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新加坡不容乐观。新加坡人口570万,按现在的增速,破两万例是没有问题的。也就是说,这个国家人口的1/250=0.4%都成为了确诊病例。对比一下中国,8万病例对应14亿人口,占总人口的0.005%;即使相比于现在已经占全球确证病例三分之一的美国,110万病例对应3.2亿人口,也就是0.3%。
对于疫情,中美两国在国际上引起的广泛的舆论关注,而新加坡这个东南亚的“弹丸”小国貌似谁都不关心,更严重的是貌似在默默死亡。
然而新加坡并没有坐以待毙。
新加坡的现状新加坡政府在“躺尸”了将近两个月之后,终于在4月6日宣布一个月的“circuit breaker”,要求所有非关键部门人员居家办公,并且要求居民出门或去超市等地方必须戴口罩。
然而一个诡异的现象是,新加坡政府允许在室外进行激烈运动的人不佩戴口罩——这真是大型人间迷惑行为,激烈运动如跑步的人呼吸急促,更容易吸入或者呼出病毒;另一方面,我穿着跑鞋但是我一会跑一会不跑,你指责我不戴口罩,我说我在激烈运动,你奈我何?
在此之后,新加坡政府宣布“circuit breaker”由一个月延长到六月份,并且各个超市门口开始增设测体温的地方,一些大型商场也实行身份证单双号进入。
相关的措施虽然来得有些晚,但是碍于新加坡地小人少,一些决策没有那么大的自由性,可以理解,毕竟好过没有来。
相对来讲,新加坡的人民对政府的相关决策还是很支持的。虽然前面总理李显龙每次发表电视讲话,大家都会往超市跑囤积一批食物。但是我很少听到新加坡人民对于政府的抱怨或者不满。
人们按部就班地戴上了口罩,依然去超市买菜和生活用品,没有太多的恐慌,也没到谈病色变的地步。
此外,新加坡人民对于政府的信任程度还是很高的,如今的社会还是相对稳定的。虽然留学生,尤其是中国的留学生有很多不满的地方。
俗话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新加坡从一月份的抗疫模范到现在的覆巢之下,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讲,是颇有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情的。
中国以举国停摆为世界,尤其是为很有可能抵挡不住新冠肺炎疫情的国家争取了两个月的时间,但是新加坡政府一直存在着侥幸心理,只是预防输入,只是防范中国,也没有对本地出现的病例进行密切接触的追踪,最终导致崩盘的下场。
其实相对来讲最可怜的还是劳工群体。新加坡人口少,因此引入一百多万外籍人士填补劳动缺口,马来西亚、印度、孟加拉劳工为大宗。
《彭博社》指出,领取工作签证(Work Permit,WP)的低阶外籍劳工,日薪多半为26新元(约人民币128元),他们的人数虽然占新加坡总人口1/5,但与当地社会过着天差地远的生活,他们所住的宿舍主要由主要由当地大企业吉宝集团(Keppel Corp)、胜捷集团(Centurion Corp)营运。WP外籍劳工为新加坡繁华的城市提供餐饮、清洁、建筑等服务,但却不能自由换工作、不能申请永久居留,未经政府许可的话,他们甚至不得与新加坡人或永久居民结婚。
约有20多万从事底层工作的外籍务工人员居住在当地拥挤的43处集体宿舍,每处集体宿舍可容纳3000至2万人不等,很多工人只能共用厨房、厕所、洗手间等设施,整体卫生情况较差,不可能保持合理的社交距离,这为疫情的传播创造了天然有利的条件。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由来已久。2008年劳工之间爆发屈公病(Chikungunya fever)感染,凸显出劳工宿舍缺乏通风与防治病媒蚊的措施,同年还有10几名工人互相传染水痘,甚至有1人死亡,导致宿舍管理人被判刑入狱。2016年新加坡成登革热、兹卡病毒严重受灾区,劳工之间也爆发疫情,诸多劳团针对宿舍环境提出抗议。
这次的疫情明显更严重,目前,在43处集体宿舍楼中,至少有17处宿舍楼出现感染病例,其中9座宿舍楼已经被隔离,外籍劳工感染人数已经超过1万例。为了安置这些病例,新加坡政府搭建了多个方舱医院,竣工后预计可以容纳15000人。
(图源:星岛环球网)
新加坡的确诊病例现在看来2万例是无可避免的。或许从中国学来的方舱医院的经验能让新加坡政府隔离和安置这些病例,但是很明显,疫情的考验还在病例之外。
新加坡停摆两个月,并且不确定是否还会延长。这样的首要问题就是,新加坡政府能否在这漫长的停摆时间内保持物资供应的充足。
新加坡不同于中国或者美国,相关物资依赖于进口,在各国疫情严重收紧出口的情况下,保证物资充足将会变得更艰难。人们手中有粮自然心安,设若没有粮了,就很难保证不发生一些骚乱?
停摆以及处理疫情的种种举措,不可避免地带来对经济的损害。
新加坡的经济大多是建立在国际金融和国际港口之上的,这两个行业都会在这次疫情之中受到极大地冲击,更不用说可能随着疫情而来的经济萧条了。这样肯定会带来失业问题,以及种种由于失业带来的一连串的社会问题。
停摆当然简单,困难的是,怎么让一个国家重新摆起来?
“这将是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新加坡这个开放的经济体首当其冲。”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昨天的劳动节致辞中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