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同学
统计/生统
✕
13申大满贯
申请背景
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应用数学
GPA:3.9+ TOEFL:105+ GRE :325+
实习科研:2实习,4学术经历
22fall录取
生统@耶鲁、杜克大学、UCLA、UMich、UNC
统计@帝国理工、NUS、美国西北大学、JHU、杜克大学、UMich、华盛顿大学、UIUC
耶鲁offer展示
很高兴今天可以借着这次分享和各位学弟学妹讲讲自己的申请经历,希望能对学弟学妹们未来的学习和申请有所帮助。
强背景是申请的王者
留学申请,GPA肯定是越高越好的,当然你要是在3.9+那就看别的方面了。
TOEFL尽量能在105以上,写作23-25以上都还是不错的小分。
GRE,因为疫情,很多项目都是optional,如果要提交的话,Q部分最好能在169以上。
科研和实习部分,质量比数量重要。在联系学校老师做科研的时候,也最好找到跟申请方向相关的课题,或者退一步来讲,在做课题中,能锻炼相关的技能也是可以的。找实习也是同理。
推荐信,我个人建议找自己了解,且深入接触过的推荐人。一个不太了解自己的大牛,其平推是起不到多大效果的。
我的实习是比较弱的,所以三封推荐信选了一封科研推、两封课程推。课程推荐人找的比较高阶的数学和统计课程老师,分数也是比较高。科研推荐人找了为期大概一年的项目导师。
建议大家主动跟推荐人联系,不要担心不给写推荐信。
申请要带着规划去做决定
有些同学,可能还在对保研、考研、留学,还是本科后就业犹豫不决。
了解政策
我个人的经验是,首先要主动地去了解相关的政策。比如你们学校的保研政策和往年保研的比例以及结果。然后根据个人的情况以及未来的规划再做决定。当然海本的同学,就不涉及到这个保研考研的问题。
我不建议大家为了逃避内卷而草率地做一个决定,因为以我自己和身边人的经历来说,现在干什么都很卷。任何一条路,有可能是壁垒,也有可能是机会。
比如说我身边保研的同学,他们在准备夏令营和科研的时候,普遍压力非常大,并且非常焦虑。即使他们成功保研之后,也会和我感叹,要马不停的开始读论文,开始苦逼的生活,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关于考研
大家应该也听说今年国家分数线的涨幅。然后出国这一块的话,其实申请也是一年比一年卷的,像比较热门的DS、CS、统计这些专业,每年申请的人数都是不断上涨,那么由此带动了很多项目的门槛是越来越高。
所以我个人建议一定要提前想好个人未来规划,以及个人的情况再做选择。
我自己就是决定出国的时间比较晚,也并没有从大一就打定主意要留学。我现在回看,我觉得自己那会儿把眼前的事情都完成得比较好。
比如我保持了一个比较高的GPA,然后参加了一些小的科研项目,这些东西其实并不是说你非得确定了未来要做什么之后才能做好。往往是你把这些基础的东西都做好之后,你能够拥有一个更多的选择。
所以,如果在座有低年级的同学,我觉得你们也没有必要提前焦虑这个未来的事情。无论是保研,还是出国,毕竟形势是都没有办法预测的。我还是建议大家把眼前的课程学好,尽量拿到一个不错的GPA,这样到时候不至于太被动。
如果出国读硕士的话,大部分项目都是自费的,有些项目即使会给奖学金,也不可能会cover 你所有留学的钱,有一些生活费什么的还得自己解决。
所以建议大家先衡量一下自己的经济水平,能否支持你出国完成这一到两年的学业。可能这个是留学,至少是硕士阶段留学的一个前提条件。
当然,不同地区的学校和项目,花销差异也很大,绝大多数项目的花费,学校会写在官网上,比如1学分是多少钱,或者是它每一年的项目预估花销是多少钱。大家可以自己浏览项目官网,具体了解再做决定。
另外,陆本同学要注意,有一些专业和项目可能对回国考公产生影响,这一块我没太了解过,但未来打算考公、进体制、走选调的同学,我建议你们要先提前了解好这方面的事情。
如果你出去读的那个专业或者项目,回来不太能够考公或者是受到限制的话,那我建议你还是要提前考虑清楚的。
关于就业
