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福布斯》亚洲团队第5年推出“30 under 30”榜单。经过长达一年的征集、推荐和评选,最终层层筛选出亚洲地区30名30岁以下的行业精英。他们充分具有创新精神与领导力,来自消费科技、零售电商、医药健康和科学等十个领域,共计300名。
其中,艺术类榜单虽然名为“The Arts”,但实际除艺术家之外,还有设计师、知名美妆博主、时尚品牌主理人、食品企业创始人等。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入选福布斯“30 under 30”世界版的黄勖夫是本次亚洲版的评委之一。当年曾以藏家和木木美术馆联合创始人的身份上榜的他,如今一手创办了X美术馆,持续在艺术界发挥影响力。
入选该榜单的三十人中,共有四位中国青年艺术工作者,他们分别是:
范加Jes FAN
1990年出生于加拿大的范加在香港长大,目前主要工作和生活在纽约布鲁克林。2014年,范加从罗德岛设计学院的玻璃专业获得了学士学位。
范加的作品从生物学和本体论的视角探讨身份的形成,也关注外界对种族、性别和劳动的认知。这位艺术家是跨性别者,这个身份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范加的艺术创作。范加常常使用没拉宁、硅胶和肥皂等综合材料进行创作,并持续在创作过程和作品展示中表达自己对社会性议题的思考。
完成于2017年的《睾丸酮-肥皂》(Testo - Soap),一边是一块乳白色的方形肥皂,另一边是注满了睾丸酮(多由跨性别者使用)的小药瓶。通过观察瓶子上的标签,范加意识到,悬浮在棉籽油上的脂肪常常会包含睾丸酮,并会随之进入碱水,最后制成肥皂。如此生产出来的《睾丸酮-肥皂》不仅仅是材料的简单混合,这一巧妙的化学反应更像是传统生产过程中性别所发挥的作用。
这件作品不仅讨论了身份政治和人们以“男性”、“女性”等外在特征强加在个体身上的刻板印象,同时也批评了社会中的身份制度化(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identity in society)的现象。
范加《睾丸酮-肥皂》(2017),图片来自范加个人网站
范加2018年的“母亲是女人”(Mother is a Woman)是其亚洲的首次个展。展览由获选Artsy全球最重要的新生代画廊的Empty Gallery主办,该画廊目前正代理范加。
本次的创作缘起自范加长久以来对于以酷儿理论重新审视性别、亲情和母性传统定义的兴趣。展览不仅展示了实验室从其母亲尿液中萃取、加工出的雌激素霜,同时也用肉色墙壁和人造皮草装饰的空间和多个不同系列的全新雕塑作品,重新探讨了生物母性的定义。
范加“母亲是女人”展览现场(2018),图片来自范加个人网站
近年来,范加主要创作大型雕塑作品,经常将有机材料(大豆和睾丸激素等)与焊接钢、浇筑的树脂和手工吹制的玻璃结合,创作出更大的作品。而艺术家最近的创作实践则探索了生物因子(尤其是那些存在于我们身体中的)与周围环境之间形成的复杂的、相互渗透的系统,以期探寻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传统的等级关系。
范加曾获得包括琼·米切尔(Joan Mitchell)绘画雕塑补助金在内的多项国际奖学金;也曾参与全球范围的各大展览,包括香港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悖论:人工智能时代的触觉身体”(Paradox: Haptic Body in the Age of AI)等。范加即将参与的展览包括:2020上海双年展、2020加德满都三年展以及2021年的利物浦双年展。
李爽LI Shuang
李爽1990年出生于武夷山,2014年硕士毕业于纽约大学传媒研究专业。
李爽对跨文化内容的大剂量摄入,对不同媒体内容的吸收与多频道转换,以及对全球化流动中个体与地方特性的敏感理解,让她自带跨媒介、跨文化、跨地域的灵变属性。她的作品因此置身于各种全球性流通系统中,受到不同在地性和不平衡信息流启发,以行为、互动网站、雕塑、影像装置等不同形式研究组成当代电子风景的各种媒介。
2015 年情人节,李爽背着写有“和我结婚,拿中国国籍”(Marry Me for Chinese Citizenship)的巨大标牌,在雪中的纽约时代广场行走了 6 个小时。她随后将此“标语”印于帆布包上,使每位携带者参与传播,将这一声明扩散至世界各地。李爽以此诙谐而犀利的行为,发出了对移民制度和身份偏见的诘问,并开启了她的跨媒介艺术实验。
李爽《和我结婚,拿中国国籍》(2015),图片来自艺术家
李爽也是上海刚结束OCAT展览“自由联接”中的唯一一名女性艺术家,她在此次展览中集中呈现了自己迄今为止较为全面的创作面貌。她的创作以一种社会调查的方式,研究并探讨不断演变的信息传播媒介及其背后的文化现象。其中李爽2020年的新作《S.O.A》也一并呈现,不同于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的铜铸蜘蛛,李爽的蜘蛛在屏幕不同的透明表面间结网自缚。
李爽《S.O.A》(2020),图片来自OCAT上海馆
李爽的创作聚焦于“媒介作为按摩”的概念,探讨后殖民与全球化议题,以及二者的共谋效应。她曾在柏林Peres Projects画廊(2020),柏林Open Forum(2019),纽约SLEEPCENTER(2018)举办个展,并于香港大馆当代美术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与毛继鸿艺术基金会合作项目、北京泰康空间等多个机构和场合展出作品。
2020年,李爽的视频作品《T》参与X美术馆开幕展,展期当前延至11月22日。
李爽,《T》静帧(2017-2018),图片来自艺术家
