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日本农业,网上的说法那就多了,啊你看看人家日本,农业领先中国30年,全球农业大国,不用化肥农药,纯天然绿色食品,日本农民那都老有钱了,都抢着种地……。
谁要是没听过这些说法,赶紧去搜“日本农业”这几个关键字,看看那些自媒体是怎么吹的。
这些自媒体搞蒙了一大批吃瓜群众,真就认为日本农业天下无敌,我这个人心太软,一看到别人上当受骗,就像丢了800块钱,那今天我就把一个不搀任何水分的日本农业呈现给大家,把兜裆裤都给他扒了,正正网上的风气,再跟大家讲讲,鼓吹日本农业的幕后黑手,到底是谁。
日本这个国家,底子不是太好,国土面积不算大,有37万平方公里,和云南差不多,但人口有1.26亿,接近云南的三倍。更要命的是,日本是个岛国,山地和丘陵的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70%,适合耕种的土地不多,所以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根据世界银行2018年统计,日本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49亩,是咱们的1/3,人家以色列还有0.64亩,卧龙凤雏了属于是。
另外,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开始大力发展工业,城市化和工业用地导致耕地占比,从1960年的15.44%,减少到2018年的11.48%。就这11.48%里面,40%还是山区和丘陵地带,不适合机械化作业。
不过工业化也有好处,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导致农业人口迅速减少,1960年到2010年这50年的时间,日本农民减少了79%,2006年还有320万人,2018年就猛跌到175万,日本农林水产省,相当于咱们的农业部,今年的数据是174.7万,下滑势头止住了。日本现在的农业人口占比,是3.36%,这确实是个发达国家应该有的水平,按理说日本农业可以大干一番了。
但即使降到这个份上,因为地太少,日本的户均耕地面积还是少得可怜,根据今年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数据,2020年日本农户平均耕地面积是3.2公顷,这是加上了北海道的数,北海道十九世纪末才开放移民,所以地多人少,户均耕地面积是其他地方的10倍,大农场都在那,要是把北海道去了,那全国只有2.2公顷,也就是33亩,这个数离规模化种植差得太远。美国的农业人口占比是2%左右,但根据2020年美国农业部的数据,美国农场平均规模是445英亩,也就是2700亩,欧洲几个大国都是大几百亩,也是十几倍于日本。
所以大家就能体会,为什么它日本人对外扩张的冲动是如此强烈了吧,生存空间太狭小。
但这个数相比于咱们就不少了,根据《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16》统计,咱们户均才仅有6亩左右。
那我们看看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农民到底能挣多少钱。
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数据,日本所有经营体2020年的平均农业收入是123.3万日元,也就是6.4万元人民币,一个月也就5000多块钱吧,考虑到日本的物价水平,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有人说不对啊,我去过日本,人家日本农民收入是很高的,一个月好几万,你搁这忽悠我们呢。
没错,是有很多日本农民挣钱多,但农民和农民的差别可大了。日本农户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主业农户,官方定义为65岁以下,农业收入超过50%的,这类农民确实挣得多,农业年收入是415万日元,合21万多人民币,是平均数的4-5倍,再加上农业补贴什么的,跟城市白领挣得差不多,甚至还高点,但他们的数量仅仅占全国的22.3%,也就是1/5。
第二类叫准主业农户,就是65岁以下,农业收入不足50%,且一年内下地干活超过60天的,其他时间打个工什么的,这些农民占13.7%。
最后一类,叫副业农户,管你种什么,挣多少钱,只要是65岁以上,干够了60天都算。这类农民占比非常大,占64%。
