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个谣言,传得神乎其神。
第一个,是传辉瑞首席执行官的妻子因疫苗并发症去世。很多人在网上幸灾乐祸,但实际上,据有关消息,海外网站已经辟谣了,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事。
第二个,是传辉瑞疫苗试验造假。但根据调查,这事也是假的,某些营销号“魔改”国外原始新闻,将参与辉瑞疫苗临床试验执行的其中一个外包临床研究机构可能存在的操作不规范问题,说成了辉瑞疫苗试验造假,完全是胡编乱造了。
谣言满天飞的同时,过去一个月,新冠疫情似乎起了变化。
日本疫情最严峻的东京都,1400万人口中,一天新确诊人数最低仅为87人;整个日本,从9月份日增近2.8万人至10月31日的仅200多人。
以色列,每天新增感染不到4000例,而在9月14日第3波高峰之时,该国日增感染超过1.1万例,两周内下降了约60%。
就连疫情最严峻的美国,单日新增确诊人数也下降了61%,全球单日新增人数下降超过50%……
新冠病毒,真的神秘消退了吗?
1
新冠正在撤退?
新冠正在神秘“消失”。
这个石破天惊的论断,来自于全球知名媒体纽约时报。10月5日,这家报刊发出了一篇独家报道,标题是几个令人兴奋的大字:
Covid,in Retreat(新冠,正在撤退!)
这倒也不完全是哗众取宠,在报道中,他们给出的理由是:
过去1个多月来,美国单日新增确诊人数下降61%,全球单日新增人数也下降超过50%。
的确,根据世界实时统计数据Worldometer网站,9月1日美国新增确诊约19万人,10月10日美国新增确诊约2.5万,10月11日新增确诊约10.8万。
还有一个数据,自9月1日以来,因新冠住院的美国患者下降了约25%。而自9月20日以来,每日死亡人数也已经下降了10%。这是自初夏以来,美国疫情死亡人数的首次持续下降。
尽管从绝对值来说,美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仍然是万甚至是十万级别,但从这个短周期来看,数据的起伏确实很大,下降幅度很明显。
对美国人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好消息。
从最新的数据来看,美国新冠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78万——这个数字,超过了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越南战争中死亡人数的总和,也超过了每年的癌症死亡人数。
更有意思的是,不止是美国,全球很多地区,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在日本,第5波新冠疫情进入10月后,突然趋于平息。报道出现的时候,疫情最为严峻的东京都,1400万人口中,一天新确诊人数最低仅为87人。
在以色列,目前每天新增感染不到4000例,而在9月14日第3波高峰之时,该国日增感染超过1.1万例,两周内下降了约60%,效果明显。
不仅如此,数据显示,过去的两个月,世界大多数地区的疫情都有所改善——
非洲的新病例减少了32%,亚洲减少了20%,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减少了15%,美国和加拿大减少了11%,中东减少了10%。
数据出现了下降,但各国的医学专家一直没有搞清楚原因。有猜测是季节变化导致的,有说是和社交距离政策有关,流传更广的说法是:
不同的变异毒株特易传染特定的人类族群,当这些脆弱族群都已经感染过后,病毒自然就消退了。
甚至有专家称,全球新冠正在迎来最后一波大潮,新冠大流行可能会在一年内结束。
美国人的乐观令人佩服,但实际上,从全球范围来看,依然有很多地方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纽约时报刊出“撤退”文章的第三天(10月7日),英国新增确诊40701例, 再次突破4万大关,为7月21日以来的最高值。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新加坡,10月7日,新加坡本地新增3483起冠病病例,其中2783起是社区病例。
很明显,现在说新冠撤退,还为时尚早。
2
疫苗之后,特效药来了
无论今秋人们会迎来什么,可以肯定的是,疫情最严重的阶段已经过去。
纽约时报在文章结尾写下的这句话,我是认同的。但这也告诉我们一个事情:
新冠病毒不会马上消失,可能将与人类长期共存。
回看人类与病毒抗争的历史,在成百上千种感染人类的病毒中,我们只成功地消灭了天花病毒。而那些我们熟知的麻疹病毒、乙肝病毒、HIV病毒、流感病毒等,都没有被完全消灭,一直潜伏在我们身边。
我们甚至可以合理想象,未来新冠也将转变为一种可控制的疾病,和感冒没什么两样。
但这种情况的实现,有赖于疫苗和特效药。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中国、美国,还是以色列,疫情的改善都不是因为某种神秘的自然力量,而是疫苗+科学防疫管理的功劳。
就在11月5日,美国辉瑞公司发布了一个消息,对研究结果的初步观察表明,其实验性抗新冠药物Paxlovid使高危新冠患者的住院和死亡风险减少89%:
