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扈鲁的葫芦缘

编者按:2015 年 6 月 26 日,《光明日报》第 7 版“光明人物·名 家”专版,用近半个版面的篇幅,刊发长篇人物通讯《扈鲁的葫芦缘》。 通讯分四个部分,分别是“天道酬勤,寄情瓠瓜”“深耕画坛,自成 一派”“非遗整理,蔚成大观”“智力惠农,友谊浮桥”。深入报道了 扈鲁自强不息、贵在有恒的求学逐梦之路;在继承中融合、在开拓中 创新的艺术求索之旅;坚守学术初心,致力于传承民俗文化、赓续民 族记忆取得的丰硕成果;勇担文化使命,在传播中华文化、助力产业 发展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

《光明日报》作为中共中央主办,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的 思想文化大报,这件长篇人物通讯的刊发,标志着扈鲁的学术造诣和 学术影响力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扈鲁的葫芦缘

本报记者 赵秋丽 叶辉 本报通讯员 胡欣

扈鲁,本名扈庆学,曲阜师范大学副校长,美术学教授,硕士 研究生导师,著名画家,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因中国古代曾称葫芦为 扈鲁,遂以此为笔名,亦寓意扈姓鲁人。

小小葫芦,其貌不扬,随手可得,充其量也就做件工艺品,何 须多言?但是当你遇到扈鲁、探访过他的葫芦画社和葫芦文化馆,这 种看法会被顷刻颠覆——

他拿起画笔挥毫点染,灵动的写意葫芦花鸟画会让你眼前一亮, 艺术境界已超乎传统的葫芦题材画;他娓娓道来,畅谈葫芦文化,给 你讲河姆渡遗址发现的七千多年前的葫芦种子,讲铁拐李葫芦渡海的 传说,讲《论语》中颜回“箪食瓢饮”的典故,讲《西游记》里有关 葫芦与神丹的故事;他让你寻找《沂蒙颂》、《铁道游击队》等红色文 化里面的葫芦元素,让你了解世界各民族的葫芦图腾崇拜;他整理有 关葫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葫芦工艺品加工,开发葫芦旅游园区 和文化产业项目,正在为当地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他创建了葫芦画 社、葫芦文化馆,创办了国际葫芦文化学会,搭建起葫芦题材绘画创 作、葫芦非遗研究展示和葫芦文化国际学术交流三大平台,把小小葫 芦变成与海外艺术交流的浮桥......你会发现:小葫芦里有着大乾坤!

天道酬勤,寄情瓠瓜

扈鲁出生在《沂蒙山小调》的诞生地——沂蒙山葫芦崖——传说 八仙之一铁拐李的宝葫芦即采自此山。

种植葫芦是葫芦崖一带的传统,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随处可见 蜿蜒的藤蔓和悬垂的葫瓜。或许是长期的耳濡目染,抑或是这种既能 充饥又能使用的“宝贝”在他幼年的心里埋下了“种子”,扈鲁对葫 芦情有独钟。他说:“我上小学时的第一幅素描作品就是画家门前的 葫芦。”从那以后,他就和葫芦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老师的赞许和乡 邻的肯定也让他萌生了成为一名画家的艺术梦。

山村子弟,兄妹七人,考大学是一件苦涩而又奢侈的幸福。为了 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扈鲁辗转联系到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高天祥 老师,并定期带着习作请老师指导。为了省路费,扈鲁就搭乘县里去 兖州拉柴油的拖拉机,通常天不亮就上路,回来也多是半夜三更;有 时也搭乘镇上拉生猪的运输车,他趴在车厢的顶棚上,紧握栏杆,一 路颠簸四五个小时。

从 1980 年到 1982 年,连续三次高考失利,扈鲁觉得无颜面对父 母、家人和同学,巨大的压力几乎把他压垮。扈鲁决心考不上大学决 不回家,干脆住在了曲阜师大。他不无感慨地回忆:“我把自己关在 曲阜师大学生六号楼的值班室里,几乎不出楼门,每天都在那里画画。 有一天突然听到外面热闹的鞭炮,才想起来,该过年了。”

