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北京扫地大妈在日本有30亿财产,她捐给国家24亿?为丈夫赎罪

1963年秋天,北京一座老旧的四合院门前。

北京秋天的傍晚,已经有了些许凉意。环卫工人赵碧琰如往常一样下来班,买了些菜回家。

走到家门口,赵碧琰发现门口停着一辆小轿车。车上下来三个干部模样的人,他们自我介绍是侨办的工作人员,领头的正是当时国家侨办主任廖承志。

工作人员温和地问赵碧琰:“你是不是耿碧琰,也就是当年的赵碧琰?”

赵碧琰心中一紧,小心翼翼地说“我是,你们有什么事?”

廖承志看出了赵碧琰的紧张,微笑着说“你不要紧张, 我们是想和你商量一下, 如何处理当年赵欣伯在东京留下巨额财产的事情。”

赵欣伯就是赵碧琰的丈夫,而赵欣伯在日本当年购置了大量的土地、房屋和金银财宝。这笔财产的具体金额有多少呢?根据后来日本《新潮周刊》1979年披露,这些财产相当于两万亿日元,而1981年中国新闻社通稿披露的数字为30亿元人民币。(本文以中新社数字为准)


这个其貌不扬,普普通通的北京扫地大妈究竟是谁?她和她的丈夫为什么会在日本拥有如此巨额的财产呢?


“汉奸”赵欣伯

这一切我们要先从赵欣伯这个人说起。

赵欣伯是抗战时期有名的大汉奸。他早年去日本留学,说起来还是一个学霸——赵欣伯是第一个获得日本法学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

赵欣伯虽然学业出色,但人品却不咋地。在日本期间,他认识了土肥原贤二和坂垣征四郎等 日本军国主义分子。


从日本学成归国之后,赵欣伯步入政坛,曾经担任过东北法学研究会的会长,是彻头彻尾的亲日派。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赵欣伯非常积极地参与“伪满洲国”的筹建,是他第一个提出 “满洲国” 的 “国 号”, 以及改长春为 “新京”。因此赵欣伯被人称为“伪满洲国”的产婆。

“伪满洲国”成立后,赵欣伯出任了“立法院院长”。后来在伪政权的内部斗争中,赵欣伯失利。不得不带着妻小再次东渡日本蛰伏。

赵欣伯虽然在政坛失意了,但是这个人捞钱也很有一套。

他拿出从“伪满洲国”和日本军方敛取的大笔钱财在日本东京附近购置了数量巨大的地产, 但他 购置大量地产后惹出麻烦, 所有地契上全都署妻子赵碧琰的名字。


1938年,赵欣伯出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法律顾问,他以为自己又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便把地产委托给日本友人玲木弥之助代为管理, 随后带领一家人回国定居北京。

赵欣伯没有想到自己这一走,就再也没有机会回到日本。

抗战胜利后,赵欣伯被以汉奸罪逮捕,1951年病死于狱中,而再也没有机会享受自己辛辛苦苦存下的巨额财产。

赵碧琰是赵欣伯的第二任妻子,她原名叫耿维馥。是赵欣伯妹妹的同学,一次偶然机会认识了赵欣伯之后,便对赵欣伯一往情深。奈何当时赵欣伯已经结婚, 她只能将一片心思藏于心中。

赵欣伯第一任妻子叫王碧琰,和赵欣伯的感情非常好。后来王碧琰因病去世,赵欣伯一度非常痛心。经人反复开解,才愿意续弦,但是要求女方要和王碧琰长相相近。


耿维馥一听,立刻按照王碧琰曾经的风格精心打扮去见赵欣伯。“皇天不负有心人”,耿维馥处处模仿王碧琰,终于打动了赵欣伯。但是赵欣伯要求她要自己的名字从耿维馥改为王碧琰,同时要随自己姓赵,赵欣伯简直就是要自己打造一个王碧琰的翻版。

为了和赵欣伯厮守终生,耿维馥最终答应了这个条件。

从此世上再无耿维馥,只有赵王碧琰。抗战之后,为了不让人发现自己是汉奸家属,她又把名字改成了耿碧琰,为了生计,她不得不去扫大街。

而抗战后或许为了减轻丈夫的罪责,或许为了避免自己被连累她还偷偷烧毁了日本房产的地契。而这一行为也为她后来追回财产增加了很多难度。

谁是财产继承人

那为什么国家会派侨办的工作人员来联系赵碧琰呢?

