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南通观察头版荐读 |“小巨人”炼成记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工信部发布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南通入选数设区市第一

“小巨人”炼成记

本报记者 丁宏波 贲腾 严磊 徐超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第三批第一年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南通共有10家企业在列,入围数量位列全省第一、全国前十、设区市第一。

“小巨人”企业具有“5678”特征,即超五成企业研发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超六成企业属于工业基础领域,超七成企业深耕行业10年以上,超八成企业居本省细分市场首位。在一定程度上,“小巨人”的数量、质量和分布领域,反映了一座城市制造业发展水平和产业链优势,更折射区域创新生态和营商环境。

截至目前,南通共有2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应税销售额、平均税收分别达6.25亿元和3102万元,远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值。江海之畔,“小巨人”顶天立地,集群成阵,为南通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锻强了四梁八柱,储备了强劲动能。《南通观察》记者近日走访其中代表企业,聆听成长故事,解码专精特新。

南通斯密特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邱宇 摄

小作坊有大梦想

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走进海门区正余镇的南通振康焊接机电有限公司,一块崭新的牌子引人注目。很难想象,一个从租来的200平方米作坊起步的乡镇企业,能够成长为频频打破国际垄断、吸引众多博士加盟的“小巨人”。

1993年,仅有高中学历、曾在镇农机厂工作的汤子康瞄准当时严重依赖进口的CO电焊机,创办振康焊接机电有限公司。“我就是要证明,外国人造得出来,我们也能搞出来。”回顾创业初心,汤子康记忆犹新。

农民搞发明,何其不易。历经上千次试验,振康生产的印刷电机使用寿命只有200小时,而日本同类产品却是2000小时。汤子康像入了魔一样苦思冥想,一天,在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突然灵光一现:是不是电机中的齿轮有问题?能不能把电机中的齿轮分力使之平衡,使齿轮啮合面积增加从而延长使用寿命?他立即返回厂里动手改进,经历无数次拆、改之后,将产品使用寿命提高到4000小时,逼得曾经垄断市场的日本企业退出中国市场。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RV减速机则是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几年前,RV减速机还被少数发达国家垄断,不但价格高昂,还要排队几个月才能买到。

汤子康又将目光锁定RV减速机。“方向定了,再难也要坚持。”振康拒绝了几十家风投机构,坚定将绝大部分利润持续投入创新主攻口。如今,振康生产的减速机市场覆盖率已达国内第一。年近七旬的汤子康依然雄心不减:在3年内建成国内最大、最先进的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生产车间及产业链基地,用中国材料、中国设备、中国工艺造出100%中国血统的工业机器人。

小作坊起步,怀揣大梦想,是很多“小巨人”企业成长的真实轨迹。尽管已经把电梯平衡补偿链生产规模做到全球最大,江苏兴华胶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昌林的办公室,还跟30多年前一样简陋。公司前身是海安橡胶厂,改制后,从胶带生产转型到电梯平衡补偿链这个“小众产品”。产品开发之初,美国公司实施技术垄断,逼着企业绕开专利壁垒另辟蹊径。经过2年多努力,在国内同行业第一个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一举打破电梯平衡补偿链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公司又花了3年多时间与德国法尔福集团谈判达成合作,产品成功进军欧美市场。

“我们厂房并不高大上,但产品绝对是单打冠军。”企业办公楼紧挨着厂区,空间显得狭小局促。但就在这间“陋室”里,魏昌林每天谋划着全球市场。2021年,江苏兴华制造了2100万米的电梯平衡补偿链,占国内外市场份额超过50%。

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情

“研发线、生产线几乎每天都有产品‘上新’。”6月8日,记者见到南通新帝克单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杨西峰时,他刚从研发“新型导电单丝产品”试验台上走下。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丝产品细分数量多达上万种,稳居国内市场占有率首席。

小到一根拉链、运动鞋的鞋面,大到家里的隐形纱窗、床垫内胆等,生活中,单丝产品随处可见。杨西峰说,不同的制品区别在于选用的单丝性能不尽相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归根到底还是“一根丝”。

最早发现“一根丝”价值无穷的,是新帝克创始人、公司董事长马海燕。2002年,马海燕在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担任高分子材料专业专职教师。查阅教学资料过程中,他注意到“单丝”一词频频出现在国外化纤专利、文献中,与之相对,国内关于单丝的研究几乎为零。马海燕敏锐意识到,空白意味着商机。

“微米级的涤纶长丝能做,毫米级的单丝岂不轻而易举。”2005年,马海燕、杨西峰合伙创办新帝克,从事化纤生产和单丝研发,但花了3年工夫、投入170多万元,终于开发出一款像样的单丝产品,但推到市场,却无人问津。

