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8年7月2日电 /美通社/ -- 2018年7月1日晚19:30,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成立60周年庆典音乐会在上海大剧院大剧场隆重举行。1958年的7月1日,浦江之畔竖起了“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牌匾;2018年的7月1日,“敦煌”乐器的时代最强音在这里奏响。为了庆祝六十华诞,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与文化创意机构、工艺大师、非遗传承人等开展深入合作,进一步拓展了“+文化”思维,推出“一带一路”“敦煌文化” “大唐雅韵”“海派文化”等2018年新产品系列乐器,其中,融合景德镇青花瓷的“青花墨韵”古筝及“鹿王本生”漆画古筝等新品乐器均在上海大剧院大厅内亮相,引来众多嘉宾的驻足欣赏。
中央民族乐团带来的开场曲目 -- 《节日序曲》
一段气势恢宏、充满艺术情感与人文情怀的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六十厂庆宣传片拉开了整场庆典音乐会的序幕,新加坡华乐团行政总监何伟山作为嘉宾代表向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献上了一副墨宝 -- “敦煌光辉,世界品牌”,蕴含着敦煌带领华乐走向世界的意义。随后,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第六任厂长、现任厂长王国振进行致辞,他表达了对社会各界朋友及员工的衷心感谢、分享了60年来企业的经营实践,对未来充满信心。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中国乐器协会理事长王世成也为本次活动致辞,他对上海民族乐器一厂60年来的发展表示了肯定,并对企业的未来提出了希望。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中国乐器协会理事长王世成致辞
本次音乐会特邀中央民族乐团担纲主要演出团体,特邀著名琵琶演奏家刘德海、著名古琴演奏家龚一、著名古筝演奏家王中山同台演出,此外,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旗下的“敦煌·上海馨忆民族室内乐团”也加盟了演出。龚一老师在表演之前强调了乐器的重要性,他认为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对推动民族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希望“敦煌”与演奏家能够继续紧紧捆绑在一起,为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而努力,迎来下一个辉煌的六十年!王中山则追忆了1986年与“敦煌”古筝结缘的故事,并对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能在现代化大都市的上海保留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绿地表示敬佩与祝贺。而刘德海先生更是别出心裁,即兴弹唱一曲《浏阳河》,为上海民族乐器一厂送上了生日祝福,并送上八个大字 -- “敦煌飞天,艺匠精神”。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六十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均离不开这些演奏家的帮助与支持,从担任技术顾问到乐器评审专家,从器乐大赛评委到民乐讲座嘉宾,他们与“敦煌”一起为推动中国民族乐器和民族器乐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著名琵琶演奏家刘德海先生送上八个大字 -- “敦煌飞天,艺匠精神”
音乐会中,《平沙落雁》《喜相逢》《梁山伯与祝英台》《满江红》等脍炙人口的经典曲目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视听感受,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仿制的敦煌壁画乐器还在《极乐》这样的新作品中悉数亮相。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央民族乐团带来的开场曲目《节日序曲》是特意为庆祝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成立六十周年而改编创作的,熟悉的旋律首次以民族管弦乐来表达,与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六十年来秉持的传承与创新精神不谋而合。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成立于1958年7月1日,从六十年代的艰苦创业到七十年代的初步发展,从八十年代的“留根保苗”到90年代的市场竞争,直至迎来21世纪的飞跃式发展,如今已成为中国民族乐器制造行业的佼佼者。六十年来,几代“敦煌人”兢兢业业,用汗水为企业创下了一份踏实丰厚的“家业”。六十年来,“敦煌”为中国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的传承发展而默默耕耘,更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发扬光大而竭尽全力。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开启了“文化营销”的全新经营思路,根据企业品牌及产品的特性,提出了“传承经典,引领时尚”的发展理念。通过挖掘民族乐器文化,嫁接优秀社会资源,让产品的工艺附加值、文化价值等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不断提升民族乐器的社会地位。同时,参与协办了数百项“敦煌国乐”“敦煌大讲堂”“敦煌之夜”“敦煌杯”等系列民乐文化活动,开办敦煌艺术学校、组建上海馨忆民族室内乐团,让民族乐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敦煌”俨然已经荣升为一名中华文化使者,带领国人寻找民族记忆、为打造“文化强国”付出努力。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六十年如一日,为推动中国民族乐器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奋斗,在跨界融合中创造文化服务,在技艺传承中弘扬工匠精神,不仅有效推动了民族乐器文化在当代的发展,也实现了企业品牌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稳健增长。企业获得了中华老字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全国轻工行业先进集体、首批被认证的“上海品牌”(上海文化)等众多荣誉。2017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年销售收入突破了3个亿,利润突破了5千万,古筝销量突破了9万台。
砥砺奋进六十载,风正帆满再起航!我们衷心祝愿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继往开来、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