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百世“拓圈”东南亚,背后有何图谋?

6月23日,杭州华星现代产业园A座5楼的一间会议室里,百世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韶宁与媒体进行了一次开诚布公的交流,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话题就是“中国快递出海”以及百世战略重心的转变和业务布局。

这次“私享会”之后,一系列的大动作也随之启动——

7月2日,百世在马来西亚本土的快递业务全面启动。同日,百世还宣布,柬埔寨和新加坡两国的快递业务已正式起网运营。

需要指出的是,在新、马、柬三国起网之前,百世在泰国和越南的本土化快递网络在2019年就全面启动。

7月6日,百世上线中国至东南亚全场景“门到门”式的双向寄递服务。目前,该服务已覆盖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新加坡五个国家;五国之间的跨境包裹寄递亦同步开通。

借着这些热点,老鬼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百世国际“东南飞”这盘棋以及棋局背后的东西。

一、“拓荒”东南亚

百世为什么把国际业务的“火力”全部集中在东南亚?答案很简单,东南亚今天的电商和快递市场环境就是七八年前国内的“缩小复刻版”

根据谷歌和淡马锡联合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25年,东南亚电商规模将从2018年的230亿美元激增至102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4%。

老鬼之所以引用这份报告的预测,是因为谷歌拥有东南亚地区互联网用户数据,而新加坡主权投资机构淡马锡控股直接参与东南亚互联网行业投资,深谙当地市场。不夸张地说,这份报告是研究东南亚电商发展最权威的的信息来源。

作为“拓荒者”,百世在东南亚市场有哪些优势?结合周韶宁在上“媒体私享会”上的访谈要点,老鬼将其总结为4个关键词——技术、经验、资金、协同。

技术:当地企业目前仍处于用外包软件解决基础问题的阶段,百世已经处于用自主研发软件解决网络运营、经营分析、功能提升、体验增强等问题的阶段,技术优势明显。

经验:由于东南亚市场总体上是国内的“缩小复刻版”,所以百世只要因地制宜地适应文化差异带来的市场环境差异,其在国内市场积累的经验足以覆盖东南亚市场。

资金:作为上市企业,百世可以通过先期投入获得规模优势,加速扩大市场份额、实现盈亏平衡、增强市场竞争力。

协同:百世的快递、快运、供应链等业务均可以与国际业务协同作战,既为快递、快运、供应链业务增量,又为国际业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让“1+1”大于“2”。

值得注意的是,在东南亚五国的起网过程中,百世的打法也“因国而异”,各有侧重——

泰国:2019年1月起网,成为泰国首家加盟制快递公司。今年3月底快递网络100%全覆盖,在泰国全境77个府设立8个分拨中心和379个末端站点,拥有2000余名快递员,快件日处理能力达30万单,在核心地区(大曼谷、外府地区)实现次日达。

越南:2019年10月起网,成为越南首家特许经营制物流公司。今年3月底快递网络覆盖98.6%区域,拥有7个分拨中心、367个末端站点和2500余名派件员,快件日处理能力达20万单,在胡志明和河内实现同城当日达。

马来西亚:今年4月1日起网,采取自建快递转运中心结合代理和加盟末端网络模式。计划于今年在全马建设6个转运中心和200个快递站点。其中,在吉隆坡自主设计定制化转运中心,配备包括高速自动分拣线和称重扫描一体机等在内的最新自动化设备。

柬埔寨:今年4月中旬在金边及周边区域试运营。

新加坡:今年6月试运营。

二、国际“独”闯天下?

老鬼此前曾两次和大家聊过,百世生态体系已经很完备,各业务板块也相对独立且具备自我迭代和成长的能力,因此在接下来的“闯关”中,有两个战术可选:一个是仍然坚持现在的生态作战,抱团前行;一个是适当“分拆”或剥离,从“生态圈”向“集团军”转变。

在一季报发布后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周韶宁首次公开提及和回应“分拆”“公司目前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也正在积极评估业务剥离和业务审查的相关进度。这一情况可能在接下来几个季度会有更明确的披露。”

