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4月17日
新增病例623例!
大多数病例为客工群体
具体数字MOH稍后会公布
从4月7日开始
新加坡进入阻断期
但是每日确诊病例却
“成倍增长”
4月11日 - 新增191例
4月12日 - 新增233例
4月13日 - 新增386例
4月14日 - 新增334例
4月15日 - 新增447例
4月16日 - 新增728例
4月17日 - 新增623例
指标曲线正在加速上升
情况不容乐观!
假如把新加坡昨日的病例
跟一个月之前相比
就更加令人触目惊心
3月16日
新加坡新增确诊17例
累计确诊243例
4月16日
新加坡新增确诊728起
累计确诊4427例
一个月时间
单日确诊数翻了40倍
累计确诊数翻了近20倍
疫情至今全岛已有
61个感染群
最近的新增病例
绝大部分属于客工群体
政府为此已经
相继封锁隔离了12个客工宿舍
几万人大隔离中!
(来源:ST)
最大的一个隔离区
榜鹅S11客工宿舍
截止昨天已经累计有979人感染!
随着新加坡确诊病例的
连日暴增
现在质疑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佛系/武当派防疫失败”
(原图图源:中国新闻网视频)
失败与否
现在下论断也许有些早
不过官方已经
低调地承认
新加坡防疫中存在薄弱环节
何晶:我们低估了病毒
(图源:维基百科)
昨天中午总理新加坡的总理夫人
罕见地发了一篇FB长文
除了解释了新加坡
在疫情中的立场
还有一句耿直的话
非常引人瞩目
“我们现在正在为低估新冠病毒,而付出代价”
(图源:何晶FB)
“代价”是什么大家都懂
新加坡为了遏制社区传播
不得不宣布“阻断期”一个月
半停工的状态让
这个月整个国家的经济损失
高达百亿新币
政府为了补贴老百姓
先后拨款559亿新币
图源:8视界截图
然而阻断期内
新加坡病例不减反增
客工宿舍全面爆发
何晶认为产生这种代价
的原因是“低估了新冠病毒”
早期防疫仅仅套用了SARS的经验
SARS主要是有症状传播
新加坡在SARS期间
通过全面筛查体温
密切地病例追踪
有效地控制了疫情
(SARS期间资料图)
但是这次新冠病毒不一样
她举例比如一开始
政府对海外返回新加坡的人
仅仅实施了居家隔离措施
而居家隔离的过程中
有症状的人就医了
“无症状感染者”
可能已经将病毒通过家人
传到社区中去了
对境外回来的实行酒店隔离
(图源:Asia one)
所以新加坡后来才开始
实行统一的酒店隔离
何晶还提到
14天的隔离期其实也是不够的
除非在14天隔离之后
核酸检测为阴性
当然何晶没有忘记
现在新加坡最大的威胁
就是客工群体的病例爆发
(来源:THE NEW YORK TIMES)
“居住在的客工宿舍人就像是一家人,共享厨房、洗手间,一同玩游戏和看电视。所以我们正在应对一个巨大的潜在感染群。客工宿舍的洗手池、被污染的厨房台面都可能是导致目前客工宿舍感染群爆发的原因之一。”
何晶在另一篇FB帖文中
专门给大家打了预防针:
“因为当局的广泛检测
你将会在接下来的几天
看到客工宿舍的确诊病例
不断上升。”
官媒:5大薄弱环节
无独有偶
新加坡最大的英文报纸
相当于官方媒体的
《海峡时报》
昨天也发表了一篇
言辞比较犀利的社论
指出新加坡抗疫
有5大薄弱环节
(截图:海峡时报)
快来一起看看
和你想的是不是一样?
薄弱环节一:客工宿舍
和总理夫人的观点一样
新加坡防疫的最大薄弱点
就是客工宿舍
(来源:mom)
客工宿舍在新加坡
就是一个“二元世界”
不太清洁的环境和密集的居住环境
都给病毒传播营造条件
造成了今天这种“惨状”
有多惨呢?
43个客工宿舍中
有19个是已知感染群
有2000多个病例 *
(*截止4月16日数据,
目前这一数字又上升)
19个感染群中
有12个宿舍被宣布为隔离区
这意味着这些宿舍所有工人
将在他们的房间中隔离14天……
网传客工宿舍隔离首日的混乱
后来有所改善
另外最大的宿舍感染群是
榜鹅S11宿舍截止4月16日
有979个感染病例
检测人员进驻
(来源:AJ Jareeza)
政府最近的主要精力
在于检测和安置客工群体
不过新加坡全岛有
32万3000名住在宿舍的客工
一个个检测谈何容易?