1983 年的除夕,万家团圆的大年夜,羁留异地他乡的扈鲁,独 自吃着家里托人带来的煎饼。

这年春天的艺考,扈鲁攥着两块钱在济宁度过了极为艰难的一 周。没钱住旅馆,他就栖身建筑工地铺设的下水管道里,从路边捡来 两片草毡子,铺一块,盖一块,唯一的补品是出门时母亲塞给他的一 把糖块。

所幸天道酬勤,四年功成!就在这一年,扈鲁以优异成绩考取了 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大学四年里师从著名画家杨象宪、高天祥、 杨硕等先生。

正因为备尝艰辛,才更懂得机会的弥足珍贵,扈鲁成为大学同学 中最勤奋的一个。在葫芦文化馆里挂着一幅速写《老扈酷夏练功图》, 作者“老张”(张洪波)是扈鲁的同班同学,现为曲阜师大美术学院 硕士生导师。在当年扈鲁专心练功创作时,“老张”用手中的画笔记 录下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年轻人,身着背心、裤衩,腰间别一把破 旧的蒲扇,左手扶案,右手疾书,汗珠从蓬乱的发间滴落。在扈鲁的 专著中,几幅色彩有些特别的水彩画被收录其中,扈鲁解释说那些墨 色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因为墨迹结冰的缘故,看到它们就会想起大 学求学的艰辛,会时刻提醒自己对艺术要始终保持着敬畏和勤奋。创 作这几幅画作时正值寒冬腊月,到处冰天雪地,扈鲁与同学冒着严寒 一起到野外写生,水彩刚涂到画纸上就结成了冰,现在这些雪景作品 中依然能看到冰凌子的痕迹。在老师同学眼中,扈鲁的勤奋近乎“疯 狂”:酷热三伏,扈鲁挥汗如雨,不顾蚊虫叮咬,练笔直到熄灯;严寒三九,画室平房上覆盖着厚厚积雪,室内滴水成冰,昏暗的灯光下, 是扈鲁埋头创作的身影......

老扈酷夏练功图 张洪波1984年作

扈鲁毕业留校后从事过多个工作岗位,但他从未放下艺术创作。 他的第一本专著《扈鲁画语》中收集了近百幅作品,既有大学时代的 习作,也有毕业后二十年间的创作,特别是收录了近年来的优秀作品。 杨象宪先生看过这些作品后高兴地说:“扈鲁的创作已经从效法师长, 进入自成一家的境地了。”还为他题写了四个大字“贵在坚持”,既 道出了扈鲁最宝贵的意志品质,又祝贺这位寒门布衣晋身大学教授, 更提醒他艺无止境,前路漫长。

深耕画坛,自成一派

“扈鲁正在开创‘葫芦画派’,这一观点并非由我首先提出,但 是我十分赞同。”谈到扈鲁的绘画创作,著名画家陈玉圃先生鼓励有 加。

陈玉圃先生回忆说,扈鲁多次通过画展或者到济南拜访自己的 画室,请教葫芦绘画创作,“他的聪颖与勤奋、执着与志向令我印象 深刻。”正是出于对这位优秀后学的喜爱,陈玉圃先生在自己的画室 为扈鲁现场授课,传授绘画创作技巧,专门创作了一幅葫芦图斗方作 品赠送给扈鲁,并为他的写意葫芦作品巡展题贺,以示鼓励。

扈鲁自幼喜爱葫芦,艺术创作中也多选取葫芦题材,但是将葫 芦作为绘画创作的主攻方向,却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2007 年,扈鲁创建了葫芦画社,开通了葫芦画社网站,并定期出版《葫芦 画社报》在业内交流。在大学毕业 20 年后,扈鲁高举起“葫芦艺术” 这面大旗,以独具特色的姿态出现在绘画艺术圈。他说:“创办画社 是为了给自己上发条。”正是这源于自省自勉的决心,成就了他艺术 道路上新的里程碑,其葫芦题材绘画创作得到不断丰富和深入。

走进葫芦画社,一座三米多高的巨型葫芦造型闯入眼帘,这座 由几百只小葫芦组成的“巨型葫芦”已经成为画社的标志性景观。房 间不大,却雅致灵动。天花板上布满了或青翠、或苍老的藤蔓,一个 个造型生动的葫芦从藤趣间垂下,好一派“天降鸿福”。在这里,一 支毛笔、一张宣纸、一曲悠扬的葫芦丝音乐,成为扈鲁最大的享受, 而葫芦画社也自然成为比家更能吸引他的地方。

