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论坛回顾|未来办公空间,设计的价值何在?

以设计的力量

打造绿色、健康、富有个性的办公空间

引领办公环境的变革

履行设计师之社会使命


7月28日,第45届中国(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现场,由INTERNI设计时代与Lamex美时共同主办的“后疫情时代,未来办公空间设计价值思考”主题论坛如期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到国际WELL建筑研究院亚洲区高级总监张为舜(Richard Chang)先生、Space Matrix中国区总经理蒋鸿飞(Felix Jiang)先生、Lamex美时全球设计总监李育青(Sabrina Lee)女士、IFG伊波莱茨集团(Ippolito Fleitz Group)上海分公司总经理 Dirk Zschunke先生,共同就论坛主题进行分享与讨论。

四位嘉宾分别从各自多年建筑与设计的实践出发,通过对办公空间设计具体案例的分享,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未来办公空间的新样态,以及作为设计师如何能在后疫情时代共同应对新的挑战,提出创新性的办公空间设计解决方案。

论坛主题演讲之后,各位嘉宾也与in50 Design 昱华建筑设计创始人Waterson Lam先生,继续就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对谈。


01 WELL健康建筑空间


“新冠疫情的出现及全球蔓延,让更多人对健康的概念有了更多思考。而对于建筑以及室内设计行业从业者而言,如何通过打造健康安全的办公空间来引导人们实现更为健康的生活,自然也在此时成为了思考的重中之重。”


张为舜Richard Chang 国际WELL建筑研究院亚洲区高级总监

张为舜先生的分享从WELL建筑健康标准的讨论开始。作为全球第一家进行建筑健康认证的机构,国际WELL建筑研究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结合健康科学、建筑科学和行为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健康空间的塑造来营建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办公居住环境。

WELL建筑健康标准自2014年全球发布v1版本的七大概念,逐步发展为到目前从2018年开始实行的V2试行版所提出的十大概念,包括空气、水、营养、光、运动、热舒适、声环境、材料、精神、社区。每个概念中各有约十项条款,涵盖建筑从设计到施工整个过程中可落实的措施以及运营策略,从而帮助建筑的使用者达到健康的终极目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建筑类型加入到WELL健康建筑运动的大潮中来,幼儿园、小中大学、医院、月子中心、商场、工厂等建筑也开始关注WELL健康建筑标准。而WELL健康社区标准的诞生,让WELL不仅能帮助提升内部空间的健康性,同时也能从社区角度打造配套的室内室外过渡空间,甚至室外空间。


关于WELL建筑健康标准,张为舜先生也在论坛上分享了国际WELL建筑研究院如何从健康的定义、影响健康的因素等出发,制定这个专注于研究如何通过人居环境提升人体健康与幸福感的健康建筑评估标准。他引用了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在体格、精神、社交上完全幸福的一种状态,而不仅仅是消除疾病与羸弱。张为舜先生认为,定义中“体格是身体上的维度,精神是心理上的维度,社交则讲究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往往取决于通过帮助别人获得那份满足感,这是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实现的”。与此同时,张为舜先生也提出,只有理解了影响人健康的具体因素,由本溯源,从问题的源头出发,才能打造更为科学的健康建筑空间。WELL建筑健康标准聚焦于影响人健康的社会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惯为核心的行为因素,针对可能对健康带来威胁的风险因素,指导人们对此进行规避或是改善,达到打造健康办公空间的目的。


WELL建筑健康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将以人为本贯穿整个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从设计阶段的光、声音、材料把控,到运营阶段的空气品质、水质等,再到有人开始使用时,如何使用一些引导和暗示,促使使用者选择更积极地运动,建立更为健康的行为习惯等等,让空间使用者真正体验到健康福祉。


