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地理视角带你了解,为何中国当前对疫情不能躺平?大家有何看法

中国人口基数大

2021年5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总人数:1443497378人。

图:历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平均增长率

如果我们目前也效仿西方国家,选择低头,和疫情共生,那么,我们这个14亿人口的大国,感染人数将是西方国家的10倍乃至数十倍甚至以亿计‬。

中国人口老龄化严重

根据数据展示,截至2022年2月中旬,在美国大约100万的新冠死亡病例中,65岁以上老人占近68万例,作为对比,14岁以下人群仅562例死亡。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老年新冠患者以及先前有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新冠患者更容易发展成重症或者危重症。这项研究结果是通过对44,00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的分析得出的。研究发现,死亡者大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其中70岁以上死亡率为8%,而80岁以上的死亡率则飙升至15%。

图:第七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年龄构成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普遍现象,但中国人口老龄化规模大、程度深、速度快。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将呈现五大特点:

1)老年人口规模庞大。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1.91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3.5%,全球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预计2057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4.25亿人的峰值,占总人口比重32.9%-37.6%。

2)老龄化速度快。2001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超过7%,象征着进入老龄化社会,用了21年的时间即2021年步入深度老龄化,届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14%,时间短于法国的126年、英国的46年、德国的40年。

3)高龄化、空巢化问题日益突出。2020年中国80岁及以上人口3660万,预计2050年将增至1.59亿,高龄老人可能面临更为严峻的健康问题,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的增长将弱化家庭养老的功能。

4)老年抚养比大幅上升,养老负担加重。2020年老年抚养比19.7%,预计2050年突破50%,意味着每两个年轻人需要抚养一位老人。抚养老人和养育小孩成本高昂,年轻人两头承压。

5)未富先老。中国人均GDP接近发达经济体下限,但13.5%的老龄化程度已经超过中高收入经济体10.8%的平均水平,将面临经济增长和养老负担双重压力。

老龄化严重的中国,如果选择对疫情躺平,必然会是死亡率明显上升,付出沉重代价。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普遍现象,但中国人口老龄化规模大、程度深、速度快。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将呈现五大特点:

1)老年人口规模庞大。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1.91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3.5%,全球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预计2057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4.25亿人的峰值,占总人口比重32.9%-37.6%。

2)老龄化速度快。2001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超过7%,标志进入老龄化社会,用了21年的时间即2021年步入深度老龄化,届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14%,时间短于法国的126年、英国的46年、德国的40年。

3)高龄化、空巢化问题日益突出。2020年中国80岁及以上人口3660万,预计2050年将增至1.59亿,高龄老人可能面临更为严峻的健康问题,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的增长将弱化家庭养老的功能。

4)老年抚养比大幅上升,养老负担加重。2020年老年抚养比19.7%,预计2050年突破50%,意味着每两个年轻人需要抚养一位老人。抚养老人和养育小孩成本高昂,年轻人两头承压。

5)未富先老。中国人均GDP接近发达经济体下限,但13.5%的老龄化程度已经超过中高收入经济体10.8%的平均水平,将面临经济增长和养老负担双重压力。

老龄化严重的中国,如果选择对疫情躺平,必然会是死亡率明显上升,付出沉重代价。

中国医疗资源发展不充分、分布不平衡。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学科建设、技术能力以及医务人员队伍经受住了考验。

图:全国三甲医院分地市统计图表

一是医疗资源发展不充分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每千人口拥有医师数、护士数仍然偏少,三级公立医院的床位依然紧张。感染性疾病以及精神专业人员相对匮乏,2018年全国三级医院设置感染性疾病科病房的比例不足八成。

二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从患者异地就医情况看,患者流出比例最高的前5个省分别为西藏、安徽、内蒙古、河北、甘肃,流出患者异地就医比例依次为27.6%、18.8%、16.0%、14.3%和11.8%;而患者流入前5位省份为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和广东,大家可以看到,异地就医流出病人的省份基本集中在东西部地区,而流入省份基本上集中在东部地区。

三是医疗质量安全仍有薄弱环节,特别是基层医院和民营医院仍需提升。因为我们国家医疗机构众多,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差距还是存在的,部分地区、机构、专业的医疗质量安全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如果对疫情选择低头,医疗资源可能拥挤不堪,影响正常就医秩序,不少医疗资源缺乏地区更会面临巨大难以想象的困难。

当前疫情处于何种阶段?


张文宏分析,国内这次疫情当前处于指数级上升初期。团队对感染病例数进行监控时发现,3月初以来,从3月1日的每日119例到3月12日的每日3122例只用了11天的时间。

同时指出,病毒的毒力明显降低,香港这轮疫情死亡的病例除了年纪大是高风险因素外,绝大多数有明显的基础疾病。换句话说,免疫功能正常,打过疫苗的,无论是何种疫苗,只要是加强过的,基本上都没事。“对于这个病毒,消除恐惧是我们必须走出的第一步。”

接种疫苗是否有用?

香港数据,新加坡和英国数据都显示,有事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打过疫苗。在香港这次疫情的死亡个案中,有89.4%的人并无接种疫苗或只注射了一针疫苗。而80岁或以上的死亡个案中,更有91.5%的人未接种或只打了一针。根据死亡率分析,接种一剂或未打针人士的整体死亡率是2.03%,相较接种两针人士的0.09%,有23倍的差别。

“但这些都不是我们低头的理由。”张文宏表示,我国现在高龄和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相当高的比例由于害怕疫苗接种的副作用,还没有充分接种,一旦普遍感染,后果不堪想象。下阶段我们无论如何要对这部分人群做好保护。

对于我国采取的社会面清零策略,张文宏认为,将传播极快的奥密克戎第五波疫情压制在完全可控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他强调,通过最近全国各地的疫情应对情况看,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社会资源的配置上,还没有做好应对大量病例同时出现的准备。现在全面开放一定会出现医疗资源挤兑,造成难以预计的过度死亡。

“但这并不意味着会持久性地采取封城和全检测的策略。”张文宏表示,凡是持久的,必是温和的与可持续的。我们要借助此次一定会到来的社会面清零所带来的难得的机遇期与窗口期,准备好更为完备、智慧、可持续的应对策略,这些策略包括:老年人普遍的第三针接种,以及更好的疫苗与疫苗接种策略,可以广泛供给的口服药物,可以负担得起的广泛提供的居家检测试剂,得到有效训练和预演的分级诊疗策略,未来居家隔离的流程,下一次更大规模输入与本土疫情叠加时所需的完整防控体系和充足医疗资源的准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