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3932字
阅读大约需20分钟
核心阅读: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于今年3月发布了一份名为“亚太地区信息混乱概览”的研究报告,关注的是亚太地区部分国家虚假信息的现状。①有关“假新闻”的研究一直是各界关注的重点话题,但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许多学者关注的重点大多集中在美国和欧洲地区,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和智能手机渗透广泛的亚太地区,有关虚假信息和错误信息扩散的情况却鲜有研究涉及。为此,来自印度、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日本、菲律宾、新加坡、韩国、越南和澳大利亚等地的学者合作,共同发布了这一份研究报告。本文就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编译梳理。
1
引言
从研究者观察到的情况来看,多种因素影响并促成了亚太地区部分国家“信息混乱”(Information Disorder)的现状,其中就包括来自文化、历史、政治、经济、教育、数字化应用情况、科技发展趋势、媒介法规和一国的新闻系统等各方面的因素。本文将从所有这些影响点中提取最显著的部分加以研究和讨论。在观察亚太地区部分国家的案例时,研究者注意到,“移动为主”的互联网使用习惯、对聊天软件的重度依赖、表情包和即时通讯应用贴纸的畅销等等已经成为很普遍的现象。通过研究和对比,研究者相信,本文中涉及的这些国家案例,将为在全球范围内研究虚假信息提供参考价值。
2
“信息混乱”相关术语的
定义和分类
本文的样本涉及多个国家。由于每个样本存在语言(包含方言)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涉及“信息混乱”相关术语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为此,本文关于“信息混乱”的讨论根据的是学者Claire Wardle在《信息混乱:迈向研究和政策制定的跨学科框架》“Information Disorder:Toward an interdisciplinary framework for research and policy making”②一文中所使用的定义和分类,即:
错误信息(Mis-information):主要指不含有害意图的不正确或错误信息;误导信息(Dis-information):主要指含有害意图的错误信息;不良信息(Mal-information):主要指会产生危害的真实信息。
3
亚太地区部分国家
信息混乱的普遍模式
1.社交媒体成为虚假信息传播的重灾区
本文所涉及的几乎所有样本都反映出这样一个现象,即社交媒体与当地信息混乱现象的产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印尼为例,近年来该国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假新闻的传播以指数级扩张。据统计,印尼互联网用户的规模自2005年至2015年增长了近600%,从810万人升至5060万。截至2017年7月,印尼拥有1.26亿Facebook用户,跃居世界第四;40%的印尼人口使用WhatsApp,在亚太地区排名仅次于马来西亚。如此宏大的数字图景为假新闻的传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笔者经过研究发现,印尼国内假新闻传播最广的三大平台分别是Twitter、Facebook和WhatsApp。
情况较为相似的还有菲律宾。一家名为“We Are Social”的研究机构在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1.03亿菲律宾人口中有6000万是互联网用户。而且这6000万人口也是活跃的社交媒体用户。“We Are Social”的研究发现,超过55%的菲律宾受访者表示使用过Facebook和Youtube。这两个平台也成为菲律宾国内最为活跃的社交媒体平台。假新闻的传播在这两大平台上也是十分猖獗。除此之外,印度、新加坡、越南、韩国等国也反映出类似问题。
2.非主流新闻网站成为假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