新冠疫情的出现及全球蔓延,让更多人对健康的概念有了更多思考。而对于建筑以及室内设计行业从业者而言,如何通过打造健康安全的办公空间来引导人们实现更为健康的生活自然也在此时成为了思考的重中之重。应对这一形势,国际WELL建筑研究院组织了全球范围内近600位跨领域专业人士及大众健康意见领袖,成立了IWBI COVID-19特别工作组,他们借助了 《WELL 健康建筑标准》中已有的关键条款、IWBI COVID-19 特别工作组的最新的研究贡献、以及权威机构针对 COVID -19 和呼吸系统疾病防控提出的导则,把来自不同路径的规定与指南予以梳理汇总,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及评价准则,在业主及运营商陆续重开设施的过程中,对设施运营管理的健康安全性能进行评价。一方面这可以是诸多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保障之一,与此同时也可借此机会,将健康办公空间的理念在更广泛的人群中推行。

主题演讲的后半部分,张为舜先生通过几个具体实例的分享,说明健康办公空间对企业管理以及员工工作所创造的实际福祉。仲量联行上海办公室获得了WELL认证后,员工的自豪度从原来的60%-70%提升到80%-90%,灵活的办公空间更有效地刺激了员工工作效率的增长。从客户沟通角度而言,视觉感受更为突出的环境也更为有效地促进了合作的达成。

萧氏地毯上海展厅办公室从使用的材料、空气、水质、照明、声音等等各个维度进行努力,在建筑设计施工期间、完工之后、使用时均进行了第三方检测,确保各项指标达到基本标准。最终结果是除了健康效益的提升,也大幅地降低了离职率。

科思创上海办公室同样是极为出色的WELL案例。企业管理者从人出发,以人为中心考虑物质以及空间管理的种种问题,真正确保工作环境的健康属性,全面提升员工工作的满意度和办公空间的灵活性。


02 新常态下的未来办公空间设计


“每个企业发展的阶段不同,对自己办公室的需求和痛点也各不相同。但无论经济、疫情、科技如何发展,办公空间设计必定是基于使用者最终的需求和实际情况的,空间必然承载着企业的文化和愿景,空间也会像企业本身一样,传递其独有的故事。”


蒋鸿飞Felix Jiang Space Matrix中国区总经理

Space Matrix中国区总经理Felix Jiang蒋鸿飞先生的分享专注于后疫情时代办公空间新常态的思考,集中探讨了未来办公空间设计的趋势。主题演讲开始,蒋先生首先提到了早在今年5月份,Space Matrix联合其全球战略伙伴IA对全球上千位客户就疫情当下办公空间的思考进行了访问。访问的内容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远程办公于在家办公政策常态化实施的可能性,以及由此而来的未来办公空间技术、沟通上的更新。二是在家办公面临的种种问题,以及在家办公在未来是否会成为人们办公方式的常态?三是未来的办公空间应以何种样态存在?疫情后时代我们究竟可以期待什么样的办公空间?而从访问得到的答案来看,疫情证明了这样一种观点:办公空间的存在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必然。

关于后疫情时代,如何提升企业未来办公环境的问题,蒋鸿飞先生分享了由Space Matrix团队从社交、健康、科技等角度梳理的六大思考。


希尔顿Hilton |新加坡|Space Matrix


奥姆尼康Omnicom |新加坡|Space Matrix

首先未来办公空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提升专注力。科技的发展很大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办公方式。对于工作而言,这意味着未来的办公形式可以随身随时变动。如果将远程办公或在家办公常态政策作为常规办公的补充的话,那未来的办公室必然会有更多的选择,但与此同时也需要考虑,在如此多的选择中,人们应如何提升工作的专注度和专注力。

第二,有研究表明,面对面协作的工作方式能极大程度地开发人们创新思维的能力,团建的协同办公以后可能会慢慢更多取代现有固定办公的方式,以后会有更多协作的办公空间,以及更多各种不同方式的会议空间来取代现有固定工作位的方式。

第三,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每个人在做自己认为重要或者感兴趣的事情,动力和专注度会提高。更好的空间协作环境,可以让员工感受到更多企业对人的关怀。未来的办公空间必然是一个多元化,而且多功能、更有包容性的办公空间。实现全年龄段的重点关注,以不同年龄层人的关注和喜好为基础,打造让更多人拥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办公空间。

