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他的祖籍是广东潮汕,靠卖油漆发家,94岁时,成为新加坡首富

2020年的新加坡十大富豪榜一出,就让不少人赶忙扶了扶眼镜。


怎么登坐第一宝座的,竟是来自中国的夫妻——张勇、舒萍夫妇,而支撑他们摘得桂冠的,也是我们耳熟能详、大名鼎鼎的海底捞。


这时,大家才知道,原来,海底捞去年就已归属新加坡公民了。


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下,新加坡富豪榜与中国的关系,一直都十分紧密,丝丝缠绕。


不说别的,光看看前三名,就不免让人感叹,我国确实是新加坡富豪成长之路上的“贵人”。


第一名是刚刚说的海底捞夫妇,第二名,则是大发疫情财的,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西廷。


第三名比较特殊,听名字,确实陌生得更像异乡人,但说到他家的货,你一定不陌生。甚至看见商标,都倍感亲切,简直要脱口而“原来是它,我知道”!

他就是祖籍中国潮汕,在新加坡发家,又回到中国大富大贵的吴清亮。


而他的企业,则是曾经传遍中国大街小巷,又走进千家万户的“立邦”漆。


“立邦”的高调和“吴清亮”的低调形成强烈反差。这个背后的掌门人,总是与外界保持着隐隐约约的距离。东西卖得再好,都是默默做富豪,如果不是一次与日本合作商的博弈,曝光了股份,大家可能到现在还不知道,他家产究竟几何。


只是,实力不允许他低调,今年,已经94岁的他,终于带着不断增值的家产,挤掉海底捞夫妇,抢占新加坡富豪榜第一名。


14岁第一次创业卖碳酸饮料,到94岁稳坐中国漆界第一大咖宝座,或许我们可以从中国百姓与“立邦”漆的高调牵手中,走进吴清亮的传奇人生。

吴清亮,祖籍是潮汕县的大吴村,1927年出生在新加坡,比同为潮汕人的香港首富李嘉诚大一岁。

起先,是父亲吴松昌走投无路,随村里人一块赴南洋打工,做些与码头有关的苦力活。


后来去到新加坡,却还是没挣到大钱,这可急坏了家里的老婆孩子。1926年,筹够路费的妻子李秀英挺着大肚子,壮着胆子,一手拉着一个女儿,踏上了驶向新加坡的轮船。


除了知道丈夫是在一个叫陈源利的公司打工,其他的她一概不知。好在新加坡华人多,语言相通,凭着一张嘴,硬妇李秀英一路打听到了丈夫的“驻地”。


看到丈夫骨瘦如柴、神色恍惚的样子,她瞬间明白,为什么这整整大半年,都不见给家里寄钱回来。


可她又不免着急,老三也快要出生,本是来找出路的,没想到丈夫和她一样难。


时间不等人,没过俩月,三孩吴清亮就出生了。当时谁会想到,这娃娃将来会成为首富,只不过是贫民窟又添一员罢了。


好在,当地有一所潮汕人捐的学校,吴清亮顺利地在这拿到了小学文凭,可就在他要向初中文凭发起冲击时,却没想到,刚念完初一,就迎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学业戛然而止,吴清亮不得不提前毕业,而战争也让父亲丢了工作,一家人整天为生计发愁。


吴清亮作为长子,知道自己肩上担子重,当下就跑到卖渔网的姐姐家,跟着姐夫贩卖渔网。


生意虽不大,但贵在吴清亮脑瓜机灵活络,两三年的功夫就赚到了两万多新加坡币。


这可把他乐坏了,因为当时,5000新加坡币,就能在当地买一套房子了。拿着这笔不小的数目,做点什么好呢?