不知道有没有人在纠结本科毕业就业和留学的?我身边有一些朋友,他们已经拿到了不错的秋招和春招offer。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了解。
如果你本科出来直接就业的话,当然是OK的。但是你最好在大四秋招前,能有相关的实习经历。
一般来说我们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比如我自己前三年主要是在上课和做科研,所以说很难抽出时间来去积累两到三段那种高质量的实习。
现在的实习大多要求我们一周去至少四到五天,短则三个月,长则六个月的。所以说我还是蛮佩服身边从大一大二就开始实习的人的。
基本上我身边本科直接就业的同学和朋友,他们都在大四秋招前积累了一到两段高质量的实习。
有些就业导向的国外项目,比如金融和商科大多数项目,都非常看重你的实习经历。所以你在申请的时候,你最好能有那么几段高质量的实习。
如果大家有时间的话,我很建议大家做一至两段和你未来职业规划、你申请的方向,或者是和你的个人兴趣相关的实习。
从非功利的角度来说,这些对我们结束学生生涯后的职业选择都是很有帮助的。
申请从钻石-星耀-王者的阶段攻略
以下是申请不同阶段,建议完成的事。
因为我是在大三上学期开始考虑留学,所以就说说从大三开始每个阶段建议完成的事。
大三寒假
我建议大家,大三寒假开始就要初步确定申请方向了。这个时间它是可以更早的,也可以更晚的,但是最好不要晚于大四上学期。
为什么说是初步呢?
因为很有可能你这会儿定的申请方向,后面会因为觉得不适合自己或者是别的一些原因又增加或者删减,所以说是初步的方向。
在确定申请方向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职业规划、过往经历等方面综合的来考量。比如我修过很多理论的基础课程,做过一些建模的小项目,了解到统计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比较可观的,再加上编程技能掌握的也还可以,就希望研究生能够在统计这个方向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所以综合考虑了之后呢,我决定申请统计这个方向。
选课背景
我们在确定完方向之后,可以浏览一些项目的官网。基本上很多统计项目对于先修课的要求都差不多,所以你只需要看几个项目的官网,就能够对先修课这一块心里有底了。一般来说统计和生统都需要我们有数学统计和编程的经历。
比如像多元微积分、高等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这些基础课都是必须要有的。
高阶数学和统计课,如果能够多修,并且多拿高分,当然是最好的。
编程的话一般就是像Python、R、C、MATLAB这种常见的工具。编程知道一两个,并且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就可以了。
如果能在学校修读相关的前提课,就尽量在学校上。因为这些带学分的课,会体现在你的成绩单上,认可度会比你在Coursera 等平台上修的网课要高。
如果你实在没机会在学校上这些课,那么在网络平台上修课,比不修强。你可以将网课写在你的CV或者文书里。这至少能够说明你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性,并且目标还是很清晰的。
当然不同的专业,对于先修课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DS会建议申请人修过JAVA、数据库、数据结构这方面的课,或者C++。所以说还是提醒大家要先了解好申请的方向,主动去官网看先修课的要求。如果你发现先修课没修够,还能在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来补。
语言成绩
如果你语言还没考出来的话,也可以在大三寒假开始准备,以及开始报考位。
注意:一定要记得提前几个月定考位。因为这两年疫情原因考位是比较紧张的,如果考试被临时取消的话,还可以有时间应对。
