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对中国年轻人来说,老挝有一个无比“熟悉”的“市场”!

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快速普及、市场货品单一、物价偏高、后发优势、“一带一路”……让老挝这个电子商务的“荒漠”国家成为“互联网+”经济的蓝海,近年来吸引大量中国青年进入创业。

无比“熟悉”的“市场”

对于习惯“互联网+生活”的中国年轻人来说,一个好消息是:东南亚目前的网络发展以及物流配送等与中国前十年基本类似,特别对老挝而言,互联网经济还是个新概念,这是一无比“熟悉”的“市场”,意味着其中有大把大把的成功机会。

湄公河畔,老挝人用手机与平板电脑上网。

“老挝的琅布拉邦很像10年前的云南丽江。”2013年的一次旅游,让侯易非被这个世界文化遗产古都迷住,他近日在接受“掌中寮”采访时说,“我留下来并在琅勃拉邦建立了客栈,但生意刚起步,香港大学又寄来入学通知书。”

侯易非1988年出生,在云南昆明读大学本科,后又到香港大学学习电子商务专业。在香港,他一直惦记着老挝,毕业后2015年就回到老挝创建Laosabai电商平台。“laosabai寓意是幸福老挝的意思。”他称。

侯易非开发的老挝电商平台。

“老挝工业与制造业发展滞后,商品依靠进口,因此物价相比中国较贵。”他介绍,老挝消费者可以选择的商品也远不及中国或者泰国丰富。虽然老挝发展落后,但具有后发优势,近年来老挝通讯与互联网均呈现跳跃式发展,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普及十分快速,为电商创造绝佳土壤。

侯易非通过在老挝注册公司,自主搭建电商购物平台,将中国商品线上展示给老挝当地消费者,成交后通过跨境物流到老挝万象、琅布拉邦两地实体店中通知客户取货完成购买。“后来发现,老挝跳过了电脑上网阶段,直接进入手机网络时代,在社交网站上推广电商,效果更徍。”

中国模式的“套用”

来自浙江的丁一凡与侯易非同龄,数年前丁一凡在老挝首都万象三江中国城开办“老挝小胖家国际购”,代购泰国、韩国等知名化妆品。他走的是微电商创业之路,运用中国火热的微电商营销方式来发展客户和销售代理。“微商”模式在老挝让当地人大开眼界。他说:“中国互联网发展水平现处在世界前列,这成为我们在老挝发展电商优势之一。”

丁一凡在老挝万象的门店。

不久前,“掌中寮”在万象发现类似中国前途无忧、58同城、美团外卖等“互联网+”模式的创业公司,为当地提供求职、租售、美食等信息与服务,运营者大多是来自中国的年轻人。

80后昆明人涂德斌4年前到老挝试水电商,将中国商品通过互联网与社交媒体销售给老挝人,“移动互联丰富了老挝人的选择,让老挝人买到了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

涂德斌认为,老挝政治稳定,人民和善,中老间长期保持着十分友好的关系,这为中国人在老挝创业创造了良好条件。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老铁路建设进展快速。“一带一路”是老挝的机遇,也是我们的机遇。

待打开的“结”

眼下,老挝虽是“互联网+”经济蓝海,但也有诸多限制条件。侯易非告诉“掌中寮”,移动网络支付与物流是其中最大问题。

如今,中国先进的移动支付已让部分城市形成“无现金社会”,中国移动支付平台又搭乘“一带一路”东风相继进入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中国游客在泰国扫微信二维码进行支付。

去年7月,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业务——支付宝在新加坡宣布启动“Alipay+”计划,打造以海外机场、百货和餐饮场景为中心的移动服务生态圈;同样是去年9月,支付宝与首批共十个海外国际机场达成合作协议,包括新加坡樟宜机场和曼谷素万那普国际机场。

相应的,蚂蚁金服也已支持包括泰铢、马来西亚林吉特、新加坡元在内的18种货币结算。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十一黄金周,中国游客在泰国已经开始扫微信二维码进行支付。

在老挝互联网创业的中国青年们共同期待,随着“一带一路”在老挝越来越受欢迎,中国先进的移动支付能尽快进入老挝;以中老铁路为代表的一系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进度,帮助老挝从“路锁国”转变为“路联国”,加快国际物流效率与降低成本。

(掌中寮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