手握2万多巨款的吴清亮当时才14岁,却有着超乎同龄人的理财观念。当时朋友建议他卖汽水,吴清亮觉得很不错,立刻投钱开始办厂。


然而可能是缺少经验,也可能是项目没找好,最后有点可惜,汽水厂让吴清亮赔了个底朝天,只好关门大吉。


一夜之间,吴清亮由小小资本家又再次回到卑微搬砖人。这时,一个朋友看他能干肯吃苦,就给找了份在五金商贸行,做销售的工作,卖什么呢?就是卖油漆。

哪想到,这普普通通的油漆,却为吴清亮敲开了首富的豪华红漆大宅门。他爱学也喜欢琢磨,白天是店里的金牌销售员,到了晚上,就化身漆料配制家。


先是低价收购政府的过期油漆,然而使劲倒腾一番,最后油漆在他手里变废为宝,物美又价廉,不少人都来找他买。


很快,五金店这个庙已经盛不下吴清亮,他的副业收入已远超主业,创业的火苗再一次熊熊燃起。

吴清亮向老板提出辞职后,转身就开了一间自己的小作坊,专门生产油漆。


有了自己工厂,吴清亮打算正经好好做,中学都没毕业的他把头埋在课本中,整天整夜恶补化学知识,不懂得就去找人请教,最后配出了他吴清亮自己的油漆。


还非常骄傲地起了个名字,叫“鸽牌”油漆。


只是他终究不是科班出身,虽然配的油漆还不错,大家也都很爱找他买,却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最后却换来一个“臭漆王”的外号。


虽说这“臭漆王”还有点爱称的意味,一定程度上反映大家的认可,但吴清亮心里跟明镜似的。


他知道,要把事业做大,这个称呼可实在要不得。


只是还没等他转型,财路就来了。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新加坡政府开始限制进口商品。吴清亮类的本地品牌,瞬间被捧成香饽饽,说一夜暴富也不夸张。


这次机遇让吴清亮赚得盆满钵满,但更重要的是,吴漆王就此成了一个有点底气,也小有名气的商人。


于是,还是这一年,已然不差钱只是缺少专业认证的吴清亮,顶着“臭漆王”外号奔赴日本拜师学习。


他来到日本涂料界第一的“日本涂料株式会社”,见到了掌门人小畑千秋, 多年后,小畑千秋回想起这次见面,仍对吴清亮的诚恳热情态度记忆深刻。


这下,吴清亮可不再“臭”了。他拿到“日涂”在新加坡的经销权,起码是有名有份,成为一名正经卖漆料的商人。


不料,后来1962年,新加坡政府开始对进口涂料征税,20%的关税把做代理的利润空间压得让人死心。


然而很快,这却成了吴清亮的垫脚石。他有资本有工厂,于是摇身一变,转而和日涂肩并肩开办合资企业,成立立时集团。


只是这时有很多人不理解,吴清亮为什么非要傍大哥?自己本就不是一般的财大气粗。

其实,早在1955年,他就远赴丹麦学习,当看到一个知名的涂料品牌,竟可以畅销世界时,再次坚定他走“品牌”营销之路。


也许是开始的草根路线,就让吴清亮吃尽了苦头,无名无分,一直是他心里的痛,借助技术一流又声名鼎鼎的日涂,吴清亮的品牌之路将会好走得多。


而打造品牌,也成为吴清亮的立邦漆,风靡中国的杀手锏。

1990年,新加坡与中国建立邦交的消息,在商界引起一阵骚动。


华裔吴清亮的家乡情愫顿生之余,凭借敏锐的商人直觉,他更是嗅到了其中巨大的商机。


在要打入中国市场时,他特意给自家漆料,起了个大气又亲切的名字——立邦,取自“建立邦交”这四个字。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竟有些弄巧成拙。


