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侨批藏有秘密,庄世平李嘉诚陈有庆等富豪会寄多少钱给亲友?



华侨华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参与者、经历者和实践者,侨批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遗存,是潮籍侨领、侨商在海外奋斗拼搏的历史见证,也是他们与家乡亲人相濡以沫、维系情感的特殊纽带。

侨批文物馆收集到的有“侨批世家”庄世平先生家族创设的侨批馆的实寄批;有泰国侨领陈汉士先生的祖叔开创于潮州的振华丰批局、联号汕头福茂批局的批信原件和批局开业牌匾;有金融大亨陈弼臣、陈有庆父子通过香港盐业银行寄至汕头的银款凭证;有饮誉收藏界的泰国侨领许茂春先生早年接济家乡亲人的侨批。还有新加坡议员成汉通捐赠的侨批和相关实物。2016年夏,汕头迪海安有限公司总经理、汕头文化大讲堂堂主、第六届潮学奖获得者李长胜先生,捐赠了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43年前的“汇款证明书”原件及历年三大喜节的侨汇单据,为侨批文物馆的馆藏文物增添了重要的内容。

1

庄世平

全国侨联副主席

庄世平的家族是专门经营侨批业务的“侨批世家”,正是有以庄氏批业为代表的众多海外华侨细水长流、经久不息的资金支持,才有侨乡的兴旺发达。庄世平祖居位于普宁市燎原镇果陇村,据有关部门21世纪初统计,果陇村人口1.8万人,而族外的侨胞、港澳同胞多达8万。村里的学校、幼儿园、自来水厂等公益项目均是海外乡亲捐赠。

庄世平的祖父庄书良在侨批业中拼搏经年,经营有方,逐步形成一个繁荣的家族集团——“协裕”。庄书良的7个儿子,除次子早年夭折外,有5个经营侨批业务。三子在泰国经营“胜裕兴批馆”;五子在马来西亚槟城经营“潮顺兴批馆”;六子、七子在汕头经营“增裕银庄”,庄世平的父亲庄锡竹排行第四,则在当地经营代表家族旗号的“协裕批馆”。“协裕批馆”附近的庄氏宗祠——“辛祖祠堂”复建重光时,庄家族人庄世趾撰写的《辛祖祠堂重光记》中,就有庄氏家族经营侨批业的记述:“我家世代书香,闻人辈出,伯叔父年轻涉重洋,创业海外,为侨汇服务。”正因为传世渊源,庄世平对侨批文化特别有感情。



2004年,庄世平在侨批文物馆揭幕仪式上深情地说:“我是侨界中人,父亲和两位叔父分别在潮汕和泰国、马来西亚经营侨批馆,因此,我对侨批文物馆的建成揭幕,感到格外高兴。

2003年,庄世平为《潮汕侨批萃编》作序,强调侨批“不仅是一张汇款凭证,而且是历史真实的见证。”

2

饶宗颐

国际汉学大师

侨批文化研究倡导者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顾问

2001年11月22日,饶宗颐在研究中心举办的潮学讲座上对侨批作了“画龙点睛”的表述:“侨批等于徽州契约,其价值相等。”高度评价了侨批的历史价值,并为今后的侨批研究指明了方向。饶宗颐的精辟论断有如醍醐灌顶,使我们对侨批文献价值的理解更为深刻,认识到侨批是有待作深度开发的“富矿”,应当更加关注侨批信笺的研究,着重从文化层面发掘它的丰富内涵。从此,抢救、发掘、研究、弘扬侨批文化的系统工程正式拉开序幕。

2004年,世界首家以侨批为主题的文物馆落成,饶公亲自题签馆名“侨批文物馆”。2013年,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侨批文物馆迁址扩容,饶公在97岁高龄之年,又特地为新址侨批文物馆题辞“侨史辉煌”,将侨批与侨史紧紧连系在一起。十余年来,饶公五次为侨批文物馆的题辞“侨学前导”、“海邦剩馥”、“媲美徽学”、“侨史辉煌”连同馆名“侨批文物馆”,字字珠玑,已经成为顶级馆藏文物、镇馆之宝。