《海峡时报》直言
“这可能将新加坡的疫情局势
推向临界状态”
薄弱环节二:养老院
相比客工宿舍
养老院的关注度比较低
但是社论指出养老院同样
“被忽略了”
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
患重病的风险更高
目前新加坡所有死亡的10个人
年龄均超过60岁
(图源:8视界)
被病毒侵袭的养老院不少
Lee Ah Mooi李亚妹安老院
是其中一个感染群
共有16例病例和2例死亡
死亡的均为86岁女性居民
(图源:东方日报)
另外位于兀兰的
先锋保健集团疗养院
Vanguard Healthcare
和位于Senja路
太平洋健康疗养院
Pacific Healthcare
也分别有确诊病例
薄弱环节三:不守规矩的人
“群聚”是病毒的最好帮手
从早期的裕廊Safra聚餐感染群
可以看得出来
(来源:mothership)
密切接触人群中
可能出现一些复杂情况
比如“多重感染”
类似于“超级传播者”
所以阻断期
首要大事就是
杜绝人员聚集和来往
*海峡时报 ST报道
政府也发布了一系列
详细的规定
“阻断期”这段时间
我们看到执法人员和一些人
天天上演“猫抓老鼠”
聚众骑车锻炼的
当街亲热的
(图源:all singapore staff)
挤在巴刹买菜的
图源:yahoo news singapore
不少人聚会、游荡、在外吃饭
每天都有执法人员
开出大量罚单
政策也不得不
一天比一天更严厉
政府每天都会派出3,000名
执法人员和安全疏散大使
为了督促人们耗时耗力
一位撕封条的大叔
自4月7日开始实施“阻断期”以来
已经发出了6,200多次警告
和1,000多次罚款
也就是说有7000多人违规!
这些不遵守规则的人
就是新加坡防疫
的最薄弱环节之一
李显龙总理也曾多次警告
不要迫使
政府延长“阻断期”
*马善高 Facebook
而新加坡的部长们
更是喊话:
“别浪费了59亿财政拨款!”
薄弱环节四:幼儿园
我们看到确诊患者中
幼儿的占比很少
但并不是没有
(图源:Asiaone)
例如最大的幼儿园感染群
是在凤山126号的Sparkletots中心
共有27例病例
其中23例是成年人
4例是儿童
社论中指出
一个可能被人忽略的问题
就是儿童感染也许没有症状
但是不知不觉传染给
家中的老人
后果就比较严重了
(示意图)
另一个隐患就是
“阻断期”这段时间
有些基础行业的父母需要工作
因为家中无人照料孩子
仍然可以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去
幼儿发展局统计
事实上,全岛有10,000名儿童
分布在1,200多家托儿中心
仍在每日或者某日上学
还在上学的孩子数量
大约占所有学龄前孩子的5%
薄弱环节五:工作场所
4月7日至5月4日阻断期间
依然有20%的劳动力
被认为是提供基本服务的人
依然在上班!
不过新加坡政府正在
想方设法减少公司名单
让更多的人可以呆在家里
以遏制病毒的传播
图源: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那些允许营业的工作场所
也采取预防措施
例如要求员工错开工作时间
戴口罩和单独进餐
承认薄弱是纠正的开始
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
面临的情况
可能跟别国都不一样
更加“脆弱”
“因为新加坡是交通枢纽国家。所以必须耗到全世界疫情结束,新加坡的疫情才会彻底结束。”
——知乎网友
短短三个月
新加坡遭受了好几波
疫情的冲击
1 第一波
确实新加坡的第一波疫情
冲击来自国内游客
2月20号左右的时候
新加坡的以85例确诊数
排在海外第二
当时政府反应迅速
禁止入境的、隔离的
做得比较到位
韩国(图源:丁香园)
新加坡(来源:新加坡卫生部)
确诊数排名也因为
其他国家的迅速飙升
而越来越靠后
来源:环球网
因为控制得当被
世界卫生组织、中国的医生
还有美国防控专家
纷纷夸奖
2 第二波
第二波来自
欧美和其他国家输入
这个就是总理夫人何晶
所说的“低估了”
来源:OpenMapTiles
当全球开始大爆发
一开始从欧美返回的人员
隔离措施不够到位
引起了新一轮的社区传播
武汉解封那天……
却是新加坡“封城”的开始
武汉,终于解禁了
新加坡按下暂停键
3 第三波
第三波就是
客工宿舍的感染爆发
从早期官方的反应来看
是意料之外的……
引发国际关注
现在官媒能主动发文
指出新加坡防疫的薄弱
总理夫人能够大方表示
“我们低估了!”
都是一个好的开始
我们看到政府在迅速调整
纠正薄弱的环节
清洁公司打扫宿舍
改善伙食
(来源:MOM)
启用EXPO方舱医院
李显龙总理与
负责客工宿舍的工作小组对话
“阻断期”有可能延长?
说新加坡防疫失败
可能太过简单粗暴了
在新加坡累计4427个病例中
有500多例的境外输入
2838例客工群体确诊
而本地真正社区感染
大概是1100多例左右
还包含一些已出院的
4月16日推送
728例中有48例是社区感染
(图源:gov.sg推送)
另外防疫还在进行中
现在说“失败”为时尚早
新加坡是不会消极抗疫的
卫生部分已经
进行了94,796次
新冠病毒拭子检测
另外有迹象表明
阻断期可能会延长!
(图源:8视界)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
宣布今年将把新生的开课日期
从5月延后到9月!
整整延长了4个月
料想别的大学
可能也会即将出台
类似政策
同时,总理何晶夫人
今天较早时转发了一篇文章名为
《为什么我们应该做好延长“阻断期”的准备》
(图源:何晶FB)
两个新闻结合来看
似乎释放出一个信号
再加上最近的疫情并不乐观
专家指出到这个月底
客工宿舍的确诊人群
有可能会达到一、两万
当局对客工宿舍积极检测中
这种形势下
新加坡极有可能会延长
“阻断期”
新加坡不会任由疫情发展
相信会采取更严格的措施
每个在新加坡的小伙伴
都做好心理准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