第四及第五,通过办公空间吸引人才并打造深入人心的工作体验,同时也借此改善客户体验以及品牌形象。疫情会作为一个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催化剂,疫情前大部分销售与客户的沟通都停留在线下。但在疫情后时代,很多企业在短时间内开发了众多线上客户,如何在办公室空间中融入更多的科技,实现企业与客户多元的互动方式。线下和线上配合,线上也可以同样体现出企业的品牌价值,这也是未来办公空间设计可以思考的一个课题。

第六关乎员工福祉以及幸福感的提升。对很多人来说,办公空间同时也是生活空间,通过绿植、自然光等空间设计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尤为重要,营造一个健康办公设计的理念,一直是Space Matrix强调和推崇的重要方向。

针对以上六点思考,Space Matrix团队同时也梳理了实现这些思考的具体措施,包括空间规划、材料性技术&系统、文化&行为、健康&福利等等角度,从空间出发重新再规划,由过去功能和空间驱动的设计,转变为以人为本,以每个人或每个企业办公行为出发来定制化规划空间整体,选用健康环保的材料,再加上企业自身政策与企业文化提升,引导企业员工更好改变原本可能办公的模式和办公的行为,回归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上来。


03 从企业到社区


“未来办公空间有很多形态,是承载互动行为的平台,是社交的空间,彼此协作、激励的空间。情景式办公、舒适的环境、放松的氛围是美时未来对办公空间的设想,同时也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


李育青 Sabrina Lee Lamex美时空间设计总监

第三位论坛分享嘉宾是来自Lamex美时的空间设计总监李育青(Sabrina Lee)女士。她的演讲承续前两位嘉宾对后疫情时代办公空间设计的思考,在健康、安全的办公空间设计基础上,延展至如何打造从传统公司形式的办公空间向社区式的富有凝聚力的办公空间提升。作为一家办公家具品牌,Lamex美时自1977年进入市场以来,不仅仅是为客户生产实物产品,与此同时也在努力通过办公家具产品,为客户打造更富有价值、更健康、更安全的办公环境。

与前两位嘉宾一样,李育青女士与美时的各位同仁也对疫情当下办公空间设计的提升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疫情的出现让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曾经未曾见过的场景、从未遇到过事情都相继发生,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对于办公和工作来说,我们要思考一下,它究竟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人必须要工作,必须要与其他人见面沟通。未来人们会在在哪里工作?尽管疫情期间,在家办公似乎已成为一种可实现的工作方式。但正如前两位嘉宾所提到的居家办公的种种问题,人们是否同样需要能够满足社交需求、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工作专注力的办公空间?在未来,对办公空间的需求究竟何在?人们又可期待什么样的办公空间?


由Lamex美时打造的杭州阿里巴巴办公空间

对于上述问题,李育青女士认为,当我们作为个体与其他人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集体时每个个体能更大程度地发挥个人价值,作为一个集体成就作为个体难以实现的更大的事情。疫情的蔓延目前仍然没有终极的解决方案,它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经济的混乱与衰退、政治的振荡、企业管理困难。而要从疫情中复苏,寻求新的生存之道,实现更加蓬勃的发展,需要很多的改变。办公空间的变革实际上已经由此产生,疫情的蔓延会推动这种变革的加速前进。

传统办公空间存在的另一个价值在于强调项目和事件得到好结果所需要的领导者,会突出某些个人成就,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团队和工作社区的消融,但现实情况是每个项目或是事件大多并不由一个人完成,而是一个团队合作的结果。而在这样的价值取向下,绝大部分的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会缺乏归属感和荣誉感。现代的办公环境需要能够促进合作,且能承担一些责任,能承载日常的学习行为。而不仅仅予以员工一个简单的工作位。一个好的工作社区,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会从个人出发让整个社区面貌呈现出主动的姿态,每个人会在其中推动事件与项目的进程,主动去寻找统一的方向。

