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哪哒狮城漫谈丨中峇鲁的故事(下)

这里有狮城的过往、也有当下;

有浪漫、也有日常。

沿着中峇鲁MRT车站向东走十几分钟的样子,在Blk1的巴士站对面,便是中峇鲁历史街区。

忽然矮下来的街道立面,忽然静下来的城市街区,忽然慢下来的生活节奏。走入这里,你便走入了一段历史,走进了一种生活方式……

在中峇鲁的故事(上),哪哒带你回顾了中峇鲁作为新加坡最早的公共住宅区的建设历程,装饰风艺术(Art Deco)的建筑风格,还有这里曾经居住过的名人。不知你是否还记得那宛若机翼线条的房屋,优美的旋转楼梯和缤纷的铁艺门窗?

随着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属于中峇鲁的历史都已随风逝去,在快速城市化中得以幸存的老街区,作为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低层装饰艺术风格的公共住区之一,被新加坡政府特批为历史保护街区。柴米油盐的生活在这个老住区继续著,吸引著年轻人来约会,老人来喝茶,游客来找寻新加坡的味道……

政府保护的历史居住街区

新加坡的城市保护项目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最初的保护区集中在中心区内部,包括中国城、马来村以及小印度这些代表新加坡多种族文化的片区。如今新加坡历史保护街区的范围不断拓展,也包括了位于中心区外围的老居住区(称为Secondary Settlements),中峇鲁社区便是其中之一。

中峇鲁历史保护街区

2003年12月1日,因着公共住房先驱的地位及其独特的建筑设计风格,中峇鲁社区被城市重建局(URA)认定为城市历史保护街区。中峇鲁保护区包括:20座战前建设的2-5层的公共住房单位(新加坡信托基金会SIT于20世纪30年代建造);沿中峇鲁路(Tong Bahru Road)的两层过渡式风格的店屋(shophouses,曾在建筑篇提及);以及欧南园路(Outram Road)沿线建于40年代初期1-4层装饰艺术风格的店屋 。在如今以高层高密度的住宅为主的新加坡,这个片区无疑是个难得的清净之地。

丨中峇鲁保护区范围图 (URA)

随着保护规划的实施,中峇鲁老房子得到了保护和修缮,整个街区的肌理得以保留。从高处看下去,一片绿树环绕的红顶多层小楼颇有几分浪漫气息,围合的庭院中也都是点点绿意。

丨从高处望中峇鲁保护区(URA)

历史保护要素

中峇鲁保护街区的建筑如今仍旧用作住宅。因此,为了最大限度保持建筑原貌,政府制定的保护规划中强调住户在改造修缮房屋时必须保留建筑物的原始构建及关键要素,其中包括绿色玻璃的软钢窗户(mild steel windows with tinted green glass),预制通风口(pre-cast vents),木门(timber doors)还有开放式的阳台(open balconies)。这些要素都是如今新的HDB组屋看不到的。

丨绿色玻璃窗+开放式阳台(URA-Skyline)

新的住户允许进行适当改造以适应现代需求,但必须在URA的导则之下进行,以确保建筑遗产的特征得以保留。以下几张图是URA的修缮导则,包括建筑关键保护要素内容,可以改造的方案,以及要避免的改造方案。

丨中峇鲁公寓建筑保护要素(URA)

丨中峇鲁公寓建筑门(下)窗(上)改造导则(URA)

狮城最文艺居住区

走向中产阶级化的街区

因着中峇鲁住区低层低密度的布局、罕见的4米建筑层高、优雅的艺术装饰风的设计、以及邻近市中心区的位置,这里成为了狮城年轻人向往的社区。尽管这里的房屋很快就要到99年的房屋拥有权限的上限,还是有很多人愿意花高价购置这里的房产。以下是在新加坡最普遍使用的房屋中介网站“PropertyGuru Singapore”上面找到的:装修一新的116平米的房屋报价可达188.8万新币。而相比之下,相似地段的老房子应该在这个价格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间。

丨PropertyGuru Singapore上中峇鲁社区房屋报价

除此之外,不少艺术家和设计师相中了中峇鲁的文艺气息,来这里开设店铺。让我印象颇深的是一家独立设计师的服装店DGA Threads。

那是新加坡疫情刚刚开始的时期,一个暴雨过后的下午,我和朋友在这一带闲逛。透过玻璃橱窗,我们一眼瞥见这个店里的一件旗袍:绸缎的面子,齐膝的短款,青色的底,土黄色团扇的图案,窄领口,下摆微开……那是一种混合了东亚和东南亚气息的风格,又有点亚洲之外的味道。没能够挡住诱惑,我和朋友不顾病毒的危险,推门进店。在衣架背后小小的工作室中,我们遇到了一位有点上了年纪的意大利设计师,因着对东方文化的迷恋,他开创了这个品牌,亲手设计、剪裁、缝制每一件衣服。怪不得这看似东亚风格的服饰背后透著点国际范儿。