后两者的农业收入大幅减少,主要收入来源是打工、养老金和农业补贴,但三者总体收入水平差不多。
也就是说,日本接近80%的农民,其实是票友,他们还有个名字,叫兼业农民,不怎么种地,属于占着茅坑玩手机的,而且玩票农民的占比越来越大,所以把平均农业收入拉下来了。
这就是日本农业的兼业化问题。
农业兼业化这个事有好有坏,对农村和农民来说,有很大的好处,日本农村的自由度很大,可以搞餐饮,旅游,食品加工、办企业甚至搞金融等等,不受限制,所以有些农民虽然种地收入少,但依然能在村里找到工作,也有不错的收入,没有人规定农民只能种地,用温铁军教授的话就是,农村本来就是百业兴旺的,这就让人很羡慕。
但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弊大于利的,兼业化导致耕地的高度分散,使骨干农户迟迟无法扩大种植面积,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等一系列连锁反应,终于引发了强烈的反噬。
兼业化引发的第一个问题是,日本农业人口的迅速老龄化。
因为不能规模化种植,日本绝大部分农民的收入,就维持在和城市白领差不多的水平,或者稍高,村里城里挣得一样多,就是日本政府的既定目标。
但如果是这样的话,绝大部分年轻人肯定不会下地,你就想,在收入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你是愿意在办公室里吹空调呢,还是愿意在日头底下暴晒呢,更何况农村的软硬件和城市没法比,这样一来,就赶走了年轻人。
现在日本农民平均年龄是67.8岁,而且每年都长点,70%的农民年龄在65岁以上。这就是日本人自嘲的“三老(老爷爷,老奶奶,老妈妈)农业”。
有人肯定会说啦,啊中国也一样,那不一样,咱们现在一家那点地,一年能挣几个钱,能买几个皮肤?所以宁肯送外卖也不种地。但如果咱们的农业人口降到日本这个水平,那每家拥有的土地可能在100亩以上甚至几百亩,你看年轻人干不干。
所以日本农业,就是一帮快70岁的老头老太太在搞,这样一来,农业改革和创新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因为爷爷奶奶们手机都玩不利索,要掌握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是非常难的。
老龄化,兼业化还导致了第二个严重的问题,就是食品安全。大部分日本农民平时都忙别的,抽空才照看一下地,所以不能投入大量精力,这其实是一种粗放式管理,如果要保证产量,又要图省事,那肯定要依赖大量化肥和农药。
不是说日本农业是绿色环保的典范吗?那咱们就当场验证一下。
先说农药,调取联合国粮农组织2015到2018年的数据,中国平均农药使用量为13.7公斤/公顷,在世界排名第11,而日本的数据是11.8公斤/公顷,排第16,日本和中国都属于全球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谁也别笑话谁。
顺带说说韩国,排第13。
再看看这个化肥,2018年中国化肥使用量是393公斤/公顷,排第12,日本是253.7公斤/公顷,排第25,全球平均水平是200公斤/公顷,印度是175,排49,美国是129,排74,日本是美国的整整两倍。
联合国粮农组织
农药排16,化肥排25,都远超全球的平均值,干净卫生啊兄弟们。所以日本农业,和纯天然,绿色有机这些词,沾不上边,为什么国内的媒体就把日本吹成了天然、环保、健康的农业典范了呢?要是这样,人家美国印度那不是更绿吗?
可能有些人还不忿,那我就直接往根上刨,我们口中的绿色环保主要指的是有机农业,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2019年发布的报告,日本把认证过和非认证过的有机农田数量加起来,总共是2.3万公顷,占日本总耕地面积的0.5%,而根据新华社的报道,咱们在2013年的时候,有机种植面积是128.7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0.95%,是日本2017年的两倍,而且发展非常快,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中国有机产品认证与有机产业发展报告》,2020年咱们仅仅是认证过的有机种植面积,就有243.5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1.8%,就算这个数据有水分,打个对折,还有0.9%,比他日本强多了。
