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莱西:打造胶东半岛中心区域经济隆起带

发力“四新”经济,发展现代农业,深化拓展“莱西会议”经验

机遇再一次垂青莱西。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机遇下,莱西站在胶东半岛开放的前沿拔节生长。

青岛(姜山)基金小镇实现税收15.69亿元,跃居全国10大基金小镇热力指数排行榜第2名;青岛首个一线品牌整车全资质总部企业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有限公司落户莱西,并将于年底前下线6款车型;万丰钻石飞机项目加快推进,年内将实现首架青岛地产飞机试飞……今年上半年,莱西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91.53亿元,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亿元,增长34.1%;全体人均可支配收入20590元,增长1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其中“四新”经济投资占比71.5%。

莱西市委书记庄增大表示,莱西将树牢抓重点项目和“四新”经济鲜明导向,以高质量项目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化拓展“莱西会议”经验,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打造胶东半岛中心区域经济隆起带。

发力“四新”经济,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

“莱西又帮我们协调了用工难题。真是企业有所呼,政府必有应!”万丰莱西通航产业园项目经理郭涛说道。让项目方发出如此感慨的是莱西市创立的“企呼市应”的协调联动机制。

据了解,为完备公司产权,万丰航空向莱西市店埠镇提出扩大用地需求,但所涉地块为青岛城投集团所有,需要重新核算土地成本、征收、出让。接到企业发出的“求助”信号后,店埠镇第一时间上报“呼应联动”平台,由莱西市政府办公室牵头,自然资源、行政审批等部门协调推进,仅用一个月就走完“招拍挂”程序,办理完成不动产权证,解除了限制企业发展的“紧箍咒”。

据莱西市店埠镇人大主席李首佐介绍,普通土地出让流程复杂、耗时长,一般需要3个月左右,莱西搭建企业与青岛城投集团桥梁,简化流程、缩短中间环节,仅一个月时间便解决了制约项目开工难点之一的土地问题。

通航产业园仅仅是莱西助力“四新”经济、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的一个缩影。莱西建立“挂图作战”项目跟踪调度机制,创新推出“重点工作、呼应联动”政务服务新模式,借助信息化手段,及时研判问题、共享信息、联动解决,“四新”经济快速成长、动能转换步伐加快、产业结构焕新再提速——

北汽新能源莱西基地

北京汽车制造厂整车制造总部和产业基地7月17日实现首台样车下线,9月23日接受工信部生产资质审核验收,年底前将下线双门小卡、勇士等6款车型;国内首个为石墨产业配套的污水处理厂全面启用;英良石文化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成投产;中科曙光节能液冷项目、钻石小镇项目开工建设,中科钢研碳化硅晶圆项目主体完工;姜山生物医药产业园加快建设,与海尔卡奥斯签约,携手共创服务胶东半岛、辐射全省的国家安全应急物资示范园区。

据莱西市工信局局长张绍东介绍,莱西锚定建设青岛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做好建链、强链、补链文章,推动产业特色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以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发展,发布“工业赋能”场景156个,1499家企业“上云”用平台,矿山井下无人开采创新应用项目入选全省5G试点示范项目。1-8月份,莱西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61.9%,高于青岛市45.9个百分点,列各区市首位。石墨新材料产业产值增长86.3%。“四新”经济投资增速、占比、占比提升幅度均位居各区市首位。

发展现代农业,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示范区

莱西是青岛推进乡村振兴的主战场。通过标准化铸就大品牌、以“龙头”带动基地、以基地带动农户打造六大现代农业产业链,莱西先后获评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示范试点市、省部共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乡村振兴实现纵深突破。

“标准化生产成就了我们的大品牌,我们的‘九联鸡’飞上欧盟、中东、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餐桌,禽肉年出口量占全国对日、欧出口总量近四分之一,稳居全国同行首位。”青岛九联集团出口部经理杨柳告诉记者。

莱西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生产环节标准化、加工环节标准化、流通环节标准化等标准化生产,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坚持走品牌发展道路,争创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已培育出佳乐牌花生、店埠胡萝卜、绿行者蔬菜、万福牌鲜冻分割猪肉、宝泉牌裹衣花生等知名农产品品牌。目前,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总数已达到176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96个、无公害畜牧产品32个、绿色农产品4个、有机农产品35个、地理标志农产品7个、地理标志水产品2个。通过品牌引领,大大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莱西特色农产品

“莱西大花生、店埠胡萝卜、马连庄甜瓜、东大寨苹果、南墅晚熟桃……这些名特优农产品都已成了咱莱西农产品对外的金名片了。”说起莱西的特色产品,常年往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大商超供货的青岛广大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立国感受最深。