丨DGA Threads小店门口(Googlemaps)

中峇鲁也是狮城新锐咖啡店的聚集地。其中,Tiong Bahru Bakery和PS Cafe声名远扬。Tiong Bahru Bakery的可颂称得上是全岛最正宗。我家附近有一个Tiong Bahru Bakery制作基地,每每经过,隔着十米开外,里面甜点的暖香味就一阵阵袭来…… 想像著这样的香气混合著咖啡的味道,着实醉人。依稀记得有一个关于文化城市评估的报告,提出根据一个地方的咖啡厅数目来评估其民间的文化发展。想想或许有一点道理:点一杯咖啡倚窗而坐,看着屋外的风景,和三两朋友闲话家常,不经意间便有创意的火花碰撞出来。

丨Tiong Bahru Bakery(living+nomads)

丨[email protected] Bahru Bakery(TBB facebook)

丨PS Cafe(pscafe.com)

街头壁画:历史重现

去过马来西亚槟城的小伙伴一定很难忘记那遍布老城区的壁画,手机里大概都会留下几张合影。近年来,这股壁画风也刮到了狮城。中峇鲁街头的壁画和老建筑相得益彰,反映了这一带过去的生活场:如街头小贩、居家生活、遛鸟的角落……让人仿佛置身过去。这些街头艺术作品由本地艺术家叶耀宗(更多作品请见https://yipyc.com/)绘制,内容皆围绕这里昔日场景而创作。例如,壁画中的鸟笼,纪念的是这里曾经热闹一时的 “遛鸟” 角落。

丨中峇鲁壁画(yipyc.com)

据艺术家叶耀宗回忆说:“中峇鲁是我儿时常常玩耍的地方,记忆中和兄弟姐妹们互相追逐,喧闹着捡散落在地上的相思豆……时至今日我还有三个姑妈都住在这里。这里有我满满的回忆和社区归属感,因此我选择这里绘制壁画,期待这些壁画能和背后这些建筑一样,作为新加坡历史遗产的一部分”。

最爱中巴鲁市场

在不断向着时尚化、高档化迈进的路上,中峇鲁并没有失掉其原真性、平民化的一面。这其中"中峇鲁市场"功不可没!这个市场前身是于1951年1月开放的成宝路市场(Seng Poh Road Market),是新加坡很有历史的市场之一。

丨成宝路市场(remembersingapore)

2006年,经过两年的整修,原来单层的市场重新开放为一幢两层楼的建筑,并更名为“中峇鲁市场和食品中心”。和新加坡很多市场(巴刹)不同的是,这里干净和整洁程度媲美超市,食物的新鲜度也是极高的。在这里还可以找到新西兰空运来的牛肉还有各色用于西式烹饪的食材。除了辛勤采购的大妈们的身影,还常常可以看到住在附近公寓里的白人来这里购物,也有不少女佣紧握著一张主人写下的购物清单来询问。市场里混杂着潮州话、福建话、粤语、英语……十分热闹。李国华在《海峡时报》上书写的一段话很能反映这个市场的鲜活感:

……这里挤满了大汗淋漓的家庭主妇,操著粤语并打手势给摊主。在这里你什么都可以找到,从雨伞、毛巾到可爱小女孩绣花睡衣,女式上衣,更别说新鲜的肉、鱼、蛋,成群的新鲜水果,硕大的西瓜挂在绳袋中,晾乾和罐头货物。这也是我见过的最新鲜,最丰富多彩的切花精选市场!

中峇鲁市场共有两层,楼下是各式生鲜杂货,楼上则是久负盛名的熟食中心。很多老店铺都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从豆浆、猪杂汤、水粿到虾面、鸡饭……狮城美食应有尽有。

丨中峇鲁市场入口(Honeycombers Singapore)

‍‍‍‍‍‍‍‍

我家离中峇鲁市场只有一站MRT的距离。记得在写博士论文最挣扎的岁月中,我最享受的时光,便是每周六的早上,拉着我的蓝白色条纹购物小推车,来这里采购。心情好或不好的时候,我便额外犒劳自己一捧鲜花。手捧著七彩的花束,一路招摇著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