“样品可以,先预定500公斤。”心灰意冷之际,2009年,苏州客商打来的电话让马海燕看到一丝希望。自此,新帝克单丝逐渐打开市场。2011至2015年,新帝克单丝产值连续翻番,至去年增幅依然高达30%,全年产值4亿元。

新帝克厂区内,1.7万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大楼已经封顶,公司研发软硬件综合水平将迈上新台阶。“不断拉长产业链,加粗价值链,将‘一根丝’的事业进行到底!”马海燕语气坚定。

江苏思源赫兹互感器有限公司。邱宇 摄

“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产品”——这句话频频出现在“小巨人”企业家的口中。他们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翻阅“小巨人”档案简历,几乎都是在某一个细分领域扎钉坚守,臻求极致。

位于如皋高新区(如城街道)的南通斯密特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一楼展厅内,各类望远镜成品的包装箱堆积如山,蔚为壮观。“订单多得堆不下,只能放在展厅了。”公司生产主管金爱芳说,几天后,这座“望远镜山”将发往全球。

天文望远镜不算是大众产品,消费市场主要在国外。斯密特森去年销售额近5亿元,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天文望远镜生产基地。以前,国内仅有专业社团、高校、科研单位才会订购天文望远镜。“国内市场规模尚小,但也意味着发展潜力巨大。”金爱芳介绍,多年来,企业只做“两件事”:一是不计成本地“磨”专业技术,二是不遗余力地“培”国内市场。

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是坚持

“今天,我们向实现‘让清洁能源最大化地惠及全世界每一个人’的梦想又迈进一步。”6月6日,在新加坡举行的沃太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海外总部开业仪式上,总裁王珺代表公司开启全球市场战略布局新征程。

总部位于通州区的沃太能源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注储能解决方案和服务的提供商。从一家初创期只有3人的小团队,到引入亿纬锂能、高瓴资本、淡马锡等多家战投和产业资本投资,一步步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董事长袁宏亮坦言,能有今天的规模和成绩,靠的不是速度,而是坚持。

创新创业,说易行难。起步阶段,沃太几乎将全部资金投入技术和产品研发。“一边找资金,一边攻技术,一头跟不上企业就没了。”沃太总裁办主任陈涓介绍,公司400多名员工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0%,今年企业知识产权申请数预计超过100件,总数达300多件。如今,沃太依然源源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每年拿出销售总额的6%投向科技创新,今年研发资金预计超过1亿元。

对科技研发的执着追求,换来产品性能的快速提升,进而是国际市场上势如破竹。公司初代户用储能设备重量200公斤、储电量5kWh,目前第四代产品重量已降至100公斤、储电量升至21.5kWh,每年可为一户普通三口之家节省电费一半以上。如今,沃太在澳大利亚、德国等地拥有10多家子公司,业务覆盖75个国家和地区,帮助数百万人远离用电短缺,用上清洁能源。

初夏,南通高新区一隅,占地100亩的沃太能源总部大楼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项目建成后,将新增一条年产7万套新能源储能系统生产线。袁宏亮说,正是咬紧牙关坚持不懈,沃太成功跨越了科技创新的“达尔文死海”,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朝着确定的方向,一步步前进,一点点登高,一天天成长,是江海“小巨人”的群像。

在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如高高压电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年轻工程师们围绕着高电压产品组装、试验。从生产普通开关的县级国企到国内高压开关行业巨头,这条路如高高压稳扎稳打走了55年。

“10年间,亲眼看着企业年销售额从亿级跃升到近20亿级。”企业研发总监林巍岩说,2013年加盟如高高压后,他和团队50多名研发工程师一门心思扑在了新产品上。经历无数次失败的沮丧,终于在一次次试错中找到“正确的路”,打开了被卡住的“脖子”。目前,全国新建高铁项目超60%的变电站都装配有如高高压生产的高压开关,相关领域被西门子等外企垄断的局面一去不返。

江苏东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姜明 摄

往大风吹的方向走过去

如果将中天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近3年的业绩用图表显示,会看到一条向上高昂的曲线——每年增速都超过100%。依靠主打产品5G天线,尽管经受疫情冲击,中天通信依然保持强劲增势,今年销售额有望攀高至8亿元。

什么样的产品能拥有如此大的增长魔力?在中天通信展厅,记者看到,5G天线并不是一根线,而是一个白色、比背包略大的长方形盒子。中天通信总经理符小东告诉记者,小小盒子里密布着40多项发明专利,靠着它,中天通信抓住了5G的“风口”。