未来办公空间的设计,应当积极思考如何从设计出发驱动这样有效社区形成。办公环境设计的视觉效果当然是基础,但这显然远远不够,而是要更多考虑满足不同社区的需求。每个企业,每个行业,每个客户对于办公空间设计从业人员来说,都有不同的特质。因此设计团队也极有必要在相关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为客户打造一个正确的和合适的办公空间。未来办公环境设计的目标,是要提高工作的效率和绩效。提供学习、协作、解决问题的空间,彼此激励,积极社交。

主题演讲最后,李育青女士分享了采用了美时办公家具的阿里巴巴杭州欧美金融城办公空间,作为具体案例说明办公空间如何在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之外,同时创造彼此互动协作、激励的环境,使办公室成为社区化的环境,在满足基本工作需求之外,从社交、提升专注力、加强凝聚力、工作氛围等等维度提升办公室应有的价值。


04 赋予个性的办公空间


“未来工作和居家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人们会逐渐接受不同的工作模式,新的技术也将进一步推动社会的进步,员工会越来越适应线上沟通。但大型的总部办公形态不会完全消失,人们的社交需求也不会消失。”


Dirk Zschunke Ippolito Fleitz Group伊波莱茨集团 上海分公司总经理

主题演讲部分最后一位分享的嘉宾是来自Ippolito Fleitz Group伊波莱茨集团的上海分公司总经理Dirk Zschunke先生。他的演讲围绕着数字化如何影响办公空间的的体验方式以及未来可能的工作模式、沟通在日常工作中扮演什么角色、绿色的工作环境将如何改善办公的幸福指数等等问题展开,通过对分别位于德国和中国已建成办公空间的三个案例研究,Dirk Zschunke从伊波莱茨跨学科的设计理念和整体分析出发,阐述了事务所对办公空间设计的创新解决方案。

论坛上Zschunke先生首先为大家介绍了Ippolito Fleitz Group伊波莱茨集团位于德国南部城市司徒加特(Stuttgart)的总部办公空间。作为一个跨越产品设计、建筑设计等多种领域的国际化公司,伊波莱茨集团的员工背景多元、富有活力、极具个性。正因如此,伊波莱茨集团办公空间的设计上十分注重工作沟通以及不同工种员工个人个性的发掘与发挥。

位于德国司徒加特的总部空间原为一个洗衣房,之后又改建为一个美术馆。伴随着整个世界的飞速变化以及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工作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原来以组织工作为重心的办公室空间如今也转变为以组织沟通为重心。为应对这样的变化,伊波莱茨集团德国总部办公室设置为全开放式,没有单独密闭的属于某个个人的空间,以此来方便员工进行快速沟通,同时还配置先进的办公设备,有利于员工进行线上虚拟会议活动。开阔的材料馆允许员工在其中尝试材料的实验、颜色的搭配、原型的打造。沙龙的区域兼具了厨房、图书馆、讲座、电影播放等等多元功能,提升了空间使用的灵活性。


Ippolito Fleitz Group伊波莱茨集团位于德国的总部办公空间

随后Zschunke先生转向绿色工作环境这一主题词,提及了由Ippolito Fleitz Group伊波莱茨集团设计的两款使用轻生物与绿色元素的办公空间产品。绿色植物的在办公空间的存在,不仅可以降低污染,增加空气的湿度,同时也能从情感上提升办公环境的价值,增加员工对工作环境的认同感,以及创造力。这两款产品设计的初衷都是从绿色环境出发,让大自然回归办公室。设计团队从在项目进行中,从承载植物的容器出发进行调研,筛选了能够使用不同环境的绿色植物,并在其中融入轻生物的材料,在实现产品视觉效果的同时,真正从生物角度出发,让产品在办公空间绿色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价值。

由伊波莱茨设计团队研发设计的办公室绿色装饰产品

Zschunke先生分享的第二个项目是位于德国海伦堡(Herrenberg)的Roman Klis 设计事务所办公空间。整个办公空间设计的灵感来自于创始人热爱的火烈鸟,无论是颜色还是材质的选择,设计师团队都将这一形象融入其中。空间中随处可见的绿色植物,除了在色彩上增加了视觉上的舒适度,也提升了空间的总体健康指数,为办公环境附加了更多的价值,有效地吸引了设计人才,提升客户沟通的效率。

