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岁的孩子可爱起来能把人萌化了,恶魔起来能让人恨得牙痒痒。莫名其妙发脾气,不吃饭不睡觉不妥协,打人咬人闹情绪,一不高兴就哭闹摔东西,道理讲了一百遍都好像对牛弹琴,当下看起来听懂了转身就忘,换个时间所有“恶行”继续卷土重来,分分钟把家长逼疯没商量!
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好脾气的家长可能还能继续坚持苦口婆心地讲道理,实在不济责骂几句,暴脾气的家长估计马上就要一忍再忍忍无可忍,恨不得马上揍一顿让他张长记性!
那么,不听话揍一顿可不可以?
扪心自问一下,一两岁的孩子,揍一顿之后,他能学到什么?
对于语言能力还正在发育中,表达能力还不成熟、理解力也没有很到位的一两岁孩子来说,揍一顿,骂一顿就知道了,天底下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
1 没有传达出有效地信息
严肃批评,甚至打骂,除了让孩子感到恐惧以外,并没有传递出”到底什么不能做"的信息。孩子即使挨揍,也无法理解到底什么不能做。
2 没有教给孩子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揍孩子只能让孩子恐惧,并剥夺了孩子思考的能力。用疼痛控制孩子的话,教给孩子的不是因为什么原因而不能做,而是因为会挨揍所以不能做。
同时,因为打骂这个行为,强化了孩子的认识:打人也是可以的,并不会真正了解到对方的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在外面粗暴对待别的小孩的小朋友,往往家里的教养方式都有这样的信号:“对方做了坏事,揍一顿就好了”。
3 给喜爱模仿的孩子树立了坏榜样
好吧,那你也许就会说,我就轻轻拍拍手,打打屁股可以吗?可是你能确保你的情绪不升级吗?虽然想着尽可能地用语言表达,但忍不住想要动手的时候还是有的吧?每个人都有跟自己内心的恶魔斗争的时候吧?
在重复的过程中,孩子会逐渐习惯这种程度的痛苦,很可能不打重一点就起不到震慑作用了。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情绪会有逐渐升级的危险不是吗?再者,孩子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很可能就会向比自己更弱小的孩子采取同样的行为。
打骂孩子,对家长和孩子双方来说都没有任何好处,一两岁的孩子仅靠说服是很难教育的,更何况处在反抗期的他们根本听不进去?
按照新加坡教育专家陈禾老师 的看法就是:“非揍不可是建立在家长自我中心的主观意识下,在孩子不能满足自己的意愿、陷于情绪失控的时候发泄一下,还给自己找到了正当的依据,但这样即使心安理得又如何?对孩子来说,不论被揍的结果是愤恨还是内疚,都弱化了他面对问题进行思考的动机,教养的意义就失去了。”
教育之前,先明确到底是谁的问题?
人们经常会发问,一两岁的孩子,不懂道理,应该如何教育?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反问一句,什么是懂道理?什么是教育?
1 听话就是懂道理吗?
一两岁的小朋友刚刚习得自由行动的能力,终于可以天大地大自由探索,肯定是开心得不要不要的。到处翻箱子开柜子,因为这些东西一年来只能看不能摸心痒难搔;穿着妈妈的高跟鞋哒哒哒,是因为看了无数遍妈妈穿得美美的出门,好想自己试一试;还有厨房里厕所里那些会动的会响的热热的凉凉的各种物件,真是太有意思了必须一个个摸个够……
这个时期的小朋友自然是到处惹祸,家长常常抱怨,孩子不懂道理,讲不听,无法教育。所以我说,“孩子在懂道理之前应该如何教育”,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这个语气本身就是以我们成人的标准去判断和评价孩子的行为。如果我说其实孩子很早就已经懂得“道理”了,有他/她本身的一套准则和标准,这算不算懂道理?一定要听成人的话的孩子才是应该的吗?难道他不能用自己的方式自由探索吗?
2 试着反思一下自己的处理方式
当我们制止孩子争夺玩具却不果,试图表示理解孩子却不得法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当下的判断,个人的性格,潜意识的理解,以及过往对经验和知识的积累,都影响了父母面对这种事情的处理方式。
有个词叫基本归因错误。其实这个逻辑错误是因为我们总是把事情过度的归因,而忽略了其他因素。我们斥责孩子仿佛他性格上有各种缺点,而却不愿意去深入思考是不是自己的教育过程本身有偏差,这是逃避行为。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是孩子的问题,其实是自己的问题。
健康的亲子关系应该是这样的……
然而,并不是说理解了孩子的立场就可以完全不用去干涉他的行为举止,毕竟一些危险的或看上去“不礼貌”的举动,还是需要及时纠正。
但如果一味的制止,只会让孩子的情绪更差。孩子情绪爆发起来比大人更难收拾,他们的表达能力有限,走出情绪的圈子需要花的时间比大人多很多,而其认知能力的有限又影响了我们和他讲道理的”共识”,他究竟懂我们说的是什么吗?
