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在新加坡,“范文”到底该抄不该抄

范文到底该抄不该抄?

本着对学校的信任(其实之前的确是我偷懒了),过去两年多对娃儿在学校的华文课上到底学了啥基本没怎么关心过,想着咱新移民家庭好歹还是有那么点老本可以吃吃的。直到这次居家学习,真是让我对新加坡的华文教育大大开了一次眼界,也进而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HBL(居家学习)期间,跟新加坡大部分政府小学的小三学生一样,朵童鞋的华文学习主要完成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上部分通过教育部的SLS网站,根据老师上传的教学视频完成一些课后辨字,词组选择一类的作业。这周前几天的安排都没啥大问题,一直到周四。

朵一个同班同学的妈妈来自马来西亚,华文不是太好,一早她在Whatapp上问我,今天的华文作业什么意思呀?我看了一下日程安排,才赫然发现老师线上和线下的安排都写着范文抄写,打开电脑一看,老师上传了范文在SLS系统里,要求学生进行逐字抄写。我看了一下这篇所谓“范文”:

这不就是一篇典型的日记嘛,不明白到底“模范”在哪里,值得逐字去抄写。于是顺手发到朋友圈,想听一听圈友的意见。让我吃惊的是,不少宝妈都赞成这种“抄范文”的方式,她们认为抄写是能够快速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之一。而且自古以来我们不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读诗也会吟的说法嘛!

这个发现让我大吃一惊,我本以为大多数的宝妈应该跟我一样,是不赞成用“抄”的方式来走捷径的。我窃以为学习写作的方法,就应该象我们小时候一样,通过一天一页日记来练笔,来积累,来沉淀。虽然这种练习的方式很慢,短期之内仿佛看不到成效,偶尔也有不知道该写什么时草草敷衍几句的时候,但慢慢慢慢的,我们通过记录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鸡毛蒜皮,学会了如何观察人事体味生活,学会了用记叙来刻录心情,用诗歌来纾解情绪,用评论来表达观点。

童言之所以可贵,不仅仅是因为无忌,更是因为无邪。如果每一个孩子提到出门都只会“浩浩荡荡”,想到开心都只会“兴高采烈”,考试的时候所有的作文标题下都是“范文”式的标准写作,那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像版权属于其合法拥有者,对引用图像不拥有任何版权。)

从标准化范文抄写,联想到的另外一件事,就是标准化画画。记得朵很小的时候,曾经报过一个社区中心的画画班,第一天把作品带回家,一眼就能看出不是孩子的笔触,一问之下,果然是老师代笔,因为孩子们动作实在太慢了,老师担心没有作品带回家,所以干脆大笔一挥,三下五除二,要是今天画西瓜,全班小朋友都抱着圆得一模一样的西瓜开开心心回家…

我后来坚持给朵报了一个远程的创意画网课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阻止老师的手伸到朵的画纸上来。在她的画面里,天空可以是黄色的,蜗牛也可以骑着魔毯飞上天,不管她画成什么样子,这就是她自己的思想,她的表达,她的作品。而儿童创意画课程只接收9岁以下的学员,可见儿童拥有创造力和想像力是阶段是极其有限的!我不要她画得象,她成年以后,有一辈子的时间去观赏去临摹,而拿起画笔就能肆意涂抹的阶段,转瞬即逝。

我当然知道,“抄范文”的确是最能快速提高写作水平的,因为范文之所以成为范文,自然是经过验证的好文章。但试想一下,如果孩子们一路“抄范文”抄习惯了,久而久之,他们还有能力组织自己的语言,拥有自己的思维,秉持自己的看法吗?看看中国每年的高考满分作文,好的作文绝不仅仅只是华丽辞藻的堆砌,千篇一律的引述,它必须传递思想,触发思考,引起共鸣。

我明白,在新加坡,因为华语不是主要的交流语言,而沦为了一门实用工具。很多孩子学习华语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很多家长也只关心老师的教学是否可以提高考卷上的分数。但真心的希望,我们的教育方向,不要走上短视的道路,因为,教育代表的,不仅是现在,更是未来。我们的母语要实现的,不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文化的传承。

(感谢公众号鸡娃成长日记 ID:gh_0083766c4432授权新加坡眼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