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来,我一直涉足红色题材,一直关注党史、国史、军史,致力于红色题材的寻访、挖掘与写作。一部党史、一部共和国史、一部改革开放史,首先是人的历史,这是近些年伟人传记持续升温的原因之一。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书写红色题材,写中共、写共和国、写改革开放,都不可能绕开邓小平。
《邓小平》余玮天地出版社
改革开放之初,年少的我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这些变化令我至今记忆犹新,并深刻影响了我的创作生涯。邓小平的一生,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和发展密切关联,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紧紧相连,同中华民族抗争、独立、振兴的历史进程紧紧相连,我们这一代、也可以说无数中国人的命运因他受惠。
此前,我也写过邓小平的一些传记,有的曾被重印30多次。近几年有关邓小平的生平、思想又有了一些新的研究,加之海外研究的一些成果被陆续译介到国内,更是拓展了我的视域。一个接一个重大时间节点的到来,让我有了更多的创作能动性。写作者能通过写作这种方式与传主相遇、对话,体验被写者的生平经历、人生传奇乃至其心灵世界,与其一起经历情感上的落落起起,形成共鸣,获得精神上的激励或愉悦,这是写作者的幸福。邓小平的形象、性格给我深深的挖掘动力,因此我希望重新认识一个邓小平、重新审视所处这一伟大时代的来时路。
1979年7月邓小平在黄山
一
创作伟人传记,要出新不易。这次重新写邓小平传记,我将他生命最后时刻及身后之事相关内容的记述还原前置,开篇就把读者的思绪拉入到对一代伟人的思念之中。一翻开这本书的第一章节,人们就会感受到:邓小平尽管走了多年,但是他的思想理论并没有被遗忘,他开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道路,指明了中国的前途命运,依旧改变着中国,影响着世界。这是他留给中国最大的财富,我们至今依然受益于此。
在写作结构上突破相对容易,但内容上要挖旧翻新就难。好在我有另一个身份:新闻记者。20多年来,我一直右手写新闻,左手搞创作、挖旧闻,在大量走访、寻访、采访的基础上,尽量客观、冷静、公正而不失温度、深度、态度,尽可能以一手文献与珍贵细节,用纪实的手法、从平民的视角与学术的思维讲述不一样的邓小平。一代伟人三落三起的革命传奇、风云激荡的时代态势、能屈能伸的人格魅力、谦逊近人的处世风范、开拓创新的战略思维,在书中都能找到许多细节。
很多伟人传记会停留于宏大的国家叙事,而我努力开挖一些伟人身边知情人、重大事件亲历者的私人记忆,乃至结合一些民间叙事以丰富细节,贴近读者,使之成为官史的一种补充。我也用很多篇幅写了红舞台下的“凡人”邓小平相关的嗜好、爱好、习惯,这些内容得益于有许多相关人与事的深入采访。
譬如伍绍祖,他在国家体委(后为国家体育总局)待了12年之久,生前最难忘的是与邓小平交往的细节。我曾多次到访过伍府,与这位曾经的体委主任谈及与邓小平交往的点滴。邓小平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表示过中国办奥运会的想法。我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未成,伍绍祖当年回国不久,见到了邓小平。邓小平对他说:“申办不成,没有关系,总结经验,但要警惕有人捣鬼。”他告诫伍绍祖,西方“什么允诺都靠不住,这个道理要管好多年,不要轻易相信许诺,拿到东西才算数,没有拿到的就不要信。”让伍绍祖欣慰的是,2001年7月,中国北京终于取得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并于2008年成功举办。伍绍祖在受访时还说,邓小平从小就喜爱运动,为了为党与国家多做些事,直到90多岁高龄,他仍坚持运动。
二
1977年7月3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报道,7月30日,北京国际足球友好邀请赛在工人体育场闭幕,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同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出席了闭幕式,并观看了现场比赛。相关报道不是很起眼,毕竟不是头条,标题与正文也没有强调这是邓小平复出后首次在公开场合与群众见面。
我是一个“红色收藏控”,家里到处是我的相关藏品。2018年11月29日晚,有一个微信群内正进行拍卖,我注意到一份上述的《人民日报》正在拍卖。至拍卖临截止,也没有藏友参拍这张报,显然大家没有了解到这份报纸背后的重要信息——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中再次被打倒后,这位年近73岁的领导人又一次奇迹般地复出。报道中意味深长地写道:“当邓小平副主席等领导人走上主席台时,全场8万观众长时间地热烈鼓掌。”再次复出的邓小平选择一个这样的场面公开亮相,自然有所寓意。这一刻欢呼的现场观众或许已经意识到:以后的岁月,中国的命运将和这位容光焕发的老人紧紧连在一起。因拍卖中无人在意,我以极低价将这份报纸收入囊中,次日,资深藏家张立询问我拍获这报的有关情况,显然他意识到这其中的价值,并感叹:“不了解新闻背景还真不行!”正是这些红色藏品,为我的写作帮了大忙。
在长达10年的“文革”中,邓小平经历了数次政治磨难。当年,邓小平夫妇和他的继母被秘密地送到江西。我曾到新建县望城岗原南昌步兵学校的那幢两层小楼寻访过,也到过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的旧址。在那些日子里,邓小平到工厂劳动、在小菜园种瓜种菜、平常看报读书直至深夜的细节为我的后期写作增色不少。我还特地踏访过那条著名的“小平小道”,走着走着,我俨然感觉自己的脚印在与当年伟人的脚印重叠着,或许他的思想、信念和意志就是那一步步的前进中明确、坚定起来的。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我们所熟悉的邓小平声音。从邓小平的三落三起中可以看到,面对逆境,他总是坦然处之,等待新的机遇与历史召唤。我到过邓小平的故居,发现邓小平陈列馆在汲取四川民居的建筑要素上,有很大突破。它将传统四川民居的“双坡”改为数个“单坡”并列,整个外观设计从斜坡又到斜坡,仿佛寓意邓小平从平凡走向伟大,又从伟大回归平凡。
