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2月15日,发生了一件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日军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就攻破了英国当时的殖民地新加坡。英军帕西瓦尔中将率领的13万人的部队全部向日军山下奉文中将的部队投降,而日军当时只有3万人。
1938年,日本全面侵华第二年,开始在国内实行粮食配给制度。1940年,趁着法国在欧洲被纳粹德国闪电战打得大败亏输,日本迅速出兵占领东南亚的法属殖民地(包括越南、老挝和柬埔寨)。这被视为对美、英、法、荷兰等西方国家利益的重大威胁,于是美、英、荷兰都开始收紧对日贸易的管道,停止对日输出战略物资。而向来奉行“以战养战”的日本则把贪婪的目光盯上其他西方国家在东南亚的殖民地。
1941年12月8日,就在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的同时,日军同步发起进攻美属菲律宾殖民地、英属马来亚殖民地的战事。在马来亚-新加坡战役中,日军兵力仅约4万人,配备150余辆坦克和370架飞机,就兵力而言,日军并不具备数量优势,但日军拥有的坦克较多,空中支援得力,士兵的作战经验也比较丰富。对日军更有利的是,英国军官不仅轻敌,而且战术呆板,只注重正面防御。
日军故意用正面佯攻吸引英军注意,然后把部队投入到英军认为“不可通行”的丛林地带,绕到英军阵地侧翼和后方,一旦穿插成功,英军就会仓皇撤退。
一些日军部队还用自行车组成“银轮部队”,穿插崎岖山地,推进速度远超英国人的想象。
日本步兵骑着自行车紧紧追赶撤退的英联军
1942年1月11日,日军未遇抵抗即占领重镇吉隆坡,5万英军当了俘虏。27日,英军马来前线指挥官帕西瓦尔获得陆军元帅韦维尔的许可,把剩余部队撤过柔佛海峡,集中到新加坡要塞。之后,英军工兵炸掉了连接马来半岛和新加坡的堤道。
不过,这一防御措施没起多大作用,很快有冒充平民的日军偷乘橡皮艇渡过海峡,潜入新加坡。
这时,日军指挥官山下奉文的部队只有3万余人,而英军却超过8万人。
但当地英军最高统帅帕西瓦尔执拗地认为日军必定在地势较为平坦的新加坡东北部海滩登陆,于是把防御重点都放在以柔佛海峡堤道为中轴的东部海岸,西部的守备力量极为薄弱。
英军炸毁了连接新加坡与柔佛州的海峡堤坝
1942年2月1日,英军炸毁了连接新加坡与柔佛州的一千余米长的海峡堤坝,新加坡成了一座真正的岛屿。
英军总司令部总司令白思华随后宣布新加坡攻防战开始,并决定防守前线,驻新加坡的英军开始与日军交战。
2月8日晨,日军炮兵和航空兵对英军的火炮阵地、机场等设施进行猛烈轰炸,随后近卫师团在新加坡东北角的开阔地带佯装登陆,使在那里的英军主力不敢向别处调动。20时30分许,日军主力第5和第18师团选择只有少量澳大利亚部队防守的西北海岸登陆。
本来,这片滩头有一个英军的探照灯部队,以备万一日军在此实施夜袭时即可照明滩头水际,守军可以瞄准射击。但当日军开始进攻时,滩头的守军却联系不上探照灯部队的指挥官,结果守军只好摸黑开火,日军没受多少损失就完成登陆,并且很快渗透进新加坡腹地。
日军开进新加坡市区
随着登陆的日军越来越多,守军的防线逐渐崩溃。
2月15日,英军签署投降书。图为英日签署投降书现场
15日下午,数量占优、装备水平至少旗鼓相当的8万英军正式向日军投降,加上之前在马来半岛被俘的5万人,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降军,丘吉尔把这一天称为“黑道日”。日本占领新加坡后,将其改名为“昭南岛”(日语Syonanto,意即“南方光明之岛”)。
日军在英国投降之后,举行了规模浩大的受降仪式:让数万名英军战俘站在道路的两边迎接高奏凯歌的日军进城。后来,除了3名印度籍战俘参加日本炮制的傀儡“印度国民军”外,其他英军战俘都受到惨无人道的虐待,许多印度锡克人被当成日军新兵练习射击的活靶子,而来自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马来亚的战俘则被送到泰国去修“死亡铁路”。
参考资料:
《新加坡陷落:英军史上最大规模投降》 人民网 2014年05月22日 作者:萧萧
《英国学者揭露二战新加坡英军投降真相》 搜狐军事 2005年4月30日
《新加坡日军投降仪式亲历记——写在日本战败 72 周年之际》 2017年9月9日印度尼西亚 《国际日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康鹏,图片来自网络)
下载齐鲁壹点客户端,关注本壹点号——说古谈今,就能查阅以前的文章并能第一时间看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