闲暇之余,扈鲁喜欢带上画板出发,他要到达的目的地却只有 两个:一个是一切与葫芦有关的地方,哪怕那里只结着像葫芦一样圆 形的果实和缠绕曲折的藤蔓。曲阜葫芦套、鱼台天赐葫芦园、枣庄仙 坛葫芦园、聊城葫芦大观园、寿光蔬博葫芦园......他攀山、寻藤、觅 瓜,仔细观察葫瓜的形态、叶片的颜色、藤蔓的走向,这些植根于广 袤沃土的葫瓜,长势或桀骜不驯,或温婉可人,不拘一格,令扈鲁欣 喜不已。他说:“善于发现这些植被的原生态和近乎‘野性的美’更 为重要,因为这样才能创作出艺术的真实和夸张的真实。”

扈鲁在寿光蔬博园写生

扈鲁乐于追寻的另一个目的地是:一切与文化遗产有关的地方。 生活在孔子故里的他,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认知和更为天然的亲 近。他走进“三孔”,感悟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登临山西华门,探 寻华夏渊源文明史;瞻仰龙门、云岗石窟,解读中国石窟艺术的变革 与传承......一次次寻根探源之旅,丰厚着扈鲁的文化底蕴,滋养着绘画艺术的创作根基,从灵魂深处发掘出艺术创新的源头活水。

工作之外,葫芦就是扈鲁生活的全部。不管是周末还是节假日,

都是扈鲁宝贵的创作时间,甚至是吃饭、陪夫人逛街,他的心思都放 在了创作构思上。一次,扈鲁陪爱人去商场购物,一家服装店的宣传 册被店主巧妙地将每个单页向里卷曲,构成一个半圆形造型,每张册 页的不同色彩被自然地连接成一个扇面,十分生动。扈鲁立刻想到了 绘画创作中的色彩应用,他二话不说,放下身份证和押金,带着册页 就往画室赶,惹得夫人和店员目瞪口呆。

对艺术的执着和勤奋,其实源于对现状的不满足,而每一次的突 破总是伴随着更大的付出。扈鲁对笔下葫芦的突破是多方位的,其中 就包括对大画创作和绘画颜料的大胆尝试。2008 年清明节三天小长 假,扈鲁把自己关在画室里,尝试创作八尺大画。他把画纸竖在墙上, 站在桌子上、椅子上进行创作,连续三天时间,他上上下下,汗流浃 背,由于长时间举着画笔落下了肩周炎,但是看到创作完成的大画他 十分欣慰。有了成功的首创经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扈鲁创作了近 百幅八尺、丈二作品,为了避免爬上爬下的危险,他还摸索出一套大 画创作的技巧:首先在地板上对画纸进行泼墨,待基本晾干后,将画 挂在贴墙安装的升降杆上,根据创作需要随时调整高度,扈鲁的这个 “发明”令很多同行大开眼界。扈鲁还尝试用蜡作画,将蜡的质感与 水墨的韵味融合在一起,创作出的作品别有一番意境。

葫芦画社创建以来,扈鲁的艺术创作进入丰产期,每年创作几百 件,其精品力作也越来越多地涌现。作品《福禄》获第十四届当代中 国花鸟画大展精英奖,《秋韵》获山东省首届师生基本功大赛“教师 花鸟组”一等奖,《千祥云集》被北京奥组委收藏,二十余幅作品被 俄罗斯社会人文大学收藏。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扈鲁的作品有近千 幅被海内外各界收藏。他的专著《扈鲁画语》和《写意葫芦》先后由 江西美术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受到艺术界的广泛关注。

《光明日报》于 2013 年 9 月 8 日用了半个版的篇幅,《国画家》 于 2013 年第 5 期用了三个页码,《羲之书画报》于 2013 年 12 月 13 日用头版一个整版,刊发了扈鲁的花鸟画作品 18 幅,并配发了陈玉 圃先生为扈鲁撰写的评论《畅达灵秀、意态闲古——评扈鲁的中国花 鸟画》。近百家国家级或地方报刊,以及中国网络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临沂电视台、济宁电视台、曲阜电视台和世界艺术品网、人民网、 山东旅游新闻网等媒体对扈鲁的艺术事迹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