近年来,莱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优质粮油、高效蔬菜、特色林果和生态畜禽等主导产业,坚持“一镇一业、多镇一业”发展理念,突出产业环节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集中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投入,打造十亿级、百亿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目前,在全市已形成了北部大棚瓜果,南部设施蔬菜、岭地优质果品、平原专用粮食、出口花生五大种植业特色布局,构建了牛奶、肉鸡、生猪、蔬菜、果品、花生六大产业链,并形成了以“龙头”带动基地、以基地带动农户的“公司+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和“公司+合作联社+农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莱西80%以上的农户被纳入产业化经营体系,每年带动农民增加收入30多亿元,人均增收6000多元。

深化拓展“莱西会议”经验,赋予党建名片新时代内涵

发端于莱西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在全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莱西不断深化拓展“莱西会议”经验,以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思维统筹农村发展,组织力、市场力不断提升,赋予党建名片新时代内涵。

莱西日庄镇沟东新村由5个自然村构成,其中4个村庄属于库区移民整体搬迁村和省定贫困村。村级组织优化调整后,按照“区域相近、产业相近、文化相近、强村带动、抱团发展”的思路,沟东新村与周边4个自然村联合成立了沟东新村党总支,原来传统的“镇党委—村党支部—党小组”模式调整为“镇党委—新村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

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当选为沟东新村党总支书记的高维玉采取“党总支+合作社+综合服务公司+农户”的抱团发展模式发展葡萄产业,带领村庄和群众拔掉了穷根。“我们整合了5个自然村的土地资源,成立无核葡萄联村合作社,种植‘阳光玫瑰’‘玫瑰香’等葡萄品种,经过数年发展,终于使沟东新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村。”高维玉说,沟东新村的集体经济由零收入增加到120万元,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由6000元增加到2.8万元。

“为全域推进村级组织优化调整,莱西打破‘就村抓村’路径依赖,率先实施新村党组织融合,撤销原建制村党组织,设立新村党组织,构建‘镇党委—新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自2019年3月起,依法依规优化村庄建制,全市861个行政村优化调整为111个新村、37个‘村改居’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全面实现‘一人兼’。”莱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于伟告诉记者,目前,新村党组织书记待遇年均达到7万元,莱西通过薪资、贡献等5项激励政策,让有能力者当好“领头羊”。

马连庄甜瓜

在马连庄镇孔家村南的园区,远远望去,100座钢构大棚鳞次栉比。“每年甜瓜上市时,价格最高可卖到30多元一斤。”马连庄镇党委书记左杰介绍,马连庄镇运用市场化手段,利用市镇两级资金成立青岛马连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以流转方式从农户手里取得土地,土地按等级每年每亩付给农民500元-700元流转费,相当于原来自种收入的2倍以上;流转出土地的农民到园区做工,一天工资100元-120元,收入翻番增长。

莱西坚持“组织力+市场力”,通过党组织把村集体与农户利益联结起来,构建“1+12”经营体系,在市级成立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在12个镇街成立分公司,推行“党组织+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模式,建立镇级联合社,同步推进土地流转、托管,打造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升级版”,通过各级党组织赋能,引导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把农民带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发挥组织的力量、利用市场的手段,更有力地把群众组织起来、把资源整合起来,以组织振兴统领乡村全面振兴。”于伟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英歌 通讯员 吕文波 尉津铭)

短评

“软环境”筑强“硬实力”

莱西是胶东半岛中心区域,是青岛“全域统筹”的咽喉要地。凭借天时地利,打造胶东半岛中心区域经济隆起带已成为莱西的战略抉择。

经济隆起,产业先行。当前,莱西在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生物医药等领域逐渐起势。厚积成势,加快推进企业规模化、产业集群化快速发展,让以“四新”经济为鲜明特征的产业生态郁郁葱葱。

莱西要以市场为核心,找准定位、系统谋划、埋头实干,依托现有产业优势,强化创新企业培育,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拉长产业链、做大产业群、提高竞争力。要把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营造优越的产业生态,为打造大规模产业集群提供支撑。

是机遇,也是挑战。莱西已具备广阔发展空间、优越区位条件、良好生态环境等多重叠加优势,需进一步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大幅度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全周期服务改革,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和创新创业生态上下功夫,用“软环境”筑强“硬实力”,夯实产业根基。如此,一个令人歆羡的胶东半岛中心区域经济隆起带一定会早日实现。

青岛日报2021年10月25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