我记得我当时就是大三下学期的一场托福考试因为疫情被取消了,而我当时又没有定别的场,所以就很耽误时间。考位取消虽然会全额的退你钱,但是你再重新定考位就很难了。
我记得我当时那一整个月后面就都没有考位了,就很被动。前车之鉴,大家一定要尽可能的考出来语言,然后多定几场考试,以防万一。
还有就是如果你大三寒假还有时间的话,可以做一些科研或者投一些实习,或者也可以参加一些建模比赛等活动,来充实自己。
大三下学期
首先肯定要是尽可能提高GPA,并把先修课给上完。我比较提倡的是选课的时候尽量做到缺啥补啥,都不缺,我们就上高阶课,然后尽量拿高分,或者是积累一些project 经历。
比如说我,当时考虑到前几个学期一直在上理论课,而编程这方面能体现在成绩单上的课的太少了,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我大三下学期就选了Python。
大家选课的时候也不要瞎选,到了申请的时候,如果你成绩单上都是水课,或者是相关性比较弱的那种课,那单就本科修过的课程来说,这一块的竞争力就不是很高了。
第二点要做的是大家要尽可能利用这学期提升自己的软背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实习和科研。那么关于实习和科研做哪个,要看你自己过往的经历和申请方向来定。
继续拿我自己举例,我之前已经积累了一些科研经历了,但实习这方面还是空白,那么为了弥补这块的空白,我大三下是优先去投简历、去找实习的。
哪怕你最终没能够找到实习或者科研,也不用特别焦虑。因为就统计这个申请方向来说,有偏就业的,也有相对理论的项目。如果你实习比较弱,也可以搭配着申请一些相对理论的项目,然后在文书中突出咱们的科研经历。
申请其实它就是个看对眼的过程,就是你要让对方项目觉得你就是他们要招的那个人,是适合他们项目的人,这个就够了。
大三暑假
如果没有考出来语言,就继续考语言;如果没有提升完软件背景,就继续提升。除此之外,就是要开始选校了。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香港和新加坡地区的项目,会在大三暑期开放EA,所以有意愿申请这些地区相关项目的同学就还是建议早考出来语言,完成先修课的学习,然后尽早准备申请材料。
选校是智友专业性的一个侧面
选校这是个比较重要的部分。我很感谢智友的老师们在这一块对我的帮助,他们会向我介绍各个项目,并且完全尊重我个人的意愿来确定选校。
我感觉选校其实就是提前了解各个项目的一个过程,也是提前筛查各个项目的过程。一般来说我们首先要确定地区和申请方向。
像我当时因为不太清楚这个疫情以及申请的局势,担心自己会被全拒,所以就是多国混申的。
说到多国混申,智友的老师比较专业,对英美港新等名校都很了解,不用额外的团队,也就不会额外再要第二国家的中介费。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以及个人水平,来确定申请的地区。美国、英国、新加坡、香港、加拿大,还有欧洲一些比较小的国家,每年都是有人申请的,大家可以多去了解了解。
然后就是根据专排和综排以及往年的录取情况,初步确定我们的彩票校、主申校和保底校。
往年录取情况怎么样,除了中介老师的经验,想DIY的学生也有多方渠道来了解。比如一亩三分地论坛,每年都会有报offer和拒信的。
大家可以去结合这些人晒出来的录取信息,然后来看自己的这个定位。也可以在微博、小红书、知乎这些平台,去看一下往年的一个信息。
不过会比较花时间,而且有的项目真的在平台找不到录取情况,所以时间不充足的同学,找中介确实可以节省时间,一个比较直观的渠道就是去看学校官网。
有的学校官网会给一个往年的录取情况。比如每年招多少人,录取学生GPA的一个平均情况,语言成绩的平均情况,以及申请人的一个本科专业画像。
最后根据初步的选校名单,详细的查看项目官网,去看一下项目的时长、课程、毕业生去向等方面内容,再结合自己的考虑因素,决定我们到底要不要申这个项目。
对我来说,位置、class size、项目时长等都是我比较看重的因素,所以不太安全的芝加哥大学、招生人数太多的哥大等,我都没选。
