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带领孩子和家长夜探香山。新华社记者魏梦佳 摄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记者魏梦佳 任延昕)人类沉睡之时,正是夜行动物狂欢的时刻,当夜幕降临,步入山涧、融入绿野,又会有怎样神奇的发现?
晚上8点,在北京西郊香山公园,一束束手电筒的灯光星星点点地在蜿蜒山路上跃动。37岁的张宁带领一群孩子和家长,靠着光亮仔细寻找夜间生物。
孩子们正在认真观察发现的昆虫。新华社记者魏梦佳 摄
香山公园曾是中国历史上一座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园林,也是京城近郊自然环境优良、物种丰富之地。这里的红叶闻名遐迩,被誉为中国“红叶胜地”,每年秋天都有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而在暑期夜晚,这里却成为自然博物的课堂,为孩子们开启一个从未见过的奇妙世界。
2015年起,每年暑期,香山公园都会举办“香山奇妙夜”博物之旅科普夏令营。课程学习、野外考察、户外露营……在老师的引导、讲解下,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在山间寻找、观察和了解香山的夜行动物。如今,这一活动已举办80多期,接待营员3000余人次。
“香山奇妙夜”的讲师团队共30多人,大部分是来自科技馆、博物馆、银行等各行各业的兼职讲师,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热爱动物。张宁曾在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工作,之后加入夏令营成为一名全职讲师。
在很多夜晚,他都会带着孩子和家长在黑暗中不停摸索、寻找。如果遇到什么动物,他就耐心地为他们介绍动物的习性和特点,丰富的知识和幽默的讲解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大家一步步前行。
一路的“夜探”确实惊喜不断。石板路上的蚰蜒、草丛中的鳃金龟、林间的绿尾大蚕蛾、在洞穴躲藏的蝙蝠、池中畅游的东方铃蟾、暗夜飘摇的萤火虫……孩子们的惊叫和笑声不时响起,回荡在静谧山林间。
夜探活动中发现的一只羽化的鸣鸣蝉。新华社记者魏梦佳 摄
“孩子们快看!那有一只羽化后的鸣鸣蝉!”顺着张宁手电筒光束方向,一只鸣鸣蝉正从树枝上悬挂的蝉蜕中爬出,周身清脆可爱、晶莹剔透,翅膀在光照下现出蓝色的纹路。孩子们抬头张望,欢欣雀跃,认真倾听张宁讲述鸣鸣蝉的故事。
香山上哪种蚂蚁最凶猛?鳃金龟如何从蛛网死里逃生?沟眶象用什么妙招躲避鸟类袭击?……在长达3公里的路程中,30多名孩子和家长穿过树林、沙地、池塘,探索着生物界生命轮回的奥秘,也怀揣着对自然的敬畏。
“我最喜欢鸣鸣蝉,因为它羽化时特别漂亮”“我印象最深的是大蚰蜒,因为腿特别多,很奇特”“我最喜欢蜘蛛,因为它一直在织网,特别勤劳”……在第二天早上的讨论课上,小营员们七嘴八舌地分享着自己印象最深的小动物。
一位老师正在就动物知识与孩子互动。新华社记者魏梦佳 摄
8岁的孙睦宁从小就爱看昆虫方面的书籍,知道不少昆虫。他说:“平时我只能在白天看昆虫,没想到晚上也能看到这么多,希望以后还能来参加这个活动。”
34岁的任硕第一次带孩子来体验“香山奇妙夜”,5岁的儿子一路都特别兴奋。任硕说:“现在城里看到小动物的机会少,孩子平时的课又太多,这样的夜游活动挺好,我希望儿子能多多感受大自然。”
小营员正在认真阅读昆虫科普书籍。新华社记者魏梦佳 摄
据了解,“香山奇妙夜”举办以来,报名火爆,很受市民欢迎。“大家都知道来香山爬山、看红叶,但对香山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了解并不多。我们也想通过这个活动让更多人看到一个大家不知道的香山。”香山公园工作人员杨玥说。
张宁认为,现在城市中的孩子对大自然的了解大都来源于书本或网络,亲身感知体验的机会不多。“‘香山奇妙夜’是很好的生态教育,能为他们打开一扇了解新世界的大门,家长和孩子也可以在活动中一起学习、成长”。
“香山奇妙夜”讲师朱鋆介绍,在新加坡、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有类似的夜游活动。在他看来,“香山奇妙夜”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探索自然的能力以及勇气和好奇心,在此过程中孩子也学会了珍爱自然、保护动植物。“中国需要这样的博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