的纸膜的重量差都能控制在1克左右

心到、眼到、手到。两个人,一张纸,统一在起伏、张弛、收放之间。纸浆的颜色、细度、匀度都感受着季节与温度的细微变化。

捞纸过后还有压纸、晒纸、选纸各个环节,都安书画纸的工人们,凭着细致、耐性和一双双勤劳的手,创造了“都安”书画纸的独特品质。

1981年,创新研发的都安书画纸投产时,即便市场上书画纸紧缺,其产品仍无人问津。不过,当北京荣宝斋在试用都安书画纸后就决定帮助纸厂进行宣传。1985年,都安书画纸厂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人民大会堂

北京荣宝斋

新闻发布会实际上也是一次笔会,书画家何海霞、周怀民、梁树年、白雪石等200多人参加了笔会。

何海霞

周怀民、计燕荪

梁树年

主办方还逐一登门拜访溥杰、刘海粟等书画名家,恳请试用都安书画纸。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更多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专门题诗“云英妙制胜南朝,工出西南壮与瑶,助我狂书三万字,不伤斑管兔千毫。”

广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书法博士 韦渊

都安书画纸的特点是纸质洁白,纸的韧度比较高,用来创作书画作品的时候,墨的晕染效果特别不一样,给书画创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数百年造纸底蕴的传承,以及新的造纸原料和制浆技术,让都安书画纸很快从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此后都安书画纸不断推陈出新,被指定为《邓小平文选》(线装本)和《毛泽东诗词集》(线装本)的印刷专用纸。各地专业书画机构和知名画家逐渐成为他们的长期客户,产品更是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从纱纸到书画纸,数百年的时间积淀。都安人在追求书写工具不断创新的同时,也在心中植入了崇文重教的传统,使一代代都安学子金榜题名,飞出瑶山。

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扶持下,都安书画纸厂决定在厂房里建设古法造纸体验馆,将其打造为具有广西特色的文旅项目。

在素有 “石山王国”之称的都安瑶族自治县,人们利用生长于石灰岩土两种并不起眼的野生植物,创造出了新的财富,为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扶贫产业结合进行有益的探索。在全球99%的纸张都产自机器的时代里,这些质朴的手艺人,坚守着将植物纤维转化为纸的传统,在各自不同的人生中,书写着纸的故事。


今天21:20,广西卫视播出的《广西故事——都安书画纸》

广西广播电视台

播出频道 播出时间

广西卫视 每周六21:20

广西综艺旅游 每周三22:00

广西国际 每周日21:00

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同步播出并点播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