刘昕LIU Xin
刘昕1991年生于新疆。她于2013年完成了清华大学测量、控制技术与仪器学士学位,2015年获罗德岛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硕士,在2017年获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的艺术与科学硕士学位。
刘昕是一位艺术家和工程师,她对科技有自然的亲近,平时也会关注当下行业内的发展。在刘昕的创作里,科学是一种语言,有其自身的逻辑和隐喻,韵律和弹性。刘昕比喻自己是两种语言的人,常常在科学和人文之间进行着翻译的工作:二进制或是绳结计数,纠缠粒子或是一对恋人,基因测序或是占星术。
她认为科学作为语言,技术作为手段,可以在群体共享的经验网络中创造裂痕和波动,以此来探讨情感、信仰和主观性。技术制作的过程,尤其测量和建模的部分,是一种她理解世界的手段。这些工艺在日常的制造业早已经普及,她希望自己作为艺术家可以打破对材料使用的限制,和现代的工业对接。
2019年五月初,她的作品《脱离》(Living Distance)随着亚轨道航天器新雪帕德火箭(New Shepard)于得克萨斯州升空。这是一个名为EBIFA的机械装置,顶部放着艺术家本人的一颗智齿。这个装置在随火箭升空后,会有三分钟处于外太空的失重空间里,其顶端所附的磁铁尼龙丝线也会被射出后吸附在火箭荷载的内部,随后实现一段拖拽移动的“自动"表演,再返回地表。
刘昕《脱离-EBIFA装置》,图片来自艺术家
刘昕《轨迹》(Trace),《脱离》录像截图(2019),图片来自艺术家
刘昕目前担任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太空探索计划的艺术策展人,纽约新美术馆New INC计划的成员,也是纽约皇后美术馆的驻地艺术家。2019至2021年,她作为SETI(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 Institute,搜索外星智能计划机构)驻地艺术家开始两年的极地研究。
她曾获得纽约艺术与设计博物馆(MAD)的Van Lier奖金,SXSW交互创新奖等多个奖项,也曾入围华宇青年奖决赛。她的作品曾在奥地利电子艺术节( 2017-2019),波士顿美术馆(2016,2017),圣丹斯电影节(2017, 2020),翠贝卡电影节(2017),北京民生美术馆(2017, 2018),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018)等机构展出,并曾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会议发表过作品。作为研究员,她曾在微软研究院(纽约、亚洲北京),谷歌先进技术部门(Google ATAP)工作。
沈莘SHEN Xin
沈莘1990年生于成都,2012年毕业于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2014年获伦敦斯莱德美术学院艺术硕士学位。现主要工作和生活于伦敦和阿姆斯特丹。
沈莘的创作通过探索影像及事件来实现,同时运用虚构和真实的信息与手法。通过影像及事件,沈莘的创作探索情感、价值判断和伦理在个体及群体层面的循环运动。她的实践专注于人与人间的复杂关系和政治的叙事,影像往往致力于创造反身性,以此解构占统治地位的权力结构。
沈莘目前由没顶画廊代理,也得到了画廊的关注和看重。曾作为没顶画廊旗下艺术家参加香港巴塞尔艺博会(2019)和上海ART 021艺博会(2017)。没顶画廊也于2019年首次推出艺术家个展《使饱和》。展出作品之一《精神流通》(2018)也同年出现在香港巴塞尔艺博会。
《精神流通》是一个四频录像装置,通过动画和文本呈现一段基于脚本的独白。基于法国汉学家对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著作的研究,沈莘将比较哲学的视角和生产性转化为叙述无意识状态的一次事件。两个动画频道通过动态捕捉追踪人的身体动作,另外两个文本频道则分别用英语和法语展示语言的流通性,及其产生意义的新方法的潜力,和对国家民族文化自治的动摇和破坏。
沈莘作品《精神流通》在艺博会现场(2019),图片来自没顶画廊
《使饱和》展览现场(2019),图片来自没顶画廊
沈莘最近其他的个人项目包括:“居住的方法”,K11艺术中心,上海(2018);《半说半唱》,“公园之夜”活动,蛇形画廊,伦敦(2017)等;她近期参与的群展包括:“非黑/非红/非黄/非女”,时代艺术中心,柏林,荷兰(2019);“风景中的熊”(LANDSCAPE WITH BEAR),De Appel 艺术中心,阿姆斯特丹,荷兰(2019);“重蹈现实”,OCAT,上海(2019)等。
沈莘于2017年被授予“BALTIC艺术家奖”,2018-2019年间参与久负盛名的荷兰皇家艺术学院艺术家驻留项目。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Arts & Collections Co. 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免责申明:艺术市场通讯发布的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之用,不构成买卖任何投资工具或者达成任何交易的推荐,亦不构成财务、法律、税务、投资建议、投资咨询意见,观点只来源于受访者的看法,不代表艺术市场通讯的立场。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微信涉及的信息内容进行投资等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