中国信通院《5G产业经济贡献》预计,2020—2025年期间,我国5G商用直接及间接带动的经济总产出超过35万亿元,提供近300万个就业岗位。

但风,并不是等来的。作为南通规模最大的制造业企业,中天科技集团早就在光电传输领域确立了龙头地位。2013年,预见运营商光纤到户投资见顶,时任中天宽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的符小东将目光瞄准无线通信领域——这将填补集团产业链空白,同时,也意味着要离开“舒适区”,在陌生领域打开一片新天地。

“风口”之上,并非人人都能起飞。早在2014年,中天通信就着手研发5G天线,但打市场的产品,是从3G天线做起。技术积累和口碑打造都需要时间,作为新入局者,在最初几年时间里,中天通信一直徘徊在行业前十之外。

市场压力快速传导到企业。“销售盈利远远覆盖不了研发成本,最难时,天线销售收入近一半投入了研发,不断以其他业务来填补亏损。”中天通信总工办主任房洪莲告诉记者,聚焦市场需求定向突破,公司与中兴通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知名企业密切对接,与南京理工大学、南通大学等高校协同创新,不但在4G天线市场站稳脚跟,还在2018年成功研发5G天线,并投入1.5亿元建成华东地区最大的5G天线室内测试场。

2019年,中天通信首创具有电磁抵消功能的Patch辐射单元,结合印制电路板一体化馈线网络,通过高自动化表面贴装技术实现5G大规模阵列天线生产,填补国内空白。去年,公司中标中国移动多频段(含700M)天线采购项目,拿到逾10亿元大单。在天线领域,中天已成长为可以与华为、中兴等头部企业同场竞逐的主流供应商。“这个行业迭代特别快,必须时刻保持市场和技术敏感,要果敢地‘往大风吹的方向走过去’。”符小东说,5G红利犹在,中天已开始展望6G时代。

迎风而上,展翅高飞,“小巨人”仍在不断“长个头”——去年,如高高压的新产品伴着世界第一条智能化铁路京沈客专在中国大地上急速奔跑,来不及歇口气,他们又把目光投向城市轨道交通这片“蓝海”;今年底,沃太能源将向科创板递交上市申请材料,明年申报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

“我们将优化政策供给,努力培育更多‘小巨人’。”南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曹海锋介绍,今年5月,市级出台《金融支持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专项方案》。下一步,将结合“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把培优中小企业与做强产业相结合,不断壮大“后备力量”,推动更多“好苗子”长成“小巨人”,让更多“小巨人”变成“顶梁柱”。力争在“十四五”期间获评20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小巨人”的成长故事,正是南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制造业是南通这座‘万亿之城’的最硬核实力,是南通这座‘风口之城’的最强劲动能,是南通这座‘实业之城’的最靓丽名片。”南通市委书记王晖说,肩负起省委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必须坚定不移赓续“南通制造”血脉、厚植“南通制造”优势、擦亮“南通制造”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制造业,加快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迈进,再创民族工业发祥地新辉煌。

>>>观察者说

小巨人“巨”在哪?

徐超

今天,我们将目光投向一批特殊企业。

看规模并不算大,论名气也不够响,严格以数字指标来衡量,基本都属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是他们共同的名字。

小巨人“巨”在哪?我们看到,他们有的在产业链占据高端,整个行业“没他不行”;有的在细分领域做到极致,全球市场“非他莫属”。他们只专注一个“小产品”,却形成了竞争者难以逾越的“护城河”;他们声名不显,却以技术见长,成为强链补链、突破“卡脖子”的中坚力量。虽小,但很重要,是为巨。

“小巨人”之巨,更在深植于血脉中的创新精神和专注力量。小作坊里有大梦想,三五人起步敢于冲破“国际豪门”垄断;于简陋办公房里谋划全球,在多元化和资本诱惑下始终守望自己的“麦田”;以心无旁骛抓创新的“不变”,应对外部环境的“万变”……他们突破自我、迎难而上的步伐,踏出了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康庄大道,凝聚起抵御风雨的强大韧性。

因此,我们报道的小标题,直接使用了“小巨人”的原话。这是向他们致敬,更期望以其原汁原味,予人更多启迪。

我们深知,应对全球疫情冲击,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比拼的早已不只是资源投入,而更多是创新质效。无论是大国博弈还是区域崛起,都需要更多顶天立地的“小巨人”,呼唤更多专而精、精而特、特而新的硬核力量。也正因此,今年全国两会,“专精特新”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省市各级各部门也纷纷出台政策举措,鼓励专精特新,扶持“小巨人”。

我们期待,在南通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江海之畔矗立更多的“小巨人”,在不同的领域各领风骚,美美与共,构筑强大的“巨人阵”。

我们展望,“小巨人”乘势而上,尽快成长为“大巨人”,为南通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提供更加强力的支撑,托举制造强市的大未来!

编辑: 严磊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