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谢园:天下年轻美丽的女人那么多,你不必成为其中一个

女仕界

彼此成就,共同成长

前些天,我为女仕界写了篇人物专访《心怀传奇,永不止步》。大boss骅姐对文章内容及反响和阅读量,都特别满意,故攒了个饭局,叫上文章的女主角Helen和我,一起去吃北京烤鸭,说是庆祝一番。

饭局上,骅姐还带来另一个朋友Cynthia,我和她是第一次见面。席间,Cynthia说她很喜欢看我写的文章,只是没想到我如此年轻可爱。骅姐和她不约而同地问道:“谢园,你有30岁了吗?”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以前的一些故事。

记得在我读小学四五年级时,我的身高就已经蹿到了1米5,比大部分发育不良的同班男同学都要高。于是,教室最后一排的位置,一直是属于我的。

小城市,人际关系密切。每次,我和母亲出门,总难免遇到三四五个熟人。稍微有点眼力劲儿的,会对我妈说:“你女儿长得真高,都快有你高了。”

大部分熟人,不知哪儿来的默契,特别爱说“你女儿这么大了啊,跟你就像两姐妹啊,读初中了吧?”

我妈每次听了这话,都当别人是夸她年轻,于是笑得合不拢嘴地说,“没有呢,她还在读小学。”

后来,我从小学升到了初中。身高和体重,也跟着一路增长。初一时,我已经长到了1米6,跟母亲站在一起,已经比她高出不少。由于母亲一日三餐营养丰富的喂养,我比大多数同龄人都高一点,胖一些。

以上那段熟人的对话,却丝毫没有从时间的洪流中消逝。相反,变成了“哎哟,你女儿长得都比你高了,看着就像两姐妹啊,她读高几了啊?”

站在一旁的我,每次听到这样没有眼力劲儿的话,心里都忿忿地说“你才跟我妈看着像两姐妹,你才读高中了,你全家都读高中!”

再后来,上高一时,我长到了1米65。身高就像坏了且修不好的钟表一样,停滞了。然而,熟人们每次在路上碰到的尬聊,却依然没有停止。因为在当地,谁家孩子考上大学,几乎都是奔走相告的事情,所以,爸妈的熟人们都知道我还没有读大学。这样一来,他们倒是没有在路上碰见时,说出“你读大学了吧”这样的话。

有一次,母亲让我去帮她取买好的蜂蜜。卖蜂蜜的老婆婆,家里有很大的蜂场,卖的都是货真价实的好蜂蜜,母亲一直是她的老顾客。我到了她的小店,拿出收据给她。老婆婆看了后,慈眉善目地看着我,说:“原来你是她女儿啊,没想到她女儿都这么大了啊,你读大几了啊?”

我听完,只好尴尬地回答老婆婆,“我才读高中。”老婆婆听完,哦呵呵地笑起来,递给我两瓶蜂蜜,不忘补上一句“你跟你妈妈真像是两姐妹哟”。

她的那番话,让我觉得像是一道闪电劈过,把我劈得外焦里嫩。虽然说母亲看着是显年轻,可是16岁的我,有那么显老吗?

青春期的年纪,内涵是何物,还没有了解,但是爱美和臭美这件事,却无师自通。每次见到父母的熟人,最希望听到的夸奖是——你女儿长得真漂亮。

然而,很不幸,很可惜,这番夸奖,无论是在学校还是校外,我几乎从未听到。在学校,我永远不能算作是漂亮女孩那一拨。在校外,父母的朋友们除了夸我长得高和成绩好外,就再无任何夸奖。甚至在家里,母亲在看我三岁的照片时,都忍不住说:“你看你小时候,长得多好看啊,人见人爱,都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你怎么越变越丑了?”

听到这话的父亲,还没等我回嘴,立马说道“乱说,哪里变丑了,我女儿最好看了。”可是,即便如此,我也知道,我长得不好看,也不可爱,而且比同龄人长得着急许多。高中时,我收到人生中的第一笔稿费,那篇文章题目,叫做《我是一个丑女孩》。

就这样,从小积累起来的对于外表的自卑,在我心里挥之不去。

自卑的人,往往都不愿意正视和面对真实的自己。因此,采取的做法,往往都欲盖弥彰。

读大一时,烫发甚是流行。我一心希望自己能变漂亮,于是跟风也去烫了个当时所谓很时髦的发型。头顶上一圈头发,被烫成了蓬松的卷发,从耳朵往下的头发,则被拉成了一丝不苟的直发。而这个发型,其实完全不适合我。

有次逛街,我看中了一个米奇形状的挎包。包的大小,足以装进一个两岁的小孩。同去的朋友说我挎着那个包包很好看。于是,我便买了下来。

第一个寒假回家,我顶着那个发型,背着硕大无比的挎包,回家了。父母见我的第一面,足足笑了有两三分钟。

“你怎么想的啊?弄个爆炸头,这么难看,你本来就头大,这样显得你头更大了啊。哈哈哈,你背那么大的包,是要去做人贩子吗?哈哈哈。”父母的一番话,像是把我一掌打回原形。