Roman Klis Design 办公空间

另一个由Zschunke先生分享的中国项目位于上海的五角场。项目位居繁华都市地带,占地面积为5000平米,原为一处废弃的百货公司,需改造为集中式的联合办公空间。为应对这种建筑本体功能的彻底变更,设计团队首先将原有空间内的扶手电梯全部撤掉,改装成螺旋型的手扶梯,将一层打造为一个大面积的开放式多功能场所,上层空间则为密集的分区型办公空间,也就是合作办公区域。设计团队也对建筑外形进行改建,改变建筑视觉带来的功能形象,并在内部空间中融入多种设计元素,增加空间的吸引力,赋予其办公空间应有的特点。家具设计从围绕着灵活性出发,增加空间社区元素和信息分享功能。


上海五角场办公空间

在主题演讲最后,Zschunke先生也总结性地陈述了关于新冠肺炎会对我们未来工作环境产生何种影响的思考。他认为,未来工作和居家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人们会逐渐拥有不同的工作模式,而且新的技术也将进一步推动我们社会的进步,员工会越来越适应线上沟通。但大型的总部办公形态不会完全消失,它的重要性会慢慢减少,并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同时他也相信人们的社交欲望不会因此消失,只要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化的社会,社交的需求总是存在,也会更加向往接触大自然的元素。


05 对话环节


对谈环节,除了进行主题演讲的蒋鸿飞先生、李育青女士与Dirk Zschunke先生以外,in50 Design 昱华建筑设计创始人、首届国际未来办公方式展设计总监Waterson Lam,也作为对谈嘉宾之一加入了谈话环节。

Waterson在2010年成立了in 50 design 设计事务所 ,以其建筑设计实践在中国推进原创设计,并以此加强人类与所居环境之间的互动联系。其在中国的实践,不断尝试挑战建筑设计的陈规,坚持以人为本。作品多表现“生活乐趣”(joy de vivre)的哲学,也尊重建筑与设计的品质追求。


  • 各位预测2030年后未来办公方式会是什么样子?

Waterson Lam:对于2030年后未来的办公空间发展方向,我认为艺术可以塑造我们的办公空间,可以改造我们的生活。莎士比亚沙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艺术可以改变生活,生活又反过来可以改变艺术。”2030年后的办公空间,我认为每个人都会想要表达,更接近大自然,想要更健康的生活,想更好地照顾彼此。这些元素综合而言,我们会发现,“大自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所以在未来,无论是建筑设计师、产品设计师,都应该更加关注自然的力量。未来人类要更团结,才能够共同战胜我们共同的敌人,实现我们共有的目标。携手共进,用乐观的态度、和睦和谐的状态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李育青:我特别提的一点是,2030年距现在只有十年,并不是非常遥远的一个时间。十年前,我们便已在办公家具行业内关注协作、沟通。时至今日,这些概念已经成为了办公空间反复提及的的话题。今天我们谈论的问题非常一致,到2030年大家很可能看到今天我们在谈论的这些问题。今天的趋势在未来很可能就是现实。

蒋鸿飞:刚才四位嘉宾演讲提到的关健词非常一致:健康、可持续、功能、灵活、沟通、协作。Space Matrix是一家非常专注于办公空间设计的企业,我们每天都在研究办公空间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撇开这些比较普通的想法,我们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大家为什么要工作?每个人每天去工作的目的并不是一样的,每一天也都不一样。有些人需要一份工作,工作是生存之道。有些人希望通过工作实现自我价值。但企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企业作为一个经营体,其本质是团队合作。那么设计师在这当中能给到企业带来什么呢?当企业的目标是盈利,是发展,发展更好的业务之时,员工的目的是不是一致的?是不是愿意跟我们企业一同成长?这就回到了另外一个我们所谓的空间驱动话题上来。设计师本身没有办法影响到领导、老板的决策,但我认为设计师可以帮助企业去提升员工的协同力,这就需要我们思考如何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个体的重视度,如何能有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如何引导员工更健康地工作,实现办公空间功能的多元化,承载社交、实现自我价值等等。我相信虽然2030年并不那么遥远,但未来谁也无法准确地预测。