顺便聊俩我选的项目
华盛顿大学
虽然美国综合排名低,但其统计项目是一个门槛比较高,并且专排跟地理位置都还蛮不错的一个项目。
我拿这个项目举例,来看一下如何了解一个项目,以及看自己是否match。
这个项目一共五个quarter,官网中明确说了,是需要一个强大的数理背景或者是量化背景,并且需要在文书中凸显我们对于统计方法这块训练的兴趣。
项目的毕业要求之一,需要我们在第一年通过一个theory exam。这个算是这个项目跟很多其他统计硕士项目的区别。
如果你再详细的了解这个项目的课程,你会发现有一些必修课其实是和生统那边的人一起上的,还有些课程是可以和PhD一起上,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UW统计是一个相对理论型的项目。
虽然大多数人毕业后还是去选择工作了,但是就是截止目前每年外申PhD的结果都还是蛮厉害的。
就我个人而言呢,我觉得华大的统计它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可以找工,也可以继续读博的统计项目,当然多数统计硕士项目直接内转博的名额是很少的。
杜克统计
这个项目是一个两年的项目。如果你浏览项目官网的话,会发现很多课都和贝叶斯有关,这个也算是杜克统计系的一个特色。毕竟他们faculty都是在做贝斯。
项目的placement在官网上是有详细的数据,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基本上大多数人毕业后也都是直接去工作了,申PhD的是个位数。这个项目也是相对理论型的,可以和PhD一起上部分的课。
项目的毕业要求是写一个论文或者是做一个project,每年的class size也都公布在官网上,基本上是在三十到四十人左右。
回顾大三暑假,我基本上就是找实习、做科研这样过去了。还有和我的文书老师一起brainstorm了一下,就着过往的经历顺了一遍逻辑写了一个初稿。文书写作这块,后面会详细说。
大四申请季要神装上线,且要打配合
大四上学期就开始忙起来了,开始准备申请。事实上暑假我就交了NUS提前批的申请。
WES认证
建议大家大四一开始把前三年成绩单、排名证明等材料能开的都开好,并开始准备WES认证。
因为WES会拖一段时间,为了能够顺利申请,建议大家在前三年成绩都出来之后就立马去做这个认证。
如果要申请英国的学校的话,因为很多项目是rolling,早申是有优势的,所以这个时候时间就很重要。如果你成绩单一直没有搞好,导致错过了早申请时间,那就很被动了。
因为可能后面申就没名额、没位置,或申请可能会更激烈。我个人大四的时候基本上就是上课、准备毕业论文、讨论写文书,也没干特别硬核的东西。
网申文书
大四上学期的经历对我们申请也蛮有帮助的。有些项目会要求填网申的时候,写本学期要读的课。如果你的先修课实在没办法在大三结束前补完,也可以在大四上学期再修,多数是要求入学前补上。
建议大家文书尽早开始动笔,尤其是重度拖延患者。因为这样的话会方便我们后面的修改跟完善。
文书是申请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写的拉跨的话,当然会拖累我们的申请,这点是无疑的啊;但是至于写到多好,能够逆转你的这个申请,谁也说不清。就尽我们所能,把每一部分都准备到最好,这个是我们应该做的。
智友老师在文书这一块非常专业,她会和我提前沟通,帮我一起理清楚文书逻辑,并在修改过程,不断提有帮助的建议。
我在这说的文书是主要包括推荐信、简历和个人陈述,有些项目还需要递交essay小短文。不同的项目具体要求是不太一样的,在写个人陈述的时候,需要有针针对性的去根据项目的文书要求来完成写作。
01、推荐信
关于推荐信,开头提过,现在再详细说说。统计和生统多数项目是要求三封,部分项目是两封。建议大家大四一开学就去联系推荐人,给彼此留出足够的时间。
一方面是有些老师每年给写推荐信的个学生名额是有限的,一个学生申请的项目也不少了,推荐人每一个都去填的话,还是蛮占时间的。
