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加坡战疫,为时未晚

"模范生"还是"慢半拍"? 这一次,新加坡拼了!

01 疫情初期 轻度干预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此前的报道中,将新加坡被视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抗疫典范国之一,能在不采取限制性封锁措施的情况下压住第一波疫情。

先让我们看一下在第一波疫情中,“模范生”新加坡是怎么做的:

从1月底新冠疫情在以武汉为核心的地区爆发开来后,新加坡开始采取针对性的关闭边境措施。

2月1日,新加坡政府宣布,把对应肺炎疫情的入境措施扩大到中国所有地区。过去14天,曾经去过中国的旅客,将不能入境新加坡或在新加坡过境。移民局也将从即日起,暂停签发各种准证给中国的访客,之前签发的短期签证和多次入境签证也会被撤销。

曾经去过中国的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以及拥有长期准证的人,还是可以入境新加坡,但必须采取预防措施,申请14天的缺席假。

在疫情爆发初期,可以说新加坡采取的都是“轻度干预”政策。

3月8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为回应国民哄抢物资现象,强调新冠肺炎致死率更接近流感而不是“非典”(SARS),但因传播性比“非典”强才更难遏制。李显龙当日说,轻症者应看家庭医生并在家休养,以便集中医疗资源给老人、儿童等体弱群体。

于此同时,新加坡不鼓励全民佩戴口罩,其解释是希望尽可能将口罩留给一线医护人员。

而在这个时候,中国则是选择采取及其果断而严格的措施:严防死守+封城停工+严格隔离。

尤其是武汉市,从1月23日封城至4月8日解封,长达76天。在封城期间,武汉的工业生产和公共运输基本上陷于全面停摆状态。在这些严格的措施之下,中国疫情得到迅速控制,3月份疫情形势便出现明显好转。当然,中国为取得这种抗疫成果,付出了极大的经济代价。

新加坡抗疫政策演变的第二个重要节点是3月22日,宣布“封关”。

3月22日,新加坡跨部门工作小组负责人黄循财宣布,由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快速增长,且其中绝大部分是输入病例,因此从23日23时59分开始,禁止所有外国人入境或过境新加坡,从事医护、运输业的人士除外。

这与新加坡此前的“轻度干预”策略似乎有着明显的不同。但新加坡22日宣布的“封关”之举,也被视为“尽力维持社会运转”这一考量的延续。

黄循财宣布“封关”后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新加坡政府尽力避免过于宽泛的“锁国”(lockdown)一词,“封关”与“锁国”并不相同。

《海峡时报》24日评论文章指出,新政策下新加坡餐馆、影院等商业活动仍照常进行。

02 劳工感染 二次爆发

但是,恐怕谁也没预料到,新加坡疫情很快迎来第二波爆发。

其导火索是一所位于S11榜鹅的外籍劳工宿舍爆发大规模群体感染。外劳宿舍人口密度高,无法保持社交距离,容易传播病毒,本身属于高风险区域。

新加坡本地共有43个劳工宿舍,合计有32.3万名外籍劳工。截止4月21日,有33个劳工宿舍出现群体感染,累计7127名劳工确诊,感染率2.21%;其中确诊人数最多的榜鹅S11劳工宿舍高达2143例,占新加坡确诊病例总人数的23.4%。政府正在加紧对宿舍内劳工展开检测,所有劳工宿舍均有医疗队入驻。

此前,新加坡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考虑是,尽量不对新加坡这个“小社会”的经济、社会、日常生活造成不必要冲击。

但是,面对与日俱增的确诊患者和隔离人数,新加坡政府难以负荷在维持经济正常运转的同时有效抗疫的双重压力。

4月3日,李显龙发表电视讲话并宣布,将实施为期一个月的严格抗疫措施,所有提供非必要服务的场所都将关闭。学校学生将居家学习,并呼吁国民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和社交。新加坡卫生部同日发布文告鼓励民众外出佩戴口罩。

为防控疫情蔓延,新加坡政府在佩戴口罩的问题上态度 “急转弯”:从疫情发生早期的“不鼓励健康者佩戴”,到终于开始强制要求民众外出时佩戴口罩,若有人违反规定将被重罚。

4月14日,副总理黄循财宣布,政府即日起强制规定所有人出门都必须戴口罩,否则将被处罚。初犯者将罚款300新元,重犯者则可被罚款1000新元。外籍人士的工作证件或永久居民权也可能被吊销。

而疫情发展到昨日,4月21日,新加坡单日确诊人数激增1111例。截至该日,新加坡确诊人数达到9125例,确诊总数目前为东南亚第一; 按照563.9万总人口数(2018年统计结果)计算,感染率达千分之1.6。

03 对比韩国 慢半拍?