Dirk Zschunke:如果要让我来预测2030年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具体的细节,我觉得是很难的。但是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在这里跟一群志同道合的嘉宾一起共同讨论这些有意义、具有普适性的话题。我相信中国将在这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一个大国,也是一个经济强国,我相信中国在很多方面都能够发挥他的模范作用。

作为建筑设计师、室内设计师,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打造更美好的办公环境,给人们的工作带来更积极的影响。我们要做负责任的设计师,在保证设计的东西有美感时,关注整体的环境,承担必须负担的社会责任。我鼓励室内设计师、产品设计师可以更好考虑这方面的问题,思考提高设计的产品,为我们的环境、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大的贡献。

  • 不同的设计师会有不同的设计思路,各位认为什么样的产品更符合未来办公生活方式的需要?

Waterson Lam:作为空间设计师,如果将空间当作一个产品,我可以简单介绍in50设计项目使用的一些材料以及我们在其中的想法。in50进行任何一个项目设计时都会考虑未来五年、五十年会形成什么样的结果。也就是说,设计师有自己的使命,总是要思考我们的行为会对未来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所以在工作中,我们会尽量避免使用对环境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的材料,比如难以降解的塑料。我们希望从大自然中多多学习,所有的设计师都必须了解大自然的魅力,尊重自然的规律与馈赠。另一个关于材料的是重复利用的意识,我从自己做起,不要买100双鞋放在家里,不要买一些塑料产品,能带杯子就自己带杯子,能自己带筷子就自己带筷子,我们在北京的办公室有一个四合院,会请阿姨做饭,或者自行准备午餐,提高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切实行动来保护大自然。

蒋鸿飞:作为空间设计师,这个产品本身可以分为一些家具和材料,另外一个想法是有没有可能把我们设计产品化,现在大家看到或者听到过将办公空间,包括家装空间产品化的概念,这其中最根本的是可持续发展,这个是不会变的。说到应用方面,我个人认为要思考如何提升我们生活和工作体验的产品,能够让我们更便捷、更高效、更快速工作。

从科技角度来讲,有很多数字化的产品能大大加快或提升我们办公效率和生活体验。从另一角度来看,健康型的科技类产品对于设计师来说,不仅仅是墙或结构以及材料的考虑,还有其他综合性的像弱电、强电等等,这些维度思考的本质都是为了提升我们使用的体验。

李育青:刚才两位都从空间设计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美时专攻办公家具产品的设计,但同样可以与各位有很多共通的话题。

一个好的产品不一定是实物的产品,就像在座三位的产品是好的空间设计。对于我们来说,好的产品除了是能让大家在办公过程中使用的办公家具之外,我们一直认为给客户提供好的办公空间的体验也同样是我们的产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不是自然的主宰,不是自然的主人,我们是自然的一个因素。人其实天生有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所以我们在很多产品上,都会有这样的一些应用。大家刚才在视频和照片中也可看到,无论是我们新的工作站,还是讨论区,好的办公空间总会让人的办公行为放松下来,这也是美时未来致力实现的研发方向。

Dirk Zschunke:未来的产品会是什么样子,也是我刚才在主题演讲提到的问题。我认为在未来,办公室和居家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办公用品或许会越来越趋近居家产品,反过来也是同样的道理。比如多功能家具在未来应用面会越来越广。在中国,有一些客户希望将多功能的办公用具放在产品设计方案中去,虽然目前这种所谓的多功能办公家具设计还比较粗糙,没有让一见钟情,但我认为这方面的发展潜力是非常大的。现在居家办公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在家具方面也要适应新的挑战。总体来讲,在新冠肺炎之后,应该会有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值得所有的设计师去思考,那就是越来越多有孩子的人需要居家办公,我们在家具方面怎么样满足他们的需求。我相信十年之后技术的发展会比现在先进得多,我们经常提及智能家居,我觉得下一步我们也应该关注智能办公室,我相信技术在这一块的发挥空间会越来越大。


点击“扩展链接”看论坛直播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