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推荐人临时反悔,或者是因为休假不查看邮件而不得不重新找推荐人。理想的推荐人需要满足的条件是首先和你认识的时间相对比较长,对你的了解比较全面。
也就是说你们俩的互动是要比较多的,他对你的评价是积极正面的,不会给你写黑推,有相对充足的时间去在申请阶段给你上传推荐信。
大家可以现在就去想一想,有没有合适的推荐人人选,如果没有的话,建议在接下来的课程、实习或者科研当中尽可能的积极表现,给对方留下不错的印象。
如果你只是去上课,然后课后也不和老师沟通,答疑也不去,就很难让老师了解你。即使最后他真的答应给你写推荐信,大概率也只会评价,上课认真,成绩优异,这种说服力度比较一般的话。
关于实习推,还是科研推,我觉得需要根据自身的经历和官网要求来定。比如我的科研和课程相对比实习要好一点,再加上申请的项目没有要求一定要有一封实习推。所以三个推荐人都找的我之前上过课以及做过科研的老师。如果有一些项目,建议是一封实习推加上两封学术推的话,最好还是根据这个建议去联系对应的推荐人。
不同的推荐人,最好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凸显我们的优势。你可以找一个编程课的老师,一个高阶统计课的老师和一个科研导师,来分别突出自己在理论应用、学术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等方面的优势。
这就比找三封理论课老师或者三封编程课老师的推荐要好得多。还有我个人觉得一位不熟悉大牛的平推,不如一位和你有过深入交流以及合作的科研导师的强推。
关于联系谁做推荐人,这个问题其实是要根据你的过往经历来定的,不用一味的追求牛推。不过我要再声明一下,我申的是硕士,对于博士申请,我感觉学术推荐人的connection 还是很重要的,但别的就不太了解了。
关于联系推荐人这一块,我建议大家要大胆的去给教授发邮件,不要觉得对方太忙,或者是我那门课的分数不够高而退缩。
我感觉我联系过的教授都很nice,虽然也遇到过发邮件被拒,或者直接不回的个别情况,但是只要愿意当你推荐人并给你回复的那些教授,他们都会很热情地帮助你去度过这个申请季。
有的教授会在写推荐信之前找你要简历以便大概了解一下你的基本情况,询问你的研究兴趣,以及你想申请的学校。所以大家在联系推荐人之前,可以把我们的CV和选校名单给定了。
在发邮件联系老师的时候,要尽量清晰地阐述自己和对方是什么时间认识的,比如我在某某学期,上过您开的某某课程。要诚实地表达想要对方成为推荐人的原因和希望。
小红书上其实有很多联系教授的这种模板,担心措辞的同学可以去搜一搜。
02、CV
接下来是简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V。一些学校官网如MIT,还有一亩三分地、小红书、知乎等平台可以看到一些模板。但是那些都只是一个参考,不能完全照搬。
不过CV一般包括的要素都差不多,教育经历、科研实习、获奖证书、活动经历和技能等。
申请CV和我们找实习的简历很像,需要按照时间由近及远写。
有的人实习简历是按照star法则来写的,写申请CV的时候也差不多,我们要找出和申请方向强相关的经历,写出要点,然后把篇幅控制在一页以内即可。
我记得我当时是先拿了一张空白的A4纸,把我大学期间所有能回忆起来的经历都列出来了。然后根据申请方向挑出相关的,当然弱相关的经历也行,如果实在凑不出来了,也可以写上去。
CV一定要注意真实性和专业性。
文书这个东西,首先都应该是真实的,不要抱着试一试,不会被发现的心态编自己的经历啊。CV还需要体现专业性,CV中的各个经历涉及到的专业词汇一定不要搞错,科研用的那些模型、数据的英文表达,这些低级问题不要犯。
奖学金、奖项这些,要注意和证书上的名字对应起来。如果中译英你拿不准的话,可以去问问往届的学长学姐是怎么翻译的。
03、PS
最后是PS,在动笔之前,可以像写CV一样梳理一下过往的经历,然后对照项目的文书要求,理清楚各个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PS同样要保证专业性、个性以及真实性,不要用太浮夸的词汇,我们背过的很多GRE的那种生僻词,就不要写在PS里面了。