虽然孩子能不能理解我们的语言受限于认知能力的发展,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定能理解我们的情绪,知道我们当下的状态是开心还是愤怒。情绪是比语言更重要的交流方式,在和谐的亲子关系中,这些非语言信号被感知、被接收,是打开同孩子沟通之门的钥匙。
那么,如何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呢?
1 信任与爱恋
我们一直说要在婴儿期就及时响应宝宝的需求,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因为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宝宝的心智发展。有了安全的依恋关系,他会爱你恋你信任你,只要你在,他就敢自由地探索世界,即使他有情绪、有反抗,你依然是他最爱的人。信任和爱恋,是亲子关系的基础,也是沟通的基础。如果亲子关系够和谐,无论你说什么,孩子都会觉得可信,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道理讲不听的问题了。
2 平等与尊重
我们前面也说到了沟通的时候试着抛开大人的视角,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怎样让孩子觉得你跟他是“一国的”呢?
首先,你要把他当做平等的个体,是和你一样的平等的人,而不是被教育的对象。被广为提倡的“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高高在上,孩子会觉得有压力,沟通也就有了阻碍。
其次,你要尊重他,尊重他有作为孩子的想法和做法,比如他把拒绝吃饭并不是为了要惹怒你,而是真的不饿或者没有胃口,比如他把水洒一地并不是为了给你添麻烦,而是想探索一下水在地上的形状。尊重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把这些当做对家长权威的反抗,很多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3 接纳与接受
感觉一两岁的小孩子总是在惹麻烦、不合作,很多时候是源于我们的不接受。我们不接受孩子不在规定的时间吃饭、睡觉,不接受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喊大叫哭泣吵闹,不接受孩子跟别的小朋友发生争执、引发矛盾。就算这些行为对于这个年龄的小孩子来说很正常,我们也常常觉得尴尬,觉得自己没有教育好。
接纳并不是让我们接受孩子所有的行为,而是接纳他的情绪,允许他有表达愤怒、表达不快的权利。比如小朋友被抢了玩具而发生争执甚至互相打架的时候,我们可以明确表达我们可以接纳他的情绪,“妈妈理解你想要多玩一会儿的心情,现在玩具被哥哥拿走了你一定觉得很不高兴”;也可以明确表达不接受他的行为,“打架并不是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妈妈和你一起想想别的办法好不好?”
很多时候,得到大人的理解很能安抚小朋友的情绪,情绪稳定下来以后,他会很乐意听你讲道理,跟你一起探讨怎么解决问题。
如何把道理讲清楚?
如果亲子关系和谐,即便不引导情绪作为铺垫(即共情),直接纠正认知(即讲道理),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却不是什么认知(道理)都能让孩子平静下来,这个同样也是一门艺术。
1 言传身教先行
在孩子还不懂得什么叫别人的和东西之前,就给孩子做好示范,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学习并不是发生在某个特定环境、特定时间的事,而是发生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在孩子清醒的任何时候,他都在观察,在学习,而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就像这个世界不是围着你转的,在公共场合就要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则,开车就要坐安全座椅,要学会等待等等。这些不需要刻意去教(比如你不需要特定设定一些陷阱,让孩子去跌倒,从而告诉他什么叫挫折),但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言行就这么呈现了。而这些也是属于规则。
说白了,这种方式就是在孩子的行为里渗透一种叫规则和合理性的东西。你可以玩别人的东西但是你必须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你的行为度有一个尺度叫合理性。
在孩子出现行为问题之前,最好先反思一下,家长自己的行为有没有什么问题?你自己有没有遵守一贯的规则,把握好行为的合理度?家长做好行为示范,是教育的第一步。解决孩子的不当行为并不能等到孩子的行为出来后才去解决,而应该从一开始就把这些好的行为渗透也罢,言传身教也罢,教导给孩子。
2 预防重于一切
先举个例子,孩子玩着别人的玩具,到时间要还给人家了。可以从孩子第一次借别人玩具就开始引导。
- "你想玩?(是)因为是哥哥的,我们最后要还给人家,我们去问问哥哥能不能再玩两遍好吗?"(当然是哥哥身边的保姆说好啊好啊⋯)
- (几分钟后)"你还想玩?(是)但这次玩最后一遍,因为是哥哥的,要还给人家,我们要说话算数"或者"哥哥没有它会伤心的"
- (几分钟后)"你还想玩?(是)妈妈知道你还想玩,你很喜欢它,可是这东西是哥哥的,我们约定了要把东西还给哥哥对吧,不然哥哥会伤心。要不我们明天再过来和哥哥借好吗?"