饶老族亲清末民初寄自马来西亚的侨批

饶老在潮州市的旧居曾被业者开办为“松兴泰侨批局”。

3

陈有庆

全国侨联副主席

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名誉会长

亚洲金融集团董事长

汇单的捐赠者郭丽卿女士,其父母是经国务院批准从泰国归国的华侨。郭女士一家回汕定居后,其叔祖父陈弼臣、陈有庆父子多次为其家寄送侨汇。郭丽卿女士珍藏了其中的汇款票据31张。2015年,郭女士闻知侨批文物馆扩容迁址,特地委托子女向侨批文物馆捐赠了这批具有收藏价值的华侨历史文物。她希望通过侨批文物馆的收藏展示,让更多后代了解潮汕华侨史,同时表达她们一家对陈弼臣先生及其家族的感激之情。

4

陈汉士

汕头市荣誉市民、泰中友好协会副会长

泰国中华总商会和泰国潮州会馆永远名誉主席、泰华文化教育基金会主席

陈汉士家族与侨批业有很深的渊源。其祖叔于1947年在潮州市图训巷开办了振华丰批局。当时,全县派送侨批的共有12家。新中国成立前夕,多数批局先后结业,仅留振华丰、黄天兴、合发3家。1958年,合并成立潮州市侨批业联合办事处。与振华丰批局联号的是汕头福茂批局,1948年福茂批局在汕头市的登记地址是潮安街50号。

2003年,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筹建侨批文物馆,陈汉士先生率先捐资20万元,和陈伟南先生一起作为发起人,并出任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潮汕侨批征集出版策划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4年9月,泰国泰中学会在曼谷举办“泰国侨批座谈会”。作为泰国原侨批业的知名人士、爱国侨领,陈汉士先生在座谈会上作了专题发言。他十分中肯地指出:“侨批局就是海外华侨和侨眷间架起的一座桥梁。”

陈汉士先生在发言中动情地回忆:“1950年,我曾经在福茂批局代职一年,1963至1964年,我也曾在曼谷振华丰批局代职一年多。”“我们小时候在乡下,最高兴的一件事情,就是看到手拿长柄雨伞,带着钱包来分发侨批,我们潮汕人叫做‘客头叔’的人。客头叔一到乡里,大家就一拥而上,带他到每一家去。”“1963年我到泰国来,我是住在侨批局的。一般侨批局有三种客户:一种是亲自来店前寄批,我们帮他写批,另一部分是伙计出街收批,还有是乡下代理送来的。”“听老一辈说,抗日战争时期,因为交通不便,币值不稳定,所以侨批局经常托专人把黄金绑在身上,到家乡去卖钱,然后再去分发侨批。听说有人因为黄金太重,路途太远,而被黄金压到吐血。我了解的侨批局是在惶恐艰苦的岁月里,默然地为侨眷服务,默默地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所以我认为侨批史是华侨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胸怀豁达、爱乡情深的陈汉士,在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为家乡人民做了许多好事,包括捐建医院、出资修路、建设学校、设立奖学金等。三十多年来,坚持每年春节回乡探亲,拜祭祖先,抚恤孤老。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被推举为曼谷站与汕头站火炬手,成为奥运史上唯一一位在侨居国和祖籍国一路两棒的火炬手。

2015年11月,汕头市老批局光益裕经理人的后裔陈一帆先生遵其先严陈照明先生之托,将香港南顺发行为振华丰大宝行新张誌喜的大幅横匾“为侨前锋”捐赠给侨批文物馆。

5

李嘉诚

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和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主席

谈及李嘉诚,捐赠者李长胜在相关媒体上作了详细的诠释:“李嘉诚的传奇人生已然家喻户晓,有的人把他神化,也有的人把他妖魔化。但他还有鲜为人知的一面,这一面源自远方亲情的羁绊。”