著名画家何水法先生到葫芦文化馆指导参

从 2010 年起,扈鲁开始举办“儒风雅韵·扈鲁国画作品巡展”, 先后在潍坊、聊城、济宁、曲阜、寿光、兖州,以及俄罗斯等多个国 家和地区成功展出。展览全部以葫芦为题材,集展线上的绘画作品、 民俗文化研究成果、有关媒体报道和空间区域中的葫芦藏品实物、视 频影音介绍于一体。展出的绘画作品分为小品、斗方、条屏、四尺、 六尺、丈二和百米长卷等 300 余幅,俨然葫芦画的“芥子园画谱”; 每幅作品旁边都配有制作精美别致的画签,以帮助观览者了解作品的 创作时间、背景和画作内涵;展厅中回荡着用葫芦丝演奏的优美动听 的《沂蒙山小调》;这种极富创意的展览形式令观者大为振奋,被誉 为“不同凡响的葫芦艺术”、“别开生面的立体展览”。著名画家孔仲 起先生说:“画葫芦者众多,但像扈鲁者甚少。扈鲁的作品构图完整、 富于变化,表现出或若即若离、或痛快淋漓之感;尤其是画藤,将书 法中的狂草技法融于画中,中国书画最强调的气势、韵味就自然地流 露出来了。”著名画家霍春阳先生说:“扈鲁的画好,好在什么地方? 好在‘放松’二字,这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

扈鲁善于将传承与创新有机融合在一起,他的作品既传承了文 人画的传统,又明显突破了传统,在技法上大胆探索,吸收西方绘画 的养料,融合现代绘画各流派的特长,创作手法更写意,布局更合理, 意境更高远,给人以或淡雅清秀、或遒劲沧桑之感。扈鲁对传统水墨 画的构图进行了大胆解构,寥寥数枝,气势宽宏,整幅作品给人以较 强的视觉冲击感。色彩的施布饱满准确,透明不浊,处处回荡着朦胧 美和流动美,这种韵律突破了时空界限,可以从一种摇曳的姿态中, 逐渐感受到深藏不露的超逸之志与冲穆之神。《美术观察》主编李一 先生认为:“扈鲁在这么窄的题材内,表现出这么丰富的内涵,非常 难得;有的作品色彩取法自然,虽然是洗笔水的原色,但浓淡之妙存 乎一心;有的作品用墨沉着,有苍润的对比,反映出作者的性情和思 想,是思想的宣泄和释放。”

葫芦画社创建八年来,艺术影响力和知名度日渐扩大。几年里, 葫芦画社接待参观者数千人次,海内外书画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纷纷 慕名造访画社,其中有:山东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黄存泽,著名画家 何水法,美术评论家康征,中国书协领导吴东民、张业法、张陆一、 王志安,著名书法家张羽翔、曾翔,台湾学者王秋桂,山东省美术家 协会、山东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的领导专家学者......人们在这里 赏藏品、谈技法、话创作,对扈鲁的执着精神、创作成果和专业方向 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鼓励。

何水法先生参观画社后勉励扈鲁说:“扈鲁具有很高的艺术素 养,创作了不少佳作,特别是对葫芦进行专题创作,选材精妙,富有 特色,风格独树一帜。坚持葫芦题材是一种有益的艺术实践,一定要 坚持下去,不断丰富提高创作技法,力争取得更大的艺术成果。”康 征先生曾三次亲临画社,并专门撰写了《葫芦的文化品格——散谈扈 鲁画葫芦》,对扈鲁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艺术尝试给予了高度评价。康 征先生说:“葫芦作为中国花鸟绘画的题材,最早可以追溯到宋元时 代,但是把葫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放置在整个文化的大 背景下进行研究、创作,我以为确实是从扈鲁开始的。扈鲁的绘画通 过淋漓的笔墨为葫芦造像,为葫芦讴歌,为葫芦树碑立传。”

台湾著名画家欧豪年先生说:“扈鲁的作品很有趣味性,用笔简 练,几条藤一穿,葫芦画的意境就表现出来了。”在看过扈鲁的作品 后,台湾著名画家李奇茂先生题写了“葫芦”两个大字并附记:“观