与此同时,同样坚持抗疫不封城的亚洲国家韩国,却已将疫情稳在了可控范围内。

那么,让我们来对比一下新加坡和韩国的抗疫措施和相关时间节点,看看新加坡是否慢半拍,韩国又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首先,韩国的最重要防疫措施,就是尽量普遍的、大规模的进行检测。

把所有感染者,不管有没有症状全部筛查出来,然后及时隔离或送往定点医院治疗。因为流行病学阻断传播的关键,就是隔离感染者。

为了扩大检测范围,韩国大幅放宽检测条件:有疑似症状者均可免费检测。在大邱新天地教会出现聚集性感染后,官方要求所有新天地教徒均需接受检测。2月19日新天地教会集体感染暴发仅一天后,韩国的病毒检测能力即达到1万人次,此后日均检测约1.5万人次,峰值时近2万人次。

而新加坡卫生部从4月7日开始公布每日检测和累积检测人数,根据卫生部数据,4月7日累计检测47486人,检测次数72680次;4月14日累计检测59737人,检测次数94796次,累积一周检测人数为12251人。

新加坡卫生部MOH公布4.14检测

其次,韩国在疫情初期很快开发了两种抗疫App:“自我诊断App”和“居家隔离App”。

2月初,韩国政府便要求入境韩国的中国旅客,必须用手机下载“自我诊断App”。使用者每天都要在这个App上输入自我诊断信息(比如是否有发烧等症状),这个App也会记录每个使用者的行动轨迹。现在,这个范围已扩增至所有入境韩国的人员。

在此外,韩国的“居家隔离App”也早在于3月上旬在疫情比较严重的大邱市和庆尚北道地区率先投入使用。这个App可以活用GPS功能,当居家隔离人员脱离指定位置时,负责其监督工作的工作人员将同时收到警报。

而新加坡则晚于韩国:在3月21日上线了“患者追踪App”,4月3日上线“自我诊断App”。

新加坡防疫总指挥、国家发展部部长黄循财4月9日在新闻记者会上坦承政府没有事先防范这波疫情:“很遗憾,一切都是事后诸葛。病毒传播得如此之快,如果我们及早知道的话,肯定会采取不同的做法。但没人预知接下来的事。”

04 战疫 为时未晚

总体来看,新加坡在疫情爆发初期的确较早地采取了“轻度干预”措施,疫情很快处于政府可控的范围内。但是,为了不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在严格控制社交距离和迅速追踪潜在感染者方面存在一定疏漏。

但是在第二波疫情爆发之后很短时间内,新加坡政府就果断采取了强有力的阻断措施,向疫情“宣战”!

就在昨天,李显龙总理发表了新加坡疫情爆发以来的第5次讲话:宣布新加坡封城将延长1个月至6月1日。

一向重视经济的新加坡,选择了“战疫”到底!

李显龙讲话之后,新加坡跨部门防疫小组随即召开记者会,宣布了以下新规:

财政部:增加38亿新币预算补贴企业和个人 针对企业:

1.政府将把5月份所有行业雇佣补贴计划的比率将维持在75%:公司每位公民/永久居民雇员可获最多3450新币的工资补贴。

2. 政府将扩大雇用补贴计划的范围:5月份部分担任公司董事和拥有公司股权的职员也可获得75%的工资补贴。

3. 政府将在5月豁免外籍劳工税;此外,雇主每名外籍员工750新币的税务回扣。

针对个人:

1. 5月1日起,在阻断措施期间失去工作的新加坡公民或PR可申请【新冠肺炎补助金】:3个月,每月800新币。

人力部:加强控制劳工间病毒传播,暂停不必要行业运营

1. 从4月21日起,所有劳工宿舍封锁,劳工禁止出入宿舍做工;

2. 全岛18万不居住在劳工宿舍的劳工及亲属执行14天居家令(4月20日至5月4日);

3. 政府派出26只医疗队伍入驻由工厂改建的劳工宿舍,保障劳工的饮食起居及基本医疗;

4. 关停部分非必要行业,只保留必要产业的运作,各行各业必要服务的员工数量,从百分之20缩减到百分之15。

此外,新加坡医疗服务部长表示,将进一步扩大咽拭子检测数量。目前,新加坡每天的检测量2800-3000人,其中1500-2500人是有针对性的外籍劳工检测。

环境部:加强管控民众出入巴刹 民众需要根据NRIC或FIN卡最后一位数的单双号来判定自己是否可以前往以下4个市场购物:

1. Geylang Serai Market,

2. Block 104/105 Yishun Ring Road (Chong Pang Market)

3. Block 20/21 Marsiling Lane

4. Block 505 Jurong West Street 52.

NRIC尾号为0,2,4,6,8的民众仅可在双数天前往;尾号为1,3,5,7,9的民众仅可在单数天前往。

此前《海峡时报》引述专家说法表示,如果“半封城”措施截止之际,单日新增病例能降到个位数,表示新加坡抗疫成功,反之则要启动更严格的管制措施。

由此看来,新加坡防疫必将是一场持久战。但好在,现在为时未晚。

我们想呼吁,每一位在新加坡居住的人们,响应政府“战疫”的号角,严格遵守新加坡的防疫政策。共克时艰,同舟共济,是为了让新加坡早日度过疫情难关,重新赢回我们美好而自由的家园。

新加坡的各族群体携手, 让我们一起“战疫”到底!

备注:以上是根据现已披露的部分数据不完全统计,资料来源:新加坡移民局官网 新加坡卫生部官网 新加坡人力部官网 联合早报 海峡时报 8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