在老鬼看来,对目前的百世来说,如能“分拆”国际业务,这颗“石子”至少能打中三只“鸟”——

第一只:“领跑”东南亚

受地理环境影响,东南亚快递物流市场相对分散。除了各国邮政企业,几乎没有像样的“正规军”。正因如此,经过国内市场洗礼的百世虽然进入时间不长,但已成为当地增长最快的企业之一。“分拆”后的独立融资,也将加大百世在东南亚的领跑优势。

周韶宁对此信心十足:“在泰国、越南,目前百世可以排到市场的前四,预计两三年后可以排名前三名,然后促进快递、快运、仓储业务的融合,强化综合供应链服务能力。下一步,百世将会会拓展东南亚其他国家,特别是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第二只:“拓圈”国际化

对百世来说,把国际业务的“火力”集中在东南亚非常明智。因为在成熟的欧洲和北美市场,无论哪一家企业都难以在短期内撼动D、U、F“三巨头”的地位。

而在东南亚这种具备高成长性的市场环境中,巨头因为决策体系庞大冗长反而经常会在战略执行层面被后起之秀打个措手不及。

百世国际如能“分拆”,将在东南亚等高速成长的市场环境中拥有更高效的战略反应能力和战术执行速度。

第三只:“反哺”母公司

从一季报看,百世目前面对的市场竞争环境是“东方不亮西方亮”。在国内市场,不仅快递要面对激烈程度前所未有的价格战,快运也要面对同样惨烈的价格竞争。

反倒是在国际市场,技术范儿十足的百世充分发挥自身不同于“三通一达”的差异化优势,闯出了一片天。

正如老鬼之前和大家聊过的,不管是基于未来的长远发展,还是当下的竞争需要,百世都必须要尽快减亏、扭亏,进而实现盈利,强化造血能力。

将仍处在战略投入和培育期的业务从上市体系剥离,一方面有助于深耕快递、快运的发展,集中精力在市场挖潜;另一方面,也能够快速回笼资金和提升利润,做到真正的扭亏为盈。

三、“逐梦”供应链

在这次媒体分享会上,周韶宁提及的内容很多,但始终围绕一条主线——百世的终极目标是成为和“三巨头”比肩的头部供应链综合服务商

“结合我们以后更多的跨境业务或者是快递、快运、仓储业务发展起来的话,我觉得当地从综合供应链服务能力来讲是最强的,这也是我们希望能给企业做到的端到端的。但有一些企业在当地,可能有一些公司排第一,可能他当地的快递是排第一,那么我们整体的跨境实力、技术、仓储、快运等综合服务能力可能要超过它们,这方面只是时间问题。当然我们也希望不出五年时间能做到最好,我认为这是国家和社会发展机遇,也是我们的目标。”

今年,东盟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这就是周韶宁所说的“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机遇”。

仅从东南亚看,百世国际网络成型和成熟后,可以搭载、叠加各种业务场景。B2C之外,B2B是另一个重点和重心,前景更大。除了服务东南亚电商市场外,更大的机遇是服务中国与东盟的国际贸易。

在东南亚这块试验田积累足够的经验后,世界上还有很多同样具备高成长性的区域供应链市场有待开发,比如南美、中东和非洲。

对此,周韶宁心中也有明确的计划。

“我们要做的是能够帮助企业更加的全球化,在物流方面,至少我们在供应链方面能够帮他们走到前面,这是我们的布局。东南亚只是百世国际化布局的第一步,我们下一步的布局可能会是美洲,做扎实以后,还会进一步考虑非洲、欧洲等地。”

这个计划看似有些遥远。但回顾商业巨头的成长史,尽管经历各有不同,但它们的起点往往大多是一个看似遥远的计划。

更重要的是,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得到有效防控,但目前仍处于全球大流行阶段,其对全球供应链市场的冲击远未结束。可以确定的是,疫情结束后,现有市场格局不可能完全恢复成疫情前的状态,必将有“新人笑旧人哭”。

换句话说,谁现在抢抓机遇,将疫情之“危”化为未来之“机”,谁就能笑到最后。

老鬼认为,百世如能下好东南亚市场这盘棋,不仅能激活国际业务,更能为“转危为机”开个扎实的好头。

毕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