其作品多为葫瓜取材,笔墨生动雅韵,很有大艺天资,为人忠厚谦诚, 是难得艺术人才。”

如今,“孔子故里画葫芦的画家扈鲁”已成为业内人士谈论的越 来越多的话题。众多大师的关注和鼓励,对扈鲁创作技法的点拨和指 导,使其艺术水准日渐提高,其作品对生活、对文化、对艺术、对人 生的体验和感悟,充盈笔墨之间,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发人深思。

水墨画大师李奇茂为葫芦画社题字

非遗整理,蔚成大观

艺术的根基在于文化,如同艺术源于生活一样,是被历史证明的 真理。扈鲁深知,要想振兴葫芦文化品牌,没有深厚的民俗积淀和悠 久的历史传承是难以想象的。作为一名痴迷葫芦并以葫芦题材花鸟画 见长的艺术家,扈鲁对葫芦这一物象背后的文化内涵,倾注心力颇多。 扈鲁的这一观点得到了文化部外联局原局长、中国葫芦文化发起人游 琪女士的充分肯定,她说:“中国是葫芦的故乡,你能够长期坚持葫 芦题材花鸟画创作和葫芦文化研究真是太好了。”

为了推动葫芦民俗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10 年,扈鲁又创建了葫芦文化馆,将对葫芦的研究发掘,从绘画表现深入到文化 研究,拓展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与还原,从而在艺术的道 路上开辟出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

葫芦文化馆的布局,以时代发展变迁和社会文化生活为主线, 分为神话传说、农耕文化、渔牧文化、工业文明、文房四宝、文学故 事、婚育文化、市井文化、写意葫芦、异域风情等十余个版块,通过 老物件、老照片和泥塑人物微缩景观等形式,生动地再现了葫芦在历 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价值。

经过三年多的建设,葫芦文化馆已经颇具规模。从 2.4 米高的长 柄葫芦,到直径 65 厘米、高 80 厘米的甚为罕见的巨型葫芦,再到形 似花生粒大小的微型葫芦,从生长的本质葫芦到文学典故中的意象葫 芦,拥有各类藏品两万余件。其中,扈鲁从草原上背回来的三只大小 形状各异的葫芦油桶,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被称为“镇馆之宝”。

无论是公务出差还是探亲访友,每到一处,忙里偷闲地毯式的搜 寻葫芦、探访民俗是扈鲁不可或缺的必修课。每逢看见葫芦,他的内 心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占有欲”,就像饥饿的雄狮期待着捕获一顿 美餐一样,总是千方百计地把它们一件不落地搬回葫芦文化馆。2013 年 3 月 16 日,扈鲁因身体不适去北京就医,在进行治疗的间隙,扈 鲁不顾医生的叮嘱,拉上朋友跑到了北京十里河市场——一个具有葫 芦文玩特色的大市场。扈鲁徜徉在一个个葫芦工艺品摊点前,与摊主 聊藏品、谈民俗,全然忘记了自己的病情,当打听到有个店铺卖一件 陈年葫芦油锤时,便和朋友挨家挨户地分头去打听。整整一天,室内 室外,楼上楼下,一直找到晚上店铺准备打烊。当他拖着疲惫的身体 走进最后一家店铺时,他兴奋得像孩子一样跳了起来:“哎呀,终于 找到了!”扈鲁终于找到了小磨香油传统制作工艺中晃香油用的葫芦 油锤。与他同行的朋友说:“葫芦如同是扈鲁的灵丹妙药,找到了心 仪的‘宝贝’,身体和精神状态大不一样,治疗和康复起来也很快。 他陶醉在葫芦世界里,愉悦地追寻着自己的葫芦梦。”

“这件是农耕时代广为应用的葫芦播种机,这件是渔民用的葫芦 腰舟,这件是基诺族人的葫芦请柬,这件是传统印染工艺中的葫芦清 淤器,这些是粥铺使用过的葫芦瓢......”走进葫芦文化馆,琳琅满目 的葫芦藏品、非遗物品、民俗艺术品令人目不暇接。从生命起源的神 话传说,到四大名著中的葫芦意象;从道教的葫芦法器,到中医里的葫芦药方;从民间餐桌上的葫芦宴,到古代战场上的葫芦阵。这里的 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里都蕴含着人 民的智慧与劳动的创造。