- 然后会引导他主动把玩具还给对方,去说谢谢和再见。全程十五二十分钟就肯定有的。
大体这样子从小开始引导的话(基本上从开始会玩别人的玩具起每一次都是这样子),孩子闹别扭的情况是很少的。
需要注意的是:
基本上从处理一个事情到最后完整解决,我们得比想象中花上更多的时间;
需要整个环境的配合和耐心地等待孩子缓解了情绪,直到做出最后一步:主动归还玩具,并愉快说谢谢和再见。
而万一出现了执拗不肯归还玩具的情况,即便直接谈话到:"你还想玩?但这个要还给哥哥了,他现在就得回家了,你看阿姨已经在收拾东西了,我们明天再来和哥哥借吧。"
其实对孩子来说,这句简短的话他已经可以很熟悉地理解到以前的意思,所以就可以很统一地将宝宝的认知和大人的认知统一起来。即达到两人无缺的沟通。
我举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呢?其实是想反映一个观念是,预防重于一切。
3 共情
共情也是我们常常说的,即表达对孩子情绪的理解。但不得不说的就是,目前很多家长并没有掌握共情的真谛。
在错误猜测基础上的共情会干扰孩子认知,过分怜悯的共情也会造成情绪的负面干扰,而只有共情没有对事件的处理和认识又是治标不治本。你确定真的知道孩子是哪一种情绪吗?你确定在表示对孩子情绪的理解过程中没有歪曲对正确行为的认知吗?共情完了能解决根本问题吗?说多错多,如果不理解请闭嘴,这个道理我们自己也深有体会的。
我们接纳孩子的情绪,接纳孩子的表达方式。但共情应该是作为解决问题的基础而存在的。即是说共情是为了解决问题而铺垫的。
4 解决问题的思路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孩子的情绪,会下意识地做出一种行为,即解决情绪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做法:就是孩子开心了平复了没事了,那个问题就不需要解决了。抢夺玩具的行为不需要去理了,无理取闹躺地耍赖的行为也不需要去理了,但这样真的好么?这同样也是转移注意力的做法所带来的隐患。
可怕的两岁(Terrible Two)是孩子自我意识萌发的标志期,他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尝试探索和世界的相处之道,这是发现自我的两岁(Ego Two)。面对T2的各种”讨人厌"现象,和孩子共情,引导情绪的认识,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这次是一条完整的线。而讲道理如何讲得更通,这又是一个循环的答案了,请参考前文。
潜移默化,育儿先育己
在亲子关系和谐的基础上,统一和协调的家庭行为就会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的言行,规则其实是反映了家庭环境的一个言传身教。
让孩子感受到被爱,那么即便T2行为出来,不管哪种处理方式,都不至于出现"绝望"(即便当下处理错了事后还可以挽回),而过渡T2除了缓和情绪外,还需要引导孩子去学习如何成长,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即problem solving),这就是潜移默化地讲道理了。
所以育儿其实说简单也不简单,要说多难也没有。不知道该怎么和T2的孩子讲道理?先言传身教,先给孩子一个和谐的亲子关系,育人先育己吧。
最后送上一首海桑的诗,孩子的出生,是为了教育我们,让我们得以再一次生长,而不是朽坏下去。
一个小小孩,如果他干干净净
衣帽整齐,如果他规规矩矩
这可并非一件多好的事
如果他一开口
便是叔叔好阿姨好再见再见你好
如果他四岁就能让梨
这又有什么意义
一个小小孩,应该是满地乱滚
满街疯跑,脸和小手都脏兮兮的
还应该有点坏,有点不听话
他应该长时间玩着毫无目的的游戏
他是一只自私、可爱又残酷的小动物
他来到世上,是为了教育我们
让我们得以再一次生长
而不是朽坏下去
【END】
作者萌芽,学龄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启萌】创始人,全球婚姻疗法和情绪训练权威机构约翰戈尔曼的首位中国实习治疗师。 公众号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专注于早教启蒙和亲子沟通,是百万妈妈信赖的育儿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