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江潮动,朱槿花开。9月10日,第十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简称“投资峰会”)如期开幕,主题是“共享陆海新通道新机遇,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2020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七届东博会和投资峰会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中国—东盟关系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
对话关系建立30年来,中国和东盟风雨同舟、砥砺前行,为各国以及地区稳定发展繁荣作出重要贡献。各界期待,跨越山海的友好之约,再次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搭建对外开放平台 彰显合作活力
招商招展总面积达12.4万平方米,比上届增加2万平方米;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参展规模分别比上届提升67%、50%、30%;增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展区;邀请“一带一路”沿线更多国家企业参展参会……
迈入第十八个年头,恢复到疫情前规模,东博会继续搭建中国与东盟携手并进的大平台,彰显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澎湃活力。
中国和东盟友好关系源远流长。亲诚惠容、睦邻友好,中国与东盟是互信、互谅、互利、互助的战略伙伴。
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为中国和东盟关系发展擘画蓝图、指明方向——
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提出愿同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2020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七届东博会和投资峰会开幕式上,明确提出“四个提升”倡议,呼吁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东盟各界引发热议。泰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顾问阿颂西认为,这明晰了未来中国—东盟关系发展路径。
作为“中国—东盟重要的开放平台”,东博会正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汇聚高层共识。自东博会、投资峰会举办以来,共有97位中外国家领导人、3400多位部长级贵宾出席,92.6万名中外客商参展参会,共举办282个高层会议论坛,涵盖40多个领域,形成全方位合作机制。
深化经贸交流。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以来,孵化了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中马“两国双园”等重大项目,仅去年会上就签约合作项目86个,总投资比上届增长67.8%,成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内最受商界欢迎、东盟企业参与程度最高的展会。
“中国和东盟互利共赢,已成为南南合作典范。”印度尼西亚智库亚洲创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苏尔约诺评价,中国和东盟密切的经贸关系、中国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大国担当,将有力推动东亚共同体建设。
携手伙伴共抗疫情 经贸硕果累累
团结抗疫诠释友邻之谊。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和东盟国家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用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合作抗疫树立了典范。
柬埔寨首相访华、泰国总理专门录制鼓励视频、马来西亚迅速捐赠医用手套……在中国抗疫关键时刻,东盟国家给予宝贵支持和无私援助。
中国“投桃报李”,在国内疫情趋于稳定后,向东盟国家派出医疗专家组,提供物资和技术援助,分享抗疫经验,共同研发疫苗。
截至8月10日,中方已向所有东盟国家提供了1.9亿剂新冠疫苗产品。中国疫苗成为东盟构筑“免疫长城”、弥合“免疫鸿沟”的重要依靠。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在疫情防控期间,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依然势不可挡。
去年3月,柬埔寨纺织行业原料告急,中国纺织原材料以最快速度送达柬埔寨工厂;去年6月,中国与新加坡建立中国同东南亚国家首个“快捷通道”……通过建立人员“快捷通道”和货物“绿色通道”,中国与东盟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稳定得到维护。
2020年,东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则连续12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今年上半年,双方贸易额突破4100亿美元,同比增长38.2%。
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迸发勃勃生机,蕴藏巨大潜力,为低迷的世界经济带来希望。
“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以自身复苏带动世界共同复苏,包括东盟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将从中受益。放眼未来,中国同东盟合作空间将更为广阔。”习近平主席掷地有声的话语,将引领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向着更美好的明天迈进。
推动关系提质升级 共创繁荣未来
今年恰逢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30年来,中国—东盟贸易规模扩大了85倍,经贸合作水平不断提升。
——双向投资合作蓬勃发展。东盟是中国最主要对外投资目的地和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和东盟国家相互累计投资总额超过3100亿美元。除传统领域外,高新技术、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正成为双方合作的新增长点。
——互联互通不断加速。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开展工程承包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接近3500亿美元。随着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中老铁路、印尼雅万高铁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实施。
——区域经济融合日益加深。据统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10年来,双方之间90%以上的货物可享受零关税待遇,中国自东盟享惠进口占全部享惠进口一半左右。去年11月,中国与东盟国家均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澜湄合作、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等次区域合作不断推进,为区域经济融合注入鲜活能量。
7月26日,一列装载着12个集装箱约280吨货物的列车驶离桂林西物流中心,经由北部湾港前往泰国曼谷,开启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桂林—北部湾港”新路线。
位于我国西部地区腹地,利用铁路、海运、公路等运输方式,向南经广西北部湾通达世界各地。2017年开通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由中国西部省份与东盟国家合作打造,是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提质升级的一个缩影。
2020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开行4596列,开行数量超过前3年总和。日前,《“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出台。方案明确,到2025年,基本建成经济、高效、便捷、绿色、安全的西部陆海新通道。
“西部陆海新通道对稳定地区产业链和供应链具有积极影响。”新加坡驻华大使吕德耀评价其为“连接东南亚和中国西部地区的有效贸易新通道”。
“中方愿同东盟一道,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指导下,推进各领域合作,维护本地区繁荣发展良好势头,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坚定的中国声音,为中国—东盟关系的行稳致远指明方向。
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在中国与东盟的不懈努力下,中国—东盟关系必将以更加成熟、自信的姿态,开创更加美好和光荣的未来。(本报记者 俞懿春)
来源: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