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四次推迟,这批千年前的“中国制造”首次重归故里:没什么能阻止人类文明互鉴

“现在,我心中有很多感谢,想感谢很多人。”

今天上午,由上海博物馆和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在上海博物馆揭幕——这是上海博物馆受疫情影响恢复开放后首个国际合作展。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站在展厅前感慨万千:“筹备这次展览好像走钢丝,这一刻终于走到一个节点了。”

千年前的瓷碗上,画了“卷发高鼻”的人像

步入展厅,大屏幕上一段短片再现“黑石号”当年的海上际遇,一大批文物随船沉入海底,光瓷器就有6万余件。屏幕一侧是“黑石号”模型浮雕,模型根据真实的“黑石号”制作,船身没有钉子和榫卯,以棕榈绳缠绕连结,这样的造船工艺常见于阿拉伯国家的船只。

模型再现了千年前商船“黑石号”的样貌:以棕榈绳缠绕连结,没有钉子和榫卯结构

绕过模型,数十只“黑石号”出水的“长沙窑”陶瓷碗陈列在一起,这些碗的花纹各异,除了鸟、鱼、行书汉字等图案外,还有一只碗内描绘了高鼻卷发的西方人物头像。据上海博物馆陶瓷研究部副主任彭涛介绍,“长沙窑”开创了彩瓷新时代,以丰富纹饰和低廉价格取胜。“黑石号”上这批出水陶瓷物,很可能是专为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生产的:“很多碗口处四个褐斑,是比较典型的中东纹样。”

“黑石号”出水的长沙窑碗花色多样,但很多碗口有四个褐色纹样,是阿拉伯世界的纹样

以“黑石号”为证,千年前古丝绸之路上,人类商业和文明沟通互鉴已具规模。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到了这艘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千年沉船。2018年,在新加坡召开的中新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第14次会议上,“黑石号”沉船文物展览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外交项目被首次提出。

今年时逢中国和新加坡建交30周年,上海博物馆与新加坡亚洲博物馆联合举办“黑石号”沉船文物展,被视为继2019年上海与新加坡开启全面合作新机制之后,进一步深化人文艺术方面的互通互鉴。

这只千年前的陶瓷碗上,描绘了高鼻卷发的西方人形象

四次更改时间,多家博物馆合力确保展览进行

原定于今年4月揭幕的展览,在紧锣密鼓的筹备阶段,就因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原定的脚步。展览时间从原定的4月推到了5月,再推迟到6月、7月,最后定在9月,“尽管受国际疫情影响,变数很多,但办好这次国际合作展的初心没有变过。”

杨志刚特别感谢了两位未能到场的人——负责押运这批文物前来的两名新加坡的文物专家。经过中国和新加坡两国相关政府部门的反复沟通,两位专家押运文物到达上海后,一下飞机即进入防疫的“闭环管理”,清点交接后直接按上海防疫相关规定进行隔离。

展出文物的说明卡片有两种底纹,是策展团队一处巧思

展览中有一个细节,展出的文物说明卡片分成两种款式:一种以小鸟纹样为背景,另一种背景则是藤蔓花纹。这是策展团队的一处巧思:前一种背景的说明卡,是为此次从新加坡前来的文物准备,而后一种则代表国内收藏的文物。据悉,这次展览共展出248件/组文物,其中来自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邱德拔展厅的“黑石号”沉船出水文物168件,剩下的则来自上海博物馆馆藏及国内9家文博场馆借展的陶瓷、金银器、铜镜等各类文物。

此次展览最重要的展品之一——“黑石号”出水的巩义窑唐青花花卉纹盘一侧,摆着另一只同样来自巩义窑、花纹相似的瓷盘,这只磁盘于2002年出土自扬州一处工地,现在被扬州博物馆收藏。“这种中间棱形、四周由棕榈叶组成的图案,是‘黑石号’出水文物上常见的纹饰,但不是中国传统纹饰。”彭涛说,这样的比较,足见唐代中国与其他文化的交互和影响。杨志刚也表示,正是希望通过将“黑石号”文物与同时期国内其他文物对比展出的方式,让参观者们了解唐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感受中外沟通交流的悠远历史。

中间及右侧的两个唐青花盘,是“黑石号”出水的三个唐青花瓷之二,右侧是扬州出土的同时期青花盘,近似的纹样见证唐代中国与其他文化的交互和影响

这样的巧思,却因疫情影响成了办展的一大难题——每次展览时间变动,上海博物馆策展团队不仅要和新加坡方面紧急联络,还要和国内借展的文博单位重新协调时间。“每次调整计划,我们就要跟所有博物馆沟通,重新签署合作协议、保险条例、运输协议等。我这段时间就在不停地签字,这是过去从来没遇到过的情况。”杨志刚又感谢了出借文物并到场的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和扬州博物馆馆长束家平:“每次我都跟他们说,请他们一定要留出时间到上海,结果他们就调整了四次行程。”

配合此次展出,上博向陕西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借来同时期金银器

此次展览是上海博物馆受疫情影响恢复开放后首个国际合作展,而疫情之前举办的“美术的诞生:从太阳王到拿破仑——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珍藏展”“沧海之虹:唐招提寺鉴真文物与东山魁夷隔扇画展”的文物至今仍在撤展中。杨志刚坦言,博物馆受到疫情的冲击跟其他行业不同,尤其是国际化程度高的博物馆。“面对疫情,我们仍然坚持国际文化交流,坚持博物馆间的联合力量,只要一点可能性就继续推动合作。”

唐代“中国制造”为何难归故土?

据悉,“黑石号”沉船出水文物是目前海外发现最大体量、最精美的唐代文物收藏,此次展览是这批收藏在中国的首次公开亮相。重归故里的“中国制造”,让不少专家感慨万千。彭涛透露,当年上海博物馆就有意收藏这批文物,却在最后关头失之交臂。

上海博物馆为此次展览制作的短片再现当年情境

1998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海域勿里洞岛的一些渔民,从16米深的海底打捞上来一些陶罐,一家在印尼从事沉船文物打捞的德国公司闻讯赶来,出水了陶瓷器、金银器、铜器、铁器、钱币、玻璃器、各类香料以及生活用具等大量文物,其中陶瓷器数量高达6万余件,越窑青瓷、邢窑白瓷、长沙窑彩绘瓷、白釉绿彩器等,涵盖唐代南北方窑场。

瓷器上的帆船图案昭示亚洲古代对海洋的探索

资料显示,从2002年开始,中国几家博物馆曾先后向印尼方面提出购买意向,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由新加坡圣淘沙公司于2005年筹资3200万美元购得这批文物。据新加坡媒体报道,新加坡已故酒店业富商邱德拔的后人为此捐出巨款,购得的所有文物目前均为新加坡政府拥有。

水下沉船宝藏归属权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此次商业化操作的打捞行为备受争议。杨志刚在展览的《前言》中写道:“必须指出的是,‘黑石号’沉船的打捞出水及货品分配,并不符合国际文物保护的基本准则。”他也希望通过“黑石号”文物展览,能让参观者在欣赏文物、感悟历史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当前,反对一切水下文化遗产的非科学性操作和商业性打捞已成国际共识。”

顺着布展的走向,参观者会回到“黑石号”模型处。旁边的海洋布景上,用中英文写着一行小字:“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惠互鉴,因互鉴而共荣发展。”有参观者感慨:“千年历史已经证明,没有什么能阻挡人类文明互鉴的步伐,疫情不会,某些人也不能。”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简工博 题图来源:摄影:蒋迪雯

来源:作者:简工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