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做平台还是独立站?营收破亿的新加坡创业家这样说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擅长的领域,在跨境电商界也是如此。来自新加坡的创业家Steve Tan 入行十二年,历经两次平台创业后,又两次转型运营独立站,一次次改变思路,不断地尝试和突破。终于凭借其在独立站的运营,以及对Facebook引流和推广技巧的使用,成为蜚声国际的大卖,每年公司旗下的独立站销售已达数亿人民币。

大学创业,从平台转向独立站

Steve在跨境电商的创业初衷来自于大学的一次突发奇想:“2006年时,我在中国留学,接触到了阿里巴巴跟淘宝,通过采购许多不同的中国产品,开始在eBay平台销售,赚取‘零用钱’”。Steve说:“当时的店铺业绩相当可观,但时间一长却很难突破销量瓶颈,这时我意识到了产品对平台的高度依赖。于是在继续经营eBay平台店铺的同时,开始寻找不同的方式去售卖产品分摊运营风险。”

通过各种渠道和技术上的尝试,Steve发现,相比于平台,独立站拥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灵活性,在不需要大量库存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测试寻找爆款,制定出相应的引流和促销策略;二是爆发性,独立站通过社交平台的推广,能够比平台更快地得到反馈,在短时间内获得惊人的流量,继而诱发销量的大增长。

2007年,他机缘巧合地接触到了Facebook广告,前后花了不到30天的时间,就把自建站的流水从2-3万美元提升到了12-13万美元,实现了质的飞跃。在这过程中,他也逐渐找到了爆发规律:Google的搜索量只能定向地将产品展现给正在搜索的买家,而Facebook广告则可以帮助其挖掘更多潜在核心买家。“2012年,为丰富独立站的产品丰富性,我们转战硅谷做一款智能手表,并发布在indiegogo上进行众筹,在那个众筹还尚未普及的年代,这款手表30天就获得了150万美元的众筹,在硅谷小有名气。”然而,由于生产及合伙人“背叛”、卷走财产等原因,Steve不得不进行二次创业重新出发,依旧是从电子产品出发,却又从独立站中重回跨境电商,入驻了亚马逊平台。

首月入百万,独立站才是心之所向

在运营了一段时间的亚马逊店铺之后,Steve发现平台仍旧无法满足他产品推广的需求,于是又再次开始做独立站。他表示,“前期筹备的过程中,我在Facebook上发现了许多可以把流量导入到独立站的广告渠道,借助2008年至今我对Facebook引流和推广的熟悉基础,再加上之前积累的物流和人脉,在回去做独立站的第一个月,我的业绩就突破了百万美元。”

在分析了流水突破百万美金的同时,Steve也剖析了产品营销成败的原因,“产品的成败不能取决于创业者对产品的真实想法,而是更多地要考虑市场的需求程度。当初在做智能手表推广的时候,我们甚至还进行了线下的市场调研。而如今,广告的信息已经非常成熟、透明,通过职业、学历,信息、年龄层等信息进行整合,能帮助卖家进行更加精准地引流,尤其是在开发出新产品时,产品在市场尚未有认知度,SEO和Google Shopping能够得到的搜索量较少,则此时Facebook上就能够较快地针对目标人群进行产品曝光,提升订单转化率。”

Shopify简化建站流程,进入独立站的绝佳时期

雨果网获悉,在Facebook上Steve组建了一个超过5万人的eCommerce Elites Mastermind 电商群组,协助卖家自由地学习引流知识,把握行业趋势和Facebook政策变动。与此同时,他也免费分享了许多实战案例,逐渐在业内得到了许多卖家的认可。

在预判未来独立站发展趋势时,Steve表示,“拼广告”或许已经不再成为独立发展主流,独立站卖家更多地要关注用户的lifetime value(顾客生涯价值),提高用户的复购率,将钱花在具有更高lifetime value客户身上,这样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积累优势。

“我觉得现在仍旧是进入独立站非常好的机会”,Steve说:“从长远来看,建造独立站就是在打造一笔资产,无论在未来还是现在,产品和存留下来的用户信息都极具商业价值。Shopify这类平台的出现,降低了独立站的门槛,简化了过程,让新手卖家不用花太多时间去学习琐碎的事情,更容易地转型,在半个小时之内就能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独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