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2019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出炉,7家中国企业入围 | 中国汽车报

6月24日,《美国汽车新闻》发布2019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

今年的百强榜与去年相比,呈现出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前十排名几乎没有变化,只有第九名佛吉亚和第十名法雷奥互换了座位;二是上榜中国企业由去年的6家增至7家;三是上榜中国企业中,延锋装饰仍然排名最高,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鼎股份”)今年首次入围。

制表:黄霞

前三营收均超400亿美元

罗伯特•博世、电装、麦格纳国际、大陆、采埃孚、爱信精机、现代摩比斯、李尔、佛吉亚、法雷奥……在前十名中,不仅2018年营业收入全部实现同比正增长,而且前三名都超过4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49亿元)。其中,罗伯特•博世2018年营收495.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03亿元),同比增长4.26%;电装2018年营收427.9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41亿元),同比增长4.93%;麦格纳国际2018年营收408.2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06亿元),同比增长11.59%。

从国家和地区分布看,前十中有德国企业三家,日本企业两家,法国企业两家,加拿大企业一家、韩国企业一家,美国企业一家。

虽然身处行业金字塔尖,但每一家优秀的零部件企业都有着其独特的转型之路。

罗伯特•博世是一家德国企业,创立于1886年,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字号”。其业务范围还涵盖了汽车的汽油系统、柴油系统、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汽车电子驱动、起动机与发电机、电动工具、家用电器、传动与控制技术、热力技术和安防系统等。与时俱进,是博世保持基业长青的“秘诀”。2018年2月,博世宣布成立全新智能网联事业部。该事业部将专注于开发并销售数字化交通服务,进一步扩展现有服务组合,涵盖共享车辆、共享驾乘、智能互联服务。

日本电装株式会社,是全球顶级汽车零部件及系统供应商,成立于1949年,公司业务涵盖汽车零配件(电子产品),以及ETC系统,冷热箱,自动空调,发动机控制系统等。2018年11月,电装收购了德国芯片制造商英飞凌科技逾200万股股票,由此,将合作利用英飞凌的智能传感器、微控制器和功率半导体加速新兴汽车技术的发展,包括自动驾驶,车辆电气化和电动汽车等领域。

麦格纳国际在28个国家设有335家制造工厂,96个产品开发、工程和销售中心,有超过16.8万名员工。其具备整车工程及代工制造专长,产品包括制造车身、底盘、外饰、座椅、动力总成、电子、主动驾驶辅助、镜像、闭锁及车顶系统,拥有多个领域的电子和软件工程能力。继2016年收购格特拉克变速箱相关业务之后,麦格纳于2018年6月又花费近2.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8亿元)收购OLSA,此举将使麦格纳在全球拥有11个照明生产基地和两个工程中心。目前,麦格纳在中国共有40余家工厂。

中国企业正在崛起

此次上榜的七家中国企业中,延锋位列第15位(上年为第16位),2018年营收145.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97亿元),同比增长1.6%;

北京海纳川位列第61位(上年为第65位),2018年营收38.6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6亿元),同比增长4.57%;

中信戴卡位列第65位(上年为第71位),2018年营收3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6亿元),同比增长17.3%;

德昌电机位列第80位(上年为第79位),2018年营收25.4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5亿元),同比增长1.88%;

敏实集团位列第86位(上年为第92位),2018年营收19.0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1亿元),同比增长8.69%;

五菱工业为89名(上年为第80位),2018年营收18.1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5亿元),同比下降22.03%。

中鼎股份位列第92位,2018年营收17.1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8亿元),同比增长5.8%。

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是1994年9月21日在上海成立的。经营范围包括开发、生产用于汽车、卡车和摩托车的塑料和装潢产品等,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之一。2016年,延锋宣布将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Belvidere建造一座工厂,为美国企业供应Jeep切诺基车型用的汽车座舱的仪表盘等内饰部件,也将吸引更多当地的供应商与延锋汽车装饰有限公司展开合作。目前,延锋公司在全球拥有140多个生产研发基地,为国内外30多家著名整车制造商提供零距离即时化供货,产品出口至北美、欧洲、澳洲、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首次上榜的中鼎股份,成立于1998年,主营业务为密封件、特种橡胶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其拥有国内外专家领衔的千人研发团队,建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搭建起研发本部、欧美研发中心和产学研合作的多维研发体系。如今,中鼎拥有数百项国际、国内发明专利,能够完全满足相关领域的同步开发战略需求。近年来,其各项经营指标雄踞国内同行业前列。

榜单上的新面孔

与2018年的榜单相比,今年榜单上出现了9位新成员,分别是本特勒、现代坦迪斯(Hyundai-Transys Inc.)、盖瑞特、奥科宁克(Arconic)、SEG Automotive、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肯联、Auria、Henniges Automotive。其中,盖瑞特为霍尼韦尔去年拆分的交通系统业务,继续支持该公司在电气产品、软件以及智能网联汽车方面实现实质性进展与投资。

与此同时,2018年榜单中有9家落选,包括三菱电机、现代派沃森、现代岱摩斯、莱茵金属汽车、阿尔派电子、斯凯孚汽车、江森自控、先锋和曼胡默尔。

百强榜中,共有75家企业的2018年配套营收实现增长,25家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而2018年榜单仅有16家出现下滑。其中,辉门的销售额跌幅最大,为33%,该公司已于去年10月被天纳克正式收购。

总体看,今年入围的企业共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而美国企业上榜数超越日本,共有25家企业入围,日本则有23家企业进入今年的榜单;德国今年上榜数与去年持平,有20家企业入围。此外,中国、韩国、加拿大、法国、西班牙分别有7家、6家、4家、3家、3家,而卢森堡、瑞典、墨西哥、瑞士、新加坡、意大利、印度、英国、荷兰分别有1家企业入围。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百强榜中,除了中国本土企业之外,还有一些是中方投资的公司,比如,第89名的SEG Automotive已被郑煤机收购,第98名的Preh GmbH公司为均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2017年收购的子公司。

发布榜单的《美国汽车新闻》,创刊于1958年,总部位于美国“汽车城”底特律。2019年全球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的评定标准,是各供应商2018年度的业绩。在参与百强榜评选时,供应商需要提供公司名称、所在地、联系方式以及相关数据。该榜单主要关注汽车零部件配套业务的营业收入,部分规模较大的零部件供应商没有上榜,或许是因为没有提交相关数据。

“从中可见,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升,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也在积极开展国际化布局。因此,其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今天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企业依靠自己的实力登上世界百强榜。

文:赵建国 编辑:黄霞 版式:蔺天子

爆料热线:

010-56002742;qcb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