因为大量使用农药,日本出口的农产品经常爆出农残超标的新闻,远的就不说了,我就拿眼前的事举例。今年2月底,台湾的食药署检出了一大批日本毒草莓,而且是多个产地都超标,台湾近半年检测的日本进口草莓,有26批不合格。要知道他日本草莓在台湾一个卖20块人民币,玩呢?这新闻现在还热乎,大家可以去瞅瞅。
兼业化的第三个问题,就是效率低下导致的高昂的生产成本。本来日本的人工成本就贵,再加上效率低,日本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任何竞争力,根据联合国统计,2016年日本农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仅仅只有0.28%,比韩国还低,这就是很多人口中的农业大国。
为了保护国内脆弱的农业,日本政府只能采取严格的贸易保护,提高农产品进口关税,并实行巨额补贴,日本的农业补贴额占农业总收入的41.3%,这个比例是经合组织国家里平均水平的2倍,居全世界前列。也就是说,日本把农业像金丝雀一样养了起来。
因为价高量少,日本国民消费的蔬菜和肉类数量低得吓人。
先看蔬菜,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17年人均年蔬菜消费量,咱们是世界第一,是377公斤,没想到咱们这么爱吃蔬菜吧,都是属兔子的。日本是91公斤,全世界排70开外,远远低于全球平均值的140公斤,而且跟几十年前相比,还是下降的。
再说这个肉,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17年美国肉类人均年消费量是121公斤,排名世界第一,要说环保,他美国人最该少吃肉。咱们中国是61.7公斤,排58,韩国是55.89公斤,排69,其中一半是猪肉,所以韩国人吃肉,并不像咱们想象中的那么惨,真正惨的日本,只有49.34公斤,排76,比缅甸能稍强点,在所有发达国家里,排名倒数第一。
事实上,兼业化导致的种种问题,早就让日本农业进入了全面倒退的状态。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日本的农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8万亿日元,猛跌到2019年的4.88万亿日元,20年时间,几近腰斩。
什么叫农业增加值呢,就是每年的农业生产总值,减去中间投入后的余额,相当于一个公司忙活了一年后,到底能挣多少钱。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农业生产的最终成果和对社会的贡献。
二战后,日本政府非常关注的粮食自给率,按卡路里计算,从1965年的70%多,一路猛跌到2016年的38%,农林水产省最新的数据是37.37%。日本政府一直想提高到45%,但无力回天。
因为日本人对大米有执念,55%的农户种植的水稻,所以日本的大米可以做到自给自足并能出口,而且产能严重过剩,但其他的粮食比如小麦玉米,就需要大量进口。
其实,日本政府早就知道这么搞迟早要完,所以为了实现规模化种植,从1961年起,日本政府就开始推动小规模的兼业农户退出农业,把土地往骨干农户手里集中。但效果不大,1965年日本户均耕地面积是0.9公顷,花了整整44年,才提升到2009年的1.9公顷,12年后,提升到现在的3.3公顷。
所以日本始终做不到规模化种植,这是严重违反农业常识和经济规律的。
日本国内的学者早就对本国农业口诛笔伐了,认为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时候,咱们的学术界对日本农业危机也有深刻认识,相关论文非常多,很多学者认为日本模式其实是失败的。
为什么会这样,这就跟农业无关了,是定体问的事。
大家都知道,日本有个农协对吧。99%的日本农户都是农协的会员,农民的收成,只能卖给农协,你要是敢自己卖,那我就要萨日朗了,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卧着,我农协有多邪,不用我自己说。
不仅是帮你卖货,日本农民的生老病死农协基本全包了,火化都得在它那。所以农协其实就是日本农村的基层行政管理机构。
在投票选举制下,因为农民人少,村里的选票比城里的值钱,尤其是自民党,农村被称为是自民党的票田,因为日本实际投票率非常低,尤其是年轻人,年龄越小,投票率越低,所以农民选票的分量非常重。