除了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应用之外,一些非主流的新闻机构也演变成为假新闻传播的渠道之一。以日本为例,种种中小型新闻和观点媒体组成了一张复杂的信息传播网络。这些媒体拷贝、粘贴、加工、评论甚至曲解其他用户生产的内容。来自该国法政大学的Hiroyuki Fujishiro教授认为,一些以新闻和评论聚合器或筛选网站为主的“中间媒体(middle media)”扮演着连接主流大众媒介和“个人媒体”(包括社交媒体和网络论坛等)之间的管道,在此基础上对网络话语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假新闻”的传播上,这些“中间媒体”难辞其咎。另一个典型的案例是菲律宾。由于部分冒名顶替者恶意模仿正规网站的外观,一些该国境内高流量的本地或国外新闻站点很容易成为虚假信息的牺牲品。该国常见的冒牌网站主要有abs.cbn-tv.com、gma-tv.com、aljazeeratv.com、bbc-channel.com、tv-cnn.com、dai1lymail.co.uk、dw-tv3.com、fox-channel.com等。用户较难通过网址立刻判断出这些网站的真实性。
4
亚太地区部分国家
信息混乱生态的主要参与者
1.政治参与者影响大
在探究影响亚太地区一个国家信息混乱生态的参与者时,研究人员发现,假新闻团伙无疑是个不可否认的重要角色。以印尼为例,正如学者Rudi Sukandar指出,假新闻团伙和政治攻击群体受到利益驱使,想要制造公众对竞争对手的不信任,从而获得政治利益。一些政客还会借助这些政治攻击群体的势力来捍卫自身的竞选,甚至在社交媒体上散播其竞争对手的虚假信息和错误信息。
2.媒体难辞其咎
当然,除了政治人物之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媒体在扩散虚假信息方面也难辞其咎。一个值得关注的案例是印度。该国一些保守的网站也会宣传一些未经证实的报道和谣言。类似的媒体包括Satya Vijay、The Resurgent India和News Dog。这些媒体的国内粉丝通常都是成百上千。粉丝们往往会转发这些未经证实的信息,所以可想而知,这些内容会如何影响印度社会。印度一些右翼激进分子会重点关注这些网站并再次传播信息,其中就包括一些毫无根据的言论,从而为他们支持的特定观点制造回音效果。另一个例子是澳大利亚。该国社交媒体验证的专家认为,澳大利亚的一些商业新闻网站的新闻业务更倾向于“复制粘贴型”,即较少依靠原创的记者报道,而是选择复制早前已经报道过的观点和文本。这样低质量的新闻实操使得澳大利亚更容易落入错误信息的泥沼。
5
亚太地区部分国家
信息混乱生态背后的驱动因素
1.政治因素驱动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政治因素诸如公众对于政治的不信任、民族主义等在助长假新闻的散播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以韩国为例,人们倾向于把那些与自己政治观点相悖的内容视作“假新闻”。而且,民众对媒体的信任度也呈现持续下滑的趋势。特别是那些聊天软件,让那些没有数字技能的政治保守的年长人士很容易成为政治内容的目标人群,从而成为政治内容的积极传播者。民族主义等意识形态因素也是助长假新闻传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以日本为例,该国国内网上许多煽动性的内容常常依赖于类似沙文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等内容,以此来获得更多的点击量。而那些相信、分享和润色这些信息的用户往往是赞同民族优越感和极端保守主义等情感的,且常常是政治和意识形态驱动的。
2.商业利益因素驱动
除了政治因素之外,商业利益的驱动也是助推虚假新闻传播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诸如印度、新加坡和越南等国国内,假新闻的传播与商业利益驱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印度为例,传播假新闻已经成为一种可以盈利的生意。Postcard News,一个印度版的Breitbart网站,已经设计出了针对散播挑拨性的、通常是虚假的新闻故事的盈利模式。前不久,印度卡纳塔克邦刑事调查局(CID)还就一起“假新闻”案件对Postcard News的编辑进行了讯问。④类似的现象还发生在越南。许多受利益驱动的作者倾向于使用Facebook来传播他们的观点,因为Facebook在越南已成为一个用来售卖时尚用品、有机食品、教育课程等商品的重要在线市场。因而,Facebook平台时常被用来发布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诸如绑架、强奸、台风等,以此获得更多的点击量和用户数。
3.娱乐因素驱动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同样在越南地区,恶作剧和玩笑类的娱乐效应也是许多假新闻制造者背后的重要动机。例如,在2017年3月,两名十二年级的学生上传了一张“摩托车在一条空旷道路中发生事故”的照片,声称这起事故是由吸血鬼造成的,以此博得点击量和关注度。
6
针对信息混乱生态,
亚太地区部分国家的应对情况
1.“假新闻”难定义,各国立法尚不明确或正在孕育阶段