在我眼里,邓小平就是这样伟大而平凡。他既是国家领导人,令人钦佩和拥戴,又像邻家的老爷子一样,慈祥、和蔼、可亲、朴素。在晚年,邓小平爱在入睡前看武侠小说作为消遣。在医院,他从正在播放的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里看到自己的形象,有时会表现得不好意思甚至脸红。病情很重时,他也从没有向医护人员提过特殊要求,把生死看得很淡。我采访过邓小平身边的医护人员。据邓小平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小平同志在生活上是一个感情很丰富的人,谈吐幽默,兴趣广泛,家庭温馨,在他身边工作没有压力。
三
1977年7月,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主管科技和教育。很快,他指示教育部召开相关座谈会。正是这次会议上,查全性痛陈当时招生制度的弊端,建议恢复高考。一言既出,举座哗然。邓小平当即拍板,重启高考。高考制度的恢复如一声春雷,打破了选人的许多束缚,使人们平等地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几经努力,我曾到武汉分别专访过当年时任教育部部长的刘西尧、借调到教育部工作的刘道玉及与会建言的查全性,在书中真实再现了涉及一代代年轻人命运的决策过程。
邓小平的一生中最辉煌的一段,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为起点的最后20年。我曾将许多笔墨集中在这段岁月,再现邓小平拨乱反正、启动改革开放的卓越。1978年,邓小平频繁地出国访问考察,曾访问过缅甸、尼泊尔、朝鲜、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次年初,他又访问了美国。有关国家的部分驻华大使、联合国驻华代表、外交部副部长及随行的新华社记者等,我都有过采访。邓小平正是在考察中,给中国的发展寻找答案,寻找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后来才在与日本首相交流时首次用“小康”来描述未来20年中国的发展前景,再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分“三步走”的规划。相关的采访,丰富了有关章节的血肉,让文字更鲜活。
1992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到关键时刻,邓小平怀着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命运的深厚关切,以88岁高龄进行了一次非同寻常的南行,著名的南巡讲话成为春天的故事里极为动人的乐章,“市场经济”渐渐成为改革的规范性词语并进入意识形态领域。我曾沿着有关“南巡”的路线踏访过一些地方,感受那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历史回声。没有那次南行,或许我们还在发展的道路上苦苦探索。
到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邓小平的这一心愿最后成了遗愿。我到香港深切感受到了香港人民深情怀念着邓小平,许多地方展示着展现一代伟人风采的图片。显然,香港民众没有忘记这位用“一国两制”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首倡者,在港岛采风期间,我看到香港回归后的繁荣与稳定,这正是“一国两制”奠基人的初心。
周南是香港回归与澳门回归的历史见证人。在一轮轮谈判中,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身处唇枪舌剑的最前沿,体验到“一波三折”的真正内涵。他曾与邓小平有过零距离的多次交往,正因此,我曾多次对周南等港澳回归背后的关键人物做过采访。接受采访期间,周南一再强调:“其实,当年谈判的总指挥是小平同志,我们都是他麾下的战士。”邓小平与“铁娘子”的精彩“舌战”、邓小平在关键时刻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周南在受访时一一细述他的见证,而我也在写作中还原着这位著名外交家的现场直击与生动描述。
四
随着资料的不断充实和采访、寻访的不断扩大与深入,我宛若成了邓小平身边人,以文字这种特别的方式阅读他、触摸他、走近他、发现他。正是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启航。他不仅为中国设计了一个富于魅力的未来,而且为中国找到了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实践道路。正如习近平2014年8月20日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所讲:“邓小平同志的贡献,不仅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而且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进程。”
邓小平生前曾语重心长地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可以告慰邓小平的是,今天的中国已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老人当年所擘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正在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如今的中国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向现代化挺进的新征程。
今天,每每重温邓小平的点点滴滴,总能产生新的感悟。我们只有珍惜来之不易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老人的理论,把深切的缅怀之情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是对老人最好的纪念。
(原标题:以自己的方式走近邓小平)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余玮
流程编辑:L021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