葫芦文化馆一角

在葫芦文化馆里,有一个还原后的民俗场景:一个柴火炉灶, 一口铁锅,上面悬一只古迹斑斑的老瓢。别看这只不起眼的老瓢,它 可是扈鲁出高价“抢来”的宝贝。2013 年 7 月 24 日,扈鲁到沂蒙山 采风,在一家不大的院落前,扈鲁突然停住了脚步,眼睛死死盯住了 门口挂着的老瓢。原来,这是一家制作粉条粉皮的民间作坊,因坚持 传统制作工艺,在当地小有名气。据院落的主人讲,在传统的制作工 艺中,葫芦瓢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宽粉、圆粉、扁粉的技巧就在于瓢 上的开口形状,而门口悬挂的老瓢是家里祖传手艺招牌,自然不会轻 易向外卖。瞅准了这只老物件,扈鲁使出软磨硬泡的功夫,在主人有 些犹豫不决的时候,扈鲁放下钱抱着老瓢跑了出去。担心主人中途变 了主意,扈鲁将老瓢包在衣服里,跑进一条偏僻的胡同,静静地躲了 近一个小时。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一些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正在 慢慢消失,而这些场景蕴含着厚重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蕴含 着深刻的传统,我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抢救保护和还原展示。”2012年 12 月,扈鲁与曲阜师大文学院的同道一起组建团队,与济宁市、 枣庄市的文化发展战略对接,创办了“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市圣地非 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创新中心”、“曲阜师范大学·枣庄市葫芦非物质文 化协同创新中心”,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与利用提升至校 地合作层面,推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研用结合,扈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路越走越宽。

“艺术家的生命力、创造力和价值维度,取决于自身的文化积淀。”身处大学校园的扈鲁,对艺术的价值有着清醒的认知,他认为, 真正的艺术要经得起时间的大浪淘沙,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应是艺术创作最为厚重的根基。正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天然自觉,扈鲁 不放过身边的任何学习资源,他会利用晚上时间和大学生们一起去听 “孔子与儒家文化”、“二十世纪的国学大师”等课程,与教授学者们交朋友、谈学术。而每次与来访的艺术家交流,扈鲁总会随身带个记 录本,随时记下每个人的意见和建议,并整理归档。2013 年 12 月 21 —24 日,第六届全国花鸟画展在成都举办,扈鲁的作品《秋色赋》 入展,并应邀出席了画展。扈鲁自然不会放过这次与同行学习交流的 机会,他利用晚上时间,把创作的作品和《葫芦画社报》向著名画家 陈承基先生等参展的艺术家请教,把同行的建议认真记下来,整理后 誊抄到记录本上。他说:“与高手交流是最好的学习,孔子说‘三人 行必有我师’,在我看来,每个人都可以为我师。”正是这种随时随地、 无时无刻的学习精神,积淀着扈鲁的综合素养,滋养着他的研究和创 作,使他的事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

几年来,扈鲁广泛考证调研,积极争取地方非遗部门支持,恢 复了已经失传的“峄山道乐”——道教中葫芦器乐组件和道乐乐谱; 还原了“身背葫芦脚踩蒜,手拿笤帚扫灾难”民间辟邪除害的场景; 用微缩景观重现了合卺、葫芦定亲、婚育和送瓜求子等各民族中的葫 芦婚庆习俗;根据一些老人的回忆复原了葫芦醋端子、酒端子等物件; 整理了《葫芦与建筑》、《葫芦与风水》、《葫芦与道乐》、《葫芦与神话》、 《葫芦与民俗》、《葫芦与宗教》、《葫芦与器皿》、《葫芦与绘画》、《葫 芦与器乐》等十余册文化资料,计划于 2014 年结集出版专著《葫芦谭》。

依托葫芦文化馆的海量藏品和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料,扈鲁主持 了山东省社科重点课题“葫芦题材花鸟画及其民俗文化意义阐释”、“葫芦民俗及葫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等多项课题,多次应邀在国内 外葫芦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做主题演讲;立项研究成果获山东省社会科 学优秀成果三项,在《美术观察》、《文艺研究》、《国画家》、《民俗研究》等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了《葫芦题材中国画的图像意义及风格特征》、《葫芦民俗文化意义浅析》和《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画艺术精神》等论文和画作一百余件。