原来战后虽然中日尚未建交,但是赵欣伯病死的消息早就传到了日本,而日本方面盛传赵碧琰又下落不明,包括玲木弥之助在内的很多人都打起了这笔财产的主意。

玲木弥之助是伪造赵碧琰遗嘱,称去世后全部财产由他处置。他谎称赵碧琰已去世,用这份假遗嘱卖掉了两块地。而同时日本、新加坡等地就冒出了很多假冒赵碧琰或是赵碧琰儿子的人,妄图冒领这笔巨额财产。

赵欣伯一家


虽然赵欣伯是汉奸,但是赵碧琰还是中国公民,国家不能任由中国公民的财产受到损失。为此侨办专门找到赵碧琰,要帮她夺回这笔财产的管理权。

虽然赵碧琰之前自行烧毁了地契,追讨财产的难度增加,但是侨办仍旧为她积极安排在日本的追讨事宜。

首先,在侨办的安排下,赵碧琰先去派出所将名字改回“赵碧琰”。

接下来,侨办委派驻日华侨总会的副总干事陈琨旺聘请了两位日本律师——黑田寿男和小川休卫代替赵碧琰到日本起诉。 北京市公证处先后为赵碧琰提供了必要的公证材料。

虽然侨办做了相应的司法准备,但是由于受当时的条件所限,赵碧琰本人无法前往日本应诉,而玲木弥之助伪造的遗嘱又几乎以假乱真,这件事情不得不搁置了下来。

这一搁置就是10多年,直到1976年玲木弥之助去世,这件案子又重新迎来了曙光。

而且这时中日已经建交,赵碧琰和家人终于可以亲自前往日本处理这起财产纠纷。

原本赵碧琰以为这一次总该水到渠成了,可没想到同时出现了另外4个“赵碧琰”。这4个冒牌货分别来自马来西亚、 泰国、 中国香港和新加坡。

这一次庭审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赵碧琰并没有如实说出事情的真相。由于这起案件案值巨大,国家相关部门也积极从中斡旋,虽然赵碧琰这次失败了,但是日本法院也没有将财产判给其他的冒牌货。赵碧琰还有机会。

傅志人


转机再次出现,这一次的转机是因为一个人:傅志人

傅志人是新中国第一批执业律师,他当选过第一届北京市律师协会理事、第二届北京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在当时的中国,傅志人可以说是国内最优秀的律师。

1979年11月, 根据上级指示, 傅志人最终成为赵碧琰收回东京巨额地产案的律师。 成为赵碧琰的律师之后,傅志人前后花了8个月的时间,跑遍了北京、长春、大连和沈阳等城市, 一共取得了19份证人证言。这些证人证言中既有赵欣伯曾经的下属,也有跟随赵家去日本的裁缝和女佣,甚至曾经给狱中的赵欣伯天天送饭的男仆也被找到了。除了这些证人之外,傅志人还找到了多份书面证据,譬如有人民政府对赵欣伯、 赵碧琰、 赵宗阳一家三口倒卖逆产的刑事判决。这些证据都组成了一条完整的证据链,即证明了耿维馥为了嫁给赵欣伯而更名为赵碧琰的事实, 也证明了她是赵欣伯第二任妻子,而赵宗阳正是她与赵欣伯唯一的孩子。

在一切准备就绪之时,此时年老体弱的赵碧琰病倒了,她的身体状况无法前往日本。最后不得已,傅志人决定让让赵碧琰的儿子赵宗阳代母出庭,并且他为赵宗阳找到了曾经在日本读小学时候的同学老师,证明赵宗阳的身份。

经过傅志人的精心准备,1984年9月7日, 东京家庭裁判所作出最后裁决, 这笔巨额遗产的监管权终于重新归到了赵碧琰的名下。

赵碧琰捐了24亿

这个案子在当时轰动一时,多家媒体都进行了大量报道。本文中,笔者沿用中新社的报道即该笔财产在当时折合人民币约30亿元。

经过千辛万苦,赵碧琰终于拿回了这笔巨额财产的监管权,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置这笔财产。


此时已是古稀老人的赵碧琰和家人说:“如果没有政府、 侨办和律师的共同努力, 单凭我们自己个人的力量,绝对收不回来这笔巨额遗产”。为此她和儿子共同决定,将这笔财产的百分之八十交捐给国家,赵家只留百分之二十。如果按照中新社30亿人民币的说法,相当于赵家给国家捐了24亿。

赵碧琰不无感慨地说,自己的丈夫做错了事,但国家不计前嫌帮我们追回财产,我们把财产捐给国家,也就当是帮自己的丈夫在国家和人民面前赎罪吧。

这起轰动一时的财产案件胜诉之后,几年之后赵碧琰以89岁高龄去世,她的儿子赵宗阳为人低调,1985年从工作岗位退休。

而这起案件重要的见证人傅志人此后再也没有和赵家见过面,他后来担任过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副院长,1992年离休。直到多年之后在媒体的采访之下,他才讲述了这个离奇的案件。

全文完


本文参考资料

赵欣伯巨额遗产案解密

“百万富姬”赵碧琰

东京疑案

“东京疑案”背后的谜团

一个中国女人的东京巨额财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