立邦背后,日企合资的身份,让这个名字备受争议,甚至让不少人过度解读成吴清亮居心叵测。


只是,这还不算最难的,最难的是,漆料在中国没有市场。当时咱的小老百姓还是用白水泥、白石灰来涂墙,哪里知道漆料这洋玩意。


一笔笔钱拿到内地,最后却是血本无归。但是吴清亮却是眼光独到,非但不气馁,反而越发执着。


越是没市场,就越说明市场前景无限。


吴清亮坚定认为:中国市场太大了,我看准了中国市场绝对不会让我失望。


认定要在中国杀出一条血路,吴清亮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勇气。

这时,他在新加坡的产业已经开始扩展到金融、银行、电子、百货、医院、房地产等领域,涂料生意也已然遍布东南亚,吴氏家族光公司就有大大小小有300多家。


但为了拿出更多钱,帮助中国市场起步,吴清亮决定卖掉大部分公司,把生意再次聚集在涂料行业。


想来也是魄力十足,非一般人的格局。


当时有多艰难,吴清亮自己都说:我把自己其他公司的盈利拿出来,借给集团,再投资给立邦中国,就这样艰难地坚持了下来。


最后结果很明显,中国市场没有辜负吴清亮,在不断地烧钱过程中,立邦也渐渐在中国站稳脚跟。


之后,便成了中国百姓们都知道的立邦,也成了内地涂料企业争相模仿的立邦。


立邦中国的下一步棋要怎么下呢?吴清亮十分明确,依旧是“打造品牌。

与自己起家的“鸽牌”油漆的二手货不同,吴清亮在中国打出的第一张牌就往王炸上整。


他一出手就十分了得,直接顶到央视一套给立邦上广告,之后各大卫视也纷纷齐活上场帮忙宣传。


除外,就是建立零售的专卖店,让“立邦”从电视中走出来,来到街头巷尾,让每一个拥有新家的人,都可以及时看到它,从而考虑它。


不过,如果你再回忆一下,应该还能想到,高楼林立之处,也总能看到一张张“立邦漆”的大幅照片。


而立邦漆罐子也是穿得标致又华丽,让人印象深刻。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的漆料需求已经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货不愁卖,只要你能生产,就能获得不菲的收益。


内地的漆料小商人见状,都埋着头,一门心思又十分勤奋地要出产更多的漆料,来牟取暴利。


与吴清亮上来就主打品牌相比,就着实有些低端,用一句话形容,就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了。


等到这些小商家赚够了钱,开始意识到品牌建设时,用户早已经被“立邦”的广告洗过一遍脑,还想见缝插针进去,可惜,连缝都很难找到。


由于品牌效应,内地的百姓们无理由地相信立邦漆,就是好。


只是,事实真的这样吗?


还真不见得。立邦的产品其实和国产的漆料相比,并没有明显优势。


甚至说都没有优势,但就是凭借响当当的广告,一路飘红,成为知名品牌,拿下无数订单。


一些眼红的国产品牌,甚至一度叫板立邦,想要以此在涂料界突出重围。


2003年,广东某品牌涂料公开喊话立邦,进行涂料检测。这次检测经由国家化学建材测试中心的检测,结果表明,立邦确实在技术、质量上毫无优势。


但这却并未对立邦造成什么影响,它销量不减、地位还在,依旧是国民品牌,并且很早就是了。


时至今日,立邦仍旧是中国涂料产业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吴清亮,用炉火纯青的手艺,把品牌效应把玩得游刃有余。

不过,吴清亮在开拓中国市场,扩大商业版图,登上新加坡首富之位的同时,并没有忘记为家乡做贡献。


他曾往返家乡十余次,先后在家乡捐款累计3000多万元。1979年,他生平第一次回到自己的家乡,潮州大吴村时,就表示愿意给村里的小学捐款,第二年,村里就收到了吴清亮的12元善款。


此外还捐建了一座耗费1300万港元的中学,为了纪念在此出生长大的父亲,吴清亮给这所学校命名为“松昌中学”。


可能对于在新加坡土生土长的,吴清亮来说,对家乡的怀念,或许更多是来自于,对父母的思念和怀念。


除了学校,村里还在吴清亮的帮助下完善了基础设施,不仅有长达3200米,直通潮汕的环乡村道,还有4座桥梁、一座发电厂、一座水厂。


如今的吴清亮虽仍盘踞在富豪榜中,却早已是功成身退,开始享受生活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吴家后继有人。吴清亮儿子吴学人,是个十分靠谱的富二代,早年就被父亲颇有远见地送到日本留学,之后在和“日涂”的次次博弈中,无论是语言还是商业逻辑,全都不在话下,让他保住家产,吴清亮没啥不放心的。


以至于,现在在儿子那里,吴清亮可以返老还童,做一个快乐的老小孩。


那次,吴学人接受采访时说:我父亲喜欢美食,所以我们最近就结伴到日本寻觅当地美食呢?


虽然有点无法想象,这位曾经日理万机的、叱咤商界的涂料大王,徘徊在日本小吃街头,品尝美食的魔幻画面,但却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努力生活,然后实现财务自由,最后开始享受生活其中的真意。


虽然首富的生活,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实在还太过遥远,但生活的道理永远是相通的。


先苦后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努力耕耘,最后必有甜甜的幸福在等你。


漆届大佬的品牌之路,也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商业不仅仅是卖东西,做好产品这么简单。营销才是那双看不见却主导一切的手。



作者:白梨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