那既然是重要的票田,日本执政党自然对农民百般讨好,比如实行农产品进口保护,巨额农业补贴,而农协就成了日本各种农业政治势力的基层代理人。所以日本农协为了维持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变着法地哄农民开心,比如维持高昂的农产品收购价格,游说政府提高关税保护农业,申请各种农业补贴等等,咱们都知道,日本的农产品价格高的吓人,比如一个密瓜卖到上千块人民币,一个原因是产量少,一个是日本的人工成本太高,另外一个就是日本农协有定价权,减少了农民之间的市场竞争,从而抬高了市场价格。
农民的数量,就是选票,那农协就要千方百计地留住农民。有的人上了年纪确实不想种了,想把地卖了,农协就会拼命阻拦,说广坤啊,多少种点,咱们庄户人的本色不能丢啊,咱协会啥都有,还有补贴拿,嫌累的话,你就随便种点什么我都收了,当个兼职多好啊。
所以农业化导致的土地高度分散,这主要就是日本农协做的孽,因为它在拼命阻碍退出机制,本来它应该成为农业改革的旗手,结果成为日本农业发展的最大拦路虎。
其实,如果把日本农业单拎出来,搞成这样也不是不可以,那就拿钱养着,日本跟印度不一样,不差这点钱,农民也比较舒服,发展乡村经济,反哺一下也挺好,但日本农业的现状,已经严重拖累了整个日本的经济发展,几乎成了全民公敌,以至于日本政府已经不允许农业躺平了,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对外贸易。
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每个国家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都在签订各种自由贸易协定,建立自贸区,比如之前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后来美国退出后改成的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为什么要签订自贸协定呢?签了,国家之间会降低关税壁垒,不同国家的商品可以自由流通,这样的话,协议内部国家的商品,生产成本和售价就大大降低了,相比于没有签订协议的国家,出口商品会更有竞争力。
举个现实的例子,2007年6月,韩国和美国签订了自贸协定,韩国车、电器在美国的关税就大大降低了,售价会更便宜,日本没和美国签,这样会严重威胁到日本产品在美国的竞争力。
日本作为一个出口大国,对外贸易事关国运啊。
但日本为了保护国内脆弱的农业,一直采取严格的贸易保护措施,农产品的进口关税极高。所以日本在签订自贸协定的时候,农产品永远是最大的障碍。
从1995年起,日本迫于WTO的压力,逐渐开放了一些农产品的进口,但依然在大米、小麦、肉类(主要是牛肉)、乳制品和糖类这五个领域严防死守,这5大领域也被称为是不可侵犯的“圣域”,继续维持高关税,2011年大米的进口关税竟然征到了778%,魔芋最高时征到了1706%,丧心病狂了属于是。
所以像那些关键的自贸协定,比如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谈判中,日本政府里外不是人,每次谈,农林水产省、农协和各种农民团体就蹦出来拼命反对。
日本政府只能舔着脸和其他国家商量,想搞个农产品特例出来,那人家能答应你吗,所以很多国家对日本护犊子的行为破口大骂,每次谈判都搞成了拉锯战,只有一个除外,那就是新加坡,因为新加坡基本没有农业。
搞到最后,连日本国内的人都火了,尤其是2007年6月美国和韩国签订了自贸协定之后,更是着急上火,于是日本产业界到处搞串联,纠结各方势力向政府施压,说再护着农业,日本就要沉没了,原话昂。
于是2010年10月,日本前外相前原诚司在东京发表演讲时说,日本必须加入TPP,第一产业只占GDP的1.5%,不能因为这1.5%而牺牲另外的98.5%。结果农林水产省和农林族议员们原地爆炸,强烈抗议,说你赶紧把话收回去,你想让日本农民都绝种吗?
2013年安倍上台后,美国为了推行“重返亚太”战略,向日本疯狂施压,日本终于顶不住了,在牛肉大米等农产品上做了重大让步,日本也在2016年底正式通过TPP。
但这些自贸协定的最终目的,是要将所有商品的关税大幅削减,直至零关税,甚至连农业出口补贴都要取消。真到那一天,除了宗教狂热般的国产水稻,娇生惯养的日本农业能撑几天,真不好讲。
日本农业增加值从2002年后疯狂下滑,部分原因就是与东盟、澳大利亚等国家签订了自贸协定,国内市场被侵占的结果。
