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下午,杭州大厦前董事长楼金炎因病在浙大一院去世,享年73岁。商海沉浮40余载,他将杭州大厦打造成“中国最赚钱的百货”,是一代浙商中的传奇人物。
得知消息后,记者第一时间赶往杭州市殡仪馆,想去送楼老最后一程。吊唁现场摆满了白色菊花,家人亲朋红着眼眶,也不得不强忍悲痛,料理后事。
17时左右,遗体正式安置进灵柩。那一刻,家人们早已泣不成声。摆放灵柩的御风厅外,也聚集了不少杭州大厦老员工,在回忆他往年事迹的同时,也为他过早病逝深感痛惜。
长女楼虹:
父亲拿到白板,写“感谢,感恩”
楼金炎长女楼虹一边抑制住心中悲痛,一边跟记者回忆着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印象中的父亲一直忙着拼事业,与家人聚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他并不喜欢应酬,基本上都是在忙工作上的事。”好在两个孩子都比较争气,也比较自立,并不需要父亲太操心。
“平时在家里,父亲话并不多,从来没有向我们发过脾气。”楼虹回忆说,自己陪伴父亲的时间也不多。“2013年开始,父亲连续三年去新加坡治疗,每隔三四个月就要去复查一次,我每年都会从加拿大去看望父亲。”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的身体,去年7月份楼虹毅然回国,在父亲住的医院对面宾馆住下。
今年5月底,父亲再次住进浙大一院,楼虹和家人一直陪伴在身边,这两个月也是父女相处时间最长的时间。她目睹着父亲一天天憔悴下去,也见证了一次又一次抢救后的奇迹。“如果不是父亲原来有这么强健的体魄,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力,恐怕父亲早就走了。”楼虹说。
“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杭州大厦这份事业。他刚想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就开始不断的看医生、动手术。这几年,大大小小的手术,不知道动了多少次,爸爸受了不少罪。”。临终前一段时间,父亲还经常记挂着他曾经奋斗过的工作岗位,多次提到杭州大厦。
前天下午,她给父亲买了白板和笔,鼓励父亲把要说的话写下来。“一拿到白板,他就写了:感谢,感恩。因为没有力气,他写的一些字,我实在是认不出来,他就会有点失望。”楼虹眼圈一红。
“父亲是个求生意志很强的人。他最后一次写在白板上的,是:‘气管切开 抢救我’。”不过,由于身体太过虚弱,他已经无法把“我”字写完。想到这个画面,楼虹忍不住开始哽咽,记者也鼻子一酸。
楼虹记得,临终前,父亲还特地交待自己:照顾好妈妈,时间是7月26日凌晨1点多。
杭州大厦总经理俞勇:
60多岁的他,让出办公室搞经营
在殡仪馆,杭州大厦总经理俞勇一脸的疲惫。同事说,这段时间,俞勇每天都要去看望病中的楼金炎,大厦医院两头奔波。在五月份第一次抢救的时候,医生就说要放弃了。那个时候他们女儿女婿还在加拿大,俞总流着泪强烈要求,一定要抢救,不惜一切代价救回来。然后再把他女儿女婿叫了回来。
在第一次生死关头抢救回来之后,俞勇为楼金炎家属在医院附近的宾馆准备了房间落脚,好让他们不用太辛苦,能及时陪在身边。
“我是1993年进入杭州大厦工作的,也就是在楼董接手杭州大厦后的第二年。”俞勇告诉记者,他跟楼董的感情特别特别深厚。从1987年开始,30多年的深厚情谊。“从当营业员开始,一路做到总经理,我几乎什么岗位都做过,我的每一步成长都有他的心血和指导。楼董在培养人的方面很有一套办法,也特别用心,珍爱人才。像厉玲、童民强和我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是他打造了杭州商业的盛世。”
在他眼中,楼金炎还是一位爱厦如家的长辈,“为了把杭州大厦做好,他把自己的办公室放在简易房的7楼,就是为了把办公室让出来搞经营。要知道,当时他已经60多岁了,我们年轻人爬7楼都累,他为了大厦能更好更高效地运作,宁可辛苦自己。”
“看了他的办公室,你会觉得楼董是一个对自己很‘吝啬’的人。但是,对员工、对下属,他又是那样的慷慨,而这样的慷慨,也正是他富有远见的领导策略之一。”俞勇回忆,上世纪90年代,去香港还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楼金炎为了让杭州大厦的中层干部拓宽视野,提升业务水平,给每人发了一张港澳通行证,要求大家都要走出去。但走出去不是去旅游,而是去学习,回来后一定要提出创新性的改革方案。“现在看来,这正是杭州大厦能够‘快人一拍’的原因所在。”
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
现在的电商借鉴了他创造的杭州大厦模式
“我听到这个消息,惊了一大跳,非常惋惜,非常痛心。”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告诉记者,他跟楼金炎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是老朋友。他们曾一起住在一个小区,经常碰到,最近几年搬家后,联系少了。