从本文所包含的样本国家来看,很少有国家颁布了明确针对“假新闻”传播的法律法规。其中一个主要的困难是对“假新闻”的定义。比如在印度,国内的司法制度并没有对“假新闻”有一个完全明确的定义,因而针对限制假新闻传播的法规也是空白。印度政府在回应“假新闻”的传播上,通常的做法是关闭互联网访问权限。在另一个国家——韩国早在2017年之初,就有多位法律制定者提议完善修订法例来回击假新闻。虽然贡献了十几份提案,但立法者们在“定义假新闻”这一点上难以达成一致。新加坡政府则开展了一项长期的政府倡议来推广一个名为Factually的事实核查网站。该网站于2012年成立,主要用来澄清公众关心的假信息,特别是对于政府政策的误解和打击一些不准确的信息的传播。不过也有国家诸如印度尼西亚,有相关法律来制止有害信息的传播。在打击假新闻方面,其国内最为主要的法律条文就是“电子资讯和交易法”(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Transaction Law)。总体而言,几乎所有国家对待“假新闻”的传播都越来越重视,打击手段也是越来越严厉。
2.非政府部门在对抗假新闻方面表现活跃
在打击假新闻的过程中,私人领域组织、媒体和科技公司在打击假新闻上表现活跃,而且已经展开一系列有关假新闻的重拳行动。在印度,一些个人或小型组织在打击“假新闻”上表现活跃。比如,一家名为Altnews的致力于事实核查的网站,定位为“后真相时代”的一个站点,致力于推动打击假新闻。另一个网站是Factchecker.in,主要来核查公共领域的发言的真实性。在菲律宾国内,非政府机构和媒体在提供解决信息混乱现象方面做出了多种举措。包括屏蔽虚假网站和外部事实核查项目等。所有这些举措旨在揭穿虚假信息,并提高公众辨别信息的能力。另外,以日本为例,在2017年中期,来自学界、非盈利组织和记者在内的相关人士共同启动了一个名为“FactCheck Initiative Japan”的倡议,共同打击虚假新闻的传播。
3.社会各界开展新闻素养培训项目,提升公民辨别假新闻的能力
除了打击“假新闻”之外,开展新闻素养培训项目,提升公民辨别新闻的能力,也是此次调查中许多国家在尝试的一种方法。比如,印度的新闻和新媒体学院就借鉴美国石溪大学的做法,每年在印度国内开展一系列的讲座,旨在提高公民的新闻素养。这些讲座会教授年轻人关于虚假信息的相关问题,并帮助他们了解新闻业中核查的重要性。另一个案例是越南。越南也建立了相关的新闻教育项目诸如News Literacy、MedLit Project来提高年轻人对于“假新闻”的认识,以及如何更好地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信息。
注释
① 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3134581
② https://rm.coe.int/information-disorder-toward-an-interdisciplinary-framework-for-researc/168076277c
③ 同 ②
④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india-news/postcard-news-editor-quizzed-in-fake-news-case/story-4GxKJxNkHDIaVOd59kwU0J.html
原创:叶 珂 浙报集团新媒体发展中心
来源:传媒评论
热文回顾
好的报道哪里来?浙江卫视的媒体“协作朋友圈”是这样炼成的
新闻业的决定性角色:编辑
半年多集聚72万粉丝,钱江晚报的抖音运营小窍门
都有些啥?
能突破采访困境,还能成就稀缺性,去现场,永远是“硬核”
突发事件来袭时,你必须想方设法制作视频报道
传媒津津道|当Vlog遇上新闻,会给报道形态带来怎样的改变
这样的党报评论让人爱:清新感、生活化、接地气
新京报记者的手机通讯录里存有6000多个电话,
他是这样交朋友和采访报道的
一不小心又一条10万+,这家报社的官微,凭啥?
浙江日报新年改版:"内容+"为主流媒体赋能
努力做一个“问题”记者
中国最难懂的温州话居然这么好听, 一首《温州欢迎你》引发了海内外温州人的共鸣
传媒津津道|非虚构写作,为何被越来越多的受众和用户青睐?
党媒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报道:小视角见证大变迁
中国新闻奖青睐义乌?好像是哎!
传媒评论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聚焦传媒大行业的创新变革
研究全媒体、全产业链的融合创新
打造媒体人交流经验、探讨新知的平台
订阅《传媒评论》杂志其实很方便哦~
您可以在邮局订阅
邮局代号:32-229
全年定价96元
每册定价8元
您也可以通过编辑部直接订阅
订阅方法:发送“我要订阅”至公号后台
或电话 85310377 85310379
欢迎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