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 90 年代,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小学在沈阳基础教育领域扛起创造教育大旗。经过三十年的探索与创新,如今创造教育已在沈城闻名遐迩,并取得丰硕成果。如何建立创造教育的长效机制,如何形成浸润性教育情境及创造教育的模式,并以此破解基础教育创造力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这是兴办创造教育的初衷,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在“双 减”中我们做到了将创造力培养寓于学校的基本生态;强调创造教育的整体浸润构建;创造教育指向核心素养。
点亮创造教育的火种
首先是在学校开设创造教育专门课程,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技法和动手能力,并率先在全国上观摩课;同时在学生中进行创造思维的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注重训练学生思维流畅性、变通性、灵活性,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此外,学校还组织教师加盟华东师大姜乐仁主持的小学数学教材实验,尝试数学学法指导。在这些基础上,在全校开展创造能力的专门训练,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这是创造教育的起步阶段,虽然只涉足了部分学科,也仅有部分教师和学生参与,但让师生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创新意识得到很好的激发,具 有“点式”创造力开发的特征。
这成功的第一步,为创造教育点燃了实践的火苗,学校乘势开展课题研究、校本课程研究。以“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等课题引领师生探索创造方法、规律,着眼更全面的创造教育效果,以活动为平台,研发七大类 36 门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多种需求。本阶段的创造教育具有“线性”发展特征。
创造教育在文化路小学生根发芽,随着工作的推进,实现了深度融合。在这所小学里,创造教育逐渐涵盖每个学科、每个角落,营造出浓厚的创造文化环境,创造教育被成功做大。独具特色的“创+”课程体系,以小学生创造性感知、情感智慧、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训练为主,学校配以“五育并举”课程体系,突出德育和劳动教育,逐步让特色课程“走起来”,根据课堂需要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学校还通过“学科素养—创造力培养—深度学习—生存技能养成”达到学生“会学”的深度学习目标。同时,学校十分重视“外援力量”,通过建设家校社合力队伍、借助专家资源等方式,建设了一支面向新时代“悦教善导”保护学生创造力的家校合力队伍。
开发创造教育新内容
学校从上到下积极学习创造教育新理念,将美国芝加哥大学奇凯岑特米哈依的创造力系统结构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从学校文化、课程结构、课堂教学、社会环境等多维度立体施策,形成良好的校园生态。全校教师将创造教育指向通过教育过程让学生体验思维发散延伸的奇妙,体验求异求变的快乐,以此浸润心智,发展核心素养。
在文化路小学,教师们主动“创 造”,开发新时代校本化资源,形成广义的课程,为师生创新实践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启发。改变创造教育以“科技”为中心的特质,在全领域的课程实践中倡导创新思维和创客行动,培育出“戏剧+”“版画+”等生机勃勃的市级精品校本课程。
通过多年的实践,如今在这所学校里已经逐渐构建出“四个维度”浸润模式:即“以文化人”的文化浸润,塑造创造人的价值信念;“创+课程”的课程浸润,打开创造人的眼界格局;“一基两变”的课堂浸润,发展创造人的实践能力;“三位一体”的合力浸润,支持创造人的持续发展。这些宝贵的经验打破了创造教育是一种“专门课程”的束缚,广开渠道,强调所有学科都有创造之责、所有课堂都有创造之为、所有教师都有创造之能、所有学生都有创造之基,让创造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属性。
辐射创造教育向未来
三十年的创造教育,造福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在文化路小学里,得益于“创+”课堂的培养,学生们在课堂上思维更加活跃,见解独特,表达也更加自信;活跃的学习氛围,也激发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既因创造性学习而更扎实了知识掌握,又因“戏剧+”“科技+”等综合课程的特质,创造思维、合作能力得到滋养;学生在各级科技、艺术、体育等赛事上屡获佳绩:科技实践活动连续 20年获国家、省一二等奖,在 13-36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二等奖以上创新项目百余项,在 6-14 届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获一等奖 13项,国赛银牌,全国未来工程师大赛四次获一等奖,坚持 15 年儿童戏剧教学,编创 16 部校园剧,在全国第3-6 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连续四届获一等奖及优秀创作奖,创作的微电影获辽宁省教育厅一等奖,校男女篮球队多次获省、市赛冠亚军等。
在学生们受益的同时,也让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得到了质的提升。学校通过优师工程对教师分层培训,满足专业提升需求,形成“四多四少”管理模式。成就国优课教师 15 名,省学科带头人 1 名,省、市、区骨干教师 85 名,各级名师工作坊/室 7 个, 省、市、区优秀课 200 余节,百余人次参与各级规划课题研究并结题,12人获市“十百千”科研成果,百余篇论文获奖、发表,共出版发行了七本书。
如今,文化路小学建起“三部一园”集团化办学格局,成功的创造教育经验也在省域内推广,得到专家及同行高度认可,同时以名优校长王丽工作坊、金鹏名师工作室向周边辐射优质教育资源。近年来,学校承办教育部第十九届华夏园丁大联欢分会、中小学整改委第十六届年会“课程成就创造”分会、市“儿童歌舞剧教学推进会”等会议并交流经验,受邀在国际“应用戏剧教育”大师工作坊、中国教科院新样态学校论坛上分享课程经验,大家认为我校创造教育研究是“小天地、大作为”,最终都落到学生能力素养的提升上。学校还曾迎接俄罗斯、新加坡等国代表团访问;曾获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校、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示范校、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荣誉。
在发展的道路上要勇于创新、争当先锋。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和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将继续恪守初心、勇担使命,努力把学校建成一所有创造精神和创造品质的文化学园,在“双 减”中赋予创造教育全新内涵,让文小的创造教育再谱华章!
编 辑丨赵 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