“楼金炎绝对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很低调,很朴实,很平和,很务实,为人非常好,同时引领线下零售商业模式创新功不可没。”汪力成最早跟楼金炎打交道要追溯到1990年初,当时杭州大厦还只是一个业绩平平的传统商场。那个时代,零售和批发商场基本两个模式,一种是各种大市场,摊位出租给商户收租金。另一种是统一采购卖给顾客的老百货商场模式。但楼金炎在杭州大厦第一个搞起了平台化商业综合体概念,统一招商、统一收银,创造了固定租金+提成的概念,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线下零售生态。这种创新模式,让杭州大厦一下子成为了杭州地标,也引领了城市商业体创新风潮。“现在的电商平台可以说也借鉴了当年杭州大厦这种模式,他的眼光很超前。”
2003年,汪力成跟楼金炎一起成为了首届风云浙商,也一起接受了钱报采访,当时两位老朋友就惺惺相惜。“我非常认可这个人。不光为人好,经营和管理上也确有过人之处。”两人的交情也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平时很少来往,最多一通电话聊聊,但碰到一起就像一对老友聊得非常投机。
听闻老友去世,7月27日汪力成特意推掉一个会议,要挤出时间去送老友最后一程。
浙江日报主任编辑顾金生:
他是个围棋高手,做事情会想后续三步
为了全面解读杭州大厦何以崛起的谜团,《浙江日报》的老前辈、主任编辑顾金生曾在两三年的时间里亲密接触了楼金炎。
“楼总圆目剑眉,实在是‘帅呆了’,让人想起高仓健。”顾金生回忆,海军出身的楼金炎是个帅哥,人也很聪明,是个围棋高手。“在经营中也是‘走围棋’,做任何事情会提前想后续的三步。”顾金生说,楼金炎的身上既有南方人的那种精明,又有北方人的豁达,视野很开阔。
让顾金生印象深刻的还有他的办公室。“办公室只有十来个平方,不可想象的小,而且很简陋。只有最普通的桌椅。很难想象这样的环境下操盘的奢侈品,能创下了那么多全国第一。”
楼金炎虽然是个衣架子,但穿着并不讲究,不穿名牌,也不抽烟喝酒。“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工作狂。”楼金炎还给顾金生讲了个故事:一次一个顾客要退皮鞋,专柜工作人员意见不一,原因是这双鞋子穿了后,顾客拿到微波炉去加热,导致变形。楼金炎就一句话:那么大年纪了,退。
顾金生至今保留着当年采访的笔记,记录下楼金炎的一件轶事:两个女儿谈恋爱,楼金炎初见两个“毛脚女婿”,第一个要求是扳手腕比赛,能掰赢自己就算认可。几乎没有悬念,女婿来一个输一个,没人掰赢楼金炎,当然女婿还是照做。
杭州大厦党委书记、董事长童民强:
他对属下一直是放手式信任
7月26日下午三点多,童民强正在开会,手机响了:“楼总走了。”他心里突然空了:那个曾经手把手教他如何管理、经营的人,走了。前两天,童民强还去医院看过楼金炎。他躺在病床上,插着氧气,非常虚弱,“他没法说话,我们就用眼神交流。”电话那头的童民强,正在赶往殡仪馆的路上,声音哽咽,低沉。
童民强跟楼金炎的感情很深。“我是楼总手把手带出来的,他一路培养我,教育我,整整20多年。”2014年,楼金炎退休,童民强接替了他的工作。这些年来,楼金炎也会偶尔去杭州大厦看看,问问童民强如今的情况,“他不会经常问,但我知道他很关心。”
在童民强眼中,楼金炎既是他的领导,也是长辈、导师。相处的这20几年中,楼金炎耐心、勤恳,面对困难不屈不挠,勇于担当,影响着童民强的成长。“做对了,成绩算你的;做错了,责任我来担。”是楼金炎的名言。
“他做事果断有担当,对属下一直是放手式信任。比如当年引进LV 要改变整个建筑结构,他没有犹豫说:‘行,童民强你就这么去办。’”
“想要HOLD住消费者,只有不停地改变。”这句话,楼金炎经常说,童民强也深深地记着,我记得有一次,我跟他说:“楼总,虽然我不是您徒弟,但却像您徒弟。”他说:“你就是。”这个细节,到今天都让童民强很感动。
1999年就进入杭州大厦的小沈:
他做事雷厉风行,有魄力,有担当
“看到新闻,都要哭了。”26日下午,小沈坐在电脑前,看着楼金炎去世的消息,久久不能回神。1999年小沈大学毕业就进了杭州大厦,在她心里,楼总是杭州大厦的开创者,是领袖。做事雷厉风行,很有魄力,很有担当,很有魅力。在她印象中,楼金炎待人非常好,平易近人,没有架子。“印象中杭州大厦很多理念都是他提出来的。比如,要将杭州大厦打造成‘中国最著名的百货公司’;提出‘三个尊重’,尊重顾客、尊重供应商、尊重员工;凡事要发扬‘四千精神’,‘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很多,我觉得这些都成为我们杭州大厦人的精神,铭记在心。”
由于工作的调整,小沈没法去现场送一送楼金炎,“我会在心里默默为他送行。”她说。
奥康投资控股董事长王振滔:
他认认真真做事,诚心诚意待人
7月26日下午,我听闻楼先生过世的消息,深感惋惜。十多年前,我和楼先生有过多次碰面,他让杭州大厦四个字成为武林广场最为骄傲的建筑,也成为杭州的地标。多年来,楼先生最为奉守的,是认认真真做事,诚心诚意待人。16年前,我有幸和楼先生一同成为首届风云浙商,在现场遇到楼先生,他对人亲切,俨然一位老大哥。他沉浮商海三十余载,始终坚守自己的品质,最终成就一代传奇人物的领向标杆。他说,不怕卖不出商品,就怕没有好的品牌。如今,先生过世,回想便是无限怅然。先生身前的荣辱已如云烟,但梦想者的商厦将永立!
(据钱江晚报,原标题《楼金炎长女楼虹:父亲走之前最后一句话,叫我照顾好妈妈》,编辑唐骏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