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这个世界著名摄影大师是莆田人,他保持了一项罕见的记录

编辑:闻道 图:林光霖

世界摄影大师林光霖,从1962年拿起相机开始,到如今87岁高龄仍活跃在摄影界。他是新加坡影艺研究会的创立人之一,连任会长21年之久,被称赞是“中、新两国摄影界友谊桥梁的设计师和建筑师”,他也一直默默支持着家乡莆田的摄影事业。

拿起相机就魔怔了

林光霖

1932年,林光霖生于新加坡,他在新加坡兴安会馆主办的宏文学校接受华文教育,成绩优异。中学时期,因哥哥生病,林光霖只好停学,在父亲的车行里帮忙。

退学后,林光霖并没有放弃学习,他利用工余时间,上夜校,进修完中学三年的课程。他慢慢接手父亲生意,并壮大车行的发展,经营自行车和各种胶带的批发等多个行业。

新加坡河鸟瞰图

林光霖非常喜爱文艺。早期,他对文学、戏剧、音乐怀有兴趣,经常参加各种活动。也许,他的摄影艺术悟性和感知,就是从那个时候萌芽的。

一个人一定要有一个嗜好,而林光霖选择了摄影。30岁的时候,他第一次拿起相机,就爱不释手,如饥似渴地学习起摄影知识和技巧,急不可待地搞起了创作。一份小礼物没想到成了终身爱好!

镜头下的新加坡

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社会进入转折点,林光霖敏感地将镜头对准了当时正在快速发展的新加坡。

工作之余,他拿着哈苏相机,走街串巷,拍下黑白影像,记录新加坡人的辛勤劳作及社会的发展变化。一张张纪实摄影作品,是走向独立的新加坡民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从风光,街景,建筑,各行各业,当时的工业到家庭的照片,题材多样。他用相机留下了这些描述底层人民的生活写照,富有时代印记,彰显了摄影的力量,令人感触万分。

经过几年的努力,林光霖很快就在新加坡摄影界,崭露头角,连续多年获得许多重量级摄影大赛的奖项。他从摄影爱好者,成长为新加坡具有相当水准和成就的摄影家。

追风云日月,记时代变迁。50多年来,他手中的相机在变,镜头里的时代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对摄影艺术的挚爱。

从新加坡走向世界,又走回莆田

林光霖(中)

1972年,林光霖当选为新加坡影艺研究会的副会长。从此,他的摄影生涯进入了另一个新阶段——一名活跃的影艺活动组织者与活动家。

林光霖与中国最早的摄影记者郎静山

他活跃在国际摄影界,以宽阔的胸怀结交到中国乃至亚洲摄影界的众多朋友,促进中新两国摄影界的团结与交流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得到各界的肯定。

中国摄影界称赞林光霖是“中新两国摄影界友谊桥梁的设计师和建筑师”。

尽管,走访亚洲不少国家,童年父亲描述的祖籍地莆田,仍是他朝思暮想的向往之地。家乡是什么样?1985年,当他第一次回上莆仙大地,千思万绪,涌上心头。

莆田素有“中国摄影之乡”的美誉,他在莆田设立“林光霖摄影奖”,发现、扶掖摄影新人, 为推进莆田摄影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耄耋老人的摄影梦

他是新加坡影艺研究会的创立人之一,并从1972年起40年间连续担任该会副会长、会长、名誉会长,其中连任会长21年之久,这在摄影界可算是一项罕见的记录。

今年初,林光霖的一批黑白照片被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收藏,这一历史性重大新闻被新加坡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林光霖的作品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少了几分外在的华美,多了几分朴实自然、真实的艺术风格。

林光霖认为:“只有深入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生活,才能产生寓意深刻,蕴涵丰富的作品。而作为一个摄影家,总是要对人类存期望,对国家存期望,对民族存期望,自己的作品总是要对人起振奋精神的作用。”

一幅真正的好摄影作品,应该闪耀时代的身影,记录温暖的故事,供后代怀想。

著名学者杨公骥先生这样评价《山海经》里的夸父:“只有和太阳竞走的人,才能不落后于时间,实现自己美好的追求。” 在摄影艺术的道路上,耄耋之年的林光霖就是这样一个乐此不疲的追梦人。@看莆田@看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