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4月23日 新加坡单日确诊病例数 连续四日破千
4月21日
李显龙总理通过电视发表讲话
宣布新加坡“封城”延长到6月1日
似乎疫情的发展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控制 人心惶惶 难道 新加坡 要在这场与疫情的战斗中“倒下”?
不! 新加坡是“打不死”的 每一次历史上大规模爆发的传染病 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创痛 回顾历史 追溯百年 新加坡始终以坚韧的姿态面对传染病 谱写了“打不死的”百年抗疫史
01
1918:西班牙流感
1918年,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班牙流感”病毒以无以伦比的威力,从北美洲开始,横扫欧洲,亚洲,巴西和南太平洋一带。短短24个星期里,世界范围内至少死亡5千万人,感染三分之一的人口,即5亿(相当于现今世界的22.5亿人口)。
根据当年的海峡殖民地报告书,新加坡在6月发生流感疫情,6月18日,“神秘流行病”在新加坡出现,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第一波疫情在7月6日结束,但同年10月和11月出现了死亡率较高的第二波疫情,许多患者是感染肺炎后死亡。
海峡殖民地报告书将流感疫情的死亡人数列为844人,当时的新加坡人口是37万人。然而,前新加坡武装部队生物防卫中心主管李坚明分析海峡殖民地的死亡纪录时发现,1918年的死亡率是每1000人口43.85人,他因此推测死亡率增加1.8个百分点,死亡人数实际应为2870人。
尽管1918年国际社会对流感的病毒学和流行病学知识的了解仍不完备,但新加坡政府还是制定了一系列公共卫生措施,建议感染者自我隔离,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去,及早寻求治疗,对住院病人的探望也受到限制或禁止,同时每天对公共场所的地板进行消毒。还在第二波疫情高峰期,关闭学校一个星期。
同时,建议民众采取预防措施,如减少疲劳和保证室内通风,并鼓励民众用高锰酸钾和氯化钠对鼻子、嘴巴和喉咙进行消毒等。
1918年,疫情下的街头
从11月2日开始,病毒传播在新加坡有所减轻。11月8日之后,再没有更多的病例报告。到1918年11月底,在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流感仍在传播,但新加坡当地流感已经结束,这主要得益于新加坡政府有效的干预措施。
1918,西班牙流感,新加坡挺住了。
02
1957:亚洲流感
1957年的亚洲流感在全球造成200万人死亡,流感源头被公认为首发于中国贵州。 这也是新加坡史上最严重的流感疫情,该流感病毒被命名为H2N2。1957年4月底~5月初,农村卫生官员WK Ng博士在新加坡的离岛布拉尼岛首次发现疫情。
当年的海峡时报报道
新加坡的诊所和医院当时人满为患,据报章报道,中央医院一天内有3000人求诊。在爆发期,流感病人占公共门诊就诊人数的65%以上。据卫生部当年发布的报告称,亚洲流感导致新加坡28人死亡,其中6人死于心脏问题,另外22人则是感染肺炎而死。 当时新加坡总人口数是145万人,李坚明分析生死注册的资料发现,5月的死亡率比平时多出了0.047个百分点,因此推算出疫情期的实际死亡人数应为680人。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的医护力量在这次疫情的控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流感疫情高峰期,新加坡英王爱德华七世医学院的林国安教授成功辨别了引起流感的病毒,并将研究成果送交伦敦的世界卫生组织协作中心,对流感疫苗的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林国安教授
为了应对此次流感,新加坡政府采取了四项重要措施:
一是关闭学校将近2周,约有670所学校的26.2万名学生受到影响。二是建议民众远离拥挤的地方,当地公司记载的员工缺勤率在10%~30%之间,这项措施对于经济有负面影响。三是开设流感治疗中心,设立学校保健诊所、妇幼保健诊所、志愿诊所以及免费诊所作为流感治疗中心,同时减少非必要性手术,以释放人员来控制传播。四是对航空器及船舶进行检查,确认乘客是否健康。
海峡时报关于学校停课的报道
亚洲流感疫情在5月底开始在新加坡渐渐销声匿迹。
1957,亚洲流感,新加坡挺住了。
03
1968:香港流感
1968年暴发的流感疫情是新加坡百年内传染病中最温和的一次。当时新加坡的人口达到200万,无人因这次流感死亡。
该流感病毒7月13日在香港首次被发现,8月初,流感传播到新加坡。高峰期出现在8月16日~25日,期间每天医院就诊率增加了65%,每日病人人数从6052上升到9966人。