因COVID-19引起的十次住院中,它能够防止大约九次。
换句话说,辉瑞的新冠特效药研发出来了,而且有了实际的作用。消息一出来,辉瑞的股价一天之内涨了10.88%,市值增长268亿美元。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节点。一旦特效药能成功治愈新冠,就真的意味着新冠将和感冒一样:感染了,吃药就能治好。
根据辉瑞的预计,到2021年底,这种特效药将生产18万份,到明年年底前生产5000万份。但从目前来看,哪怕特效药大规模量产了,疫苗依然是人类抵御新冠的重要屏障。
就在一年前,同样是辉瑞,发布了新冠疫苗的首批结果,显示其有效性超过90%。
这家来自美国的老牌药企,凭借爆款药物Viagra(伟哥)声名远扬后,又一次在疫情中大放异彩。
但在辉瑞的光芒背后,是国内药企数不尽的落寞。
3
医药霸权
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国内也有不少公司在开发新冠特效药。
例如,君实生物就在前段时间宣布,与旺山旺水生物医药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承担口服核苷类抗新冠病毒候选药物VV116在全球范围内的临床开发和产业化工作。
再如开拓药业,公告称普克鲁胺治疗住院新冠患者的III期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已在美国的临床中心完成首例患者入组及给药。
还有腾盛博药、绿叶制药、复宏汉霖、济民可信等,都在这个领域挺进。遗憾的是,能与辉瑞等医药巨头相抗衡的药品,似乎还没有出现。
这背后,是中国医药企业难言的忧伤。2018年5月,中国曾以暂定税率方式对28个税号的进口药品实施零关税,这项政策的出台,让中国在医药自主研发方面的短板显露无遗。
▲图源界面新闻
例如,当时中国的抗肿瘤药市场规模是1400亿元左右,但其中进口药约占1/3,疗效最好的药物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核心的一点,就在于研发投入不够。在2017年,A股只有恒瑞医药(600276.SH)和复星医药(600196.SH)两家药企的研发费用超过1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仅有约10%。
而同期的阿斯利康、诺华、罗氏等全球知名药企,研发投入都在数十亿美元的量级,研发投入强度在20%左右。
很多医药企业,宁愿把钱花在广告营销上,也不愿意投入研发。由于研发能力弱,尽管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但目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药的占比非常低,仅有18%,远低于美、欧、日的水平。
创新药不行,只好依赖仿制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仿制药市场,食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数据显示,2017年批准上市的278种国产药中,有239种都是仿制药,占比达到86%。
如果我们拉出全球药企的名单,你会发现,无论是营收、利润还是市场占比,牢牢占据头部的,几乎都是欧美企业。
究其原因,和药品行业的特性有关。新药研发,本就是一个需要持续高强度投入的领域,更重要的是,风险还很大。
数据显示,2010年以后的单个创新药项目研发中,每5000-10000种化合物经历8-10年的研发过程,才可能有1个新药成功上市。单个药物上市的研发成本基本都超过10亿美元。
哪怕你集合了大量的科研人才,研究了10年,花费了几十亿,还不一定能成功。
而欧美,靠着长久的积淀和强大的支付能力,在市场上不断试错、不断迭代,从而积累了宽广的护城河。一批创新型的生物科技企业与国际制药巨头,就是这样砸出来的。以美国为例,2020年,美国药企贡献了51%的新药分子,全球最畅销药品Top10有9款是由美国药企首先推向市场。
截至2021年3月22日,美国生物科技企业数量占全球总数的46%;2020年全球前20大药企中,9家总部位于美国。
▲全球TOP50药企国家分布,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在时间的长河中,这种竞争壁垒,逐渐就演变成了一种“医药霸权”:后来者,很难超越,只能臣服,甚至出让利益。
根据观察者网的报道,国际消费者权益倡导组织Public Citizen 10月份公布的报告指出,辉瑞公司正在“霸凌”购买疫苗的国家,并通过签署“霸王条款”强迫这些国家保持沉默,而发展中国家则是其中的最大受害者。这些“恶行”令人心惊:
要求阿根廷抵押银行储备、军事基地和大使馆建筑;要求巴西将海外资产作为购买疫苗的担保;与签约国约定,一旦产生纠纷将按照纽约法律通过私人仲裁解决……
对于这些行为,印度媒体WION主持人直言:
辉瑞公司是在搞“疫苗恐怖主义”。
尽管中国研发出了自己的疫苗,在新冠这场战斗中,不会受制于人,但对中国医药行业来说,“医药霸权”依然值得警惕。毕竟,有一个法则,在21世纪的今天依旧残酷——
落后就要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