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揭秘第一批家族摩配渝商变迁:创二代不做董事下车间,为取经当服务员

10月31日-11月2日,“2018年全国重庆商会会长会议暨知名企业北碚行”在重庆北碚举行,全国400多位全国各省市重庆商会会长、相关专家学者,以及知名企业老板等,将汇聚重庆共论民营经济新发展,探讨弘扬渝商精神,为重庆民营经济繁荣贡献渝商之力。

今年,恰逢重庆歇马机械曲轴有限公司创办60周年。

这是北碚历史最悠久的民营企业之一,歇马曲轴从一个乡村小作坊到现代化工业企业的60年变革之路,几乎见证了北碚民营经济的发展与腾飞,更亲历了几代渝商倾力奋斗的岁月。

第一套摩托车发动机曲轴

歇马曲轴的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的一家乡镇集体企业,从一架马车,两盘铁炉起步,主要生产一些简单的农用铁器。

上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蒲陵机器厂、红岩机械厂等一批国营企业内迁歇马,让这个不起眼的农业小镇迅速朝着工业化的道路发展。因国营企业配套产能不足,乡镇企业开始承接一些简单的机械加工业务,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歇马曲轴在上世纪80年代成为重庆最早一批涉足到农机、摩托车零部件的加工企业。

这时重庆摩托车行业正处起步阶段,经过慎重考虑,在摩托车的所有部件中,公司最终决定将加工技术相对复杂的曲轴作为主打产品,并于1991年自主研制出了西南地区第一套摩托车发动机曲轴。

然而,从2000年开始,传统的摩托车行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市场及发展瓶颈。

“转型升级成为摆在歇马机械曲轴,以及每个企业面前的必由之路。”传统家族企业的经营模式已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浪潮,经过慎重的考虑,歇马机械曲轴公司决定引入合资经营模式主动突破。

2002年,歇马机械曲轴公司完成改制,曹正素成为歇马曲轴董事长。

经此一改,公司与国内摩托车行业龙头企业长江集团合资合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找到了一个好老师,导入了先进务实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成功进入洋马、百力通、科勒、三菱、铃木等世界500强的配套体系,为企业的再次腾飞夯实了基础。

如今,歇马曲轴已成为国内小型内燃机领域排名前三的知名配套企业,产品从摩托车板块延伸到了通用机械板块和汽车板块。

创二代不做“董事”下车间

从家族式到改制建立合资合作公司,重庆歇马机械曲轴有限公司迎来了发展的第二春。就在这之后的2004年,歇马机械曲轴的第二代创业人,曹正素的儿子张艺蓬从新加坡求学归来。

作为二代渝商,也是创二代,张艺蓬担任了公司的执行董事。

然而,23岁的张艺蓬却不乐此,他选择去到车间一线,在配套、生产、营销、财务等各个岗位轮岗,全面了解公司经营发展的各个层面。

或许正是当初的这份“不安于享受安逸,深入一线”的渝商奋斗精神,为后来公司的第三次创新升级奠定了基础,也实现了两代渝商间在公司经营管理创新上的成功交接。

进入2010年之后,制造行业的竞争变得更为残酷,企业亟需变革,然而企业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涉足摩配开始,就几乎没有遇到大的挫折,员工们对现行的管理方式已形成习惯。

此时的张艺蓬非常迫切的希望能够找到一条适合公司的创新升级之路。

“董事”去麦做劳当服务员了

2013年,麦当劳向中国市场开放特许加盟,张艺蓬向母亲提出暂时离开工厂,着手加盟麦当劳。

张艺蓬回忆说,此次离开,更迫切地希望以学习的心态了解其它行业的先进管理经验。那一批重庆地区申请特许加盟的面试者有数百名,最终只有两名获得通过,张艺蓬正是其中之一。

麦当劳管理层对于张艺蓬的申请颇为疑惑,歇马曲轴厂的年产值早已过亿,作为公司董事,张艺蓬根本无需在麦当劳谋求一份加盟工作。

但张艺蓬从洗厕所、扫地、端盘子,到炸薯条、做汉堡……通过整整一年的学习,通过自己的踏实勤奋,打消了麦当劳的顾虑,最终获得了在南充的特许经营权,随后又获得了川东地区其它城市的特许加盟权,并成为了麦当劳中国食品安全和产品品质顾问委员会委员。

通过计时制追求精益管理

2016年,张艺蓬放弃了麦当劳的特许经营业务,回到工厂全面负责工厂的管理工作。在麦当劳3年的学习让张艺蓬获得了很多的收获,他认识到了在基础技能方面专业培训的重要性。

像麦当劳这样的连锁餐饮之所以能在全球范围内保持同样的产品质量,是因为其内部具有完备的培训体系:任何新员工都能通过培训教材、视频,以及现场人员指导,迅速知道在自己的岗位该做什么?如何才能做好?遇到问题要如何处理?而这种在工作环境下标准化、程序化的技能培训,恰恰是民营制造业普遍缺乏的。

2017年,张艺蓬开始花大力气提升企业内功,深挖企业潜力。

“传统制造业都是计件工资,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在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因为当时生产力严重不足,市场需要的是产品。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产能的迅速增长,产品数量已经不是决定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张艺蓬说工厂从计件制向计时制的改革,不是重回大锅饭时代,而是符合供给侧改革,符合现代企业的高质量、高品质的发展需求,企业必须通过自动化、信息化手段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注重每一个频率、节拍的准确度。

2017年,张艺蓬开始在不同的车间实施“计时制+计件制”,以及计时制的管理改革。工人不再简单按数量计酬,而是在一个更高效的管理平台工作。改革实施一年之后,一方面是职工工资增长了5-10%,而产品废品率下降了20%,企业总体效益增长明显。

上游新闻记者 张皓 徐菊 摄影 高科 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