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加坡小商贩疫情期间生意碰壁 绝处逢生不言弃

中国侨网12月30日电近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文章,讲述了新加坡小贩悲喜交加的一年。喜的是,新加坡小贩文化本月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成为国人的骄傲,为小贩行业注入强心剂,吸引更多新血加入。悲的是,新冠疫情冲击并改变了国人惯于在外用餐习惯,也给小贩带来数码化与转型的挑战,有人抵挡不住时代浪潮,黯然离场。也有人抓住机遇,将危机转为契机。

文章摘编如下:

灵活变通扩展客源 炸香蕉生意不减反增

处于新加坡东部的樟宜村小贩中心,万星炸香蕉档口疫情期间善用社交媒体宣传,不仅接受电子支付,还和司机合作送餐,把客源扩大到全国各地,目前营业额反比疫情前提升30%。

档主陈富枝(75岁)入行20余年,妻子李瑞英(74岁)和儿子陈振铭(47岁)后来加入,经营档口成了一家三口最主要收入来源。今年3月,他们突然发现炸香蕉滞销,并随着本地疫情加剧,一路往下降。

坚持只用甜度极高的大王蕉,档口食材都从马来西亚彭亨和柔佛运来。然而,从疫情阻断措施开始以来长达三个月,订好的香蕉无法送货,原本一周营业六天的档口,只能开三天。

李瑞英说:“起初觉得可以趁这个机会休息,结果越休越怕。我们卖的是零食,太久不开门,就会流失熟客。”

危机中,头脑灵活的陈振铭把目光转向网络。他先通过脸书群组发贴求助,几经辗转联系上仍在运作的马来西亚批发商,解决了货源问题。之后在小贩朋友的推荐下在脸书送餐群组进行宣传。

请私召车和的士司机 阻断措施期间帮忙送餐

樟宜村小贩中心的顾客群原本主要是周边居民、航空园区职员,以及到访乌敏岛的游客。在网络力量的推动下,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纷至沓来。陈振铭说:“有的是住西部的顾客团购,也有人直接下订单,把炸物送到全国各地的亲友处,最多的一单,一个星期订了700多新加坡元。”

樟宜村小贩中心位置稍显偏僻,陈振铭联系上六到七个阻断措施期间收入大减的私召车和的士司机。一天帮忙三小时,载送食物到全国各地。这个做法延续到现在。“顾客通过线上下单,我包好食物后,使用Lalamove物流召人送餐,运费顾客自付90%,我承担10%。”顾客、司机和小贩各有所得,皆大欢喜。

尝到了甜头,陈振铭继续拓宽网络宣传渠道,玩起了社交媒体,甚至吸引到外国人慕名前来光顾。“现在的生意反比疫情前增加了三成。”

档口也从去年起接受电子支付。虽然完全不懂科技,不过学过英文的李瑞英也慢慢学会如何用手机即时查看客人是否有付款。“电子支付比较卫生,我也不用担心档口的现金被偷走,当然比较方便。如果这套系统能有华文版,能吸引更多不懂英文的年长小贩使用。”

回顾过去一年,陈振铭总结说:“生意起死回生,靠的是灵活变通,成功在短期内扩大知名度。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陈富枝夫妇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儿子愿意接手继承家业。但找不到更多人手帮忙打理档口,让已萌生退休念头的老两口迟迟无法退下。

采访最后,李瑞英认真地对记者说:“我们愿意真心诚意传授手艺,每月还出2000多元薪水,但一直请不到人。你帮我问问看,有没有人想学?我也想多点休息啊。”

八个月零收入 音响设备老板转行卖沙爹

“我是卖沙爹的,刚开业两个月,想成为百年老店,还差99年10个月。”

看着眼前性格开朗的小贩李俊杰(46岁),记者一度难以联想,他曾经是一名音响与灯光设备租赁企业老板。

一场新冠肺炎,使得依赖举办各类活动为生的相关行业跌入寒冬。李俊杰的公司在长达八个月的时间里陷入零收入状态。拥有15年行业经验的他告诉记者:“开始以为冠病的影响程度和SARS差不多,没想到半年之后情况更严重,我认为自己所处行业恢复机会不大,于是决定改行。”

育有三个还在读中小学的孩子,李俊杰夫妇用自家车辆送货。“最开始一天收入20多元,入不敷出。但我告诉太太,可以边送货边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做什么。想过做网络直播和卖东西,后来结合自己爱吃的个性,决定做烧烤。”

通过朋友介绍认识沙爹师傅,对方倾囊相授手艺,李俊杰夫妇当了一段时间的学徒后,在住家附近的义顺61街第630座组屋楼下咖啡店开档卖沙爹。每天下午1时过后到店准备,午夜12时收工后还要去采购活虾,每两周休息一次,不过他不觉得累。

“工作时间和过去没什么差别,家人也很支持。唯一的心理落差,是过去的生意规模,是连100元也看不进眼,现在赚的利润,是要以分来计算。”

李俊杰妻子过去在自家公司负责财务,如今两人都成了小贩,妻子负责烧烤,丈夫忙前忙后收银记账。李俊杰说,两人相互扶持,相信做下去就有希望。

“我一直相信‘马死落地行’这句话。今年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在挣扎,但我的心得是,不要轻易放弃,与其怨天怨地,不如从小做起,从小积累,慢慢观察,保持韧性,就能找到出路。”(卢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