不要照抄CV,如果我们PS体现的信息和CV是一模一样的,那相当于我们没有写这一篇PS。
PS的结构其实是没有一个固定模板的,虽然要包括的内容差不多。通常来说我们需要根据项目的要求来写。
像我自己PS的一个基本结构是:我会在首段简单地说一下教育背景和研究兴趣以及申请的方向。
有些学校PS的首段,我是直接写为什么对统计和生统这个方向产生了兴趣,因为我是数学本科,申生统相当于是一个转专业申请。接着写对应的一个科研经历。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过往经历跟喜好随便选一个就行。这里面的research interests简单提一下就可以。
我是根据过往的科研经历和修过的一些课程,以及对方学校的faculty research(可以在官网上找到),挑了一些我觉得和对方学校比较match的研究兴趣,如统计计算、机器学习这种。
但是如果你没有的话,可以不写,不要无中生有,如果你硬写在PS里面,会看起来怪怪的。比如说你没有一个统计遗传学这方面的一个研究经历,但是你文书里说我就是这个对这个方向感兴趣。
那对方学校会觉得你都没有做过相关的经历,也没有修过相关的课程,你是怎么着对这个方向感兴趣的?就很迷惑。
接下来的几段,我会根据过往的经历,按照一定的逻辑来进行编排。我是按照学术研究、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这些顺序来体现自己的能力和技能,证明我能够完成硕士项目。
当然主体段落的逻辑不一定按照我这个来,也不用写很多,如果你一个高质量的科研或者实习,能够同时突出若干能力的话,就可以少写几个经历,重要的是我们要突出我们具备这个能力。
多数项目的PS要我们控制在1000 words左右,有些项目需要在八百字以内。我写过最少的项目应该是JHU AMS,要求500字内。但往往是字越少越难写,因为需要筛很多你的过往经历,然后找出那些强相关的。
PS的最后我谈的是why school/why program。如果你是一个科研经历很突出的人,可以在这个部分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谈一谈这个领域存在的不足,或者是你通过做科研了解到的一些不足和前景。在这部分说一下此项目是如何帮助你能深入了解你的研究兴趣。
在这个段落,我们不需要重复前面几个段落的技能点和能力,而是需要结合各个项目的特点来阐述自己选择这个项目的原因。所以why school段是一个非常具有针对性的部分。我在这个段落中首先会说明我毕业后的目标,也就是我的职业规划。
然后会顺着这个接下来说一下这个项目会如何帮助我实现这个目标,比如说某某课程,可以使我学到这个专业的深入的数理知识;某些capstone project,可以锻炼我的沟通和应用能力;也可以说一下各个项目的特色,有的项目会在第一年内包括暑期实习,有的项目会提供很到位的career support,有的项目会请已毕业的校友或者从业者分享相关的从业经验。
我们都可以就着某一点来详细的论述这个项目对我们未来职业规划和发展的帮助。
当然这需要我们详细了解官网信息,对整个项目的特色以及感兴趣的点都有详细的了解。我觉得这个步骤或者说这个过程是没有没有任何人能够替你来完成的。
说在最后的话
我已经尽可能把自己的经历复盘一遍并提出一些个人建议,在这过程中也再次感谢智友留学老师提供的帮助。
不过我毕竟不是专门做留学申请的,也只是经历了一遍而已,有的地方表达可能不是很清楚,一些经验、建议也不一定准确或适合所有人。所以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自己搞定的,找中介帮助也是一个选择。
最后祝大家未来的申请顺利,都能拿到理想的offer!
留学申请
免费咨询 规划 干货资料
关注智友留学公众号
下载10G英语学习和留学申请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