当年的卫生部在疫情初期没有公布任何信息,因此招致媒体的不满。8月15日,《南洋商报》以标题《新加坡流行性感冒如野火燎原,惟政府卫生部迄今未发表任何有关文告》的报道显示,当时的卫生部常任秘书何源林被询问关于流感的最新局势,只是回答“无可奉告”。
到了8月22日,当局开始打破沉默,公布疫情数据。当天,林国安教授预测这场流行病会在一个星期内消失。
林教授的预测没有错。疫情高峰在8月16日至25日之间,到9月初就几乎完全消失了。
这次疫情对部分公司的出勤率产生了影响,但由于流行程度相对较轻,未采取广泛的公共卫生措施。卫生部和教育部当时曾考虑关闭学校,但最后因为疫情消退,而撤回指示。
1968,香港流感,新加坡挺住了。
04
2003:SARS
2003年,新加坡爆发了至今都令人闻之色变的SARS疫情,俗称“非典”。那一次,全球8096名确诊病例中,新加坡累计病例238起,33人丧命,死亡率近15%,是除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外,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之一。 2003年3月1日,新加坡首位因去香港旅游而染病的SARS患者被送进陈笃生医院。
这次,新加坡的运气很糟糕,第一个确诊病人就是“超级传播者”,将病毒传染给了超过20名以上的人,包括她的父母、奶奶、舅舅、探访过她的牧师,以及护理过她的四名护士。这意味着“当他们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感染的人数已经非常巨大”。
新加坡殡葬工人搬运患SARS而去世的病人尸体
在对付SARS时,新加坡采取了四大措施:直面非典(指导原则);隔离、包围和遏制(防治战略);公共沟通和科技革新。前新加坡驻华大使陈燮荣说,新加坡防治非典的指导原则是:直面痛苦,勇敢行动。中国有俗语称长痛不如短痛,新加坡选择了短痛,尽管它的代价很大,尽管它要夺走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1.5%。
为了阻止病毒的传播,新加坡政府也开始实施社区战略,给每家每户送去一支体温表,恳请居民每天出门之前,记得测量体温。3月24日,新加坡卫生部调用传染病法,颁发了家庭隔离令。3月27日,新加坡全部学校宣布停课。同时加强边界安检,3月29日,所有经由樟宜机场进入新加坡的旅客都需要接受体温检查,之后也扩大到新马海关。
好消息是,2003年7月16日,SARS在新加坡被根除。这次疫情流行后,新加坡还建立了疾病爆发应对系统(DORSCON,全名是Disease Outbreak Response System Condition),来指导对疫情的判断和疫情应对。
2003,SARS,新加坡挺住了。
05
2009:甲型H1N1流感
2009年,H1N1病毒(又名猪流感)在全球大爆发,造成全球20万人死亡。 由于SARS的教训,新加坡政府在2009年4月25号WHO发布全球警告后的第三天就将预警系统提升到了橙色,12天之后就将级别降低到黄色。事后,新加坡政府认为自己对H1N1病毒反应过度,过早提升了预警系统的等级,对经济发展带来了打击。
2009年5月26日,新加坡确诊第一例H1N1病例,该病例为纽约输入。随后,在九个月的时间里,新加坡有超过415,000人被感染。
海峡时报报道因H1N1死亡的病例
2009年10月底,新加坡接收了第一批H1N1疫苗。2010年8月10日,世卫组织正式宣布H1N1全球大流行结束,该病毒继续以季节性流感形式继续存在。
2009,H1N1,新加坡依然挺住了。
引用前官委议员Calvin Cheng 的话:
如果要有一个国家长期都在为突如其来的灾难做准备,那就是新加坡。 实际上,自1965年8月10日(新加坡独立)以来,我们一直在为灾难做准备。当一个国家从灰烬中诞生,依靠一个把你踢出去的国家来获取食物和水,可以说从第一天起,我们就已经在为世界末日做准备了。 不会有世界末日,因为我们准备好了。
从灰烬中诞生的新加坡,末日尚不足惧,只因已经做好了准备,何况,并不会有世界末日。
从抗疫初期的“佛系胜利”发展到今天面对疫情二次爆发的“铁腕手段”,新加坡一直在寻找更好的方式应对疫情的考验,尽量减少疫情对整个社会的冲击。
百年抗疫史,五次大流行传染病,新加坡都挺住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抗疫,新加坡也将继续以坚韧的姿态取得最终的胜利。
做好自己该做的,待在家里,降低疫情的传播风险,你也将成为这抗疫长河中的一股涓涓细流,汇入抗疫的汪洋大海,最终形成无坚不摧的抗疫力量。
图片来源:Calvin Cheng Facebook
所以要保持冷静,互相照顾。不要自私。我们准备好了。如果新加坡人团结在一起,我们将毫发无损。
前进吧,新加坡。
新加坡,加油!SGUN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