整个大学时代,我每次去剪头发,唯一要求就是显脸小。每次去买衣服,都喜欢选黑色,因为我觉得黑色显瘦。可以说,我从未接受真正的自己。

一直到出国实习工作,去了欧洲,我发现什么样长相和穿着打扮的人都有。不管你长什么样,染了粉色头发,还是绿色头发,都没有人对你品头论足。

记得刚到不久,和我的房东老太太聊天,不知怎么就聊到了我对外表的自卑。她听完,拥抱了我,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告诉我,“You are very beautiful, your face looks like an angel.” 那大概是第一次,有一个成年人,告诉我,你长得很美很可爱。

走遍欧洲大城小镇,看过异国山山水水。我对很多事情开始看开,看淡,包括外表。我渐渐触摸到精神世界的内核——一个人必须要对自己有正确、客观、清醒的认知,这个认知不随着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而且,一个人拥有充实的精神世界,是比美丽年轻的外表,更值得追求的事情。

慢慢的,我不再浪费时间在意自己是否好看,而是愿意更多时间在图书馆和健身房,对自己的认知,也越来越明确。随着自身能力和技能的增强,我心里的自卑,也逐渐消散。

说来有趣,研究生毕业后的这六年多,我频繁被人当作是大学生。前几年,住在Kingston时,我做过一段时间私房烘焙。很多次,给留学生送蛋糕时,他们都会说一句“谢谢学姐。”

有一次,一个订蛋糕的大一留学生问我,“学姐,你现在读大几了啊?学什么专业的啊?”听完,我故意逗她,让她猜。她猜我读大三。我哈哈大笑后,告诉她,我都大了她一轮。她惊讶地嘴都合不拢,让我告诉她保养的秘诀。

从十三岁到三十岁,同样的两个数字,不同的组合,不同的心态。我再不会被人认为长得着急,超出我的真实年纪;我再不会因为别人说我好看或难看,就变得妄自菲薄或者自我否定;我也再不会把年轻和美丽,当做衡量一个人魅力的标准。

前阵子,53岁的巩俐和她71岁的老公,因为电影宣传,出现在媒体面前。他们俩人的状态,都极具风度。举手投足之间,巩俐强大的气场和一身霸气彰显无遗。

她之所以被媒体和影迷称为“巩皇”,一是因为气质,二是因为她的成就。

我特别喜欢巩俐曾经在接受杨澜采访时,说过的一段话。杨澜问她,“似乎有年轻美貌的话,可以有很多捷径来走。”巩俐回答,“我不觉得一个女孩子有了美貌就有了一切,那是很幼稚的想法。如果一个女人没有一份自己的工作或者自己的能力的话,我觉得很快这个人会枯萎。

这段话,我极为赞同。美貌,并不能当成女人的最高追求。因为女人这一生,没有捷径可走,即使有,也是修炼自我价值这一条。就如巩俐,这一生披荆斩棘,踏实努力。所以,哪怕她年过半百,青春不再,也依然拥有迷人的魅力,丝毫不输给任何当下年轻美丽的女星。

诚然,不可否定的是,在这个鼓吹年轻美丽就是资本的世界,长得不美或者不再年轻,无论是在婚恋市场还是在职场,的确会少很多机会和资源。

可是,抛开旁人,静下心来,我们都需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一、这一生,我究竟是想过得比别人好,还是想过得比过去的自己好?

二、在自己将来年老色衰时,自身的价值究竟是什么,魅力究竟体现在何处?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人和人横向的比较,永远没有尽头。而且,攀比容易带来虚荣,虚荣则易产生嫉妒之心。三十岁以后,相由心生,有什么样的内心,相貌上都会显现出来。就像邓文迪和王菲,差不多的年纪,一张脸上诉说了一路走来的欲望。另一张脸上,讲述着为自己而活的潇洒和自在。

周迅,是曾经被公认为最有少女感的女演员,在与导演陈可辛聊起年龄的话题时,她坦言:“看到自己的脸,早上起来坐在沙发上开始哭,阳光再好也会哭,可能我没有办法快速面对人会衰老这件事情。”

你看,再美的人也会迟暮。但是,我很喜欢周迅释然后,说的那段话:“好高兴我开始变老了,我希望能得到相应的智慧。我的心一刻也没有停止感受,我像一枚果子一样慢慢熟透。 "

是的,即使你感觉自己变老了,即使你觉得自己不美,那也没有关系。你要接受自己外在的不完美,但持续努力地去完善,让自己拥有丰盈充实的灵魂。

就像我在日记本上,写给自己的话:天下年轻美丽的女人那么多,你可以不必成为其中一个。但希望你做好自己,不自卑不自怜,更加不自弃,而是从内心深处接纳自己,专注于修炼自己的能力。从长远来看,这是你最值得做的事情。

女仕界访谈:心怀传奇,永不止步的Helen Peng

———— END ————

谢园

85后,爱笑爱生活,走过16个国家,现居加拿大。有情怀、有诚意,相信写作是有生之年的光和希望,文字是矢志不移的爱和温暖。出版作品《我敢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向自己最想要的青春,一路狂奔》。新浪微博&豆瓣:园园的移动城堡

女仕界

彼此成就|共同成长

点击进入女仕界公众号和女仕界小黄页

联系女仕界

女仕界创始人丨俞骅,微信:reelstone

多伦多群丨俞骅,微信:reelstone

上海群丨赵燕,微信:TSSadmin

青岛群丨Lily,微信:U-cafe2016

广州群丨Zita,微信:huangshihui_zita

澳洲群丨燕子,微信:wcy85222

新加坡群丨高艺,微信:adelegaoyi

温哥华群丨Jess,微信:mojitoxo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