据李长胜介绍:上世纪60年代,李嘉诚先生的“长江塑料”刚刚起步,家业规模并不是很大,在他叔父李云松的提议下,定期汇款赠与他同辈份(霖字辈)的李氏宗亲。

从70年代起,他把汇款范围扩大至侄儿辈(泽字辈)及他夫人庄氏所有族人,并确定每年三大喜节寄来“番批”。自此,每逢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他总是如期寄来一笔笔“番批”以补贴亲人们的家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番批”也从最初的20港元上升到目前的2110港币,50年来,从不失约,从不间断。如果这种善举也能申报吉尼斯纪录的话,这种将延续到生命尽头的亲情的许诺又如何能被打破?

李长胜说:“作为李嘉诚先生同家同族中的一员,我自小看他与亲人们深厚的感情,对亲人们亲切的关爱。很小的时候,每每到了喜节,母亲总是翘首以盼一份来自远方的礼物。这份礼物虽然只是一张薄薄的银行汇款通知单,但却是寄托着游子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牵挂,更是装着一份男人沉甸甸的爱和责任,它的汇款人正是潮商翘楚、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前不久,在与汕头侨批文物馆林馆长交谈中得知,侨批文物馆至今已经收集到一批潮籍侨领的侨批,唯缺李嘉诚先生的。获悉此情况,我随即捐赠了几枚李嘉诚先生的侨批,供汕头侨批文物馆收藏。”

李长胜在撰文中饱含深情的评说李嘉诚的家国情怀:“相信很多书写李嘉诚先生传记的作者朋友,也从未听闻李先生对家乡亲人们的爱护、关心和帮助。大爱无声,因为李先生从不向外界炫耀对亲人们所做的一切,这是他的源、他的根,他内心的呼唤,所以不曾细说。在世人眼中,李嘉诚先生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优秀的华人代表。而在我眼中,李嘉诚是一名曾迫于生计,远离家乡的游子。在游子的内心深处,他的根一直在潮汕这片土地。他深爱土地,更深爱这片土地上可爱的人们。这份亲情的羁绊,是甜蜜的羁绊,李嘉诚先生甘之如饴。”

6

许茂春

泰国中华会馆理事长

世界著名收藏家

许茂春先生的“世界侨批精品展”长期在侨批文物馆供民众参观。他为侨批文物馆捐资、捐物,多次亲临指导。

已经80岁高龄的许茂春先生从事房地产投资和动画电影制作,是泰国中华会馆主席。他在30多年前爱上集邮,并从收集信封“闯”入了侨批的世界,至今收集了近3万侨批档案。祖籍澄海隆都的他通过父辈一封封侨批和自己后来的收集工作,感受到了祖辈“过番讨赚”的不易。他用实际行动延续记忆,让全世界、让子孙后代都能了解这段历史,主张、支持“侨批档案”“申遗”。



许茂春也致力于侨批的研讨,为了侨批“申遗”到处奔波、出钱出力鼓与呼。他提出,侨批内信以记载华侨与侨眷之间情感交流为主,也涉及社会生活、时局变化等,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基层华侨家庭状况、民众生活百态以及先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承,体现了侨批具有广泛的社会及文化意义。侨批外封的信息,记载了时事邮政与经济的发展与变化情况。因此,侨批是值得以世界记忆遗产保护、研究与宣传的。

7

成汉通

新加坡国会议员

成汉通议员祖籍潮安县龙湖镇银湖村

2004年侨批文物馆开馆之日,成汉通先生在留言簿写道:“侨批传百年,家书抵万金。”同年6月,议员又偕家眷、亲朋15人参观侨批文物馆,并捐赠了珍藏逾50年的侨批及相关文物。他说:“昨天我回到潮安县龙湖镇银湖村的老家,从老厝的阁楼找到了一只藤篮,里面有许多侨批;今天看到侨批文物馆建设得这么好,我愿意把这些珍藏了几十年的侨批捐赠出来,供大家研究,那就物有所值了。”

(来源:侨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