为了挽救农业,日本还想搏一搏,这个方法就是加大对外出口。
日本政府早在十几年前,就计划将国内的农产品和过剩的大米出口到国外,因为口味相同,有钱人也多,中国市场就成为日本政府的主要目标,但日本的农产品贵啊,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只能用情怀买单,也就是绿色天然的商品加成。
所以日本就想尽一切办法,营造日本农业天然绿色的刻板印象。一个主要的方式,就是结合一直以来宣扬的“匠人精神“,找一些老农民,拍个纪录片,宣传他们是如何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用传统古老的方式种地的,也就是打造几个农业之神。宣传【匠人精神】可谓是日本的绝活了,几十年来屡试不爽,可谓一招鲜,吃遍天。当然,我可不是质疑这些人是作秀,有的真就一直这么干,也在宣传自己的理念和方法,但问题是,在全日本,有几个这么干的,在第一集里,日本农药化肥有机农业的情况,我已经介绍过了。
日本对中国的公关宣传那是很有一套的,外务省大把撒钱啊,扶持国内的意见领袖,这个大家都知道吧。
其实不光是找人,还有项目呢,我再举个例子。
2006年朝日集团等几个日企,在山东莱阳搞了一个“朝日绿源”农场,包了1500亩地,准备搞绿色循环农业,养奶牛种植水果蔬菜。头两年什么也不干,就荒着,养地。正式运行后,号称不施化肥,不打农药,连草也不除,当时把国内的媒体全震了,各种报道铺天盖地,你看人家日本农业,理念多先进,多绿色环保。当然价格也是非常感人的,草莓当时卖300块钱一斤,牛奶也是国内高档货的2倍,但因为价格太高,市场太小,结果搞了10年,做不下去了,把农场卖了,赔了20亿日元。
但人家赔了吗?不见得,朝日集团等几个日企之前从来没搞过农业,人家日本人当年说的很明白,这就是个农业示范项目,也就探索实验,长期不准备盈利,很可能人家初衷确实是好的,但客观上,却大大加强了日本农业在中国绿色环保的印象,问题的关键关键是,他日本人在国内,是不是也这么搞?完全不用化肥不打农药不除草?连草莓这种抗病性极差的水果作物都一丁点药不打?我真信了。这事我在第一集里已经说过了。
这些项目,把一大批国内媒体都忽悠瘸了,给他们免费抬轿子,真就相信日本在国内都这么搞。
在2010年之前,日本大米就在国内试过几次水了,效果还不错,2010年12月,日本农林水产省的副大臣筒井信隆,就专门来北京推进过这个事,还在北京设立了一个免费品尝日本农产品的展馆,培养中国消费者对日本农产品“优质,安全”的认知,准备下血本扩大中国市场。
结果3个月后日本9级大地震,核电站也泄了,引发了国内对日本农产品的强烈恐慌,直接砸了日本人的算盘。
但日本并没有放弃,2016年,日本政府推出了“农林水产业出口强化战略”,准备继续扩大农产品出口,日本农产品出口额连续5年保持增长势头。最主要的出口市场,就是台湾、香港、大陆和美国。
所以日本农业在中国的这股妖风啊,其实是某些组织刻意营造的结果,其目的,就是为日本的高价农产品进入中国铺路。你不这么宣传,人家为什么要付好几倍的钱啊,一公斤日本大米基本都卖100块钱以上啊。
我对日本产品没有偏见,商品都需要营销,带货嘛,不寒掺,日本的燃油车就挺好,编点小作文做个公关,我个人感觉问题不大,我前年还买了个日本品牌的空调,我非常满意。
但具体到农产品就不一样了。其昂贵的价格并不是高品质带来的,而是高昂的劳动力与生产成本,所以宣传绿色天然的招数,就是扯,这就叫割韭菜。
日本人不是不会种地啊,中日朝这都是传统的农业国,自古以来搞农业就是强项,要不然东亚的人口密度怎么这么恐怖呢?
比如日本的育种水平是相当高的,是世界强国,国内的很多水果品种,比如草莓,葡萄,苹果,相当大的比例都是引进日本的,或者是在日本品种的基础上培育的,比如红富士苹果,红颜草莓,阳光玫瑰葡萄等等,这个优势必须承认。
另外日本还有各种先进的农业生产设备,也可以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包括一些种植技术,这都值得借鉴。
只不过日本现有的农业与政治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属于定体问的事。
日本农业必须经历一次彻底的重生,减少兼业农民,输入年轻血液,降低生产成本,再把高品质的农产品送过来,给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元的选择,这也挺好,而不是说通过公关宣传等招数给自己抬身价。
当然,最关键的一点,辐射不能超标啊。
(原创不易,还望大家点赞支持!)