近年来,扈鲁作为葫芦绘画创作和民俗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 应邀参加了辽宁葫芦岛国际葫芦文化艺术节、山东聊城中国葫芦文化 艺术节等多地的葫芦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并应主办方邀请在聊城中国 葫芦文化艺术节上成功举办了写意葫芦画展,收到业内人士、广大市 民和葫芦爱好者的好评。中国民俗学会原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叶涛,中国 民俗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丽,北京民俗博物馆馆长李 彩萍,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刘德龙,山东大学教授、《民俗研究》主 编张士闪等,一批民俗文化研究专家与扈鲁交流民俗文化研究,鼓励 扈鲁不断推出新的研究创作成果,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更大贡 献。

智力惠农,友谊浮桥

“我叫扈鲁,是葫芦套民俗村的新村民,也是这个小院的新主人, 我的愿望是让‘葫芦生财’,咱们百姓共同富裕。”2012 年 10 月 16 日,在曲阜市葫芦套民俗村,扈鲁与曲阜市党政各级领导和村民们聊 得热火朝天。扈鲁说:“要打造成为葫芦民俗文化研究基地,让游客 来到这里‘有讲头’;打造葫芦种植观光基地,让游客来到这里‘有 看头’;打造葫芦文化演艺互动基地,让游客来到这里‘有玩头’;打 造葫芦产业开发基地,让游客来到这里‘有买头’;打造葫芦美食体 验基地,让游客来到这里‘有吃头’。”村民们说,扈鲁的话“点石成 金”,现在村子正在全力打造葫芦文化产业旅游品牌,在致富路上更有奔头了。

扈鲁带着葫芦文化走进曲阜葫芦套民俗村

“研究走进民间,成果走进基层,让智力接地气,百姓才能得实 惠。”这位从乡村走出的大学教授更懂得智力支撑对社会发展的要义。 近年来,扈鲁发挥学术研究优势,主动对接周边地区三农发展,助推 从葫芦种植加工到旅游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鱼台“天赐葫芦园”, 泗水“大军葫芦园”,嘉祥“元彩艺术葫芦专业种植合作社”,济宁“中 艺商铺”,曲阜“葫芦套民俗村”、“孔子文化学院·葫芦民俗文化研 究室”、“葫芦张工作室”、“平安旅行葫芦园”,兖州“心缘文化传播 有限公司”,枣庄“福禄文化艺术馆”,蒙山旅游景区“葫芦谷”...... 短短几年时间,覆盖鲁南的十余个产业化项目落地生根,正在产生丰 厚的经济效益。据初步估算,仅葫芦种植和粗加工两项,每年所带来 的经济产值达四千余万元,能够增加近千个就业岗位。2012 年 9 月 30 日,山东卫视旅游频道邀请扈鲁做客“文化名人谈旅游”节目, 扈鲁在访谈中围绕“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发展葫芦文化旅游产业”, 系统阐述了自己的思考,为地方部门决策提供了智力参考。

安徽凤阳“金小岗”慕名而来,提供场地和资金力邀扈鲁入驻; 山东“新鲁商文化传媒”、济宁“康洁利文化产业园”、微山“湖帮文 化湿地旅游区”、泗水“葫芦文化生态园”、临沂市“银光文创园”、青岛“葫芦园”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负责人纷纷和扈鲁对接交流, 希望对他的民俗文化艺术研究成果予以推广;曲阜市更是决定建设葫 芦文化博物馆,支持扈鲁开展长期的研究、发掘、保护和展示,以拓 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延。扈鲁说:“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推广 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公益事业,我将一如既往地、尽最大努力推动这些 项目的深入开展,为社会文化事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无偿服务。”

葫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更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吉祥图 腾。2008 年 5 月 27 日,在韩国的一次考察将扈鲁的研究视野和发展 方向拓展至海外。在韩国民俗村里,展示着各式各样的葫芦制品,有 农耕时期的器皿,有小农经济时代的用具,这些都是珍贵的非遗物品, 具有特殊的意义,并不对外出售。执着的扈鲁一次次找到这些葫芦的 主人——一位白发的老人,表达自己对这些葫芦的喜爱之情和对这些 葫芦中所蕴含文化的研究兴趣。由于语言不通,扈鲁只能用夸张的肢 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惹得老人捧腹不已。那一刻扈鲁突然发现, 小小的葫芦让两个不同国度的人跨越了文化的障碍,消除了彼此的陌 生感。最终,扈鲁的不懈努力和坚持感动了那位老人,扈鲁以高价买 到了在韩国农耕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葫芦器皿”一套。

