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汉服经济迎来“高光时刻”

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重回汉唐》

近年来,90后、00后掀起的“国潮”,让汉服悄然觉醒。据统计显示,2019年在淘宝平台上汉服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0亿元,并且保持着每年150%左右的增速。

前不久,首届中国汉服国际模特大赛落下帷幕。这届比赛历时4个多月,范围覆盖全国五大赛区76个城市,468个汉服社团联动、6200余名选手踊跃参与,线上线下备受关注。秀场上精美的华服让人念念不忘,徐州“汉服礼仪模特大赛”的全国总决赛,还登上了央视的学习强国平台。汉服已经成为传统文化复兴的代表。

2019年,北京与杭州两家新晋汉服品牌获得数百万元的融资。近日,知名汉服品牌「十三余」也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著名天使投资人王刚的觉资本领投。这一切都在告知我们,汉服将迎来它的高光时刻。

汉服复兴之路

难道汉服就这样一夜崛起了吗?其实汉服并不是突然崛起的时尚,一直以来,都有非常喜爱汉服的人,只是人数较少,在贴吧等论坛的圈子里交流。

还记得那个登报的“汉服第一人”吗?那是2003年的一天,他叫王乐天,是一名汉服爱好者。某日,着汉服走在路上时被拍照,当时大多数人以为他是日本人,他坦然接受着身边疑问、不解甚至鄙夷的目光,依然面不改色地走在路上。这件事被登上了新加坡日报,随即走红网络。

2006年7月21日,中国政府网为汉族更正图片为“汉服”图片,新华网不久之后也更正了图片。这明确地表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终于正式认可了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民族服装,这是自汉服消失360年以来的一个真正回归的里程碑!之后,各种汉服品牌,实体店网店纷纷成立,汉服也开始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

受抖音,B站等短视频APP和古装电视剧古装网游的影响,数以万计的人开始穿上汉服。汉服行业迅速发展壮大。过去3年天猫的汉服行业规模增长了6倍。迄今为止,已经有2000万人在阿里下单购买过汉服。汉服终于以传统文化实现了商业变现。

衍生行业大发展

当汉服产业成型,汉服的衍生行业也慢慢发展起来。汉服的发展受众群体多为90后00后,他们乐于接受新的事物。于是,各种各样的线下体验店如雨后春笋一样涌出。

店铺里有各种风格的汉服,选择好后有化妆师和造型师进行脸部上妆和发型设计,还有拍摄等一系列服务。据了解,汉服体验店一整套服务大致在2000元以上。

汉服与时代的交汇

我们都知道,穿一件汉服很复杂繁琐,穿上后裙子袖子过长不方便,且汉服的制作工序远比普通服装复杂。好的汉服都是纯手工制作,成本费用高,汉服价格昂贵,让很多人只有偶尔拍照才会穿一次汉服。

这是汉服一直成为小众文化的致命缺陷,就在这时,汉服行业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有创意的汉服品牌创始人,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擦出了美妙的火花。

或许会有人说,这并不是传统正宗的汉服,私以为,汉服在被创造出来的时候,是为了蔽体御寒,更是为了体现严格的等级制度。对汉服的创新改进,大大刺激汉服行业的发展,让汉服不再局限于COS或者古装拍摄,而是破圈而出,取得更大的成就。

汉服行业作为新的赛道,仍然有巨大的利润空间,消费潜力巨大。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汉服一定会在世界上大放异彩,也会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那位汉服爱好歌手唱的“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