来自美国的七星葫芦糖盒,来自新西兰的彩绘葫芦,来自澳大利 亚的陶制葫芦,来自越南的特色绾结葫芦和葫芦牙签盒,来自俄罗斯 的葫芦套娃,来自秘鲁的葫芦沙槌,来自非洲的葫芦乐器姆比拉,来 自土耳其的葫芦琴,来自阿根廷的葫芦饮料器皿,来自韩国的葫芦灯 饰,来自日本的娟座葫芦瓶,委托多位海外访学的朋友搜集的国外葫 芦文化资料和报料葫芦信息,请同事从韩国等国家带来的种植葫芦的 土壤,朋友赴美国等国家访问、探亲买回的葫芦种子,日本友人来访 带来的葫芦种子,还有美国、日本、韩国等十几个国家以及我国绝大 部分有关葫芦文化的书籍......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亲朋 好友的“总动员”,葫芦文化馆已然蔚成大观。扈鲁说:“我更看重的 是不同的葫芦身上所蕴含的民俗文化,通过世界各地的葫芦文化可以 窥探到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所以收藏葫芦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是增进不同民族文化间交流的一种途径。”

以葫芦为媒,扈鲁与海外的葫芦研究学者架起了一段段跨越国界 的友谊。美国葫芦协会会长比尔·艾伟,美国民俗学会执行理事蒂 姆·罗伊德,莫斯科州立社会人文大学副校长克拉施尼夫,英国伯明翰大学 Martin Russii 教授,日本爱瓢会会长时田勉,韩国全球文化产业学会会长李永求,新加坡新中友好协会会长曾繁如,一位位国际友人慕名造访,谈文化、讲民俗,葫芦文化馆俨然成为世界葫芦文化的浓缩景观。

2012 年 11 月扈鲁作品在莫斯科展出

“葫芦的种植和使用习俗遍布五大洲,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 基础,比如,安第斯山脉的居民很早就用葫芦来储存食物,新西兰的 毛利人早在 12 世纪就开始种植葫芦,美国早在 1936 年就成立了葫芦 协会,葫芦艺术是秘鲁最富代表性的、古老的一门工艺,葫芦是非洲 文化中许多典礼仪式上的重要器具。因此,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葫 芦是一个没有国界的载体。充分利用好这个载体,宣传推介中国的葫 芦民俗,传播好中华文化,是我正在着力推进的一项工作重点。”2013 年,扈鲁再次创办了国际葫芦文化学会,学会将聚合海内外学术研究 资源,吸引不同国家的学者专家加盟,共同推动葫芦文化研究的国际化进程。

扈鲁说:“一定要坚持开放性和前瞻性,依托丰富的国内外学术 研究资源,推动葫芦文化研究的国际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弘扬中 国优秀传统文化。”2014 年夏季,扈鲁将在日本葫芦文化艺术节上展 出他的葫芦题材花鸟画和中国民俗藏品;秋季,将在加拿大举办“儒 风雅韵·扈鲁写意葫芦国画作品巡展”;还有更多的产业化推广项目, 正在逐一落实对接。

从 2007 年创建葫芦画社,到 2010 年创建葫芦文化馆,再到 2013 年创办国际葫芦文化学会,扈鲁一步一个脚印,夯筑起葫芦事业发展 的三大平台。在他钟爱的葫芦文化艺术之路上,扈鲁的新梦想正在扬 帆起航。

扈鲁说:“我的‘中国梦’是一个充满了吉祥寓意的‘葫芦梦’, 要让中国的葫芦文化在世界葫芦大观园中绽放光彩。”

一个艺术家不能仅仅 “为艺术而艺术”,还必须“为人生而艺 术”;他必须有“根”,与传统相结合;必须“接地气”,与现实发 生关系;他必须超乎技艺,有更大的抱负与担当。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称其为真正的艺术家,而扈鲁正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